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句名言来概括你的旅游心得?

海藻微视野


外出旅游,我的体会是,不是只为观赏风景,不是只为吃喝,不是只为欣赏美女,最重要的是为放发心灵,使心灵能受到陶冶,并能重新认识自己,不忘初心,再次启航,活出人生的精彩来。

为什么过去的农村人,眼光浅呢,一是因为没有文化缘故,二是因为过去的农村人,整天起早贪黑,牢牢地锁在那二亩地里,有的甚至一辈子连县城都未去过。没见过精彩的世界,又怎能有精彩的人生呢。

想活出精彩的人生,一是要扎根于社会,深刻理解社会;二是也要经常到外旅游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用脚步丈量世界,并放飞自己的心灵。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旅游心得,我想就用自创的下面这句话吧。

用心丈量世界,让世界放在我的心中,让我的心灵伴着世界前进的浪潮自由的飞翔。


春日之虎


身体与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而旅行,则让你的身体与心灵,都在路上。


你的身体在路上。

你的双脚踏在大地上,不停地行走,不停地攀登。记得有一个周一,我独自攀登惠州的罗浮山,爬到半山腰,一看,前后左右都没人,当时心就发慌,赶快拨电话,没信号?完了,莫非我被世人遗弃了?

突然,前面有几个人招呼我,原来他们是惠州学院的大学生,趁今天没课,也来爬山。然后我们相约一起爬,终于成功登顶,飞云顶,1200多米。真正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你的心灵在路上。

心灵随着双脚行走在大地上,大地上长的草,开的花,那些高大的树,那些修长的竹子,还有天空白云,清流激湍,湖泊大海……让你心旷神怡,让你开阔眼界,让你涤荡尘俗……

你登山,总是在快要登顶时想放弃,这时你已精疲力尽,双腿沉重,一步也迈不动,气喘吁吁,气上不来,感觉多走一步就会倒地死去。

坚持,坚持,再坚持,磨砺意志,挑战自我,最后终于登上山顶,那种征服的乐趣,那种成功的喜悦,那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自豪,无法言表,但足以让你刻骨铭心……


融融118


其实就是那句广告词,让心灵去旅行……

我喜欢去登高,去曲径通幽处,去有山有水的地方……登高能证明自己是个男子汉,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能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乐趣……曲径通幽处,能让我体会到脱世的感觉,啥也不用想,啥也不想想……有山有水是因为喜欢这样的自然风光,不像我家这只有山而无水……

但是现实很残酷,除了偶然的上山,大部分去的是人文景点,因为再出去玩都是陪家人一起了,我想登山,可是他们不想,孩子也小登不上去,也想去了人迹罕至地方转转,可是孩子老婆喜欢热闹地方……

总之,现在的旅游,旅行,就是让心灵去放松,即使在人流如潮的景点,陪着孩子老婆,也可以让心灵尝试去体会空灵的感觉,即使堵在路上,可是眼里可以是沿途的风景及路人的所见所闻……

人生不可能完美,什么事都有些许遗憾……这就是人生,让心灵去旅行,做了该做的事,看到家人高兴幸福,做了正确的事,帮了别人,自己就会幸福……


熬夜对身体不好啊


“百闻不如一见”。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早就让我从心灵感觉到祖国大好河山诱人的娇美和无限的壮丽。否则也不会有文人墨客豪壮的诗篇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历史的不断更新,更不会有八国联军进北京和倭寇侵犯的虎去狼来,使我华夏大好河山和民族儿女承受无端的魔难。

其实,旅游对任何人都是有生美好的盼望。别说祖国的重点风景和名圣古迹,就是山间的奇花异草都会让人心情怡然而感到自然之美。世界那么大,谁都想看看。

对专出去旅游,我就去过附近两个无名又廉价的景点儿。当你登上高高峰顶的一刻,真有“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的感觉,当你俯视山下时,心情无比激荡!滚滚烟云使我想起叶梦得的《点绛唇》:“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太壮观了!

回家的路上还和同游说:“真开眼!过年到名圣古迹景区看看。”可是到了第二年,同游腰脱儿,自己脑梗,真是“老却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我俩自然就煞念了!

