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珠三角不能像長三角一樣帶動周圍省份一起發展,你覺得是怎麼回事?

用戶1108510836862


首先長三角和珠三角雖然都是我國發展最強勢的經濟圈,並且名稱來源也都是江河沖積而成的三角洲,但是兩個三角洲經濟圈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長三角經濟圈包含有當前三個省份一個直轄市,面積十分大,所包含的城市非常多。而珠三角處在廣東省以內,僅包含有廣東省中南部的部分區域。

所以長三角本身就是各省份各自拿出一部分共同組成的,這對省份本身的經濟提升非常有幫助,換句話講就是長三角也只是發展了自身所包含的省份。除了這四個地區以外,長三角對周邊省份的帶動作用其實也很不明顯。反之說珠三角沒有帶動周圍省份一起發展,這句話就不攻自破了,畢竟珠三角一定程度上對江西、廣西還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
其實,在世界經濟圈當中,很少有能夠帶動周邊省份一起發展的,畢竟經濟圈自身的發展都會對周邊區域形成虹吸效應,只能說經濟圈發展好了區域向四周擴散。當前我國大量人才都彙集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尤其是珠三角地區人才彙集速度、彙集數量越來越迅速,數量也越來越多。這對周邊省份的人才挽留會造成很大的衝擊,人才都不留在本省了,何談帶動發展。
歸根結底,不管是珠三角還是長三角,在目前都還處在高速發展期,都說烏鴉反哺,但這兩個經濟圈還沒達到那種程度。畢竟整體上我國快速發展的時間還不是特別長,並且我國國土面積很大,更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不像韓國、日本那樣的彈丸之地,僅有幾個城市發展比較好,基本就能輻射全域。換成我們這麼大的面積,這麼多人口,不一定就比我們當前好。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珠三角已經夠了不起了,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5368.7平方公里,總人口5962.67萬人,2017年經濟總量75809.74億元,地均1.37億元/平方公里。非常之了不起!

一、地理位置因素,制約了珠三角對周邊省份的帶動作用

從地域面積上來講,長三角覆蓋一市三省,以上海為中心,囊括江蘇、浙江和安徽。而珠三角只是廣東省中南部的一個區域,長三角比珠三角影響範圍更廣是自然的事。長三角位於我國海岸線的中心,由長江、錢塘江與太湖流域構成以平原為主廣闊區域。


珠三角位於中國的南部一隅,東西北三面環山,腹地狹小,高山隔斷了珠三角與周邊省份的地理上的聯繫。
一條長江穿起中國的東西的繁華所在上海、南京、武漢等,海江直通,海輪西至重慶。長三角坐擁長江黃金水道,向西可以沿江向西部地區施加影響,向東可以通過出海口把產品推向世界。而珠江作為水系,有八大出海口,但無一能使海輪通達省外,嚴重影響珠江的航運功能,抑約珠三角對西南各省的輻射。對比珠江口東西岸,東岸有香港、深圳等的天然深水港口,經濟發展的就快、好,而西岸因沒有深水良港,就沒有對外交往的大工具,經濟發展就相對落後。

二、還是地理位置,制約了珠三角對周邊省份的帶動作用
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逼使清政府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被逼開放成了自由港。因當時交通不便的客觀抑約,事實上西方涉足最深還是交通最為便利和人口最為集中的長三角地區,客觀上造成近代中國的工業、經濟、金融集中在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地區。隨著經濟的發展,周邊省份的人口大量流向上海,以致人文相聯、人緣相親,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自然而然地影響了外省。廣州沒有了當年十三行時代的唯一通商口岸的條件,影響力自然就下降,珠三角的影響力自然限制在本省範圍內。另外由於粵語、廣府文化的特殊性,也制約了珠三角與外地、外省的交往。

新中國成立,珠三角也沒有多少有實力的工業,並且鐵路、公路等交通運輸相對落後,直至改革開放後,珠三角在真正崛起,外省的民工湧入珠三角,港澳的生活方式也才實實在在的影響了全國。

從發展潛力來看,儘管珠三角有廣州和深圳兩個一線城市坐鎮,儘管有香港的存在,但其餘城市都尚欠火侯,更沒有塑造出自己的都市圈,還是無法掩蓋“後援不足”的短板;長三角則不同,上海為龍頭老大,輻射帶動南京、杭州和合肥。再以南京與蘇州互補長短,合力形成長三角次級都市圈,同時利用與合肥、馬鞍山等地的密切聯繫,帶動欠發達的安徽板塊發展,可謂環環相扣。浙江省更不用說,以杭州和寧波為中心的兩大都市圈發展的虎虎生威。

