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哪一个的军队战斗力强悍?

闪击伯爵2


如果只是单纯的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军队,其本身的战斗力都不强。只有整合农耕地区的资源和技术后,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的军队战斗力才能爆棚。

纯粹游牧民族—匈奴、柔然、突厥

匈奴帝国、柔然帝国和突厥帝国都是由游牧民族组成的帝国。这种帝国的特点是军民一体 ,民族平时游牧战时全民皆兵,可以迅速组织起十万以上的骑兵。

但缺点也很明显,内部凝聚力涣散,大汗只是各部盟主,各部有很强的独立性。打顺风帐可以,一旦碰上战斗力强的对手,很容易一战崩溃帝国解体。

如匈奴帝国在汉武帝时代几次大战后,实力迅速衰落。乌桓、鲜卑、乌孙这些附庸势力纷纷投奔汉朝,做为汉军的先锋和向导。先是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汉朝,北匈奴被汉朝组织的联军围攻后灭国西迁。

柔然帝国前期多次被北魏打的部落离散,后期被突厥取代。

突厥帝国在北魏分裂后迅速崛起,北齐和北周争相纳贡,势力鼎盛时还控制了西域诸国、契丹、高句丽等附庸国。但很快分裂为东西突厥,唐太宗时李靖、李世绩灭东突厥,唐高宗时灭西突厥。

纯粹渔猎民族—扶余、黑水靺鞨、野人女真

扶余、黑水靺鞨和野人女真都是有渔猎民族组成的国家。虽然军队战斗力强悍,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内部组织比草原游牧部落还要松散。

与其说是国家,实际上不过是大号的部落联盟。扶余国最后被高句丽所灭,黑水靺鞨被渤海国所灭,野人女真被后金所灭。

游牧农耕混合—北魏、辽、元

北魏是鲜卑部落和汉人门阀共同建立的国家,使内迁的五胡部落和汉人融合。既保有游牧民族全民皆兵的尚武传统,有吸收了汉人的中央集权制和典籍文化,统治中国北方一百多年,留下的很多制度被隋唐两朝继承。

辽国的核心族群是契丹游牧部落和汉人、渤海农耕民族,首创南北面官制度,分别统治游牧部落和农耕地区,和宋朝并列为南北朝。成功统治中国北方一百多年,灭亡后宗室耶律大石还征西域建立西辽。

元朝是在蒙古帝国分裂后,忽必烈联合汉地军阀和色目人建立的帝国。依靠汉人组成的军队和部分蒙古军队,忽必烈成功击败阿里不哥夺取汗位。最后更是灭亡南宋,成为第一个统治整个中原、江南的少数民族政权。

渔猎农耕混合—高句丽、金、清

句丽、金、清都是以渔猎民族为主体立国,刚立国时都多次被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击败。

经过扩张整合农耕地区后都成了中原王朝的大患,隋唐两朝四代帝王经过几次战争,才趁着高句丽内乱攻破平壤城灭亡高句丽。

金朝更是短短几十年内亡辽灭宋,将宋朝徽钦两帝关在五国城到死,更是成功统治辽朝核心地区和中国北方一百多年。

清朝更是创造了八旗制度,入关灭明、灭蒙古,成为第二个完全统治中原、江南汉地的少数民族政权,而且统治时间接近三百年。

综上所述军队战斗力方面排名

1渔猎农耕混合

2游牧农耕混合

3游牧民族

4农耕民族


来自边境之光


关于游牧民族与渔猎民族的战斗力问题,我看过我家先祖,关于这些方面的记载。在宋朝时期,我家族先祖有九代人,是以从军为业。他们作为宋军将士,先后参加过与契丹人丶越南人、党项人、女真人丶蒙古人的战斗。

我家先祖的记录中,对蒙古人与女真人的战力有过详细的描述:

,关于蒙古人。

1,蒙古人从小就练习骑射,加之饮食以奶肉并重。因此蒙古人能骑善射,尤其是在策马奔驰时,射箭依然较为精准。

2,蒙古骑兵不但机动灵活,而且蒙古将领深谙骑兵阵法。两军对垒时,亦能依仗骑兵阵法,以少胜多,大获全胜。

3,蒙古将帅不意气用事,一遇强敌,亦不顽抗。通常在知会其主上后,率军遁走。

4,蒙古人打铁技艺精湛,据说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都有一手铁匠好手艺。据说蒙古刀的品质,十分好。

蒙古军也有几大弱点:

