幸福从来不完美,悦纳接受一切苦与乐

你幸福吗?面对这个简单粗暴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反射性地发表牢骚:身材不够好,事业未成功,学习太艰难,追逐的一切仿佛都让人不满足。正如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所说,苛求完美恰恰是人们寻求幸福的最大障碍。幸福从来不完美,它是可以超越完美的存在。

幸福从来不完美,悦纳接受一切苦与乐

完美主义最怕失败

当今的心理学家们将完美主义分为适应的、健康的“积极完美主义”和不适应的、神经质的“消极完美主义”。而泰勒博士将“消极完美主义”直接称为“完美主义”,而将“积极完美主义”称为“最优主义”。完美主义者认为,人生道路应该是一条笔直的直线;最优主义者则把人生看作不规则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线。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最优主义者把挫折和失败看作最好的自我成长反馈。其实,曲线式的生活才是生命的基调,罗马从来不是一天建成的。

完美主义者想要去尝试新事物,但却有十几个理由说服自己前路漫漫,因此最终放弃。其实,与其裹足不前,不如把失败当作一次尝试。生命本就是一段旅程,你看得到终点,却看不到你的旅程。

幸福从来不完美,悦纳接受一切苦与乐

悦纳内心的苦与乐

悦纳是健康情感生活的先决条件。当完美主义者拒绝自己的情绪时,无论拒绝表达情绪,还是不允许自己体验情绪,这些情绪都只会加剧,与他们的愿望正好相反。未释放的痛苦感受如果长期累积,最终会导致情绪的崩溃。这是完美主义者所面临的一个风险。科学革命中的哲学之父培根认为:“控制大自然之前,我们必须先顺从它。”这一建议适用于人们的外部环境,同时也适用于人们内在的生命。完美主义者在拒绝自己自然性的时候,在拒绝接纳人会有痛苦情绪的现实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最优主义者更有可能享有心灵的富有和生命的满足,因为他们认可自然性,并且接纳痛苦情绪是一个完整生命中不能免却的一部分。

同样,科学家们想要在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就只有接受物理的自然法则。我们也只有完全接纳人性的自然法则,才能成长和更加富有,而无论喜欢不喜欢,痛苦情绪都永远是法则里的一部分。

人们很容易发现,人生的许多痛苦,往往来自于不接纳自己。我们从来都不喜欢那些负面的情绪,可是别忘了,不管我们多么不喜欢,它们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个部分,就像我们的手和脚。我们需要学着去接纳它们的存在,并且学会好好地使用它们。“悦纳痛苦”和“悦纳快乐”合二为一,才能够真正地“悦纳自我”,进而改变自我。

幸福从来不完美,悦纳接受一切苦与乐

成功者为何不幸福?

一份调查问卷显示,那些幸福感低的双高人士(收入高与职位高),有一半以上的成功感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有一大部分的人,为了赢得大家心目中的成功,弄得自己不但没有幸福感,也没有成功感,拥有的只是“别人”眼中的成就。

完美主义者总是对自己提出很高的标准,经常处于羞愧、缺乏自信心和自我怀疑中,即使得到了成功,他也不认为是成功,内心仍然充斥着不满足。所以首先,要学会肯定和庆祝自己的成功。美国文学家爱默生说:“幸福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完美,而是不再把目光停留在缺陷上。”我们可以记录每天取得的成就和最值得骄傲的事,以及收到的赞扬和积极反馈。心情低落时打开看看,会心一笑间重拾自信。

泰勒博士说,达成的目标本身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目标所起的作用和达到目标的过程才会给人带来欢乐,这也是以过程为导向的最优主义者比完美主义者更容易获得幸福的原因。

幸福从来不完美,悦纳接受一切苦与乐

通往幸福的练习题

处理与失败有关的负面情绪的方法——PRP步骤。第一步是全然接受:接受自己的情绪,不管好的还是不好的,如有必要写出来。第二步是认知重建:把对一个事件的解释从负面转变成正面,找寻其中有价值的部分。第三步是全局展望:以更广阔、更具前瞻性的视角来看待眼前的情形,想象一年后你会如何看待这个情形?

沉思苦难。写下你生命中一个经历苦难的时期,描述一下当时的事情,你当时的感受如何,这个经历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你如何在其中成长?

向自己学习。用笔写下你在工作上非常辉煌的一段时期,当时你做了什么使你成功,在那个阶段你恢复的方式是什么,你的工作伙伴是谁,你将如何把所学到的经验,应用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和你未来要做的工作上?

幸福从来不完美,悦纳接受一切苦与乐

你的完美主义是否过度了?

