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进厂两个同事,一个985毕业,一个二本毕业,五年后,二本毕业先当领导,为什么?

墨着mZ


这个问题提的真的很失水准哦。

谁当领导,不是由什么水平学校毕业决定的

谁当领导,和谁从什么学校里毕业,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没有逻辑关系。谁当领导,是由这个人入职后的工作综合表现决定的。其中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急处理与领导能力,人脉关系维护能力等等都会影响到升职结果,而入职前的毕业学校,对升职加薪真没什么影响。

在这个时候,什么学校毕业就好像属于不同领域的上一场比赛,这个结果只能影响运动员的介绍内容,而根本影响不了这一场比赛。

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就算你一直在努力,但是如果你进步的比别人少,相对来说你也是在退步。所以以前的荣誉会过期、会失效,失去实际的作用,只留下观赏价值。

人也一样,不要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中,而是要不断努力,保证自己的荣耀永不失色!

不当领导,未必就比别人差

  1. 领导也分部门和等级的。一个工厂是会有很多个部门,每个部门的组织架构是不一样的,人员的级别、配置也是不同的。而且每个岗位每个工种都还会有不同的职称等级。比如一个车间或者生产部的领导,不一定就比技术部的一个高级工程师更受公司高层重视。

  2.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大家擅长的能力不一样,当领导的人除了在工作上,其他方面未必就比职员强。

  3. 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别觉得这种想法矫情,千人千面,有的人就不喜欢当领导,因为权力和义务孟不离焦,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这种人不会去争取领导岗位,远离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单纯的想做个萌萌的技术宅,

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直接问“两个同时进厂的员工,怎么能先当上领导?‘’更好,对提问者会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磐石底座


题主问了一个好问题,引导大家去思考,不同的学历毕业下,为什么相对偏低学历的人会发展得更好。

首先申明一下,当领导其实不一定能证明就是发展的会好,因为现实中不乏很多优秀的人才一心只想做个技术专家,而不愿意当个管理者。

假定两者都想当领导的情况下,985的学生没有竞争过二本院校,那么又是因为什么呢?子佳从三个不同的时间阶段两者的能力差异可能性,来做个分析。

高中阶段:两人的基础智商和能力差异不大,考入不同层次的大学更多是个人努力程度、教育体制和运气的影响

据科学研究表明,如果用比纳量表来测试一个地区全部人员的智力情况,那么不同智力人员的数量分布呈现出完美的正态分布:两头少,中间多。

中等智力(100±16)的人群,大概占到总人数的68%,而如果再包含中等智力偏上及偏下的人员(100±32),大概能占到95%的比例

这意味着绝大部分人的智商真的相差并不大。

因此,在高中阶段考上不同层次的大学,更多的在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这里面可能有个人对高考的重视和努力程度,也可能是运气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目前实行的高考教育体制的影响。

受不同省市的考生数量、录取率的差异,都会导致即使真的是同一能力水平的学生,也会进入不同层次的学校。

比方说:山东、浙江的考生想要考上清华/北大,相应的分数要求要远远高于内陆经济欠发达省份。

大学阶段:二者获得成长的情况,完全取决于能否利用好不同院校的差异性资源

985学校和二本院校最大的差别,不在于个体差别,而在于外部的资源和环境差异,能否运用这些差异拉开差距,完全看个人的用心与努力程度。

985和二本最大的差别在于以下两点:

  • 985学校教师资源丰富,相对来讲名师更多,老师的教学方法、课程系统性可能会更好一些,可以节省学生的个人摸索成本,如果再有一些外部大咖资源的分享、讲座、沙龙活动等,更容易加速学生的成长。

  • 985院校的学生成绩更加优秀,基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更容易倒逼一个人不得不加快成长,跟上同学的步伐。

但是这两点差异都是外部因素,身在985院校的学生能否成长更快,取决于其如何利用好这些外部资源。

如果这些外部资源都视而不见,一个985院校的毕业生也不一定比二本学校多出什么巨大优势。

工作阶段:毕业参与工作后,学历仅仅是一块敲门砖,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会受到综合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即使考虑两个人工作之后,同样努力,能否当上领导,还可能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 为人处事:也就是职场上常说的“情商“差异