1,蒙古军攻打坚城能力,普遍较弱。

2,蒙古骑兵战力,受地势影响较大。一旦地形复杂、地势不利,蒙古骑兵施展不开,蒙古军的战力就会大幅下降。

3,蒙古骑兵畏惧强弩丶火器。例如,以床子弩击射蒙古骑兵,以火器突袭蒙古骑兵。蒙古骑兵就只能遁走,而别无他法。

顺便多说一点,个人看了先祖记载后,对草原民族的衰败,有了一个新的看法。

个人认为,草原民族退出人类历史大舞台,并不是热兵器导致的。

个人认为,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机械动力,让骑兵机动灵活的优势没了,草原民族在机动灵活上,处于了绝对劣势。如此一来,草原民族就只有挨打的份,没有翻身之日了。再好的战马,与汽车丶飞机相比,也就是普通牲口而已。

,关于女真人。

1,女真人不善养马,骑术并不出众。女真人以渔猎为生,女真人善射,善造弓矢。女真弓矢堪称珍品,为天下英雄所好。据说,女真弓箭自古就作为贡品,上贡给中原天子。

女真人的贫富,处决于射箭能力。女真人大都能在二百步之外,一射洞穿奔跑的狐狸的双目,而不伤狐狸的皮毛。

据说,女真英主阿骨打与辽军作战时,就是仗着女真人射箭的射程,比辽军射箭的射程远;女真人的箭射得比辽军准,而大破辽军的。据说,辽军大都死于女真人的弓箭之下。

2,女真人出于渔猎生活的需要,善于豢养猎犬,善于驯鹰(熬鹰)。

女真人能与猎犬和鹰,进行一定的沟通。

女真人作战时,常利用猎犬,去打探敌方伏兵位置。女真人还利用鹰,在空中收集敌方情报,探察地形、道路。据说优秀的女真萨满大巫,有与驯养的鹰,进行相互沟通的能力。

3,女真人是渔猎民族,因而女真人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生产生活经验,女真人擅长于利用地形地势围歼对手,擅长于在山地、丛林丶原野上作战。

4,女真人以渔猎为生,因而野外生存能力较强,女真军对辎重补济的依赖程度,远低于汉人军队,甚至比蒙古军还低。女真军善于渔猎,很多物质可以沿途解决,无须过多补给。

5,女真人生产工艺落后,又是渔猎为生。因此女真人的兵器大多为重兵器,例如,狼牙棒、大砍刀丶大斧头…,这类武器在打猎时很有用。而且女真人经过长期的生产锻炼后,也能轻松的用这类重兵器打仗。

虽然重兵器不利于持久战,但是两军短兵相接那一瞬间,重兵器的杀伤力是惊人的。

据说岳飞元帅抗金时:

1,先射其鹰、猎其犬。

2,避实击虚,攻其必救。

3,与金兵对垒时,从上风坡放烟,削弱金兵弓矢威力。

4,岳家军把与金军相持的阵地,选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带,让金军无鱼可捕丶无猎可打。

5,岳家军与金军开战时,岳家军多以防守阵法与金军相持。由于岳家军攻防得法,金兵手持重兵器,也难以对岳家军造成重大伤亡。一旦久战,手持重兵器的金兵,就会体力不支,很容易被岳家军击杀。

总之,岳元帅对金军的打击,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从而导致金军一遇上岳家军,就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在整体层面上的战斗力,还是要强于渔猎民族的。这当然有前提条件,那就是草原部落要相对的统一,要接受统一号令。

渔猎民族的长处,在于局部的攻伐能力,十分卓越。一旦渔猎民族能积小胜为大胜,也就能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女真金国就是这么建立并且发展起来的。

其实渔猎民族,只有女真金国做到了称雄天下。其实后来的建州女真,已不是渔猎民族了。建州女真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族裔,建州女真以农耕为主,以放牧丶渔猎为辅。建州女真无论在文化素质上,还是在生产力水准上,都十分接近于中原。建州女真只能看作是中原势力的外延,清朝代明,也只能看成是体系内的取代。清朝入主中原,也不能看作是渔猎民族的胜利。

总的来说,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的整体战斗力,还是要超过渔猎民族的。


鬼影147951010


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对比就能得出结论的。

首先,军队的战斗力与私下打架不同,要受更多的因素影响,如政策、制度、指挥、训练、武器装备、物质供应等。

其次,不论那个民族,都有强悍的时候,不是一直都能强悍,或一直都弱小的。如游牧民族的蒙古大军横扫欧亚,但在他弱小、衰落时也一样被渔猎民族契丹、满清痛打。像汉族这样被认为是软弱的农耕民族,几千年来大部分时间不都占统治地位吗?