三、還是地理因素,制約了珠三角對周邊省份的帶動作用
還是從地理來看,長三角東鄰日本,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國際化城市之一,而且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後,長三角更成為陸上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的橋頭堡。相比之下,珠三角面朝香港、澳門,長期以來以“前店後廠”的模式,對內地影響力有限。作為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的珠三角,更多的是通過港澳輻射和影響東南亞。

上海是中國兩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另是北京),南京、杭州和合肥都是對人吸引力很大的副中心城市。而在這一點上,珠三角顯得稍為遜色,除了廣州和深圳兩大核心城市之外,香港、澳門因一國兩制的因素,其它城市還不能擔當太多的重任,甚至對粵東、粵北和粵西都帶動不大,整體實力和均衡發展上難與長三角比肩。

四、珠三角的科教實力相對不足,制約了珠三角對周邊省份的帶動作用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宋代以後的最主要的文化重地,集中了非常優秀的教學科研資源,上海的復旦、交大、同濟大學,江蘇的南京、東南大學,浙江的浙江大學,安微的中國科技大學等重點大學在國內無論是人才培養還是科研方面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畢業生在各行各業,各省各市都影響極大。反觀珠三角乃至廣東全省,卻只有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兩所重點大學,其作用自然比不上長三角的大學。

坦白地講,拿一個省的一部分的珠三角與三省一市的長三角來比本身就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反過來更是說明了珠三角發展的巨大成就!隨著作為國家大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力,我相信珠三角會越來越好,會更好地帶動周邊的發展,為國家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請大家評論互動,喜歡的請關注支持!


虎哥視窗


粵港澳,城市功能不清,結構趨同,相互競爭,各自為戰,搶奪本就有限的自然、人力資源,重複浪廢建設嚴重,發展極不平衡,廣深壟斷,吸血嚴重,佛山、東莞增速已倒數,並且成功的形成了環珠三角貧困帶。

長三角也好不到哪裡,江浙滬排斥皖,江蘇、浙江互相排斥,上海自許城裡人,一個也瞧不上,省內,南京不帶江蘇反而帶安徽,稱號徽京,蘇錫常排斥南京,蘇南蘇北互相排斥,杭州吸血浙江,人稱杭母,杭州寧波互爭。

個人觀點:

1.作好區域間的統籌規劃,協調發展。

2.加強區域間經濟文化上的交流與協作。

最近看到一篇新聞,說上海正與江蘇、浙江,(未來還會與安徽)建立人才交流機制,並舉辦長三角人才招聘會,這挺好的。

3.加強交通建設,這樣彼此才能聯繫起來。

現在長三角一直在努力這麼做,搞好城際高鐵,這樣才能促進生產要素的流動。

4.完善城市等級分工。

比如上海作為長三角中心城市以及全國經濟中心,主要負責經濟、貿易、金融、航運、對外交往; 像杭州擁有許多獨角獸和阿里這樣的企業,可以加強創新以及金融,而蘇錫常,可以利用本地良好的工業基礎,作大作強高端製造業; 而例如揚州這樣在各方面都不是太突出的,可以利用好深厚的歷史文化,發展旅遊業……



潮過廣陵半江愁


我的看法略有不同:從人口吸引力角度來看,珠三角的經濟帶動能力比長三角還要好!

長三角只是面積大,人口多,所以給大家的錯覺是帶動了周邊省份發展,大家仔細分析下, 就連剛剛加入長三角的安徽省,經濟都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就更別提江西省了。所以,長三角富裕,也只有江浙滬三個地方而已。相反,大家看一下珠三角,雖然面積小,但是人口眾多,而且很多外來務工人員都是來自全國各地。

下面,我們通過分析上海與深圳兩個一線城市,外人口占比的數據:

上海外來人口前十的目的地是: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河南、四川、福建、山東、重慶、湖南。

深圳外來人口前十的目的地是:廣東、湖南、四川、江西、廣西、河南、湖北、遼寧、山東、黑龍江。

可以發現,上海的外來人口基本上是以華東地區和中西部為主,而深圳的外來人口涵蓋全國各地。

所以,從人口吸引力的角度來看,長三角的經濟帶動性比不上珠三角。

下面,我們再來分析,為什麼珠三角的經濟帶動性不強!