  • 能力素质:比如责任心、担当力、沟通能力等
  • 个性特征:比如是否能面对冲突,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各类工作管理冲突
  • 机会匹配:是否存在相应的发展机会,以及机会来临时的决断力
  • 背景关系:双方所拥有的社会关系、后台背景是否存在差异
  • ……

以上这几点只是简单的罗列,对于职场,提拔一个管理者,靠考虑的因素会比这更加的复杂,学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考虑因素。

结语

人与人之间的基本智商差距并不大的,后天环境的影响、个人的努力的方向、努力程度、努力的方法、才是拉开各自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

五年时间,仅仅是漫长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小段路,更何况这个也只是个例因素,并不能因此就得出什么武断的判断。

作为职场人,持续不断的追求未来的个人成长,不纠结于过往取得的成绩或些许遗憾,才是重点。


我是子佳看职场 ,大型集团企业HR总经理,严肃专业,偶尔搞怪的HR从业者,持续分享职场干货,关注我,我们一起职场前行

子佳看职场


这个现象其实很普遍,只能说:能力比学历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

我一个发小,从小就是一个孩子王,感染力和领导力比较强,我们这一帮小孩要做什么大事时都以他为首,由他进行事务决策。

但这个发小就是学习成绩很差,就是经常考不及格那种,初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上学了,在村里长辈的带领下到重庆打工,后来由于各自原因很少联系,当我2004年大学毕业时,他已经在重庆成立了自己的装修公司,专做商场柜台的装修业务。

2008年,当我还在成都这个城市为落脚生根而努力工作的时候,这个发小已经把业务从重庆做到了成都,并且在重庆主城区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

2015年,当我自主创业,为寻找客户而焦头烂额的时候,这个发小已经在叫我帮他关注成都车展奔驰的E300D这款车型,而他本人则已经在重庆市效购买了一套大别墅,养了2个娃。

现在,我们之间的物质差距似乎还在拉大,我觉得可能这一生我都从物质收入上超不过人家了,但我一点也不觉得他有多牛B,各有各的优势和生活乐趣,知足常乐!


人力资源Jack


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把问题对照现实再扩充一下:


同年进厂两个同事,一个985毕业,一个二本毕业。至此,厂里一共100个员工,2个985毕业,28个二本毕业,70个二本以下。


五年后,985毕业的一个出国深造,一个专心考博士,28个二本中,有一个做了领导,其他留走参半,70个二本以下,也有一个做了领导,其他留走参半。


所以,既然问题是二本毕业的先当领导,为什么?那么,同样,二本以下也有一位当了领导,是为什么?


1、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高学历永远是高学历。

学历高的人懂得更多,知识的量级不一样,当领导需要那么多的知识储备吗?答案是不一定,但是知识储备大,一定更容易当领导。


在一个厂里,当不当领导的权重点不是在学历,而是在你的经验和能力是否是厂里需要,并且能用最高性价比的报酬把你留下来。


更厉害的人可能留不住,也有可能,他们看不上,所以在题主的问题中,乃至在大家的认知中,领导是褒义的正能量的词。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此问题“领导”存在贬义的可能。


2、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学历不重要。

你看,只要找到二本比985先当领导的原因,我们也可以逆袭。逆袭不是没有可能,但这个可能有个前提,就是概率问题,这是一个概率的世界,不是一个突变的世界。


不管处于哪个阶段,你都要增加成为领导的概率,或者是,逆袭成功的概率。而提高概率最快的方法是学习,其次是坚持做事。


所以,如题“二本”先当领导的原因,经过了五年的努力,“二本”考研成功,并且在厂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唯一的竞争对手,那个985的同事在忙着写博士论文,董事局一致认定“二本”综合能力最合适,所以给予提拔。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并且,不要掉进学历无用论的偏见。

我是@绝对思维 ,关注我,聊点你关心的,学点有用的,成就更好的人生。

绝对思维


我老公的同学,是一个大专毕业,学的医疗方面的,毕业后,应聘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人家不要,说是学历不够。但是人家不放弃,最后勉强进入公司。

