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米为什么一年只种植一季?

画师2236


应该是:东北的水稻为什么一年只种植一季!东北的气候和水稻的品种习性决定的,东北大部分地区一般都是四月上旬育苗,五月下旬插秧,九月下旬水稻成熟,种子也得选择生育期在一百六十天左右的品种。

这也是东北大米口感好的原因,生生期长,光照也好,米质自然好!


邢树


东北大米为什么一年只种植一季?因为东北的气候环境决定了东北只能种植一季的作物,不只是水稻,玉米、黄豆等农作物也是如此。

1、东北的地理位置。东北主要是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也有的说应该把内蒙也算作东北。但是内蒙的地域面积太大, 西边已经与新疆接壤了,怎么能算到东北呢?东北,以前称作“关外”,在山海关以东,纬度在北纬40-53度的区间,相对来说纬度较高,主要以温带气候为主,称其为“苦寒之地”也不为过。

2、东北的气候特点。东北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四季分明,除了大连、丹东这几个南靠渤海湾的城市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其余地区的四季温差较大。以黑龙江为例,夏季最高温与冬季的最低温的温差能达到60度以上,由此可见东北的冬季有多么的寒冷。

2.1无霜期短。东北由于气候的原因,无霜期较短。在黑龙江的部分纬度较高的地区,无霜期只有不到120天左右,年大于10度的有效活动积温不超过2000度,这对于农业生产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只能因地制宜的选择一些超早熟品种进行种植。在吉林、辽宁等部分纬度相对低的地区来说,虽然说无霜期能够达到150天左右,但是由于春季和秋季的低温影响,只能满足一季作物的种植需求。

2.2有效积温低。什么叫做农作物生长的有效积温?也就是每日的平均气温大于或者等于10度的能够稳定、连续进行的时间短。一般来说,在我们东北地区能够达到这个积温要求一般都在4月末至5月初的阶段才会达到这个温度。而对于黑龙江的一些高纬度地区来说,可能要在5月中旬才会达到这个温度。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般在9月的下旬,日平均温度又会逐渐的回落到10度以内,大田的农作物在日平均不到10度的温度环境下,生长就会停止。所以,东北地区的有效积温相对少,特别是黑龙江地区,有效积温最高也只有2700度左右,吉林和辽宁地区相对高一些,也只有2900-3100度左右。所以,与南方相比,东北地区的有效积温低也确实是个劣势。

2.3气候不稳定,易发生自然灾害。在东北地区从事农业种植的朋友都了解几个名词,“倒春寒”、“早霜”、“缓阳冻”等。之所以要提这几个名词,就是想说明东北地区的气候特性对农业生产的威胁。以早霜为例,在黑龙江和内蒙地区较为常见。简单地说,就是在本未到下霜的季节,却出现了霜冻天气,造成了农作物的损伤、甚至死亡情况的发生。比如说2018年黑龙江9月初的早霜天气,造成黑龙江的黄豆大幅减产;在比如说“倒春寒”,黑龙江东部地区,每到5月初水稻移栽的阶段,基本上每年的5月13-14日左右,都会出现霜冻的天气,造成移栽的秧苗受冻害甚至死亡,很常见的情况。可能吉林和辽宁地区出现这类不利天气条件的几率会小一些吧。

所以,东北地区虽说有肥沃的黑土地,也有着广袤的农田。但是气候因素也制约着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状态,一年只能种植一季,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积温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熟期的品种,还需要担心早霜的危害。因此,东北的农作物一年只能种植一季。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得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题主好,我也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

为什么说东北水稻每年播种一次呢,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118.83°—135.09°E,53.56°—38.72°N之间,南面邻黄海和渤海,东面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西面与内蒙接壤,总面积为78.7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东北平原(其中包括松辽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海拔高度在2至2667米之间。属温带季风气候,其中北部大兴安地区属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零下4.15至10.99°C,年降水量366.90至1080.47毫题主好,我也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

为什么说东北水稻每年播种一次呢,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118.83°—135.09°E,53.56°—38.72°N之间,南面邻黄海和渤海,东面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西面与内蒙接壤,总面积为78.7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东北平原(其中包括松辽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海拔高度在2至2667米之间。属温带季风气候,其中北部大兴安地区属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零下4.15至10.99°C,年降水量366.90至1080.47毫题主好,我也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

