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村地区很多兄弟不和,兄弟不和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些?

聚焦三农热点说


我觉的,农村地区很多兄弟不和,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就是的确有一部分是由于父母的偏心和偏袒造成的。在我的家乡有一家邻居有4个兄弟,父亲特别喜欢老二,而母亲却喜欢老三。因此,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中都会表现出来。比如,老大与老二吵架了,明明是老二没道理,父亲却非要说老大不应该,甚至还会被臭骂一顿,常常让老大不服气,认为父亲太偏心了。老三在外地工作,其他三个兄弟在家里附近打工,每当老三回来,母亲就会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这与平时形成很大的反差,搞得其他三个兄弟心里常常难受。

第二、就是利益上的之争和分配上的不公。兄弟大了或成家立业后,往往会分家各自生活。这种时候在诸如分配钱财或资产等方面发生分岐和纠纷,从而引发兄弟间的矛盾和问题。

第三、就是兄弟之间媳妇的参与和挑拔,往往会使兄弟之间产生隔阂和矛盾。按说,许多事情在兄弟之间都是可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团结的。但是,媳妇之间却常常吹“枕边风”,甚至有的媳妇根本就不讲理,看不得其他兄弟过得好,硬是把兄弟之间的关系搞坏了,从而导致了兄弟之间的矛盾激化。


润友


问题:在农村,造成兄弟之间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以前,特别是50、60、70、80年代生的人,相对来说时间越早的年代兄弟姐妹都能多一点,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比较艰苦,生活中总是存在磕磕绊绊,就连亲兄弟之间也经常闹矛盾,闹不和,那么都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我相信很多在农村生活的人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亲兄弟之间也要明算账”这句话也间接的说明了亲兄弟之间的经济往来必须清清如水,负责就会引发矛盾,所以说,利益问题、金钱问题是导致兄弟之间不和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农村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过去农村兄弟之间种地,往往会因为地畔的原因起冲突,这就是利益的问题。虽然兄弟之间是亲情,说利益及金钱让彼此不和,好像是对亲情的侮辱,可现实生活中就是如此,这样主要在于兄弟成家后,都有各自的家庭生活,娶了媳妇之后都在拉扯自家的日子往前跑,即使有时候兄弟之间还过的去,可一旦夹杂着弟媳、兄嫂的话就变动火药味更浓烈了,耳朵根子软的,内人耳旁风吹几次就忘记了昔日的兄弟情义了。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因为赡养老人的原因,这个也可以归结到钱的问题上,因为照顾老人、老人生病住院等都是需要钱解决的,如果兄弟两个日子都比较难过,无论是谁照顾都会把自己的日子过的更差一点,照顾时间的长短、出赡养费的多少等也是出现矛盾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个原因,还是希望兄弟两个或多个都多担待,有钱出钱,没有钱多出力,和和气气的让老人度过一个晚年,别到临老了,看着你们兄弟因为养老整的老人也受气,在郁闷不乐中度过余生,那都会给你们留下遗憾的,兄弟之间遇到不和多想想年少时的美好,一笑抿恩仇比啥都强。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扶贫达人团优秀成员,我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三农问题,欢迎大家的关注!


洞察三农万象


要说到兄弟不和的原因,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总结一下,大致有这么几种主要因素:

1,老人偏心。有句老话说得好: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长呢!加上农村孩子多,难免顾此失彼,也有的老人就是纯粹的偏心,一般对年龄较小的非常宠溺,总觉得他小,别人就该让着他,小到吃穿用度,大到房产遗产,这样就激化了兄弟之间的矛盾。

2,宅基地划分。农村的宅基地一户一宅,儿子结婚了,自然要分家,两种分法:抓阄或者商量确定,但是,总有人是那么不讲理,抓阄过后还觉得自己吃亏,于是想方设法找事,这种人更别说商量问题了,没门。

3,老人赡养。我记得我小时候,奶奶不会动了,就是我爸弟兄几个来回拉,这里住几天,那里住几天,比如十天,一星期,都可以,但是弟兄五个每次都是四家轮流,我小叔别说伺候我奶奶了,还跟着我奶奶,奶奶住哪他吃哪,对于这样的弟兄,你说能没有矛盾吗?