第三,要看是在那个环境作战。蒙古铁骑能摧毁的大多是同样处于大陆平原地带的对手,但对海洋国家如日本,山地国家如越南时,就毫无战斗力了。

所以,评定战斗力不能单看一时一地的情况,而是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来看。


醉眼朦胧看天下


冷兵器时期的游牧民族,在我国,主要有蒙古,突厥,柔然,吐蕃(包括氐族),匈奴,党项等,其中对中原汉民族影响最大的就是蒙古族,匈奴。渔猎民族主要是满族和鲜卑,对中原汉民族冲击也是非常大的。

在我看来,渔猎民族是游牧民族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游牧民族的进化。游牧民族很好理解,就是骑马牧牛羊。而渔猎民族在保持了游牧民族的特点以后,生活方式又有了很大提高,方式更多,捕鱼也是一种重要手段,而农业生产,更是标志着生产力的提高。

“尔蒙古以养牲,食肉,衣皮为生,而我国则以耕田食谷为生矣。”这句话是努尔哈赤以极其骄傲的语气,对蒙古族说的。由此看出,满族逐步脱离游牧方式,是社会的进步。

至于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的战斗力比较,个人认为,个体是游牧民族强,整体是渔猎民族占优。毕竟,渔猎民族是从游牧民族脱离出来的,保持了游牧民族骑射的能力,又有了汉民族高超的战争技巧,不再单单凭借个人武力去征服对手,游牧民族的弯刀弓箭,以及简单又强大无比的凿穿战术,在渔猎民族更加平衡的攻守面前,很难施展手脚,满族入关前,蒙古族几次对满族的战争,基本都失败了,这才有了蒙古和满族的联盟。即便满族打败了蒙古族,但是满族依然对蒙古族的骑射弯刀忌惮不已,清朝的三大国策之一,有一项就是对蒙古的,那就是“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康熙年间,近180位皇族女儿,嫁到蒙古。这项国策就说明,蒙古的战斗力,不容小视。

总起来说,渔猎民族战力占优,但是优势不大。以上是我的分析,有不同意见的欢迎留言。


夜之风16


“武德”一词,近几年突然在网络上爆火。这个词最近几年成了一种战斗力的计量单位。网络上很多人认为越是野蛮的民族,越具有武德。比如:征服罗马帝国的凯尔特人、日本的阿伊努人、亚马逊人等等。在这些民族中,各方面文明的发展,往往具有更高的军事技术、军队组织、训练和严格的纪律、以及更加稳定的后勤。而且这些趋于野蛮的民族,在军事上有更高的动员效率,但是这些趋于野蛮的民族,在其他方面仍然有巨大而缺陷。

当然“越野蛮就越有武德”其实也并不完全正确。在历史的战争中,往往具有“武德”的政治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民族,更偏向于游牧民族和一些并不算是落后的山地民族。而一些半游牧半定居、完全渔猎民族、刀耕火种的早期农耕民族,他们在战斗力上往往表现的非常拙劣。

那么他们之间的战斗力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在冷兵器时代,这种“武德”高低的深层原因:

首先以游牧民族为例。游牧民族无论是在文明时期,他都会对其他国家的政权构成严重的威胁。游牧民族本身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的生产方式,而“马”就是他们军事文明进步的工具。而且游牧民和马匹的接触,也让他们拥有大量的骑兵。

与游牧民族相比,山地民族则更多的是一些优质的步兵,但是也并不是绝对的正确。比如:青藏高原曾经的吐蕃帝国,也有大量的骑兵军队。其实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山地民族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虽然有很多山地民族也发明了自己的文明,但他们耕地或者牧场的匮乏,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硬伤。所以,山地民族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有限的资源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总的来说,“武德”一词还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而“野蛮”、“落后”,严格从历史、社会乃至军事角度来说,也都并不是什么严谨靠谱的概念。总之战争本身,其实就是对社会形态的一种体系,所以战斗力的强弱,也自然更多是社会条件的因素汇聚所产生的结果。


公元前


先后入主中原的有:

北魏,鲜卑族,东北渔猎民族;

辽、金,东北渔猎民族;

清,东北渔猎民族;

