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壓之下,泛家居企業如何化危為“機”?


疫情重壓之下,泛家居企業如何化危為“機”?

當前的形勢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媒體力量的“流量窗口”和品牌契機。這個時候企業最可怕的是無所事事、消極等待、怨天尤人,最重要的是積極響應社會,有所作為。

作者 | 段傳敏(戰略營銷觀察家)

全國戰“疫”之下,一切經濟活動幾乎陷於停滯。這在春節尚可,畢竟影響的是少數餐飲、旅遊等幾個行業;將假期適當延長未為不可,畢竟只是一週的時間。但企業家們必須未雨綢繆,畢竟他們為企業而生,企業幾乎是他們的第二生命,如果疫情所導致的地面經濟活動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緩解,那麼大多數以線下為生的消費製造企業如何生存?

固然,對於許多規模企業、頭部企業而言,他們足以抵禦相關的風險,但假如現金流準備不足、應對不當,半年的市場減退足以構成強有力的挑戰,有可能造成營收和利潤的大幅下滑;對於一些中小企業而言,雖然它們先天不足,但如果未雨綢繆、化危為機,當前的危機或者變成一個彎道超車、後來居上的良機。

在中文中“危機”由兩個詞構成,一個是危險,一個是機會。在百度詞條中,它是“給測試決策和問題解決能力的一刻,是人生、團體、社會發展的轉折點”。可見,它絕非單一負面的詞彙,而是蘊含重大的機會,其中的關鍵取決於我們對危機的態度和應對能力,所謂“禍兮,福之所倚”就是這個道理。

疫情重壓之下,泛家居企業如何化危為“機”?

這話似乎說得輕巧。對企業而言,卻是一種近似高深的能力。畢竟,過去,“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基辛格語),幾十年來,許多企業連市場寒冬都幾乎不曾經歷過,現在你讓他直面冰川時代的挑戰?

挑戰當然很大。但話說回來,市場經濟下,面對危機本應是一種基本能力。因為它和增長一樣,是市場經濟的一對孿生兄弟,而且,正如陳春花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所言,恰恰是危機,才讓市場如此富有變化。她還指出一個重要的觀點:危機是不可以用有準備的概念來理解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正確地認識危機。也就是說,關鍵的不是我們準備得如何,而是在危機發生的時候,如何認識以及反應更為重要。

剛剛,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打電話給我,期望我協助策劃尋找機會,他甚至內部成立了一個危機小組專門策劃此事;幾天前,一位規模企業的高級副總裁也期望我幫助他們想想能抓住什麼事件和創意促成品牌形象的提升……這是相當明智而富有遠見的做法。企業之道,不在於抱怨危機的到來,而是積極設想,如何抓住危機,促成自己的變化,變“危”為“機”,帶來企業新一輪的增長。

那麼,當前形勢下,究竟蘊含著什麼樣的機會呢?

一、品牌機會

當前的形勢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媒體力量的“流量窗口”,也前所未有地洞開一個品牌契機。原本媒體的碎片化在這樣的大災面前忽然前所未有地集中了。大家拼的是內容,最具內容的文章具有無可比擬的流量。春節、疫情、禁足讓這個“流量窗口”效應異乎尋常地放大,這也是口罩、疏菜、雙黃連等可以突然脫銷的原因,也是為什麼鍾南山、韓紅等一夜間受到如此推崇的原因。

但巨大的“流量窗口”同時也是一面真實的鏡子,即如果你心存不良,可能聲譽瞬間毀於一旦;如果你只顧自己,可能為公眾所不齒——這個時候,勇於表現企業社會責任的會受到好評。譬如,鍾南山表揚京東,絕不是京東事先策劃,而是其有能力把事情幹好。當然,社會責任一方面體現在捐款捐物上,另一方面也要“捐心捐力”,比如企業利用海外的能力購置物資,有的企業做好事不留姓名,可能意外獲得公眾的喝彩。這個時候企業最可怕的是無所事事、消極等待、怨天尤人,最重要的是積極響應社會,有所作為。

總之, 在品牌越來越重要的今天,公關是樹立品牌形象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展望未來,社會責任對於品牌和公關的作用越來越大,是企業必須考慮的重要一環。

疫情重壓之下,泛家居企業如何化危為“機”?

二、鞏固合作生態

大難當前,大家都很難,但如果你想在別人前面,展現出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就會讓合作伙伴感到溫暖,未來的合作不但有賺錢的成分,更有情義的成分。目前,泛家居中不少企業如喜臨門、金牌、索菲亞等企業出臺了支持經銷商的做法,有的替經銷商發工資,有的提供物流費用,總之是替經銷商減負。我認為這一想法思路是對的,但還不夠,因為扶持經銷商是企業的必然之舉,兩者間是唇齒關係。有條件的企業還要扶持供應鏈、合作伙伴,即將利益個攸關者全部考慮在內,通過良好的溝通、設計、能力支持生態圈內的各合作伙伴度過難關。中國有句古話: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在中小企業都遇到巨大困難的條件下,僅靠國家政策的減稅、減負是杯水車薪,重要的是生態鏈企業間的生產自救。大的企業、有條件的企業要表現出應有的擔當,未來將會因此收到豐厚的回報。

疫情重壓之下,泛家居企業如何化危為“機”?