4,耕地划分。说到分家,自然要分地,一块地,原来大队里都按人口增减来调地,但是现在没有了,我们这已经十几年没有调地了,所以只有分家里原有的几亩地,或者他要南地,你要北地,但是不可能南地北地一样多,或者一块地,一分为二,南地北地都分了,但是还是有的人会为了地垄打起来,咋都不好办。

5,妯娌不和。妯娌不和自然而然会影响到兄弟之间的感情。

我认为,兄弟之间无非就是这些原因了,其实特别不和、反目成仇的还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有问题能商量着往前走的,人无完人,多一些担待,多一些理解,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还是很好相处的。


大艳儿


跟父母偏心程度有关,我爸就两兄弟,前后结婚一年多分家。那会奶奶50多,要跟着小儿子住,自然田地,粮食,粮油都会多一份。一家两斤红薯丝,十斤玉米面,二两猪油,奶奶在堂爹家,所以多一成。奶奶身体还不错,可以在家煮饭喂猪喂牛,做家务带两个堂姐。我爸只做地里的活不管家里,我妈妈地里忙完还要回家做家务。我哥哥也没人带。奶奶虽然偏心堂爹,但是老人还是希望孩子都好,经常拿了这家接济哪家,经常把堂爹家的吃的拿我家来,把我家的东西拿堂爹家去。但是经常被发现。堂妈和我妈妈都觉得自己吃亏😅所以我妈就怨恨奶奶。奶奶七十多了,做不动了,堂爹就要跟我爸分摊,说老人要兄弟一起养。我妈坚决不同意。最后奶奶还是堂爹家。我出生的时候奶奶就很老了,这些事情都是爸妈讲的,不过那都是父辈的事情,不管对与错,我也没办法参与。每次去堂爹家奶奶都会偷偷给我糖吃。我觉得奶奶还是好奶奶。


巴中张幺妹


这个问题我研究了很久,以前不理解,现在好像明白啦,不知道对不对,大家一起讨论吧。

我在农村长大,我们那里农村兄弟姐妹几乎家家都有有纠纷,严重的是“仇恨”!有点世仇的感觉。

等我走过半个山东、部分安徽、部分河南、部分河北、到广东定居二十年后才明白一个道理,物质贫乏!

人是贪婪的,自私自利是本性!当生活在物质贫乏的环境中,长期不能改变的情况下,不管什么感情都会动摇!老人保护最小的孩子就是本能反应,所以其他兄弟姐妹都会感觉偏心。老人照看谁家的小孩也有偏差和年龄有关,讨厌惹事生非的孩子也是自然。

娶媳妇分家也会生气,各不相让就是因为物质太稀少。本来一家人就有矛盾,因为是血脉亲人还能相互理解,可是进门的媳妇不一样,性格、原来生活的环境、甚至吃饭多少都会导致家庭分裂,枕边风是非常恐怖的!

还有很多分地啊,分宅基地等,不在一一叙述。

这里要说大家不喜欢听的,就是素质问题,过去式农民兄弟姐妹读书少,相对素质跟不上,加上贫穷就是兄弟姐妹之间关系不好的原因!

等我到广东后,了解了潮汕地区农民的生活后,找到了解决方案。潮汕人喜欢家族生意,过日子也是这样,媳妇不能说话,只能跟着丈夫家的方式生活,无论在家务农还是出门做生意,媳妇从来不管丈夫家的事,这样的兄弟姐妹之间关系能不好吗?

欢迎讨论,拒绝疯狗咬人!