蒙古比较特殊,本与鲜卑是一体两支,都发源于外兴安岭一带,但等到它崛起时,已经在漠北漠南生活将近千年,生活习俗已经游牧化,具备双重身份。

结论应该很明显。至于原因何在,我也说不出来。我在知乎提过这个问题,没人回答


江上一峰青


单纯论单兵战斗力的话,可能差不多。如果论群体战斗力的话,可能有牧民族要更胜一筹。

为什么呢?因为渔猎民族平时的战斗力主要来源于其狩猎生活,但是游牧民族平时就不狩猎吗?不是的,游牧民族平时也要进行狩猎活动的,而且狩猎活动还比较频繁。

早在汉朝时期,匈奴就被称为“引弓之国”。在描述匈奴的国力的时候,会说冒顿有“控弦之士”30万。也就是说,使用弓箭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一个非常频繁而正常的活动。而游牧民族的主要兵种也是弓箭手,或者说操作弓箭是普通牧民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那么问题来了,放牧的时候需要使用弓箭吗?其实单纯的放牧并不需要使用弓箭。牧民之所以要如此频繁使用弓箭有两大原因。一是放牧的时候可能要防备狼之类的食肉野兽盗取牲畜。第二就是因为游牧民族需要使用弓箭狩猎野生动物补充肉食。

成吉思汗当年发布的《大札撒》(蒙古的基本法律规范)当中就规定普通牧民平时应当多多进行狩猎活动。

冷兵器时代的游牧民族主要的肉食来源,其实并不是自己牧养的牲畜,而是通过狩猎野生动物获得的。游牧民族畜牧的牲畜,主要功能是提供奶制品,而不是提供肉类。

所以说游牧民族狩猎的频率不并不亚于渔猎民族。所以如果狩猎活动赋予了他们主要的战术战斗素养养成的话,二者的单兵平均战斗力是不相伯仲的。

那为什么说总体而言游牧民族可能更胜一筹呢?因为游牧活动提供的食物来源比单纯的渔猎活动要更丰富一点,所以游牧民族能够供养的单部落人口要超过渔猎民族。这就导致游牧民族有条件在更大范围内组织人口进行集体配合的集团作战。而正因此,游牧民族对于相对大规模的作战作战组织和战斗形态更加熟悉。

也就是说游牧民族既有条件组织更大规模的作战团体,同时也有更丰富的进行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因此我认为如果论整体战斗力的话,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相比,前者的战斗力要更强一些。


唐律疏议


这个,不好说,要考虑很多因素。战争胜利与否,与其民族成分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战争的成败,不会是因为一条原因就能决定的。不过,等我分析完两个民族之后,或许我们对这一问题会有新的看法。

一、渔猎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区别

渔猎民族

顾名思义,就是以打渔为生的民族。依赖河流、湖泊乃至海洋来谋生。典型的渔猎民族古代有女真人(这里指野人女真)。而当代还存在的渔猎民族中,典型的是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

(渔猎活动)

游牧民族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就是以放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民族。比如匈奴、突厥、蒙古等。而我们汉人是农耕民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几千年一直没有停歇。

(游牧民族)

二、两类民族之间的界限,并没有那么严格

通俗点说就是,原本的游牧民族也有可能打渔,而原本的渔猎民族也有可能放牧。

这一点,在女真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女真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曾两次入主中原。

(女真人)

第一次是在北宋时期,女真人建立大金政权,覆灭了辽朝,且将宋朝政权赶到了长江以南,史称南宋

第二次是在明末,女真人的后代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满族人,入关建立了清政权,即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

而女真人的生产方式,可不仅仅只是渔猎,还兼有农耕、畜牧等谋生手段。毕竟,无论是畜牧还是渔猎,亦或者是农耕,不过只是谋生的手段罢了。只要能更好的生活,自然是什么有用用什么。

三、各类民族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就战争而言,各有胜负

按理说,游牧民族也好,渔猎民族也好,平时恶劣的生活环境,应该会使他们的战斗力较为强大。当然事实上也是这样,这两类民族的战争能力都是较为强大的。可遍观中国历史,绝大部分时期,仍然是以农耕为生的汉人占据了中原,在中原建立了辉煌的文明。

而游牧民族与渔猎民族的战争中,也是各有胜负。

譬如在金朝尚未强大起来之时,就一直受着辽朝的欺辱,而在金强大之后,又覆灭了辽朝。这里的金朝,大致可以归为渔猎民族。而辽朝则是游牧民族。

再比如,明末时期,海西女真曾联合蒙古人一齐攻打努尔哈赤所领导的建州女真,而此次战争中,建州女真取得了胜利。这也可以看作是渔猎民族的胜利。只不过,此时的建州女真,已经不只是依靠渔猎为生了。