1:廣東省都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所以輻射其他省就更加困難了。

2:粵北都是山區,不好擴張

3:珠江水系本來的經濟腹地就比不上長江水系

所以說,不是廣東不想帶動其他省份發展,自己的經濟發展水平都不均衡,粵東、粵西、粵北的經濟都沒發展好,哪裡還有很好的帶動作用。

不過話說回來,深圳是一朵奇葩,因為深圳在廣西河池建了一個特別合作區,叫做深巴特別合作區,利用深圳的開發經驗,將廣西巴馬打造成健康小鎮。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同時,廣州在清遠正在打造特別合作區,深圳與汕尾也在打造深汕特別合作區。未來還將會有更多的合作區模式,在湖南、廣西、貴州等省份落地開花。

更令人期待的是,近期馬上就會出臺粵港澳大灣區的總體規劃,很有可能這個規劃會涉及到泛珠三角地區的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高鐵、城鐵、以及超級高鐵項目,很有可能在泛珠三角地區率先啟動。而未來,更長遠的時間,優先發展起來的珠三角地區,會花更多的資源去扶持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實現精準扶貧,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


蔣昊說經濟



珠三角為何不能像長三角一樣帶動周邊省份一起發展呢?這問題問得有點幼稚可笑!珠三角別說帶動周邊的的省份,連本省的粵東西北都帶動不起(確確地說珠三角經濟合作並未能向內輻射,其原因就是珠三角外向型企業多)。
那麼為何是如此的呢?其原因不外有三:一、地理位置決定其發展的方向。眾所周知,廣東與周邊省份都地處丘陵地帶,山多地少阻礙了經濟的聯繫。那麼珠三角卻是一塊很好的地方,地處珠江的出海口(是廣東及華南地區一處風水寶地。那麼看看歷史與地理,就不難發現廣州為何千年不衰了)。



二、由於港澳臺經濟發展較早,早期廣東的經濟是圍繞港澳臺而展開的,經濟發展的前三十年是引入外資做對外貿易的。那麼對內陸的依賴性不強,省與省整合資源的合作也不多。再加上週邊地區及省份相對珠三角較為落後,互補性的合作並不多(合作更多意義在於扶貧與幫困,想想連本省非珠地區都決定不好,幫省外發展經濟簡直可笑了。也由此可見,廣東離經濟強省任重而道遠)。那麼深莞承接與香港經濟的聯繫,而廣佛卻吸收了全省的優質資源。因此,強者恆強,弱者恆弱。非珠地區成了廣深經濟圈吸虹的對象,也成就了廣深兩座一線。

三、政策導向與資本的傾向性打造珠三角經濟高地(例如一個廣州,它幾乎壟斷了華南地區的教育醫療資源以及政治文化軍事。而長三角這麼霸道的城市還沒有!哪怕是上海,這一方面也無法跟廣州比)。由於廣深及廣深周邊的佛莞已發展起來,加上隨著港珠澳大橋的貫通,未來將加快珠江西岸的建設,那麼珠海、中山等城市成了廣東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個大珠三角城市群的藍圖便呈現在人們眼前。


因此,廣東今後的發展重中之重仍在珠三角,打造一處集人才、科技、資本、交通、教育、文化、醫療等的世界級的灣區。那麼它的經濟是集中了再集中而非擴散的(從星空圖可觀出大概)。這樣別說周邊省份,環珠三角的非珠地區也得不到輻射。再說,人是往高處走的動物,非珠地區混得好的人及企業也往珠三角奔。那麼珠三角的壟斷性就更強了,也更耀眼。確確地說,長三角只有一個龍頭(以上海為龍頭,但周邊其他城市並不弱,如蘇杭、南京、寧波、南通、無錫等。涉及到三省一市的經濟合作,那麼長三角的區域合作性更強),而珠三角是一個整體的,它包括了金融中心香港,科技中心深圳,貿易中心廣州,及世界工廠東莞,製造業基地佛山等(該地區的產值包括港澳比廣東省的總產值還高,單廣深佛莞+港澳便幾乎是整個江蘇的經濟)。