中国老赵先生


大多都是老人做事不妥当!我家小姑结婚两年了,当时家里说拆迁,俺户分,因为房子面积大,村里人就说拿几千块钱可以买一个户,当时村里好多家都拿了钱!婆婆不愿意拿钱,于是公公说,让我们拿钱,以后拆迁多出来的钱给我们,我们就拿了钱,户也分了,因为我老公名字已经有户了,因为他妹妹年纪不到没有领证,户口还在娘家当时就用他妹妹的名字开了户。妹妹当时也同意了!半年过去了,又说不用分户了,于是把钱退了回来!等过年回家的时候无意听说起分房的事,当时婆婆说,分房以后,她老了以后她们的房子要留给她女儿,我当时问为什么呀,就算分,也应该有儿子的一份吧。后来婆婆没说,过年的时候小姑一家和我们一家在一起吃饭,小姑的婆婆又提出了把小姑的孩子户口上到婆婆家,小姑也表示,先上她孩子的户口然后在把他老公的户口迁过来。意思就是上门女婿,老公说家里有儿子还招上门女婿怕人家说闲话,后来婆婆说怕我们长年在外地她们老了没人照顾所以就想把房子给女儿,等老了以后让女儿照顾他们,我老公说可以,你把房分给他们老了以后他们照顾你,可能公公婆婆想想怕女儿靠不住,当时就回绝的小姑的婆婆,说我们哪户口不好上,你们都没了证明,你们就上你们自己家吧。,回家的路上我说如果你们真的想把房子分给小姑,我们两家就一起把这个事说清楚。公公婆婆当时就说,以后不提这事了。过了我们也就出去打工了,后来小姑说她儿子上户口了,上在他们家了,过了大半年有一次小姑跟她老公生气说不跟他过了,说还好我把孩子户口上在她自己身上了,我当时惊了,我说过年的时候爸爸不是说不让孩子上你身上吗,小姑说她没听到!就说是公公同意的。过了一段时间,我问老公知道户口的事吗,我就说为啥要瞒着我们呢,一起说清楚不好吗,老公说,小姑上户口的事公公婆婆不知道,我就说上户口那么大的事怎么会不知道呢!老公说,还是他要补身份证的时候让婆婆拿户口本到派出所咨询了时候才看见多了一个孩子的名字。我现在也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我就是想把事说清楚,我不想等到将来为了养老的大家闹的都不愉快!


qiaodao5678


很多家庭兄弟姐妹的不和睦,我认为父母要承担90%的责任”,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老家就有这种情况。 有兄弟俩,关系一直不错。 可当一个男老人去世之后,女老人便把所有的养老钱,人情钱交给来其中的小儿子管理,并且没有和大儿子商量。原先一直相安无事。但是近来老人的房子不能住了,需要维修。这时大儿子希望从人情钱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不够的兄弟平分。结果钱都没有了。老人也不知道怎么花了那么多钱, 兄弟的关系也就不好了。

还有一个同事的例子。同事的岳父岳母是机关干部,有一儿一女,儿子一直在老家种地。女儿随着父母到了城市。老人的身体一直很好,70多岁还能自理。老人也没有对自己的以后生活做出合理的安排。有一次,男老人不小心摔倒了。结果腿骨折,女儿你是一直在身边照顾。这时家中的大哥,便有了想法。没几天便带着自己的对象来照顾老人,不让自己的妹妹再插手任何事情。但是由于长时间和老人不在一块儿生活,老人极度不适应,心情很差。没几天男老人就犯病死了。他们便把老人的房子卖了,带着女老人回老家住去。听说没有几个月女老人也死了。听同事讲,这对老人,如果照顾得好,活到90多岁没问题的。


所以奉劝大家。作为老人要合理的规避风险。不要让不必要的矛盾影响自己以后的生活。作为孩子,要理解老人。多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沟通,及是处理不必要的矛盾。毕竟家和万事兴。


恋爱情感解读


1.父母偏心、分配不匀。

往往分家时遵循传统习俗“长子得中堂”、“老屋归老末”等等,纵使二者贪图享乐不孝顺,好逸恶劳不担当、游手好闲不劳动,坐享其成无贡献,分家时依然占有最大利益,这往往引起了矛盾与纠纷!