因此,可以看到的是,不管是哪个民族,都有胜利的时候,也有失败的时候。究其原因,与他自身是什么民族无关。而与其的领导、后勤、对军队的训练,以及外部环境有关。

即使是在冷兵器时代,向来被异族视为绵羊的农耕文明,不也在汉唐时期使得万邦来朝么。


我怕是个史人了


从历史来看,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的战斗力应该说相差无几。中国历史上中原农耕民族两次被外族入侵并掌控中原,一次就是游牧民族蒙族,一次就是渔猎民族满族。但就威胁的时间长度和威胁的烈度来说,游牧民族要超过渔猎民族。游牧民族从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对中原农耕民族形成了祸害,一直到明朝建立,才解决了游牧民族的祸患。对南方的渔猎民族,中原农耕民族从汉朝起一直占优势的,对北方的渔猎民族满族在明朝中期还是占优的,只是到了明末内部腐败,明王朝丧失了民心,民众造反,崇祯举措失当,致使明帝国王朝覆灭。说起游牧民族比渔猎民族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强,周旋的地盘广阔,在人口数量的发展上要超过渔猎民族。


李渝泉1


军队是一个纪律性很强的人类社会组织,其的战斗力的强弱,涉及的因素非常多。政治组织形式、经济发展水平、军功制度等,都能够影响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水平。单纯以游牧、渔猎的生产方式来断定军队战斗力强弱,是不够客观的。


(游牧民族)

从人类的文明形态来说,工业、农业、游牧、渔猎等经济生产形态对应着不同的发展阶层。越是复杂的生产方式,社会协同的需求越大,社会组织越是精密,相应的对于政治生活的要求也就越高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关系要匹配对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不然社会各个阶层对于更大利益的诉求会造成社会革命来完成这一进展。

渔猎的生活方式,仅仅比原始社会的采集高等一点。相对于游牧经济对于水草的选择、牲畜的繁殖以及对抗自然灾害、野兽袭击等,尤其还需要同其他民族争夺生存空间,获得生活物资等,渔猎的生活方式更像是靠天(凭运气)吃饭。这种赌运气的生产方式与游牧、农耕、工业等生产方式最大的不同是他不能对生产进行预判,而且也不能大量储藏生活物资,私有制缺少生存的环境,社会组织形态还处于原始状态。

这样的部落,或者称之为氏族更为合适,他们的剩余物资无法支撑起一个庞大的脱产官僚阶层,所以,他们也无法形成更复杂的社会组织。

(渔猎民族无法形成更复杂的社会组织)

这种状态下,渔猎民族的单兵作战能力(野外生存能力)要比游牧、农耕、工业等实现了社会分工的兵员素质要高的多,因为他们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他们必须要这么强悍,那些弱小的都已经被淘汰了。他们一旦有了一个组织,在见识到更高阶文明创造的财富后,其作战意志也是极为强烈的。

这样的兵员素质、作战意志,再加上原始的共产主义的战利品分配机制(军功制),使得渔猎民族组成的军队的战斗力颇为强悍。不过由于渔猎民族单位面积能够养活的人口极为有限,所以渔猎民族的军队的人数都不会很多。也因为这样,渔猎民族的军队往往长于战术,短于战略。

至于游牧民族的单兵战斗力,也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要比农民们恶劣的多,他们因此就掌握了更多的生存技巧,比如骑射功夫。所以,游牧民族往往能快速拉起来一支骑兵队伍。只是其单兵作战能力,要弱于渔猎民族。

(渔猎的生产方式最为原始)

由于游牧的生产方式有了更多的剩余物资,他们的社会组织要比渔猎精密,开始形成部落、民族,这给了游牧武装力量提供了大军团作战的可能。由此,游牧民族的战略指挥艺术要高于渔猎民族。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存在文明之间的互相影响,原始落后的渔猎民族是不可能获得军事优势的,这其中包括冶铁工艺、攻城器械等。渔猎民族虽然单兵素质较强,整体上也不可能是游牧民族的对手。

可是,由于器物文明可以更快被复制,落后的渔猎民族的武器水平能够很快达到游牧民族的程度,同时,较为简单的社会组织形式也保证了内部损耗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社会组织效率高。这样反而会使得渔猎民族的军队战斗力后发而先至,能够以更快捷的社会组织和战场反应能力获得更好的战斗表现。

(蒙古、女真在历史上长期敌对)

如果此时渔猎民族又出现了兵家好手,在战略上给予这些莽夫们以指导,这样渔猎民族的战斗力就会强大到游牧民族也难以抵敌的程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