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的廉价啤酒,还算啤酒吗?

大力开碑手


之前不觉得中国啤酒不好喝,而且我还出生在一个中国啤酒消费占前三名的城市,我一直觉得我们城市的啤酒是最好的!

直到有一次去俄罗斯,喝到那里的啤酒,第一口的时候感觉真苦,好像中药的感觉,但是咽下去之后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麦芽香味,满圈充斥的麦芽的味道,咂巴了一下嘴,又感觉稍稍有一点回甘,这对我喝了接近10年啤酒的人,坚持是打破了新次元!原来啤酒还有这种味道,原来有人说能喝出麦芽味居然是真的,不是传说!对我来说,这就好比老婆饼里真的有了老婆!然后我在俄罗斯开始一款一款的喝,总体来说质量都不错!

回国以后,再喝中国啤酒,那真的就是外国啤酒兑水,而且还兑了不少!寡淡无味!然后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中国的啤酒,真的就是水啤,主要就是用来灌大肚子的!各位可以尝一尝国外的啤酒,感觉会是不一样的!



我的你的146679090


首先这个问题很好,我来认真解答一下吧,啤酒是世界上三大饮料(Drink)之一,另外两种是咖啡和茶,啤酒作为古老的饮料,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啤酒发展到现在,早已经不是买醉的象征,平时喝点啤酒代表生活情趣,它也是人际交往中的催化剂。辽沈美食图文原创,任何转载请通知作者。

据公开调查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为34升,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低于美国与德国的水平,我觉得世界上一半的酒蒙子都混迹在欧洲和美国,经常看见电视里面主人公回家打开冰箱就来一瓶啤酒,他们也不吃点毛豆花生什么的,完全当成饮料了。啤酒的发展史就像世界的发展史,从最初的麦酒到修道院啤酒,后来口味很重的波特和使用啤酒花的IPA一起撑起了欧洲的肚子,直到清爽的波西米亚风格皮尔森占领了全世界。

啤酒改变不了世界,但它会忠实的记录这个世界的变化,想追随时间倒流的脚步看一看?熟悉啤酒的朋友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德国啤酒法。公元1516年,巴伐利亚公爵威廉四世颁布了《纯正啤酒法》,这部啤酒法明确规定只能用大麦芽,水,啤酒花生产啤酒,其他成分是禁止使用啤酒酿造过程中的,1516年他们还不知道酵母是什么,啤酒制造真正起作用是酵母, 1906 年啤酒纯净法修改并加入了酵母,当时啤酒纯净法配料只有大麦芽也是想限制使用小麦等粮食作物做啤酒,一个是防止饥荒,一个是更好获取利益。

如今的德国啤酒厂有两套不同的啤酒纯净法供遵循:巴伐利亚啤酒法和德国啤酒纯净法。许多德国啤酒厂通常会在酒标上特别指出啤酒属于两种纯净法中的哪一种,要是写1516就不能写德国,写德国就不能写1516,如果写1516啤酒法就不能放小麦,通常说的啤酒纯净法是1516 年的巴伐利亚啤酒纯净法,因为1516年还不存在“德国”这一概念。

后来德国版本要比巴伐利亚的宽松许多,1516 年的巴伐利亚版本:酿造啤酒只能使用大麦,啤酒花和水,后来的德国的版本改变了一些,可以加一些东西,比如说小麦和酵母,许多人说德国啤酒法是世界上最古老,并仍然有效的食品安全法,但是啤酒纯净法在 1987 年就被欧洲法院正式废除,据说涉嫌垄断,啤酒纯净法废除之后,各酒厂可以用自己的标准酿造酒,但是许多德国酒厂还是默守这一古老的法案。多听话的德国酒厂,真正传承啤酒文化还得靠他们啊,后来德国人把啤酒纯净法酿造工艺拿去申遗了,好像没成功,估计未来会成功的。

