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讓你生活在北京或者上海,只能選一個,你會選哪個?

-小時候可萌了


北京沒得選,上海還有選。

北京是那種城市,大氣、文化和凝聚力,還有其他心照不宣的原因,用一個北京即使十個上海不一定頂得上。

上海是那種城市,小資、享受和急轉彎,還有一些不一定好說的東西,用一個上海滿世界都頂不住。

其實,這兩個城市是中國最優秀的城市,北京人憨實,上海人精明。北京人撩話,上海人撩神。北京人講面,上海人講惠。沒有什麼可比之處。

其實,在中國講究小資、享受和急轉彎的城市有的是,成都武漢廣州哈爾濱,包括長三角諸城市,但要像北京那種城市的恐怕不多。

一碗豆汁兒讓你吃出一個歡喜,一份炒肝兒讓你回味無窮。上海人,家裡放著這麼多好吃的,非得出來比?


朱錫北


這個題目,真的好適合現在的我。


作為一個在上海呆了近3年、前幾天剛從上海搬到北京的人來說,我更願意生活在北京,雖然都是漂。😂


特別感觸的幾個理由如下:


01 我是一個北方人(至少也是中原)

雖然在上海呆了近3年,我依然不習慣那裡的天氣,潮溼的梅雨季,溼冷的冬天。


我記得特別清楚,去年冬天,我晚上睡覺前,它在下雨,早上起來,它還在下雨。差不多這樣持續了近一個月,整個人都要發黴了,空氣都是潮溼的。

02 聽不太懂的吳儂語,會讓人有一種陌生感


人在一個環境下,一旦聽不懂當地話,就覺得那個環境都是陌生的。


雖然有時候,遇到說上海話的人意識到我聽不太懂時,會馬上切換成普通話,但語言不熟悉,依然帶給我一種很重的隔離感。


03 上海特別講究邊界感,相對於北京,少了人情味


上海比較冷,這種冷倒不是主要因為氣候,而是人文環境。

是上海人不好嗎?整體素質是很高的,而且我打過交道的幾位上海同事都很nice。


恰恰是這種講究邊界,讓人與人之間少了一些溫情。當然這對於本地人來說,是習以為常的事,讓他們想北方人那樣,也不習慣。

04 北京雨水少,晴天多


每天醒來,看到清朗亮白的天,都覺得特別好,特別好,就算吸霾也開心。😄

北方人很多,東北的、山東的、河北的、河南的等,語言可以聽懂,


總結:


北京像是中國的兒子,大氣、能抗事兒,畢竟是政治文化中心,男性比例高,因為男的大多喜歡權利,往這裡聚集。城市古樸也現代,幾乎集結了各個行業最優秀的公司,包容性更強。


月入好幾萬的人,穿著比較樸素,不怎麼愛打扮自己,講究的是文化和排場。

上海像是中國的女兒,熱情奔放,時尚現代。不怎麼關注外界,比較注重個人生活,比較開放,談的是小資和腔調。


一個月入8000塊的人,依然會把自己倒飭一番,再出門,看著像月入好幾萬的人,比較講究和精緻。


比如,我之前公司打掃衛生的一位阿姨,每次見到她都是化著精緻的妝、戴著首飾、塗著口紅,下班後不是回家洗衣做飯,而是和小姐妹約著一起喝茶,上海女性地位應該是全國最高的啦。


上海有我兩年多的青春,還有幾位好朋友在那裡,它的交通軌道設計比北京方便,我對它是喜歡,但對北京是愛。


and夏小麥: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職場5年,一起變更好吖!

and夏小麥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如果是我,我肯定會選擇上海而不是北京。因為選擇要看自己中南方人和北方人,還要看自己對工作方向的選擇。

我選擇上海,因我是南方人,適應南方的自然環境,也適應南方人的生活習慣。而北京我則不是不喜歡,2014年我借調到北京差不多一年,空氣乾燥,尤其是冬天更乾燥,而且當時霧霾天多,霧霾天來的時候,躲都沒有地方躲(當然現在好多了,經過治理霧霾、將汙染企業遷走,環境好多了),而且在飲食上跟南方差異較大,南方人去了很不適應。

而且,上海是經濟金融中心,而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南方人一般人肯定願意在上海 生活,而不願到北京生活。