对于农民来讲,目前也就是温饱。有俩钱儿还惦念给孙子取媳妇儿呢!有一句俗话说“人穷不过第三代”。现在人都懂,第三代取不上媳妇儿就再也没有第四代了!我出去看风景很美,但是钱得瑟没了就看不到第四代了。虽然离题太远,但这是实情。

祖国的大江南北,无处不令我心驰神往。我在网上看到美景,心都能随之飞去,在电视上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就有无端的遐想。听到别人说天南地北,就觉得美,后来出去了才知道:人,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景,听景不如观景,见景儿才能生情。所以说,百闻不如一见。


手机用户名侯志丰


梦境,往往是生活中真实的再现。许多人或许都做过有趣又有玄感的梦,突然间来到某一处,或高山,或平地,或紫云缭侥,祥鹤飞翔;或花海如洋,仙子飘飘,美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使醒来,回味梦境,依然趣味无穷。其实,这是在睡着间,你的精神世界,已乘风踏涛,神游了一番。醒来即是畅游归來。所以,唯心论讲,人有三魂七魄,这是你的魂魄游离了身体,自然相会前生前世去过的地方。有人乃至早上起床发现,昨晚睡时穿的鞋子,已不在床前!

旅游虽然放松了精神,欢悦了视觉,美乐了观感,但身体确是感到很疲倦很劳累。在外走了一天,看了一天的风景,夜晚归来,往床上一躺,乃至连饭都不想吃。即使如此,许多人仍然乐此不彼。为什么?人生的完美,就在于挑战自我。就象许多登山者,在攀越珠穆朗玛峰时,明知会面对死亡,能看到沿途倒毙者赧然的尸体,但依然向前!这也许就是生命存在美感的体现和流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美,生活的美,生命的美,就在于人类在跋涉的漫漫征程上,去探索,去发现,去挖掘。

心灵装山水,山水净心灵。有了这些,还同别人相争什么?这就是我步游归来的悟解。


郭家


咏龙景大夹峪

早春携友夹谷行,瀑布重叠鸟声声。

悬崖古藤缠老树,怪石嶙峋水波中。

筒车吱吱千年摇,幽峪曲径山泉鸣。

万福亭里歌一曲,风光无限看龙景。

龙景大夹峪位于郴州东江湖大垻右则,为东江湖旅游景点之一,先贤墨客迷恋这鬼斧神功的自然美景,曾在这里留下了一些墨宝。有感于湖光山色和古人遗风,本人亦胡凑几句,借以抒发内心喜悦之情。


莫柏顺


尽然是用一句名言,来概括旅游心得,那我也就不啰嗦太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觉得这句话最适合,用旅行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去游历自然形成的景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在书本上是体会不到的,面朝大海的春暖花开,流光溢彩的都市繁华,鬼斧神工的奇山异石,风景如画的人间仙境,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无处不在大自然的美妙!在我看来,“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很重要,两者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恰恰能弥补这份缺憾。





冰姐L


天地之间,竟无我容身之处。

人生在世,凡俗约束,身心俱累,渴求自由。权势的威迫,金钱的利诱,正义虽长存,邪恶更嚣上。

若权势与金钱互为盟友,则天下尽入彀中矣。民众愈加心虚,愈加向往自由,或可以相比而自由之处。

当那两个盟友凌驾于正义甚至一切之上时,正义就只剩下一块遮羞布,其他的一切正确的善良的道德的维护人类可以良性和理性持续发展的东西,就会被隐藏起来直至消亡。

这时,你也会发出感叹:

天地之间,竟无容我之处。

因为,对于一个高贵的自尊的人来说,苟且偷生,真的很痛苦,或许,也只能安慰一下自己“大丈夫能屈能伸”了。

唉,天地如牢笼,人间笼中局。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沟渠。





琴诗煮肉


旅游,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看那里的山水与人情,还有地理和故事,充分了解并且扩大眼界,让自己的思想开扩,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世界,去看世界,看文明。

开心的旅游,高兴的旅游,让心情开朗,把所有的忧愁抛到九霄云外,这是旅游的根本,更是做人缓解压力的最好方法。

我很多时候都是忙里偷闲,出去转转,虽然不能去很远的地方,自己的周边还是尽可能去看看,只要时间和条件允许,旅游会成为我以后的选择。








知足常乐273298521


《东莞北归有感》

羊城雁城一线穿,

离家两月今又还。

南岭氤氲云叆叆,

潇湘弥漫水涟涟。

昨夕丹霞步韶乐,

今日牛脾访苏仙。

好山好水看不尽,

纵有风雨也等闲。

(注:韶乐:相传舜帝南巡,命人奏韶乐于今韶关城北30公里处石峰群中,后人在此建城,故以韶为名。牛脾,即牛脾山,苏仙嶺别称,在郴州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