嚁月


珠三角連自己都不能起到龍頭帶富作用,廣東窮的地方可以和陝甘寧一比高下,何談帶富周邊省市?扎堆珠三角灣兩邊發展,一點輻射作用沒有,中國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指南針式的口號,現在真正做到了的全國就只有一個省做到了,以防說*吹,這裡就不說哪個省了,大家心知肚明的,而廣東經濟性指標全國第一,而離珠三角遠點的地方到處是斷頭路,到處是限高杆,連高德地圖在廣東導個路領個航也一籌莫展,這樣的路網如何讓人來辦廠?當地如何發展?而同樣是南方的**省外來資本進來,路的事情根本不是事情,哪怕你只投資一千萬元,政府就算要花二千萬修路也照樣和你籤招商引資合同,不用你花錢在修路上!五年前我一個朋友要投資350萬在一個深山裡搞野外戰訓基地俱樂部,政府一算修這條路要600多萬(3.2米寬水泥馬路),而且我這位湖南朋友只和村裡簽訂了20年合同,前五年每年才三萬的租金(無場地),村裡打報告去縣裡農林水等各個部門要錢討錢,三個月不到資金全部劃歸到位,而且為了防止村裡人面對這一筆款項的使用發生思想轉變,縣政府督促鎮裡開道路建設投標會……就這麼一個小投資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縣鎮村一條心就這樣落實了,村裡現在在這條路上大大小小引入了三個競技類俱樂部,各種野外旅遊項目遍地開花,村裡開了大大小小不下一百餘家民宿農家樂,所以要學會算大賬,不要拘節於小賬而喋喋不休……


YE美離間禍眾國EY


1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渠道不暢通

根據《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8》數據顯示,廣東省2017年常住人口為11169萬人,同比增加170萬人,其中珠三角地區增加152.05萬人,這表明人口正在向粵港澳大灣區聚集。而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在2018年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報告》指出,目前珠三角地區有在站博士後1231人,同時新增博士、碩士數量分別為2793人、42826人,此外具有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數量為13797人,珠三角集聚了廣東全省近70%的技能人才。近年來,境外來粵專家人數不斷提升,2015年全年來粵專家高達12.99萬,佔全國20.8%,其中港澳專家2.63萬人次,佔當年來粵專家人數的20.2%。

大量聚集的專業人才迅速提升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競爭力。2018年全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深圳、香港排在第一、二位,廣州居於上海之後位列第四。但隨著來粵人才的大量湧入,粵港澳地區人才機制不銜接、與實際需要不匹配、政策適應性不強等問題愈加凸顯。境外人才職業資質互認制度缺乏也使得律師執業資格、建築師執業資格等不能互通互認,許多來粵人才面臨職業資格審核難等方面的阻礙。

前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先生在談到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培育和流動的影響因素時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很好的人力資源優勢,但由於制度差異,人流物流的自由流動受到阻礙,且由於創業環境的影響,香港的畢業生來內地工作的意願並不是很強,而香港的教師由於稅收問題(在內地停留超過182天,就要交內地的稅)以及出入境簽註問題,不能在內地長期停留,種種限制條件阻礙了粵港澳人才要素的自由流動。

2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項目合作機制不完善,人才配套措施有待優化

粵港澳大灣區教育資源豐富,科研實力突出,集聚了眾多高水平大學。根據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情況,粵港澳大灣區內擁有4所世界前100高校(香港大學25,香港科技大學37,香港中文大學49,香港城市大學55),此外還擁有4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中珠三角地區26個,正在建設中的有4個,香港有6個,澳門有1個國際實驗室與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雄厚的科研實力奠定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基礎,但受限於政治制度壁壘與行政界線隔閡,粵港澳三地科技合作面臨著嚴峻的制度制約,合作行政審批程序也相對繁瑣,因而難以有效形成項目合作中的矛盾和利益紛爭的共同調處和解決機制。

問題協調機制不成熟導致的科研經費跨境使用困難、科研設備出入境成本過高、科研人員收入重複徵稅等問題,阻礙了粵港澳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的深度發展融合。此外,由於粵港澳大灣區內“一國兩制”的特殊政治環境,三地科研項目合作的行政審批制度差異過大且銜接困難,涉及三地協同合作的科研項目審批程序繁瑣、耗時過長,不僅影響了科研項目的實效性和市場靈敏度,而且也降低了合作方的工作效率和合作熱情,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化教育和人才合作的阻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吸引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的聚集。