从一名销售做起来了,历时8年,现在是总公司副总经理,从西安调到北京。手底下的研究生,本科多得是。

首先这个人呢,会来事,性格外向,喜欢组局,我老公经常被他叫去喝酒,虽然我很讨厌这样。

其次,这个人很大方,舍得花时间和金钱对待自己的人际关系。

人家能做到领导,肯定是和人格魅力有关系的,会说话是必须的。有的人平时看着还不错,一到关键时候,说的话就不在重点。

就像你平时和一些人聊天,有的人说话,人就喜欢听,人家说话,能说到事情的重点,能快速的说出来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并且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

但是有的人吗,就不是这样,常常会先说这件事情的起因,然后一步一步顺带把主干条的旁支说一下,还没说道重点,就经常会被我这种人打断,请说重点!

尽管打断别人不礼貌,但是真的没有耐心听。

有时候,正式场合说话说不到重点,会很尴尬。比如你作为公司代表组织了一个会议,会议结束后,公司请对方吃饭,饭前你该讲话了,你说,首先我感到非常的激动,我今天怎么怎么样,我真的很荣幸,这就让人很尴尬。

但是,这个时候会有其他同事为你解围,他站起来了,说,首先感谢贵公司能在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公司,我代表我公司先喝一杯,然后今天的会议很圆满,也是贵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才能完成。等等。这样,人家就会觉得救场的人是领导,你这个即将上任或者已经是领导的人不行。没有气魄!

所有,和一个人的性格,格局是有关系的。有的人性格里面就有当领导的成分。有的人就适合做科研。


徐子鱼


说到这个话题,就想到了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案例!

七八年前,办公室同时进了4个大学毕业生,其中一个是重庆大学的,985,而另外有一个是211院校,还有两个是普通的本科,这里就不逐一点名具体院校了。4个学生分到4个项目组跟着师傅学习,之后都顺利转正。

两年后,公司决定从4个人中挑选两个不错的人做小组长,于是重庆大学985这个A和另一个普通本科的D被选上了,没有背景,没有靠山,靠的是业绩说话!之后,让A和D分别带一个小小的项目组,每个项目组就3个人,其中还包括当年新招的应届生。

又过了三年,小项目组进行合并,根据业绩,D所带领的项目组成绩远远优于A所带项目组,没办法,业绩才是硬道理!重庆大学毕业的A成了普通本科毕业的D的下属,现实就是这么无情,现实又是多么公平!

这与题主问的问题非常类似,而实际上此类现象非常多,那么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英雄既问出处,也论战功

四海之内皆兄弟,那只是说说而已,兄弟里面谁当老大,那不得有个说法!水浒传108将,当初都有几下子,有自己的独门武功,远近闻名,但这只是他们的敲门砖;但是来到水泊梁山后,谁坐第一把交椅,谁当第二……那也得论战功。老大晁盖被史文恭射杀后,就决定谁为晁盖报仇雪恨,谁就坐第一把交椅,从中不难看出,英雄那也要论战功的,这与职场一个道理。你是985毕业的没错,但是你的战绩不如人家二本的,你当然就要被别人领导!

龟兔晒跑蕴含的道理

我们姑且认为这个985毕业的学生能力比二本的这个强(但实际上也许并不是,因为大学期间,这个985的也许是荒废了四年,而二本这个也许在一直奋斗,学了多项技能在身),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后,也许985毕业的工作能力也强,然而,他可能居功自傲,自以为自己很厉害,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就懈怠了。而二本的这位,由于这几年已经练就了好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毕业后培养的兢兢业业、动手动脑的工作方式,也许他慢一点,但是他每一步都很稳,凡事有交代,事事都靠谱。这就不由得想到龟兔赛跑的故事,笑到最后的,未必是那个跑得快的,而属于那些一直兢兢业业辛苦付出的奉献者!

故,题主所问的情况很正常,在官场上,这样的例子也非常多,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

以上是一位摸爬滚打的熊孩子爸爸一家之言,如果你喜欢这篇回答,就随手关注、点赞吧,你的支持是我分享的动力!


