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再苦再累也不要到處去說,因為沒有幾個人會同情你”,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有人說“再苦再累也不要到處去說,因為沒有幾個人會同情你”,我是認可這種說法的。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越成熟的人,經歷越多的人,越不會去輕易說出自己的苦累,他們一般都獨自默默吞下。

因為足夠的生活經驗讓他們明白:“這個世界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為什麼自己的苦累不要到處去說呢?

我個人從人性出發,認為有以下三點理由!

人性的趨利避害

試問:假如有一個人對你成天倒苦水,你是不是會本能的躲避,即使嘴上在安慰他,但心理卻想著離他越遠越好!

趨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也是人性的本能,這種本能是生物與生俱來的,也是生物不斷向高級進化的保證。趨利避害使生物習得更強的生存能力,避害使得個體的生命得到延續!

有句話說得好,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們總是習慣羨慕成功者,冷落拒絕失敗者,針沒有扎到自己身上,是無法體會出來對方的感受。

人性的嫉妒心

假如你的財富等條件比對方好很多,這個時候你跟對方倒苦水,說你有多累多辛苦,即便你說得很真誠,但這個意思折射到對方心理,由於人的嫉妒心,對方會覺得你掙那麼多錢還在說自己多苦多累未免太矯情!你日子過得比我強多了,你也會有苦累的時候?對方心理甚至會沾沾自喜!

此時,對方恨不得你的情況更糟糕,最好不如他,這樣對比這下他才會覺得舒服一點,這就是人的嫉妒心在作祟。

人性的優越感

假如你的條件不如對方,對方在你跟前有足夠的優越感,這個時候你吐苦水,只會讓對方更加看不起你!在內心裡鄙視你!

這就是社會的現實!人性的本能!即使你的親朋好友,一旦你不如人,這個時候你還把自己的弱勢展現出來,你的弱勢增加的是對方的優越感,對方不僅不會同情你,還會小看你!因為你是弱者!

而且對方心裡更多的會防範你,怕你給他帶來麻煩!

總之,再苦再累都得自己扛,那為什麼要給別人說呢?說出來只會讓別人覺得你幼稚,懦弱或者矯情,真正能夠同情你的除了你的家人,你的苦累和別人沒有半毛錢關係,當然就無法得到別人的感同身受!


夏安邑


看熱鬧的人多,真心的朋友未必多。你把別人當朋友,你不一定是朋友的最好的朋友。

我舅舅是我們那個地區的經紀人。多出都是朋友,有次出事,胳膊和腿都骨折了,我在醫院陪床15天,除了家人在,只有兩個客戶去了。當時還給舅舅開玩笑。他只有苦笑的份……


萬千生活看世界


我覺得這個觀點很對!當你想跟這個人絕交的時候你就可以說這話了,我感覺這世上沒幾個人能聽你抱怨,即使你親人也是!我已近在這個路上走很久了,現在我身邊除了我自己已經沒有別人了!

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人太多了,即使自己的父母!所以我們還是修煉好自己吧


抑鬱症凌雲


牛和驢是鄰居,夜裡驢有氣無力地對牛說:“老哥啊,你累不累,近幾天可把我累壞了,主人從早到晚讓我拉磨就沒有休息的時間”。牛一邊嚼著草一邊慢吞吞地說:“兄弟啊你不知道啊,剛下了點薄雨,主人說湊垧氣趕緊把那幾垧豆子種上,要不,這北風一吹,用不了幾天,地就幹了,豆苗出不來了,我這幾天天天加班,你只轉那麼個圈兒,我那可是幾垧啊。”驢急了,結結巴巴地說:“哥啊,你——你耕地雖然面積大,但——但還有個盡頭,每——每到那個頭上調頭時總還能喘口氣,你——你看我那個圈兒——圈兒小那——那可是沒有盡頭的啊。”正說話間一隻貓頭鷹出現了“兩位老哥,你們比我好多了,你們累是累了點,看你們的主人還給你們水喝給你們草吃,我呢,大半夜的,自己不出來找吃的,誰管我呢?”話還沒說完就飛走了。


殘陽餘暉


這個問題回答的人很多,我也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自己又苦又累到處找人訴說,你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我想可能不外乎三種:

一、傾倒苦水,釋放壓力。有這樣一句話:把快樂與朋友分享,你就有了雙份的快樂,把痛苦向朋友傾訴,你會得到一半的分擔。確實如此,我也認為訴說可以釋放壓力。

二、博取同情,尋求安慰。我想多數置身事外的人都會對你說些勸解、安慰的話,溫暖了別人自己又沒有失去什麼。這是人之常情。

三、深陷困境,尋求出路。從有交情、有頭腦、有能力的朋友那裡得到指點和幫助。

顯而易見,除了第三種情況自己的處境有可能得到緩解,其他兩種不能解決任何實質問題。而第三種朋友是很有限的資源,絕非泛泛之輩。

所以,除非是有針對性的交流,到處訴說除了徒增自己和別人的煩惱外,根本於事無補。

其次,什麼是苦?什麼是累?苦和累,既有身體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苦和累。農民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和靠天吃飯的壓力;學生有沉重的學業負擔和各種考試的壓力;職員有加班加點的苦和各項考核的壓力;企業家有千斤重擔一肩挑的苦和市場競爭應接不暇的壓力;軍人更是承擔著流血流汗的獻身之苦和忠孝不能兩全的壓力。就算具體到每一個家庭——“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人人都有自己的壓力和煩惱。誰不苦?誰不累?到處去說,有用嗎?

最後,有向人傾訴又苦又累的時間和精力,不如沉下心來理一理頭緒,找一找方向,通過各種渠道充實和提升自己。我想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畢竟,求人不如求己。


為知踐行


這是實情,因為沒有人喜歡聽到別人比自己過的好!而喜歡別人悲慘的遭遇,也許你會得到表明的同情,其實他們內心深處是非常開心快樂的。

如果你常常快樂,那麼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如果你常常不快樂,那麼也會成為一種習慣。人這一輩子都是受著習慣支配,人生就是一場戰役,多事多難的漫長戰役。那是一連串的死亡與復活,充滿矛盾糾結。

任何矛盾出現必有一個是主要矛盾,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抓住那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皆可迎刃而解。你對某些問題不能解決,那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當你調查清楚了,那個問題也就解決了。調查就像九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如十月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

我們該怎麼做才能瞭解自己呢?孔子一日三省吾身,已經給出答案。投入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投入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投入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人要常常反思,所以需要經常與孤獨寂寞為伴,反思錯誤然後加以改正。這樣才能不斷的完善自己,進而取得人生成功。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情有很多,其中瞭解自己是重中之重,人生如同戰場,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己而知彼一勝一負,不知己也不知彼,那麼每次都要被打敗的。

病毒挑戰人類,我們需要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我們應該相信人類的智慧是可以戰勝任何病毒的!


孫老蔫吧


這樣的人很多,說的越多越煩


創業老王777


今天回答的問題是:有人說“再苦再累也不要到處去說,因為沒有幾個人會同情你”,你怎麼看?


苦和累是生活給我們的必修課,只有真正經歷過,才會更真切的懂得,努力付出後所得到的那份成就和喜悅,才會更懂得,自己的人生路需要自己去走,是想要先甜後苦,還是想先苦後甜,都是要經歷的,只是順序不一樣,那就走好自己的路,找準方向努力就夠了,相信結果也不會太差!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f7c49fea68e4fc88c24e72444ff6a89\

琪小妹365


首先我很贊同這種說法,有很多的時候,自己是很孤獨的,很多東西都需要我們自己獨立完成的。

工作上的事情委屈啊,抱怨呀,苦惱啊,苦啊,累啊,我都不會去告訴任何人,包括我的父母,因為我知道父母知道的話,只會徒增煩惱,為我傷心而已,沒有半點好處,因為父母的難過而為讓我更加的難過。

很多時候,委屈不應該告訴身邊的人,同事啊,朋友啊,因為在那裡,你表面上得到了安慰,其實骨子裡別人對你只是可憐的,可能說的比較嚴重,把自己的苦和累分享給身邊的人,這些人會成為我繼續前行的包袱

而且真正能夠同情你的人,真的少之又少,可能係轉眼告訴了他,他就會八卦了出去,這真的沒有必要,那時你的傾訴真的沒有一丁點的價值。

人慢慢長大了,承受的事情也多了,懂得了責任與擔當,也明白了很多世俗之間的事事難料和人心險惡。

很多時候都會造成親者痛仇者快,可能嚴重了點,但很多時候往往都會這樣子,因為真正瞭解你的人很少,更別談同情了。


瘋妹瘋語


別人不是你的垃圾桶。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