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池中的“瓮城”是怎么出现的?它有什么功能?

1084976995


瓮城主要是古代用来防御城池所用,在我国出现的年代还有待考古论证,目前最早的是匈奴所筑统万城就已经有了瓮城原型。瓮城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御性能,在城外,还要在城门内侧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其形同“瓮”,也就是口小肚大的瓶子,因此得名。瓮城通常作为古代城墙的一部分,和城墙一起修建,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通常情况下,瓮城城门和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条线上,这迫使攻城方需要将攻城武器转向另一方,增加攻城难度。

在我国古代的城池中,瓮城的建设在五代和北宋时期达到鼎盛。曾公亮写的《武经总要》中提到瓮城的介绍:“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北宋东京城,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市,就是按照这一原则修建了瓮城。北宋时期,很多城市也修建了瓮城,例如平江府(苏州)和襄阳城池。

历史中,南宋临安、辽金上京很少有瓮城的记载。南宋静江府瓮城的设备非常完善和复杂。金中都也是仿造北宋东京而建,也设有瓮城。到了元朝,执政者为了防止造反,还曾令各地拆毁城池。元大都和元上都都没有设置瓮城。只是等到元末农民起义后,才匆匆修建大都瓮城。明朝时就很注意城市的防御性了,在南京应天府、中都凤阳府、北京顺天府等城市都修建了瓮城。

此外,朝鲜王国的汉城、水原也修建了瓮城。只是朝鲜瓮城和中国的瓮城构造不尽相同而已。日本城池也有相应设施,例如最著名的当属大阪城的“真田丸”。


航空之家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有兴趣来南京中华门,看看世界上最大的瓮城。

其实瓮城在很多国家都有,萨沙在朝鲜和印度都看到过。

简单来说,瓮城就是一种强化城墙防御的方法。

也就是在城门内建设一个微型小城。

即便敌人攻破了城门,杀入城内,他们会发现这里并不是真正的城内,而是瓮城,也就是一个类似于牢笼的小城。

他们会遭到四面八方的攻击,很快就要完蛋了,攻城器械还无法有效使用。

瓮城在中国很早就有,但并不常见。

这主要是,瓮城未必会有较强的防御力。

这是因为敌人也不见得就会从城门突破,可能从城墙突破,那么精心制造的瓮城就没用了。

况且,瓮城如果太小,防御力有限,起不到什么作用。

瓮城如果比较大,就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建造,如果是中小城市未必承担的了。

所以,真正大量制造瓮城的是明朝。

在南京应天府、中都凤阳府、北京顺天府,以及西安、归德(今河南商丘)、平遥等府、州、县级地方城市,以及长城山海关、嘉峪关等关城,均设置了瓮城。其中以南京中华门瓮城最为庞大复杂。

有意思的是,萨沙在印度也看到过瓮城,同中国的大同小异。敌人攻破城门以后,发现进入了一个狭窄的小城,在这里会被印度弓箭手和投石手猛烈打击。

其实印度的城市防御还有很多搞笑的地方。

比如即便突破城堡的瓮城,前进的道路是倾斜的,防御一方可以送上面滚巨石下来。

扯远了。

朝鲜也有类似的瓮城设计。

不过,中国的瓮城是明朝才开始的。而明朝末期已经有诸如红衣大炮这种强悍的攻城火炮,传统的垂直城墙已经难以防御了,当时西方就出现了诸如热兰遮城的棱堡,瓮城也是过去式了,没人还会再造。

所以,瓮城在中国历史上也算一闪而过。


萨沙


瓮城的出现是随着冲突双方,将攻守的关键聚焦于城门而产生的,其功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保护城门。

\n

从军事进攻的角度看,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环节,自然是城门。相反,城池的防卫者自然会对其加大保护力度,强化其防御能力。规模小一点的城池,一般是设置悬门或吊桥,而大一些的城池,则要设置瓮城。瓮城是建在城门外的小城,又叫月城,是专为保卫城门而设的小城。

\n

《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记载:“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 这样来看,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瓮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n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闉阇”,指的便是瓮城。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城池的城防技术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最近考古人员在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东城北城门遗址考古发掘中,便首次发现城门和瓮城遗址。


经科学发掘和专家研讨后确认,新发现的瓮城是由夯土筑建而成,城墙墙体上突出的马面建筑,与一道东西走向的环形夯土墙(瓮城墙体)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瓮城防御体系。瓮城墙体上还发现有排列较为规整的方形建筑遗迹,有可能是作为防御设施而修建,这都体现了加强城门防守的理念和功能。 此次郑韩故城发现的瓮城建筑,布局清晰,保存完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遗址中实属罕见,填补了我国古代都城建筑史上的一个空白,对研究中国早期城市防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但这还不是中国最早的瓮城,我们再往前追溯,会发现至少在夏商乃至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瓮城的雏形。