多试试美国小学科学课


两个人一起进公司,一个985毕业,一个二本毕业,这样来看,985的这个人拥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5年后,985的却没当领导,当领导的是二本毕业的人,听起来好像有那么点不符合常理。

按照普通人的想法来说,应该985毕业的当领导,二本毕业的当普通员工,但是事实结果却恰恰相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学历和能力不对等

很多人认为学历高的人相对能力就比较高,但在职场上大多数时候都不是这样。

就像题主所说的这个例子,只要不是二本毕业的学生是领导的亲戚这种特殊的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只可能是学历和能力不对等。

也许985毕业的人虽然有着高学历,但是能力很一般,遇到问题就不知所措,职场实力严重缺乏,这样的人学历再高也没有用。

但二本毕业的人,可能一开始学历不是长处,但因为有工作经验或者工作能力比较出众,所以才会被领导提拔。

会不会晋升一个人让他当领导,上司的考虑从来都不是文凭,而是他能为公司做多少贡献。

从这个层面来衡量,很明显985毕业的输了。

第二、在大学接受的知识不同

再来说一说在大学接受的知识问题,这也有可能是两个人出现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

985院校大多学术氛围非常浓厚,进去之后会接受大量的新知识,当然也有可能会觉得很枯燥。

这就可能出现两种结果。

要么很努力,只会纸上谈兵。

要么不努力,既没有知识也没有能力。

无论哪种情况,在职场上都是非常不利的。

但二本院校的学生,可能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学历并不是很好,会想办法从其他方面来弥补。

比如积累工作经验,学习工作技能,这些都是能在职场上成为加分项的东西。

学校不同决定了两个人接受的知识不同,同样也是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第三、两个人的目标和规划不同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两个人对于工作的目标和规划可能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个人一开始进职场,就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详细的规划,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很快取得成功。

比如在5年这个期限内,二本毕业的人一定是详细考虑了自己的目标,为自己做出了规划才得到了晋升。

当然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比如说运气机遇,毕竟职场上也会经常有未知因素产生。


狐小胖


这种情况非常正常,说几句大实话可能大家不爱听,学校和学历的作用也仅仅在刚走出校门的时候有点作用,但如果在进入职场后,还抱着这一纸文凭不放手,那不好意思,活该让大学和学历都不如你的同年人做你领导!

有些人可能还愤愤不平地问,我明明上的大学比他好、学习成绩比他优秀,凭什么他比我先一步坐上管理层位置?甚至还变成了我的直属领导?别那么激动,职场上你认为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比如类似的现象还有:我明明学历比他高,为什么他的工资比我还高?又比如,我明明工作经验比他丰富,为什么年纪轻轻的他成了我的顶头上司?我明明专业水平比他强,为什么得到升职和加薪的人不是我?像这些看似不公平的现象太多了,咱们先不要太激动,一起来分析一下。

为什么二本毕业生比985毕业生更早成为领导?咱们需要学会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老板最关心的是什么?当然不会是那一纸文凭,而是以下几点,具备了,就有机会被提拔为领导。

一、忠诚。忠诚的重要性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但它却是最基本的,也是领导最看重的,无论是选拔优秀员工,还是提拔管理人员,忠诚往往就排在第一位,忠诚,意味着服从、意味着高效、意味着执行力强、意味着能出活,没有忠诚,其它方面做得再好也等于零。

二、能力。能力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了,能力就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胜任工作、能否做出业绩的基础,一个能力强的人,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挨饿。

三、业绩和价值。所有公司老板都是现实的,而能否出业绩和为公司产生价值,就是判断一个员工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职场人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

四、管理者素质。管理者所需具备的素质很多,有些人具备了,就有更大的机会被提拔为领导,那些不具备的,哪怕你学历再高、学校背景再好也是无用的。

以上四点,基本上概括了公司重用人才、提拔人才的标准,而同年进厂两个同事,一个985毕业,一个二本毕业,五年后二本毕业的先做领导的原因,就是因为二本的毕业生具备了更多公司所看重能力,而985学生却没有好好打造公司所需的几种能力,而是仍然抱着那一纸文凭在自嗨,殊不知对老板来说只是废纸一张!那当然是比不上二本的同事了!