但當前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引進與激勵的配套措施仍有待優化,宜居宜業宜遊的人才環境也尚未形成。近年來,廣東省在港澳高端人才引進上大膽嘗試,出臺系列人才激勵政策,如廣州市的“羊城人才計劃”“紅棉計劃”;深圳市的“鵬城英才計劃”“鵬城孔雀計劃”;珠海市、中山市的“英才計劃”;惠州市的“人才雙十計劃”;東莞市出臺的“特色人才特殊政策”等,通過經濟補貼、社會政策優惠等方式,廣泛吸納符合城市發展需求的精英人才。

針對港澳地區的人才,廣東省還出臺了相關優惠政策,如橫琴自貿區“港人港稅、澳人澳稅”的政策使在橫琴工作的港澳居民可享受與港澳趨同的個人所得稅負。但是,粵港澳大灣區內港澳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社會福利制度發展較為完善,基礎公共服務能力供給能力強,而且三地的社會政策無法對接,制度落差導致大量港澳人才不願前往內地工作,而部分在粵工作的港澳居民也只能通過頻繁的兩地往返以滿足公共服務需求及消解異地工作的孤獨感。

因此,如何彌補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激勵政策措施在範圍、內容、具體落地等方面的制度不足,建立大灣區在教育培訓、科技研發、法律、稅收等方面的良好合作供給機制,切實保障境外人才的落戶、社會福利、子女入學等實際需求,使港澳及海外人才能夠真正在大灣區內紮根生活,將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科研項目合作與人才引進的重點問題。

3 產學研有效對接的科研合作平臺尚未形成

從目前世界三大灣區的產業特點來看,紐約灣區是“金融灣區”,舊金山灣區為“科技灣區”,東京灣區為“產業灣區”,雖然定位各有不同,但都十分注重科技研發,加強與灣區內高校科研機構、實驗室、企業科研機構的合作,推進世界一流產業群的“抱團創新”。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兩院院士145名,港臺地區及歐美國家院士32名;擁有20家世界500強企業v>以及兩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10.87萬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的九分之一,初步具備建立國際一流科技灣區的能力與基礎。

但在高校科研力量合作、打造區域大學科技園聯盟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尚未形成“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有效對接的科技創新平臺。香港高校國際資源豐富、科研項目多,能夠更便利地對接世界前沿科技成果,但長期與內地的行政分離,也間接導致香港的科研機構對內地的企業需求、產業發展等知之甚少,難以有效補充內地產業發展的技術空白。目前珠三角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依然面臨產業轉型困難、產品技術含量低、缺乏國際市場競爭力、品牌效應不突出等問題。由於信息交流渠道不暢通,珠三角企業難以接觸和引進香港先進技術,往往捨近求遠,與國外科研機構合作,粵港澳發展成果和產業需求不匹配,也就無法形成“知識鏈—技術鏈—產業鏈”的創新科技體系。

4 創新科技合作體系尚未形成,科技成果轉化不暢

近年來珠三角城市紛紛加強科研成果轉化的產業生態和體制機制建設,深圳市通過與騰訊、大疆創新等高科技企業的緊密合作,使其位居全球性創新活動活躍城市的第二位。此外,深圳市也在積極探索與港澳地區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模式,廣泛開展合作辦學項目,如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建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等。但目前,港澳高校與珠三角企業的科技合作仍較為零散,科技成果轉化不暢,未能形成創新科技合作體系。根據《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省技術合同項目數為42011件,這一數值遠低於北京、江蘇、山東和上海等地,表明廣東省的技術輸出與吸納能力還有待加強。

其原因包括:第一,粵港澳大灣區尚未建立專門處理科研合作過程中利益分享和衝突調處的公共平臺和協商、協調機構;第二,科技信息平臺和公共技術共享平臺缺失,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不足;第三,粵港澳三地在科技孵化、設備共享、資格認證、產品中試、市場投放等環節的壁壘依然存在,政策的差異以及市場信息流通不暢,使得粵港澳創新資源難以整合;第四,風險基金、社會資金的支持和服務不夠。產品從研發到投入市場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除了投資渠道單一、服務機制不到位等問題外,政府缺乏有效引導及產品研發配套機制的不完善,一些需要較長研發時間的科技產品常出現研發資金不足導致項目破產的狀況。