追求完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进步,但在一些完美主义者的眼里,只有“最成功的”才是成功的,“最好的”才是好的,“十全十美的”才是可以满意的。他们习惯于给自己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标准,最终结果就是永远陷入焦虑和失望之中。怎样判断一个人的完美主义追求是否过度了呢?以下问卷可以帮助你大致评估一下自己。

测试:以下30句话,请根据与你个人情况的符合程度进行计分

1、我做事能把握住主次。

2、我总是期望自己的事情都顺顺当当、不出意外。

3、我对自己的成就有极高的期望。

4、我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较差。

5、我比较谨小慎微。

6、我期望事情都按事先构想好的方式和步骤进行。

7、我定的目标比周围大多数人都高。

8、如果我不能做得跟别人一样好,就觉得自己是个低人一等的人。

9、在着手做一件事之前,我往往犹豫很久。

10、我总是期望事情按照我的想象发展。

11、我在做事的过程中特别在意细枝末节。

12、我觉得如果我不能始终表现出色,就会失去别人对我的尊敬。

13、我对绝大多数事情都无法“拿得起放得下”。

14、我有时觉得自己过于要求精确。

15、做事或学习的时候若是有部分失败,我会觉得自己完全失败了。

16、我很难下决断。

17、我有极高的目标。

18、我做事小心翼翼。

19、如我不能拿第一,就觉得自己只能算失败者。

20、当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时,我手足无措。

21、我经常把事情拖到最后期限才做。

22、我做事期望万无一失。

23、如果我在工作或学习中失败,会觉得自己完全是一个失败的人。

24、我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25、别人似乎比我更能接受低一些的标准。

26、我认为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粗心大意。

27、我是个干练的人。

28、当事情不能按计划进行,我会感到很不安。

29、我做事非常仔细。

30、若有人在工作或学习上比我强,我会觉得自己完全失败了。

计算你的结果

不符合计1分,有点不符合计2分,有点符合计3分,非常符合计4分,所有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到问卷总分。如果总分超过100分,你或许正在因为完美主义而遭受一些负面情绪的困扰。当然,心理问卷的测量结果不能用作诊断的最终判据,想更为确切地了解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或解决消极完美主义的困扰,您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幸福从来不完美,悦纳接受一切苦与乐

婚姻的完美主义陷阱

过分追求完美对人的身心伤害很大。那么,完美主义对我们的婚姻和家庭有什么影响呢?

为何完美主义者对婚姻不满

完美是一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高标准,比如传统的教育观念就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事实上,大多数人仅可能在某个点上做到最好,不能事事完美,但完美主义者追求的却是由点到面的完美,对于婚姻,他们往往也抱有过高的期望。

做事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个性在婚姻中常会引发矛盾和冲突。研究表明,如果丈夫或妻子认为对方是个完美主义者,婚姻的质量就会明显降低,与丈夫相比,当妻子的完美主义个性比较强时,她对婚姻的不满意度更为严重。因为夫妻双方追求完美的倾向有所区别,男性偏向于事业成功,而女性的幸福感更多地源于情感慰藉、家族名望以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一旦女性感觉到自己被忽视,不被家人关心,就容易产生不满,甚至带来心理疾病。

完美主义者需转换个人身份

在婚姻生活中,完美主义者要求自己完美无瑕,所以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并为此常常自责而闷闷不乐,经常有挫败感。他们通常是以理想化的模式来要求自己、伴侣和子女,制定了很多规则与标准来束缚自己,牵绊他人,结果使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苦不堪言、不胜重负,不知不觉中,他们把家变成了漂亮的监狱。建议完美主义者,尤其是在外面代表权威的成功男士,回到家应该注意转换身份,及时脱离工作状态,成为妻子的好丈夫、儿女的好父亲,不要维持一本正经的刻板形象,真正将家庭还原成自由轻松的乐园。

幸福从来不完美,悦纳接受一切苦与乐

如何清除完美主义的负面影响?

其一是树立和谐、随和、宽容的婚姻理念。尝试改掉原来那种完美的、苛刻的、倾向于全面否定的婚姻理念,尝试不完美,学会享受不完美。

其二是消除落差。

婚姻意味着两个人携手进步,但平民阶层仍是社会主流,夫妻双方的经济地位也可能不平等。在衡量自己的婚姻时,要用相同阶层、相似情况的家庭来比较,不可求全责备、盲目攀比。

其三是互相理解。很多人以完美主义眼光挑剔配偶,是源于自尊、安全感和爱的缺乏,当婚姻遭遇危机时,夫妻双方不妨先给对方3个月左右的时间,冷静下来考虑对方的真实诉求是什么,自己能否满足?如果出现情绪障碍,可以寻求心理咨询。

总之,经营真正美满婚姻的前提,是两个不完美的人,携手走出完美主义的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