设计制造迷


大学毕业了,就不要躺在过去的荣耀里了,那只能代表你过去的辉煌,人生的路很长,大学只是人生中很短的一段路,这段路走好了,不能百分之百决定今后的路就一定走得顺畅,人生是需要不断努力地,就如同跑马拉松,不是那一段路你跑得快,就第一个到达终点,而是全程都要不能停歇。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当年高考的时候也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学医的,但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本科毕业后,考入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研究生,直到现在,人家还天天看书,她家电视几乎没开过,在她的影响下,她女儿每天晚上也读书,一家三口每天晚上都学习。或许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这样拉开的吧。

毕业五年,可以学很多东西,也可以荒废很多东西,过去的学历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其实,从大学步入社会,我认为一切都应该归零,因为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且都是实用的技能,比如社交,职场人的基本素质等等,都是需要一点点在实践中积累出来的。

所以,我觉得毕业五年,二本毕业先当领导,并不是稀罕事,这只能说明人家这五年努力了,比985毕业生更努力。


沛泽妈读心理


观点:学历是敲门砖,晋升与能力、关系背景以及机遇有关,和学历关系不大。

下面我就说一下我身边的例子吧

我在大学毕业进入了上海的一家央企,在这家企业里面我对题主提的问题深有感触,刚进入的时候我的直接领导就是华东理工的本科生,由于业务能力突出,和领导关系处得不错,得到领导的赏识,很快就被提拔到了副科,同样和我一起工作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员工,工作非常认真,有时候认真到你感到害怕,在偶然的一次聊天中,他告诉我我们公司的发展经历,以及当时的上海是怎样的,他说他82年在上海交大毕业之后就被分到我们公司,当时我们公司还是浦东十八大厂之二,因为占据了两个大厂,在当时的待遇算是非常好的,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私企和外资企业,主要都是国企,当听到他是上海交大82年焊接专业毕业的时候我真的惊呆了,那个年代是新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国家急需他们这种人才,而且那时候我国的化学工业刚刚起步,这样的人才应该是非常受欢迎的,为什么今天他还是一个科员呢?按照一般人发展的速度,以他的学历,到了他这个年纪当个处长也不为过,在以后的相处中,我慢慢了解到,他升不上去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老一辈的大学生能力非常强的,在工作中我对他是非常的佩服,而且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让我折服,但是我感觉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太认真了,什么事情都要一丝不苟的对待,有时候一些东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在他那里就是不行,谁来了都不行,因为工作的事他经常也在怼领导这个做的不对,那个做的不对,应该按照制度来。所以和他一起工作有时候很累,领导也不太喜欢这样的人,因为总是和自己对着来,其实他不是针对谁,只是他的工作态度太认真了,容不得一点瑕疵,因此他得罪了很多人,导致这么多年一直是一位科员,接下来谈一下对于职位晋升的看法吧。

01
个人能力

我个人感觉在职位晋升上,个人能力不一定是最重要,但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了一定的个人能力才能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做好,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晋升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那么在这个岗位上他应该是不称职的,领导提拔的时候应该也不会考虑这样的人,因为一旦提拔上去了做不好工作,带来的结果是非常恶劣的,所以个人能力在职场中是非常重要的。

02
关系背景

个人能力仅仅是我们在一个公司的基础,至于晋升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职位晋升过程中,我觉得关系背景要比个人能力更加重要,因为一般的人能力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张三可以做的李四基本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两个人做的有点差距而已,一般人也看不出来,所以领导在提拔的时候更注重这个人和自己关系怎么样,以后能不能成为自己的亲信,或者这个人家里有没有自己的上司,以后自己升职的时候还可以照顾一下等等。

03
机遇

在职场中有时候不得不相信命运这个问题,有些人运气好做什么都很顺,有些人运气不好处处是障碍,很多时候和这个人真的没有什么关系,在晋升过程中也是这样的,如果自己的领导快要调走了,那么升职是很快的,或者得到领导赏识仕途也是一帆风顺,如果自己的领导人品不行,自己怎么努力也没有用,所以机遇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回到题主提的问题,对于985的毕业生在学习上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工作能力怎么样就不一定了,有些985的毕业生只会读书,工作一塌糊涂,有些普通二本毕业生工作认真又努力,这种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在晋升上和学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对于二本毕业生先当领导研究不足为奇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