作为舶来品的啤酒,在中国还没完全释放开她的魅力,很多人还沉迷于闷倒驴老雪夺命大乌苏等工业啤酒之中不能自拔,外国的啤酒文化很浓郁,每年两次的啤酒节(五月啤酒节和十月啤酒节)是来自巴伐利亚多年前的传统节日,甚至喝啤酒的杯子都很讲究,喝什么啤酒就用什么杯,真正喜欢啤酒的人一定会经常沉迷于精酿小作坊的啤酒,那些大路货啤酒就是用来解渴的和拼酒的,啤酒行业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当然国家有法律来规定食品里面可以加什么,不可以加什么,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加到食品里面的。

我们经常喝的啤酒有两种工艺,分为上发酵和下发酵,上发酵叫做艾尔啤酒、下发酵叫做拉格啤酒,皮尔森啤酒属于拉格啤酒的一种,皮尔森啤酒工艺原是捷克首先发明创造的,传统的精酿啤酒发酵通常采用上发酵工艺,时间可长达15天— 2 个月,啤酒发酵充分,麦芽汁浓度更高,风味更为浓郁,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啤酒都是下发酵方式生产,酵母在发酵罐底部工作,最后沉在酒液的下方,工业啤酒发酵时间通常只为 7 天左右,这种工业啤酒的号称带来啤酒技术的革命,同时也杀死很多传统啤酒小厂家。国内常见的啤酒都是下发酵的皮尔森类型啤酒。

皮尔森类型啤酒这种啤酒的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 10℃ 以下,而且发酵罐较大,发酵结束后通常采用过滤和巴氏杀菌,增加啤酒的货架期(保质时间),商人就是商人,时间就是金钱,工业啤酒发酵时间短暂,发酵不会特别充分,导致麦芽汁浓度含量低,风味也更为清淡,利润当然也高一些。我们喝啤酒主要是看配料表,水占据大部分,所以有些地方啤酒不好喝是因为水质的原因,同样的工艺设备原料,就是不好喝。

中国啤酒厂家现在非常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啤酒不仅要产量大,还要品质稳定,价格更要低廉,如果这种工业啤酒卖贵了,真没人消费啊,啤酒制造工艺是无氧糖酵解,从糖或多糖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啤酒里面的酒精是用酵母发酵糖分而形成的,那么这种糖从哪里来,麦芽、大米、淀粉都是含糖分的,麦芽价格和质量总是发生变化,就像是水一样,不同产地的麦芽有完全不同的风味。老板们为了啤酒厂稳定质量和降低成本,只能上其他的稳定原料了,比如说大米、玉米,实在不行就上淀粉与糖浆。麦芽度越高,往往酒精度也越高。国产啤酒一般麦芽浓度在8-11P°,精酿啤酒的麦芽浓度超过20P°,这就是工业啤酒与精酿啤酒的本质区别。

规模生产啤酒的必要条件就是稳定,啤酒花是啤酒味道的主导,更是啤酒的灵魂人物,啤酒花也叫蛇麻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蔓生植物,也是一种药材,如果啤酒花不行,其他东西咋整也不行,啤酒花是植物,种植这东西会发现每年都有不同,不一样产地的啤酒花也不对味,那么为了工业啤酒味道的整体稳定,老板们开始研究酒花浸膏,酒花浸膏生产工艺是将啤酒花原料粉碎后,形成金黄色粘稠液体,用处是赋予啤酒爽口的口感和特有的芳香,有助于清除麦汁中的蛋白质,使啤酒清澈透明,有助于发泡,并且有一定防腐功能,使用大米酿造啤酒能少一些啤酒花,因为大米的蛋白质含量不如麦芽,国产啤酒就这样一点点变成了啤酒水。

啤酒生产本来是单纯的原料,加这个东西,加那个东西都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大米、淀粉、糖浆、酒花浸膏都招呼进去,工厂化的啤酒就是向前看,一切都要看效益,所以啤酒里面的添加物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成本也降低了,啤酒风味也均衡了,加工起来也稳定多了,更加适合大众消费者的口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现在的啤酒喝起来也味道不苦了,它也没酒花香和麦芽香了。 国产啤酒以前靠价廉物美吸引消费者,随着我们消费者经济能力的提高和消费价值观的改变,更多人倾向于购买精酿啤酒和葡萄酒,所以工业化啤酒可能需要一个转型过程,很多酒厂也注意这个问题了,开始更新设备和原料,转向中高端啤酒的发展路线, 目前来看,国产高端啤酒并不被消费者认可,进口啤酒销量增速非常快,已经开始挤占国内啤酒的市场份额,中国啤酒的消费市场将来会有一场恶战。