新郑望京楼东一城门的瓮城

望京楼商代城址是继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之后河南境内新发现的又一座商代前期城址,其规模虽逊于都城,但远大于其他建于同时期的城址,望京楼商城城门设施突出体现了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应该是郑州商城南部拱卫都城的一个军事重镇。

在城址东墙偏南的部位,考古工作人员在正在发掘的遗址区,用白灰大致勾勒出了城门的格局,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到城门及瓮城的形制。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松林介绍说,整座城门占地20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早期城址中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城门。 从东门看,商城防御措施非常严密,东侧的黄沟水是第一道天然屏障,城墙外的护城河到此突然变窄,可能搭设有吊桥。东城门有两道门,第一道门相当于后代瓮城的“闸门”,门后有一片空地,其后的第二道门才是城址的最后一道屏障。



此处城门宽4.5米,呈凹字形,城门两侧有立柱柱洞及附属建筑设施,从整个城门的结构来看,已具备了后期瓮城的雏形。一般来说,瓮城隋唐五代时期比较流行,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这次发现至少将中国瓮城的出现向前推到了商代前期。


陕北石峁遗址东城门瓮城

陕北神木的石峁城址,其年代约处于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比新郑望京楼商代城址年代还要久远。最近的考古发现表明,整座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3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内城面积210余万平方米,外城面积190余万平方米。城墙越沟现象将石峁城址基本闭合,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

  “皇城台”位于内城偏西的中心部位,为一座四面包砌护坡石墙的台城,大致呈方形,石墙转角处为圆形,台顶面积8万余平米。内城将“皇城台”包围其中,依山势而建,形状大致呈东北—西南向的椭圆。城墙大部分处于山脊上,外城利用内城东南部墙体,向东南方向再行扩筑的一道弧形石墙,绝大部分墙体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墙,现存长度约4200米,宽度为2.5米左右。另外,在“皇城台”和内、外两城城墙上均发现城门,内、外城城墙上发现了形似墩台的方形石砌建筑,外城城墙上还发现疑似“马面”的建筑。


值得注意的是,石峁城址外城东门位于外城东北部,从地势上来看,外城东门址位于遗址区域内最高处、地势开阔,位置险要。门道为东北向,由“外瓮城”、两座包石夯土墩台、曲尺形“内瓮城”、“门塾”等组成。因此,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赞叹道“它是中国城门的老祖宗,后世城门的所有要素它都有了”

总结:瓮城用于保护城门而出现,其最早雏形就目前来看,可早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至于春秋战国之后、乃至隋唐明清时期的瓮城已经相当成熟了,再此便不赘述。


喜欢历史考古的朋友们,顺手点个赞呗,也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阳Sir不读史”,留下评论与我交流 。

\n


阳Sir的考古学之眼


瓮城就是古代建造城门时修筑的小城,瓮城顾名思义呈翁形,并半包围于城门,主要用作城池的防御。

瓮城的解释

瓮者,就是内部空间大的陶器,按照这个生动的形象,古代建设时城门设置的瓮城、翁门就很容易理解了。说白了,就是在正式城门外再围绕着建设一座小城,要想进入城内,必须先经过小城,这座城外之城被称为瓮城。


瓮城的作用和形式

引据《武经总要•守城》: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

其实瓮城又称月城,因为其形式呈现半月形,把城门半包围起来。瓮城的样式有半圆、平面、方形、梯形、不规则形状等等,主要还是根据地理地势和防守需求进行构建,其作用主要就是作为城池的防御功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以防守为大前提的构建要求,一般来说主城正门不能与瓮城城门相对,以防备攻入瓮城的敌人直通直入,所以主城门的方向和瓮城门的方向,从线性上一般采取90度角进行设置,不过具体到实际建设还是得因地制宜。


瓮城的历史和发展

从现有考古的情况发现,汉代城池遗址中就有瓮城的形态,而汉以前的城池是否出现瓮城则较难考证。至少从现有史料记载和遗址考证结合来看,可以证实从我国汉代开始,我国古代的城池很明显就已经出现了瓮城的构建和使用。

我国古代很多城池只要有条件,就会为城池建造瓮城用于城市防御,特别到了明清时期,更多的城池会建设瓮城,比如北京就建设有三个大瓮城。

总之,瓮城作为中国非常极具特色的城防建筑,是古代城池防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为原创作品,我是善发,爱发历史说,原创码字不易,请支持的朋友们关注我的头条号@善发历史说,喜欢的话赶紧点赞、转发和收藏吧,并欢迎朋友们评论指正,感谢大家。


