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贵州五景之一,美丽的喀斯特地貌犹如仙境

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滇、黔、川、桂”四省结合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达近40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北盘江峡谷和碧云洞溶洞群两个园区及韭菜坪、金盆天生桥、阿勒河、盘县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群落、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等5个特色景区。

它是贵州五景之一,美丽的喀斯特地貌犹如仙境

北盘江峡谷园区以北盘江峡谷为主体,包括六盘水市南水城峰林景区,北盘江峡谷景区、发耳三个屯旋卷构造台地景区、坡上牧场景区、六车河峡谷景区、格所河峡谷景区及白雨竖井、花嘎天坑等景点组成。园区入口设在水城公路进入园区的位置,园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扬子准地台(I级构造)上扬子台褶带(II级构造)的威宁至水城迭陷断褶束、黔西南迭陷褶断束以及黔中早古拱褶断束和黔南古陷褶断束的极西边缘。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部因北盘江的强烈切割侵蚀,起伏剧烈。海拔在1400至1900米之间。

它是贵州五景之一,美丽的喀斯特地貌犹如仙境

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以乌蒙山顶峰及其东坡高原喀斯特地质为特色,以北盘江喀斯特大峡谷为主体,拥有青藏高原东坡新生代以来各个时期形成的各种类型的喀斯特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 [1] 区内的喀斯特地质地貌遗迹、山原地貌、构造遗迹、古生物化石与古人类遗址构成了园区极具特色的景观。特别是不同时期不同地质地貌条件下形成并发育的喀斯特地质现象,是世界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区。

公园境内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温13至14℃,1月均温3至6.3℃,7月均温19.8至22℃。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无霜期200至300天。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全市总水量约142.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体平均年流量64亿立方米,地下水体年平均流量52.68亿立方米表水体(不计界河水)25.5亿立方米。

它是贵州五景之一,美丽的喀斯特地貌犹如仙境

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分水线为乌蒙山脉东支岭脊和苗岭山脉西端岭脊,由水城的纸厂、城关、白腻、滥坝、陡箐、冷坝至六枝郎节坝老马地大山与苗岭相接,再延至六枝、木岗。分水线北为长江水系,以乌江上游三岔河为干流,展布于市境北部;南为珠江水系,以北盘江为干流,由西向东横贯市境中部,南盘江支流分布于市境南部边缘。 [14] 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木丛草甸土类、石灰土土类、紫色土土类、水稻土土类、潮土土类、沼泽土土类8种,分为24个亚类,74个土属,141个土种。

它是贵州五景之一,美丽的喀斯特地貌犹如仙境

碧云洞:“曲洞吞溪十里幽,一方佳丽冠南州”的碧云洞位于盘县城关镇南1公里处,碧云洞长2281水。碧云洞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远在明洪武14年(公元138年)前,碧云洞就成为人们游览胜地。著名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徐霞客曾来此考察并留有十分详尽的文字记载。碧云洞的形成受一条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逆断层控制。断层破碎带及附近派生的构造发育地带透水性极好,地下水溶蚀强烈,侵蚀极强。有利的地质因素及气候环境因素,使碧云洞成为仍在发育的伏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