辽沈美食


【什么样的啤酒算是“国产的廉价啤酒”?】

这个按照我们的生活体验来说,基本上很多大排档、撸串的地方提供的啤酒,差不多都在此列,基本特征就是【价格低廉,一般3到5元钱】、【配料中基本总能看到大米、玉米、淀粉之类的东西】以及【滋味寡淡,喝起来水水的】这三条。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些地方在酒桌上对于一起喝酒的人比较“失望”的说法就是“唉,实在不行你就喝啤的吧。”,那么啤酒就是这么“不受待见”的存在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那么【啤酒是怎么来的】?

啤酒虽然是19世纪末才进入我国的,但是它的诞生已经十分久远了,早在公元前6000年苏美尔人用大麦芽酿造了最初原始的啤酒;啤酒一经出现就广受欢迎(虽然那个时候的啤酒很原始,跟现在的不是一回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也出现了歌颂啤酒女神宁卡西的圣歌,啤酒的酿造技术也随之传播开来;直到公元前2100年古巴比伦王颁布了人类第一个法典的时候,已经就有了关于酿酒师的规定,可见啤酒的影响。

后来啤酒通过希腊这个中东跟欧洲的“中转站”慢慢传入欧洲,直到公元4世纪已经传遍欧洲大陆,在这期间以及之后,啤酒的风格也不断被丰富,比如混入蜂蜜的蜂蜜酒、英国有些地方出现的黑啤酒、爱尔兰人自酿的跟现在淡色啤酒很像的啤酒等等。

可见啤酒从诞生开始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的酿造技术和原料都在不断的变化所以我觉得国产的廉价啤酒不管好不好喝,它们确实也能算是啤酒。不过自从1516年巴伐利亚大公威廉四世颁布了《纯正啤酒法》规定只能使用啤酒花、麦芽、酵母和水来酿造啤酒之后,之后德国依然保持,经过这数百年的时间德国啤酒的品质和鼎鼎大名已经快到“无人不知”的程度了,而很多国产廉价啤酒使用大量辅料(玉米、大米、糖类)等来酿造短短100年也收获了“水啤”的称号,可见老百姓已经用口味做出了“投票”了。

所以综上所述,从理论上来说国产廉价啤酒当然算是啤酒了,只不过对于啤酒爱好者来说,可能喝起来跟喝水也差不多了。不过国内还是有不少优质的好啤酒的,只不过肯定不廉价就是了。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哑巴美食家


很感兴趣的话题,做为一个啤酒爱好者,也特意去看了一下自己喝的啤酒配料表,发现这么几个问题:

  1. 国产啤酒五块钱以下的,基本配料表里都有酒花浸膏这种东西。还有啤酒糖浆制品。

  2. 还有就是国产的廉价啤酒,基本里面都有淀粉和小麦或者大米的配料。
  3. 而大部分五块钱以上的啤酒,配料表里面就没有酒花浸膏,而且都有啤酒花做为原料。基本就是大麦麦芽、小麦麦芽、啤酒花制品和水。这些啤酒的价格一般在8元以上。


那么这个配料表其实就告诉大家的“一清二楚”,国产的廉价啤酒一般都是勾兑出来的。

那么国产的廉价啤酒,算不算啤酒呢?