開偉觀察


復旦畢業的浙江人,在上海生活了接近生命一半的時光。近年因為就職公司的總部在北京,偶然也要京滬“打飛的”,也算去過很多次。


帝都和魔都都有非常吸引我的地方。

上海的精緻,秋天法租界的落葉,街邊花園咖啡的香氣,老牌本幫菜館裡的煙火味,清爽的道路景點標識,老克勒們在博物館裡認真的側臉,雨天在商圈間穿行的風,更別說有母校加持。

北京的真實,純藍天空下的紅牆,蘸著白糖肥嫩的烤鴨皮,小劇場裡面的滿堂喝彩,深藏不露的沉默衚衕,從咖啡館二樓看出去的故宮角樓,擦肩而過文藝氣息滿滿的少女,北京這種新舊混雜的氛圍總是在不經意之間讓我心動不已。


當然,帝都和魔都都有讓我這個異鄉人不適應的地方。與人,與城市管理有關,不想展開。


親身經歷著無數人對兩個城市比較評判。

簡單粗暴的角度,可能,北方人,去北京好;南方人,去上海好。南北交界地區的人,就看你自己的偏好了。

我這個很喜歡北京的南方人,會覺得上海是生活伴侶,北京是靈魂伴侶。


張航嘉同學


本人在北京和上海都生活過,比較而言更喜歡上海。

上海被稱為“魔都”,北京被稱為”帝都“,在中國都是一線城市。生活在一個城市,首先就要熱愛這個城市。為何更喜歡上海呢?

氣候問題:因為本來就生活在南方,一直喜歡青山綠水,空氣溼潤的感覺。北京的天氣實在太乾燥了,霧霾也太嚴重了,夏天也太熱。為了呼吸一口新鮮口氣,感受空氣溼潤的感覺,還是選擇上海。

生活便利性:北京的街道都是大馬路,車子多,路也堵,便利店少,商業氛圍不是很濃厚。特別是晚上以後,很少看到24小時便利店和咖啡館。在上海你想喝咖啡,早上晚上到便利店買點東西可不要太方便。上海的商業氛圍也很濃厚,被稱為時尚之都,各種新品牌新業態都會首先選擇上海做試點。

就業問題:北京的985,211高校太多了,特別是各種事業單位和國企的崗位人才競爭激烈。上海外企相對比較多,選擇可以多樣化,外企的待遇也相對不錯。最重要的事是工作中跟多的靠能力而不需靠關係。

小孩教育問題:北京好的義務教育都是公辦的,想上好的學校可以說很難很難。上海的義務教育私立強於公立,選擇性更大,如果你有上海的120分積分也可以享受到本地人一樣的待遇,這點比北京好。


不管是上海還是北京,城市生活都很精彩。我們都只是城市的一份子,你喜歡哪樣的生活就嚮往那樣的城市。


小哥寶庫


如果是中國人,我想大多數南方人會選擇上海,北方人更適應北京。對我工作關係接觸過的少說兩三千外國人來說,基本都選擇北京。他們的理由是北京深厚,有看不完的有意思的地方,住在這兒每天都有新的發現,而過了很長時間還會覺得有很多地方還沒去。而上海,旅遊了三四天,就已經覺得夠了,可以回北京了[捂臉]


