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吏升官后原来的官服如何处理?

牛顿的第三十四个脑壳


旧官服自己留着就行了。

先说官服的制作。

官服作为官员的制式服装,按照道理来说,应该由朝廷“赏赐”才行。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还“命制公服、朝服、以赐百官”。

可是,每个人的身材是不一样的。于是,就需要提前“量体裁衣”。朝廷让“织造府”这样的机构提前派人测量身材。只要做一次衣服,就有身材数据了。之后再有升迁,需要衣服,直接领取就行了。

当然,对于那些来不及测量身材的新晋官员,也不用着急。因为,古人也有“身份证”。古人参加考试的时候,都有“印结”,用来验证身份。上面对本人的身材(身高、肥瘦)和样貌有简单描述。所以,朝廷也是知道他的大概身材的,可以提前准备好衣服。虽然不能说百分百合适,但是,也不至于差太多。

再说清朝官服的事。

清朝官员的衣服大都由官员自己找裁缝制作,朝廷只发给衣料、装饰物和相应品级的“补子”。官员拿着这些东西,自己找裁缝“量体裁衣”。

这里的“补子”是百分之百不能改动的,任何私人不得制作“补子”。其他的,都可以自己发挥。有钱的官员,自己用上好的绸缎做官服。没钱的,就是朝廷发的布料;有破损的话,就要自己买布料重新修补了---打补丁。总之,富裕地区的官服,用料都要好很多。

所以,官员升迁以后,旧官服自己留着就行了。接替他的官员,也会自己定制新官服。而官员的旧官服,因为不合现在等级,也不能再穿,只能自己收藏了。当然,如果自己子孙再做同样官职,也是可以拿出来再穿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官服皆须官员自行购置  

我国古代官员服饰以繁琐严格著称,清代尤甚。官服的式样、色彩、质料、饰物等细节,都有明确要求。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作为朝廷命官,特别是经常出入宫廷的京官,如何穿戴却马虎不得。比如官帽,按季节要求,可分为暖帽、凉帽两种。从功能上分,则又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区别。因品级不同,帽子形制、颜色及帽顶质料都有严格区别,绝不可越级僭用。

  至于官服,按出席场合可分为朝服和吉服。按季节,可分冬夏两种。按功用,又分为日常服和出行服。因官品之不同,官服用色、补子图案都有区分。《大清会典》甚至将高级官员朝服外面的端罩按质地、皮色及其里、带的颜色,分为八个等级,以此区别官员身份地位的高低。

  官服的面料多较贵重,比如黑狐、紫貂、青狐、貂皮、猞猁狲皮、红豹皮、黄狐皮等。官帽上的顶珠,亦以贵重材料制作,如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为青金石,五品为水晶,六品为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为阴文镂花金,九品为阳文镂花金。

  清代官服皆须官员自行购置,甚至皇帝赏赐之物有些亦如此。比如皇帝常赏赐官员花翎以示奖励,可这种赏赐多数时候只是赐予其资格,花翎需要官员自行购置,其价格因眼数不同从数十两到数百两银子不等。赏穿之黄马褂,有些情况下也要受赏者自行置办。

  官服不但种类多,更替也十分频繁。因为哪天穿什么衣服,不由官员自己选择,而是朝廷统一命令。光绪六年,任户部侍郎的王文韶入值军机,频频出入宫中。他在日记中详尽记载了一年更换服饰的次数:前三个月入宫,换了十一套衣服,平均不到九天就要换一次。由貂冠、貂褂直换到葛丝冠、葛纱袍,再由葛纱直换到貂褂,这就是清代官服皮(大毛、小毛)、棉、夹、单、纱,周而复始的一年的更替。

 所以为官之初,购置官服,对很多官员来说是个极为沉重的负担。缺乏经济实力的京官不得不长年借用官服。


知行合一2020


官服分两个部分:衣服和补服。补服就是中间的图案。升官后,衣服自己留着,补服上交。因为衣服都是自己订做的。补服是朝廷发的


无一是证


都是自己花钱买的,我的东西我做主[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