  1. 啤酒做为含酒精饮料的三大类里最畅销,消费最多的。国产廉价啤酒,是为了对应它的消费群体而出产的,当然属于啤酒。因为他有所有啤酒该有的属性,如酒精含量、发酵、泡沫这些。

  2. 其实即使是廉价的国产啤酒,也都是经过食品安全验证的,喝肯定也不会出现问题。而且有些可能口感感觉还不错!而且一般感觉喝一些比较贵的啤酒,几瓶就会喝醉。而一些便宜的啤酒看酒精含量都一样,但是可以喝好多瓶不醉。我觉得这也是喝酒人的一种享受!
  3. 其实啤酒的酿造工艺标准,可能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不一样。比如德国啤酒,就严格的出台了《啤酒的酿造法》,好像规定只有啤酒花、大麦芽、酵母和水这四种原料酿造出来的,才算是啤酒。那么按照这个标准,廉价啤酒可能就不是啤酒,应该是含酒精的饮料。不过我们没有这种标准,所以廉价啤酒可以称为啤酒。

所以我觉得国产的廉价啤酒,也应该算作啤酒。而且国产啤酒里也有很多精酿的啤酒,这个看个人的喜好程度,以及钱包的厚度来决定了。反正我觉得三、四块钱一瓶的啤酒挺好,贵的反而容易喝醉,而且发苦不好喝。“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73神牛


你问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国产啤酒并不是廉价啤酒。青岛优质大8元,青岛优质小8元,青岛纯生12元,哈尔滨淡爽6元,哈尔滨白啤8元,百威8元,雪花天涯6元,雪花原汁麦7元,雪花(瓶盖拉环的)8元,金士百纯生6元。以上是饭店常备的啤酒。进口啤酒 范佳乐8元。对比麦芽浓度,酒精度数。国产啤酒并不廉价,价格与国际接轨了,品质依然很低。同样的道理,如果把品质做成同等的,价格会高出不止一节。有人会问范佳乐8元哪里有卖,那么我告诉你,在我们本地大润发超市,亚太超市,卖5.X元。上面的价格 我增加了30%多的利润,你别告诉我超市是平来平走。平均利润都在50%。所以,我们日常消费的啤酒并不是廉价,而是同等消费水准 甚至稍高。


老曹很阳光


正如题主所说的“啤酒中居然没有麦芽,直接用淀粉发酵,这还是啤酒吗”。严格来说,这种没有麦芽的东东,根本不能称之为啤酒。


啤酒好不好喝?什么是好啤酒?绝对取决于麦芽的质量和含量,我想喝了多年啤酒的年轻朋友都不一定知道,说真的,大多数人把大口豪饮啤酒当成饭桌上装逼的道具,就像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好的红酒一样,只知道大喊:来,走一个,一口闷。

国内的廉价啤酒,比如冰纯,超纯,清爽,超爽,冰酷等,只要含有这几个标签的啤酒,都属于质量不高的啤酒,因为商标上已经说明了原麦汁浓度很低,单位体积酒精含量也在2.5-3.3之间。

老王看了这个话题答问,都回答的很专业很棒!啤酒组成是什么?当然离不开构成它的物质:水,麦芽,啤酒花,酵母。其中麦芽是啤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必须有,而且比工艺重要。

评判啤酒好不好?老王在之前的问答中也说过,好啤酒倒出来,白色泡沫要细腻,不在短时间内消失化水,泡沫挂壁时间长,透过玻璃能感受到酒体有浓郁感,不稀薄。随着二氧化碳气体,有明显的麦芽香升腾,喝一口,口感浓郁,杀口感强,这种杀口感就像你打开可口可乐,喝第一口的感觉。这样的啤酒,久违中国市场至少18年以上。

国产啤酒的风格,无论生啤熟啤,都属于淡啤,这也是咱国人民的饮啤习惯,当你喝到一罐纯进口的欧洲黄啤或小麦啤酒,你会惊讶于那样的厚重口感,惊讶于啤酒泡沫经久不消,惊讶于粘在自己嘴唇的一圈泡沫。这才是啤酒应有的本色,喝上一口,整个背部都舒坦了。

啤酒资本大佬全国各地控股异地啤酒厂,最差的做法就是复制自己的模式,贴牌不说,还让各地啤酒特色消失,且口感极差,这无疑是对特色文化的杀戮,朋友,你说呢?