葉子小姐來了


我們不做比較,只介紹點事實,願意留那有隨大家,北京有七大世界文化遺產(故宮,長城等),是世界第一多城市,上海沒有,但上海有一些晚清民國留下西洋老建築,北京多山,有山有水地方很多,有草原(康西),有沙漠(天漠),有瀑布,雖然和蒙古新疆黃果樹的沒法比,但比竟近。上海有黃浦冮,北京沒有,上海有個周莊,北京有古北水鎮(現代仿的),上海有迪士尼,北京沒有,但馬上有世界最大環球影城與之抗衡,北京旅遊資源明顯多於上海,但上海確是中國去的人最多的城市,北京也只是第二,要說天氣,北京霧霾已很少了,上海不是昆明,霧霾程度與北京比沒什麼優勢,北京四季分明,夏天不太熱,桑拿天應明顯少於上海,冬天也不太冷,但經常能看到雪,上海看到雪景恐怕難多於,滑雪更不太可能了,但北京確實乾燥,南方人確難受,我這北京人到冬天都有不舒服,但屋裡很溫暖,有家的感覺,但上海冬天屋裡太過溼冷,真難受的很,但呆慣了也能忍受,何況現代有電暖氣和空調,再說下北京40%多森林覆蓋率,外加三北防護林,沙塵暴已很少了,上海高樓多也高,北京限高比不了,但北京著名的建築太多,國家大劇院,鳥巢,水立方,鳳凰影視中心,中國尊,懷柔國家會儀中心,再加上長安街兩邊的一些經典建築等等,應也與上海旗鼓相當,上海以酒吧等西洋文化文明,北京原來確實落後很多,但三里屯的升級改造,再加後海環湖酒吧街,已讓北京快追平上海,上海原來商場優於北京,但北京大商場數量眾多,與上海差距也非常小,就文化上北京明顯優於上海,北京有人藝,小劇場相聲,茶館評書,京劇,東北二人轉,世界各地演出(交響樂,芭蕾舞,歌劇等等)明顯多於上海,體育賽事北京明顯多於上海,但上海有個FI賽車,北京有中國第一大圖書館,上百座博物館,明顯優於上海,小孩不要太幸福,北京眾多明星,遠遠多於上海,演唱會也多,追星族高興了,網上說北京生活不便利,純胡扯,7日和物美,好鄰居到處都是,大概有4千家,但比上海應還是少些,地鐵上海里程第一北京第二,平均壽命,上海第一,北京第二,相差無幾,北京大中小學明顯優於上海,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但上海在全國排老二,醫院北京明顯優於上海,但上海全國排老二,南方人看病多去上海少來北京,北京道路明顯寬於上海,而且橫平堅直,不易迷路,上市市值,高新技術企業明顯優於上海,但化妝品企業,上海全國第一,北京有單體最大機場,雙機場模式,上海規模稍小,北京出行應略佔優勢,上海有世界最大港口,有海,但海濱旅遊不發達,北京可去天津坐船也不六之,去北戴河南戴河玩也不遠,管理上北京粗放,甚至有點糙,上海更規範,北京大氣,上海小氣但更精緻。北京上海都是國際化大都市,都是中國的驕傲,日本人愛去上海,北京人韓國人多,如你喜歡詩意的生活,春夏秋冬,白雪皚皚的故宮,巨龍般的長城,紅葉下的香山,留在北京,如果你喜歡小資的生活情調就去上海。我這篇文章絕對客觀,我是上海的每親生的北京人。


大運


不回答假設性問題。但是這兩個城市都呆過。

人生很多時候是沒得選的,被生活推著走。在上海上大學,四年時間,除了校園外界接觸少,整體感覺商業發達,很洋氣,但氣候對一個北方人來說不太適應,梅雨季節和冬天尤其難受,再有食物的甜度。

在北京生活將近二十年,上學加工作。還是很喜歡北京的。文化氣息濃厚,歷史底蘊厚重。翻書才發現自己經常走的地方竟然那麼深厚的歷史積澱,很可以發點思古幽情。氣候和家鄉很相似,食物還有語言什麼的都很適應。

這兩個城市各有所長,也各有缺點。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喜好、成長背景等等決定自己的歸宿,同時接受命運的不可遏抑的安排。


個閒堂


肯定是上海啊,在上海讀了四年大學,不管是對於一個城市的瞭解,還是同學朋友的因素,都會讓我選擇上海。

一個“魔都”,一個“帝都”,位於中國南北的經濟中心與政治中心,都有其吸引人的地方。生活在北京還是上海,個人覺得還是取決於你對自己未來的規劃。

舉個身邊的例子,感覺還是挺典型的。大學有兩個同學,我們都是新聞系的學生,其中一個對於娛樂事業十分感興趣,有著明確的就業規劃,即在娛樂事業上有一番作為。所以其在畢業後就去了北京,中國娛樂事業最為發達的是北京而不是上海。

北京的娛樂事業是相當發達的,得益於政治文化的加成,很多娛樂公司都駐紮在那裡。我的同學畢業後進入了“時尚芭莎”工作,可以看出其對於娛樂事業的喜愛。

而我的另一個同學,兼是我的室友,其對於金融事業非常的喜歡,各種金融證書,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有一些,那他畢業後就註定不會離開上海去北京。事實也是如此,金融市場還是要看上海,他畢業後成功進入證券行業當上了分析師。

上海和北京都是大城市,去哪裡生活還是要針對自己對於未來的發展,。每一個城市都有這樣那樣的機遇,關鍵還是在於自己,這個真的是大實話,很空很虛,但事實就是這樣。


套路使人瘋狂


不需要選肯定是北京,因為這是我的老家。對於祖孫三代住在北京的土著,北京不僅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部歷史書。我們其實很接地氣兒,沒那麼高大上。也不喜歡裝高大上,小資。就是衚衕里長大的地出溜兒,更喜歡路邊攤,糖葫蘆,炒肝兒,滷煮,銅鍋涮肉,羊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