2.妯娌间攀比引发羡慕嫉妒恨因素导致。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可在农村某些媳妇身上“温良恭俭让”得不到体现,反倒是:“亲戚巴不得亲戚有,弟兄巴不得弟兄无”;如果出嫁了的姐妹富有,经常去走亲戚串门还能沾光,如果是兄弟比自己富有会招来鄙夷、嘲讽;于是,妯娌们各自对自己的丈夫吹起了枕头风,想方设法地堵塞兄弟的致富门道,败坏哥弟荣誉,甚至挑拨离间兄弟关系,弄得兄弟间反目成仇、沸反盈天,鸡犬不宁!


3.各自成家后,贫富程度相差大造成的。

一方高楼大厦、汽车代步、养尊处优、高高在上处于强势,一方陈旧老房、起早贪黑、省吃俭用、苦苦挣扎处于弱势!往往会引发自卑情绪产生,激发出弱势一方的仇富心理;平时老死不相往来,稍有睚眦就开始鱼死网破、你死我活!

4.左邻右舍风言风语。田梗地头上,唯恐天下不乱的长舌妇们,喜欢评论同一家庭中不同兄弟的媳妇、子女、贫富状况,久而久之,有意无意传到当事人耳朵里,会引发当事人心理严重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亲兄弟产生隔阂。



5.老人赡养问题。人老百病生,尤其是父母年迈,一旦有个三病两痛的,医药费的支付问题会引起兄弟间的矛盾冲突!


6.受教育程度低,如果兄弟多而都少有读书,各自成家后不和成家常便饭!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农村,兄弟间的不和都会影响乡村的安定,甚至会破坏社会秩序;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提高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他们的担当精神、普遍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希望星晨58298869


本人认为原生家庭是造成兄弟不和的最大原因!家里如果父母兄弟子女友爱团结,一家其乐融融!那么兄弟间很少有不和的!相反的如果一个家里父母经常吵架,又偏心其中一个孩子,冷落另一个!这样孩子长大,对家庭亲情都会很淡,自然有一点点小事都会造成兄弟之间不和!

我姑妈家有个邻居就是这样,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婆婆又偏心大儿子!到现在小儿子都三十岁了,夫妻俩还经常当着儿子孙子媳妇的面吵打!重点是嗓门挺大,旁边的邻居每天都能听到他们家吵架!今天夫妻吵,明天兄弟吵,后天吼孙子孙女!俩媳妇受不了,跑出去上班不回来!具说因为婆婆的问题,现妯娌两也不和!前断时间还听我姑妈说两个儿子在外面互相把对方打的头破血流!但是过段时间就和好了,再过段时间又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再次吵打!每次婆婆都不岀面阻止两兄弟,完事了就岀来骂小儿子!有句话说父母在;兄弟姐妹是家人!不父母不在;兄弟姐妹是亲人!一直觉得像他们兄弟,如果有天父母不在了,他们若是这样吵打!以后肯定不会来往!

在说说我家,爷爷很早去世,留下多病体弱的奶奶和我爸爸叔叔两个姑姑!那时又因为家里穷,受了很多人欺负白眼!但我爸兄妹四个特团结!现在我妈和婶婶虽不和,但是叔叔和爸爸的感情却很好!


FVY795


我就是农村的,对题主问的问题深有体会。兄弟不和主要原因就三点,一是有人觉得老人偏袒一方,二就是老人财产分配不均,三就是老人赡养费用承担问题,究其根本还是自己太贪,不知足!

