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疾病很怕電磁輻射,進行CT掃描會否加重病情?

用戶228927442180


很多人對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完全分不清。電磁輻射的另一個通俗名字叫電磁波,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就是電磁輻射,比如太陽光、手機、微波爐、電吹風等等,都會釋放電磁輻射,但是劑量非常微弱,甚至無法使我們感到哪怕一點點熱量,基本不會造成身體傷害。電離輻射指的是能引起物質電離的輻射,比如醫院的X光、CT、放療加速器以及機場的安檢設備等等釋放的都是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性就確實是比較大的,而且電離輻射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受害者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被過量照射或吸入大量放射微塵,在短時間內過量照射或吸入大量放射微塵會引起急性放射病,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和脫髮等症狀,其造血功能、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亦可能出現異常。上世紀令全球震驚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件,造成之後15年內有6-8萬人死亡,13.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

甲狀腺這個器官害怕的是電離輻射。甲狀腺是對輻射最敏感的器官,當機體暴露於輻射環境時可引起腺體發生異常反應,從而可能誘發腫瘤形成。雖然甲狀腺癌的形成是多種原因所致,但目前已經明確放射線是導致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兒童時期的細胞增值旺盛,甲狀腺又較成人敏感,對於經常需要拍牙片的牙齒正畸兒童,或者因骨折需要攝片反覆觀察復位情況時,孩子千萬不要“裸拍”,一定要正確佩戴好頸部的鉛製防護設備,保護好非檢查部位的甲狀腺,減少放射線對甲狀腺的傷害。甲狀腺受到電離輻射傷害後會出現兩類情況,一種是甲狀腺功能減退,一種是甲狀腺癌發生。

有些人做完CT之後,很擔心放射線會引起甲狀腺疾病加重,首先甲狀腺疾病一般來說很少進行CT檢查,而是選擇抽血查甲狀腺功能以及彈性B超,這兩類檢查大致可以判斷疾病類型,甲狀腺B超顯示可疑惡性結節需要穿刺活檢。其次,如果是其他部位檢查,比如頭部,胸部、腹部CT檢查由於甲狀腺部位所受的輻射劑量極小,對甲狀腺沒有太大的影響,如果擔心的話,可以帶鉛製圍脖。而頸部CT檢查,對甲狀腺是有一定影響的,不過偶爾的做一次CT,輻射劑量並不大,並不會明顯加重甲狀腺疾病病情,但如果短期內頻繁做頸部CT,對甲狀腺功能是有影響的,還可能會誘發細胞惡變。

所以有甲狀腺疾病的人,儘可能減少頸部CT檢查,而選擇B超或者頸部磁共振檢查,做其他部位CT時,做好防護即可。


胡洋


CT檢查是具有輻射的,雖然量十分的小,單部位平均在2個msv,但是還是有的,而甲狀腺恰好對於電離輻射又十分的敏感,所以很多人就擔心ct會不會加重甲狀腺的疾病。


甲狀腺疾病影像檢查多采用b超,ct並不是首要選擇

對於甲狀腺疾病,如果是甲亢、甲減等甲狀腺的內科疾病,主要做的檢查就是甲狀腺功能的檢查,這個檢查是通過血液檢測完成的;對於甲狀腺癌、甲狀腺結節等甲狀腺的外科疾病,因為甲狀腺的位置比較貼近體表,所以做B超的效果要優於ct,所以這種情況下一般採用b超,必要時採取增強CT或磁共振來綜合評估周圍軟組織和淋巴情況。

甲狀腺經過電離輻射可能誘發甲狀腺癌?


電離輻射對甲狀腺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誘發甲狀腺癌,對於一些輕度的甲狀腺疾病,這個幾率只有幾十萬分之一,微乎其微,只有當一些嚴重的甲狀腺疾病時,同時大劑量的檢查,這個危害才會比較大。

某些疾病必須要做ct也要權衡利弊。對於某些較嚴重的疾病,無法採用其他的檢查代替,必須要做ct時,這種時候對於甲狀腺的危害實際上可以忽略不計的。另外,在做ct時,可以對甲狀腺進行防護,有局部的防護防輻射衣,有專門針對甲狀腺的“鉛圍脖”,可以提前和醫生進行溝通,佩戴防護措施。

所以說甲狀腺檢查優先選擇b超,CT對於甲狀腺一年一次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同時要做好防護措施。而對於較嚴重的甲狀腺疾病,而必須要做多次ct時,建議和主治醫生溝通,權衡利弊。


張浩醫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d8280004d63f963d97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