三、開動智力

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頂上一個諸葛亮。智慧的金礦永遠開採不盡,優秀的企業家一向善加重視。對中小企業而言,這個時候挑選合適的人積極開動腦筋很重要;當然,同樣包括挑選你的智力營銷夥伴;畢竟,前者是創意和策劃,後者不但可以幫助完善你的創意策劃,更能將其執行到位。作為企業千萬不要瞧不起乙方,不要覺得他們能力不如自己,以為別人只是從你這裡賺錢而已。其實他們不但有專業的長處,而且有客觀的視角,因此企業要端平心態,取長補短,要好好地尋找到合適的乙方長期合作,使之成為有力的外腦,與自己的人員一同組成智慧的參謀本部。

如果說以前是拼膽量、資源的時候,那麼未來是拼智慧、專業的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的重要性怎麼重視都不為過,如果企業能將內部人才和外部人才充分調動運用起來,那麼一定可以積小勝為大勝。因此,趕快組建你的參謀部——智慧團吧!它或者比不上一個有名的操盤手重要,但兩者疊加如虎添翼。

四、反向思考,聯盟營銷

別人的困難或者是你的機會。比如,餐飲業、旅遊業困難,能否在促銷當中與企業結合?比如,疫情過後,許多被壓抑的消費慾望將會爆發,如何抓住這個機會,如何提前抓住?企業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只關心自己的經銷商,還要關心社會的需要(痛點)。先天下之憂而憂,其他製造企業也很困難,能否找到合作、聯盟的結合點,這樣抱團,聯盟營銷,即為取暖又可以共贏,何樂而不為?

疫情重壓之下,泛家居企業如何化危為“機”?

五、關注線上,上下打通

上次疫情帶旺了電商,這次疫情必然帶動短視頻。因此,短視頻是一個紅利窗口,尤其是對很多行動遲緩的品牌企業而言,規模展開短視頻營銷的時候到了。而且,對很多偏重線下的製造企業而言,未來必須將線下流量打通。當然,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不要急功近利,不能像電商那樣只賠錢賺吆喝,而要整體統籌,賺錢為要。

銷售上下打通的問題是未來發展的必然。這方面不能心存任何僥倖,當然也不能太過投機。電商的推進教訓告訴我們,平臺可以帶來巨大銷量,但也容易攜流量壓抑企業。企業的全域營銷要有自己的全面佈局,既不能接受公域流量,也不能完全接受私域流量,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流量、渠道流量、線下流量,唯有如此,企業的主權才不會旁落,持續發展才有深厚的根基。

疫情重壓之下,泛家居企業如何化危為“機”?

六、向消費者看齊

許多企業家已經開始向二代交接班。這是對的。上一代人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創業使命,要承認在視野、專業、活力乃至懂年輕人方面已經出現落後的現象(當然不排除少數可以跨代進化者),因此,要將大多數或部分權責交給年輕人。尤其是,更懂得和年輕人溝通的營銷干將。因為,已經登上主流舞臺的90後消費群體迥異於以前60、70乃至80後,他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不但沒有受過貧窮之困而且未來可能也不擔心這個,他們不關心微信,他們寧願在B站這樣的平臺中建立部落和圈層。

此次疫情的爆發讓我們有了一個與孩子們親近的機會,但這還遠遠不夠。如果我們不知道他們在哪裡,喜歡什麼,那麼我們將沒有未來。前所未有地靠近、聆聽他們,邀請他們,支持他們或者是能夠讓他們認同和接受你的唯一辦法。因為,未來是他們在用鈔票為你的企業和產品投票,未來脫穎而出的是那些能與他們打成一片,受他們欣賞和讚賞的企業。

不懂消費者就可以賺錢的時代結束了。未來的企業不但要懂他們、瞭解他們,還要千方百計地取悅他們,除非你是喬布斯或馬斯克。


教練式顧問——業績倍增之道

段傳敏,戰略營銷專家,橫跨企業、專業、媒體三界研究人士,被譽為“實戰中的研究派,研究中的實戰派”,長期擔任喜臨門、亞丹生態定製、萊帕克科技等多家企業的戰略營銷與發展顧問。

倡導“教練式顧問——業績倍增之道”,通過“定方向,搭班子,找路子,配資源,抓落地”等五步,圍繞“定向、執行、整合”三大模塊,以成果為導向,協助企業實現業績高速增長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