说下我家的情况,我爷爷那一辈哥7个,姐妹两个,我爷爷是老大。我父亲这一辈算我爸亲哥兄弟三个,姐妹两个,我爸最小。在农村,通常都是老人跟着最小的儿子过,我爸最小,自然爷爷奶奶也跟我们一起过,从小我们就跟爷爷奶奶住在一个院子里,三间房子我们家两间,爷爷奶奶住一间,虽然分开做饭,但是也没分太清,家里有啥事,逢年过节的都在一起吃,家里来亲戚啥的都可以随便住。刚不说三间房子吗,有我家两间,爷爷家一间。这个院子在村里,我家在路边置办了一处房基地开了一个超市,平时我们就在前边住,爷爷奶奶住在后边。后来年头久了,房子墙体就裂一个缝隙,冬天拿破袋子堵上的。那时候奶奶已经去世了,因为爷爷年龄大了,怕给老人冻着,我爸就提议把房子翻盖了。但是在农村,我爸还有两个哥,两个姐,我的两个姑不能说啥这毕竟是好事。我的两个大爷,当时也同意了,就说老三你盖吧,他们都管我爸叫老三,我爸也实在,说既然大哥二哥都同意了,就盖呗。第二年开春就盖了,地基打完挺快,有一天锦州的大爷回来了,连同我二大爷找我爸说原来三间房子,有老人一间,那间房子有他们一部分,人家说的没错,那间房子他们的确也有继承权。然后我爸就跟他们说,当时你们不是让我盖了吗?他们此时说一句,让你盖是让你盖,但是我们那一部分你得给我们啊。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他们的用意,就是想在其中分点钱。在农村生活过的都知道,房子没拆卖还能卖上价,一拆了就啥也不是了。我妈也很要强,就说当时你们也没说要钱啊,要是要钱我们就不盖了,我们在村里还有其他的房基地,去那边盖多好?你们要是要钱,那我们就不盖了,给你们盖,我家两间房子一分钱不要。我家算是做出让步了,但是他们说,他们不盖,就让我家盖。因为这个事房子耽误好几天没动工,给我爷我爸气的都直哭。当时爷爷都80多了,我当时还不知道事情原委,回来一看父母受这么大气,爷爷也气成这样,我又不能当面找人理论,我就在家族的一个QQ群里骂,直到群主(二大爷家大哥)把群解散了。当时没想太多,论家庭,大爷当兵退伍专业,大娘是老师,锦州不少房子,后来他家我大哥在深圳找了个对象就在深圳买房子了,家庭条件比我们强太多。二大爷家打水泥制品一年收入20来万,都比我们强,让他们盖房子都不盖,就一直攀着让我们盖,想从中得钱。

然后就一直拖着,文章头不是说了吗,我爷哥7个姐妹两个,其他的叔叔伯伯姑啥的都来劝我大爷,因为我大爷是事情发起人,我二大爷就是站队的,其中有一个我二爷家的大爷,比我大爷小几岁,在我们这的县城法院,是个领导,规劝我大爷。我大爷一看他们也不得势,一来气回锦州了,又回深圳了。我二大爷一看大哥走了,他也没话说了。但是事情也没完,让我家盖房子可以,老爷子以后啥事必须我们家管,还有协议。我大爷不是回深圳了吗,是由我另外一个大爷代签的。因为我爷一直就和我们家过,所以协议签就签呗也没啥。

后来房子顺利盖完以后,刚开始都不咋说话,我大爷他们过年也不回来了。这几年慢慢缓和了,我大爷回来两次都是因为爷爷得病,而我大娘,就是当老师退休的那个大娘有时候回老家随礼也不回来看看我爷,即便有时候路过家门,有时候她看到我姑她们,也告诉她们别跟我爷说……理由只有一个,就是觉得我爷偏向。各位朋友,你们觉得身为一个父母不都是希望每个孩子都好吗?老人也不傻,肯定是谁对他们好他们向着谁呗,难道你对老人不好,还指望老人把心都交给你?

现在我和爱人都在后边房子给我爷作伴,前几天我爷爷倒灰摔了,大腿骨错骨缝了,在在医院住院啥的都是我家掏钱啊,我大爷没回来,我二大爷没事就是陪护,说心里话,我也觉得二大爷做的很到位了。

其实,农村生活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现在社会是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农村人也不像之前那么淳朴了。我挺喜欢在农村生活,因为我的根就在这里,虽然县城也买了楼,但是这里永远是我的家。

我是独行彩云间,85后,喜欢摄影,旅行,骑车,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