楼兰餐厅老王


老司机观点:

国产啤酒是中国标准的啤酒,它是新式啤酒。

有人说德国啤酒才正宗,也有人说中国啤酒行业造假,其实也不然。只是它们之间的工艺不同,价格不同,风格不同。国产的啤酒更适合中国人的口感需求。



啤酒的起源

啤酒起源于苏美尔,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包括南美索布达米娅和古巴比伦城,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地区。并且在欧洲,在德国发扬光大。我们知道在这些地区是以大麦小麦为主要的作物的。


近五百年来德国啤酒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是他们一直坚守着传统啤酒的血统,成为了纯正啤酒的代名词。在500年前,德国就颁布了《德国啤酒纯酿法令》严格规定了制作啤酒的主要原料只能是:大麦芽、啤酒花和水。

法令颁布主要是用于调控啤酒价格,也是避免在小麦和裸麦的价格上与面包店引起竞争,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证了吃与喝供应的平衡,所以必须限定啤酒用什么原料,不能用什么原料。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社会资源的丰富下,法令也进行了一些修改,比如后期在原料中允许加入酵母和小麦。


但是不论德国啤酒怎么变到今天 ,它依然是以麦子为主,不论是大麦,还是小麦。所以请各位记住这点:啤酒的风味最主要的酒是麦子带来的。


虽然,德国现在有些啤酒厂家想突破或者正在突破,不只被限定在这个法规内。但德国人一直认为啤酒就应该是《德国啤酒纯酿法令》这块基石之上的。也正是因为这种限制,他们能不断地在这条路上走得更优秀,出产更多让世人惊艳的德国啤酒。


新式啤酒产生

就像苏格兰起源的麦芽威士忌到了美国就成了波本威士忌(玉米为主要原料),啤酒在美国也同样加入了玉米,谁叫人家美国玉米多呢。且玉米的加入让啤酒的味道清淡、柔和。于是不同风格的啤酒出现了,跳出了德国啤酒的种种限制。


啤酒在中国也是一种舶来品,不知道是口味原因,还是啤酒工艺的原因,中国消费者更习惯清爽的啤酒。更或者来说,中国的物产更多样性。所以啤酒在中国没有拘泥于德国的标准了。


我们国家的啤酒更偏向清淡,清爽的啤酒。这种啤酒在行内称为“工业淡啤”。名字不好听,是因为它的生产更经济实惠,更快捷。这种啤酒更符合大众的口感,尽可能的“淡”。清爽、清淡成了啤酒给消费者的一种爱好,“工业淡啤”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原料中有大米、玉米、淀粉等,加入了这些的并不是就是不好的啤酒,只是非正统起源的大麦芽啤酒而已。啤酒的原料一般只有四种,即水、麦芽、啤酒花、酵母,加入大米、玉米这些原料,一是成本更低,二是口感更淡,更能最大范围的适应大众口味。


其实,这只是啤酒的一种本土风格化,无可厚非的事情。当然它会少了很多正统啤酒的麦子带来的风味。不过真要中国普通消费者一口气怼一瓶浓郁的德国啤酒估计还不容易。

这种廉价的啤酒在中国法规体系下还是啤酒,并不是德国的标准就是神圣的不可以更改的。啤酒在我国本土化后是允许添加玉米,大米等原料,所以,它还是啤酒,可能应该叫中国啤酒吧。


至于它廉价还是怎么,只是看你选择了,你想几块钱喝瓶啤酒,你就别要求是最正统德国标准的啤酒了。

那我们日常怎么区别它们呢?想区分它们也很简单,只要看看啤酒的配料表就好了。


老三说酒


平心而论,国内啤酒并没有太大的价格变化,十年前一瓶普通燕京就已经是3块钱了,到今天也才变成五块钱而已,算起来才涨了50%,但是看看超市里的青菜通常是5倍的涨幅。

所以呢,既然不能涨价,那就只能想办法,所以现在很多啤酒已经变成了500毫升,而在之前很多年都是600毫升。

更麻烦的正如题主所说,原料开始变了。大米,玉米,甚至淀粉都直接作为酿酒原料了,之前其实一直都是大麦芽的。那么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说从酒精的角度讲还真没啥差别,因为不管是大麦,玉米,还是木薯,淀粉总会变成酒精的。

但是大麦芽里面不光有淀粉哦,还有各种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在麦芽烘烤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味物质。这些成分让啤酒的口感变得有深度和厚度。