为什么说东北水稻每年播种一次呢,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118.83°—135.09°E,53.56°—38.72°N之间,南面邻黄海和渤海,东面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西面与内蒙接壤,总面积为78.7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东北平原(其中包括松辽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海拔高度在2至2667米之间。属温带季风气候,其中北部大兴安地区属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零下4.15至10.99°C,年降水量366.90至1080.47mm,平均日照时间是5.22至8.10h。

综上所述,所以东北地区每年只适合种一季水稻。希望能够为提主解惑。谢谢


咕咕li


水稻是喜水喜热的植物,所以要在光照条件充足,温度要高的情况下,水稻的产量才会好。但是东北的维度比较高,合适植物生长的时间就比较短,温度跟光照度只在一年的少数几个月才符合水稻的生长环境。

在东北水稻生育期日照时间长,东北地区雾霾的现象相对较少。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水系众多,地下水及江水形成的灌溉用水很少污染。在长达半年的寒冷冬季,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秋季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东北大米的营养积累。所以东北的大米品质比较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由于东北是亚寒带气候的原因,所以东北大米只能够一年种一季。




富硒农品柚柚哥


温度是一个方面,东北夏季温度虽然很好,但持续的时间特别短,只有几个月。而水稻对于水,温度,光照的需求都特别高。而东北符合这些需求的时间也就有四五个月。从每年的十一月份到来年的四月份都天寒地冻的根本什么都种植不了。所以东北地区的水稻才会一年只种植一季。





农民大远


因为东北的纬度比较高,适合植物生长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那里没有办法种两季稻谷。这个水稻不像疏菜,可以大棚种。所以东北大米一年只有一季。






雨过天晴1353487


温度是一个方面,事实上东北夏季温度还是很高的,但持续的时间过短。水稻对于水、温度、光照的需求都很高。东北只种一季的主要原因在于东北纬度高,温度跟光照度只在一年的少数几个月才符合水稻的生长环境


农村孩子的真实生活


古时候水稻一年收几次,所以收割的次数也不同,一般在北方江苏以北地区每年收获一次(所以东北大米好吃)在我 而在我国南方比如云南、海南等热带地区他们是随种随收,一般一年有3-4吃收成

长江以北一般一年一季,长江流域一般一年两到三季,估计广东海南能有四季五季吧

南方水稻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麦子、玉米、大豆都是一年一熟。小麦的分蘖期需要低温,所以长城以南均有冬小麦,东北地区可以种春小麦,按照从南向北的顺序在芒种前后成

热带种植水稻一年收获几次亚热带呢

热带种植水稻一年收获3次,亚热带种植水稻一年收获2次,而东北种植水稻一年只能收获1次。

那要看哪里了 北方应该是一年一熟或者是两年三熟 南方应该是一年两熟 海南那边可以一年三熟

在我国,海南省,云南的西双版纳属热带,一年三熟(五一节时已收第一季)。长江南北亚热带地区,一年二熟。东北因气温低的原因,一年一熟。

江淮地区水稻一年几熟水稻种作物熟熟制两熟熟制并说同种作物能熟几能种几作物江淮种水稻能其作物比棉花非要两都种水稻我估计熟冬江淮温度0度左右我想问熟制吧熟制两熟水稻熟

东北为一年一季水稻 播种时间约为每年的7,8月份 东北的亚寒带气候是主要原因 华北等地区一年两季 南方部分地区一年三季 东北水稻生长时间长,腐殖质土壤营养丰富

每年的十一月,东北大米产地主要位于黑龙江的尚志、五常、肇东等地,生长周期在180天左右,为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阳光雨露充足,又种植在极肥沃的黑土壤中,富含丰富氮、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极其符合稻米生长的要求,以纯净无污染的河水或井水灌溉,独特地域优势,保证了大米独有的品质。

热带种植水稻一年收获3次,就是一年收获三季。亚热带种植水稻一年收获2次,叫一年收获两季。而东北种植水稻一年只能收获1次也叫一季稻。


奔跑吧青春无限


东北的纬度比较高,适合水稻生长的时间比较短,一般东北水稻清明节左右开始浸种,农民提前扣棚提高地温,修整水稻育苗床,浸种3-5天育苗棚内地温适合时开始下种,5月中旬开始插秧,9月下旬开始收割水稻,所以在东北,大米真的是一年只有一季。





春源社区


大米即水稻,水稻的生长对水肥和光照的要求较高,南方地区雨水多温度高,一年可以三熟,往北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降低,昼夜温差大,水稻成熟周期变长,东北地区的水稻基本一年一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