財經趣彈


我覺得不能這樣看待,不能因為長三角面積大,人口多就說長三角帶動了周邊的省份發展,因為長三角本來就由上海、江蘇、安徽三省一市組成,如果把這三省一市除去的話,那些臨近長三角的周邊省份——江西、湖北、河南、山東、福建,它們的經濟難道是由長三角帶動的?這值得商榷。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三個地區,我們再來看看京津冀,雖然京津冀地區經濟發達,但是河北省的發展水平是遠遠比不上北京和天津的,甚至還不如其周邊省份,所以同在京津冀經濟圈的河北省都帶動不起來,更別說它周邊省份能夠沾到什麼光了。

相比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的地域範圍最小,珠三角由廣東9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陸地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人口近7000萬。同樣,廣東省內的非珠地區也沒有帶動發展起來。



小編覺得,如果將帶動改為經濟輻射的話,那就說的過去了。長三角位於我國海岸線的中心,由長江、錢塘江與太湖流域構成以平原為主廣闊區域,長三角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地區,是我國的經濟中心,它的經濟輻射範圍比珠三角更廣是自然的事。而珠三角位於中國的南部一隅,東西北三面環山,腹地狹小,高山隔斷了珠三角與周邊省份的地理上的聯繫。因此經濟輻射能力不如長三角也是正常的。


錦繡中源


珠三角對內地的影響,是告訴人們那些事能做和怎樣去做,類似於白名單,稱之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

長三角對全國的影響,一個是通過金融中心的作用對全國資金支持;一個是技術支持,製造業基地,為全國培養輸送技術能人;再一個是產業轉型升級引領,供給側改革中,轉移的產能是有效產能而不是過剩產能。

總體給人們的感覺,珠三角走在前面,長三角跟在後面,這其實是制度優越性的表現,以點帶面,全國一盤棋。

珠三角緊鄰港澳,在信息不甚發達的當初,思想解放領先於內地,及時抓住了全球產業資本重新佈局調整的機會,從“三來一補”起步,為製造業騰飛開創了新路,摸索了辦法,在夯實基礎的同時,做大做強。

長三角地區則依靠自身的基礎,根據珠三角的經驗,在對外開放對內搞活上做足了文章。

改革開放四級跳,先珠三角,再長三角,再中部,再西部大開發。

中部、西部發展起來是整體國家戰略的關鍵和終極目標,而珠三角、長三角各自的主要任務,一個是試探,一個是帶領,一個是衝鋒陷陣,一個是守住大後方,各自的定位不一樣。


布衣吳新建


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活力最強的兩個區域。長三角地區匯聚了我國約1/5的經濟產出,珠江角地區則佔據了1/8的經濟產出。這兩個區域合計佔據了我國約1/3的GDP。但同時這兩個區域也在激烈的競爭。從目前的情況下,長三角的綜合是領先於珠三角的。


題目的意思,是為什麼珠三角地區的輻射能力會低於長三角?珠三角有三座國際大都市——香港、深圳、廣州,而長三角只有上海這一座大都市,為什麼對外省的輻射力珠三角卻不如長三角呢?

第一,長三角的面積遠遠大於珠三角。長江三角洲橫跨江蘇、上海、浙江三省市,人口過億。而珠三角基本被廣東包乾了,香港和澳門只是位於珠三角的外環,主要由島嶼組成。珠江三角洲地區,包括廣東9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總人口約為7000萬,比長三角少了幾千萬人。

第二,珠三角雖然有三座國際化都市,但是中堅力量不足,頭部上中部弱。而長三角雖然頭部城市只有上海這一座,但是中堅力量卻非常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寧波好幾個萬億GDP城市都分佈在那裡。
(長三角地區匯聚了大量的經濟發達城市,數量超過珠三角地區)


第三,珠三角對外地的虹吸能力強與帶動能力。實際上珠三角在發展的過程中,不但對外地沒有強大的帶動作用,反而像一個漩渦一樣,把外地的經濟資源集中過來。因此在廣東省內,珠江三角洲幾個市GDP佔了全省的80%,佔據了全省大部分的教育、人才、文化、科技、衛生等資源,虹吸能力特別強,而對粵東西北的反腐力度卻不足。
(珠三角那幾個大城市虹吸能力太強了,很多城市的發展資源都被抽走了,導致發展後勁嚴重不足)

前幾年廣東主導推進了一個泛珠三角戰略,這幾年也沒怎麼提了。因為你廣東把別人拉進來,又不能輻射帶動人家發展,反而會吸走人家的經濟資源。最後這個戰略就不了了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