国外的著名的啤酒,基本上都是用麦芽来酿造的。但是也不排除一些特别的种类,比如墨西哥的玉米啤酒,最近特别火热的科罗纳就是典型的玉米啤酒。

另外,国内大厂商生产的只要是拉格啤酒(除了少数像燕京白啤这样的)。相对于大量进口的精酿艾尔而言,确实清淡了。但是这就像要对比汾酒和茅台,其实完全是不同风格的酒啊,说谁好也不太对。

只能说目前四五块钱的那些大瓶啤酒,只能算是啤酒饮料了,酒精度不高,泡沫不持续。这样的啤酒就只能喝着玩了。


植物人史军


看看国产品牌啤酒的配料表,都还是有麦芽的,就是量多量少而已。

“麦芽不够淀粉凑”,其实用淀粉还算好的,还有的啤酒配料表直接写糖浆的呢。其实用淀粉也罢糖浆也罢,目的无非是两个,一是降低原料成本,二是加快发酵,糖浆发酵的速度肯定高于淀粉,淀粉的发酵速度高于麦芽,生产周期短了,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大家都认为国产啤酒口感不如进口啤酒醇厚,个人觉得主要原因不是淀粉/糖浆部分替代麦芽,主要原因是啤酒花的用量。啤酒的口感有种特殊的苦味,这主要来源于啤酒花。由于国人的口味习惯,国产啤酒的口味一直是偏淡的。即使在二十年前,很多国产啤酒都属于偏淡的口味,以至于有些地方啤酒引进德国工艺生产出啤酒后,当地人还喝不惯,嫌苦味太重。这也跟国人消费习惯有关,过去国人大多只在夏天喝啤酒,当做解渴消暑的饮料,冬天和春夏季习惯喝白酒。夏天喝啤酒,当然喜欢清爽一些的。相对而言,欧洲气候偏冷,而且一年四季喝啤酒,自然喜欢口味厚重一些的。

最后说一句,即使在公认啤酒品质最好的欧洲,啤酒也属于低端消费品,在正经的宴会上都只有葡萄酒而没有啤酒,既然是大众性低端消费品,控制价格还是很重要的。


老刘93759


由于以前国内极少见过进口工业啤酒

精酿更是难得一见,能看到葡萄酒就不错了

所以,近几年来,进口啤酒的涌入

就成为一些人附庸风雅的谈资了

更是处处贬低国产啤酒!

1994年,去武汉出差,就喝过百威啤酒

苦的不行,那时候说是榉木桶的味道

但是到现在还是喝不惯,第二天头疼,口干

1999年喝了几支麒麟和朝日,没几罐就晕了

但是本人抽烟,有时候嗓子疼,上火。必须喝国产的低价啤酒,这样的啤酒几乎都是水,多喝点第二天就有好转,当然,也可能没效果

这就是国产低价啤酒的好处呀!

以前的青岛,哈尔滨,燕京,鸡公山,等等,都是不错的国产啤酒,味道好,价格低!

不要太迷信外国啤酒,前几年也是感觉精酿不错

现在感觉精酿太腻!不如工业啤酒爽!

平时就来点青岛4度,最多就是来点海尼根

有些人一说喝了国外精酿就哭了,那是你见识太少,老挝的老虎啤酒蝉联几届亚洲啤酒第一,但是确实没有青岛爽。

喝酒都是个口感问题,好比肉,好吃也不能多吃,别的不说,他腻呀!!

鹅岛ipa不腻吧,又苦的不行,迷失海岸还不错,也是有点苦,角头鲨拳击猫,都是腻的不行,一两支还行,大口喝,就是国产!

现在日本有100多毫升的麒麟啤酒,人家就是让你少喝,想多喝,还是青岛,哈尔滨这些老牌啤酒,全国各地都有,喝着又清爽

反正我是回归自己的口感了,啤酒是啥?就是饮料!!怎么喝着开心怎么喝,别人家说,苦的好,高度好,你就赶紧随声附和!

所谓的啤酒爱好者,都是小年轻,你见过以前有这个名词吗?(啤酒爱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