善发历史说


《礼记》中将国都的城门称作“国门”,而攻破国门则被视作灭国之灾,为了守卫国门,古人又在城门之外建造了瓮城。因此瓮城最初就是作为防御城池出现的。

瓮城,又叫月城、曲池,它是古代在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偏开一门、形若瓮状。瓮城多数为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说起瓮城,就不得不提到“瓮中捉鳖”。当敌军攻入瓮城时,守军只要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同时关闭,即可使敌军成为瓮中之鳖。

一、瓮城源变

瓮城的出现非常早,至于究竟源于何时,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就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至今能确认最早的瓮城雏形,

是距今约4000年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大致可以追溯到龙山晚期到夏朝早期。《诗·郑风·出其东门》有载:“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这里的“闉”就是瓮城的一种早期形制。

从三代开始到后世,瓮城的名称和形制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先秦称“闉”,汉代叫“曲城”或“回门”,唐代称“羊马城”或“曲城”,宋代叫“瓮城”或“羊马城”。瓮城到宋代时已经发展成熟,并且形成国家制度。《武经总要·守城》提到:“门外筑瓮城,城外凿壕去大城大约三十步……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此外,
宋代还突破常规旧制,提出建造内瓮城的理论构想。

瓮城作为一个军事防御性建筑,其根本作用就是防护,具体来说有三点。

二、屏卫城门

瓮城首要的功能就是屏卫城门,发挥双保险作用。瓮城设计的初衷,就是在城池防护建筑之外,再加增一道防御系统。如此一来,敌军攻城的时间和难度也大大增加,守军就有了充分的时间,来集结军队排兵布阵并加强防卫。敌军在攻入瓮城城门时,由于其内部空间狭小和城门形制的限制,可以有效地减少敌军的士兵和器械数量,使其战斗力在短期内遭到削弱,而此时在瓮城中已经集结排列好的守军,还可以给敌军一迎头痛击。

三、攻守灵活

瓮城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变守军死守城池的被动防御战略。在单一城池的防御形态下,守军往往只能坚持死守,而有了瓮城的防护后,守军可以在在瓮城中排兵布阵,主动冲击进入瓮城的敌军。可战可退,十分灵活。

四、四面夹击

瓮城建筑的四周都是高墙,墙上布置有弓弩手。待敌军攻入瓮城后,城垣上的弓弩手,便可借由居高临下和八方包围的位置优势对敌军放箭,配合瓮城中的军队,消灭敌军,打造出“瓮中捉鳖”的形势。

瓮城的建筑防御体系是我国军事史上的又一创举,影响了我国数千年的军事防御系统。

参考资料:《武经总要》、《先秦至宋代的瓮城演变初探》、《瓮城溯源:垣曲商城遗址研究之一》


历史风云录


中国古代城防体系里的瓮城就挺阴损的。

电视上电影上总是演着拿冲车撞城门,城门一撞开,这城就算破了。

呵呵,真的吗?

实际上,第一道城门破了,攻城的将士就会发现里面还有有第二道门,惊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古代城池大多设有瓮城,撞破一道城门,攻城方也不敢随便攻进去

什么叫瓮城呢?

即在城门内或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小城池。随便从百度扒拉一个图示例如下:

现存最大的瓮城是南京中华门。

瓮城其历史悠久,可追述到公元前4000年的石卯遗址,其作用是保护城门。

有个词叫做“关门打狗”,还有个词叫“瓮中捉鳖”这两个词就形象的解释了瓮城的作用。

攻城一方如果看到第一道城门被打破或被守军故意打开而冲了进去,那下场么………被守军居高临下站在四周城墙上集体围观是一定的。

吃瓜守军围观之余,射点箭啊、扔点西瓜皮、丢点万人敌、震天雷、臭弹、大便什么的,砸到进入瓮城里的花花草草也很正常吧。如果第一道城门是守军故意打开的,待攻城方士兵进入后就关门…………那可真是羊入虎口了。

一般的小城池多只有1道瓮城,南京作为明朝曾经的都城,一个中华门居然设了3个瓮城,一共4道城门,内有27个藏兵洞,可藏3000守军。…而且这门还不是最大的,最大那个已经被毁了

可谓阴损到家了。

所以……很多时候攻城的军队宁愿费力搭云梯爬城墙或者干脆挖城墙墙角把墙挖塌了也不愿意打城门……

干脆再补充一个大同永泰门的图,从卫星图直接截。这个很有特点,我若是指挥官,真心不想打这个门,还是换别的门打吧

其它各城门就是评论里提到的故意让瓮城月城和内城门错位的典型案例。攻城将士好不容易撞破了一个门,赫然发展门后是一堵墙………门呢?一脸懵逼


另外,瓮城的功能不止是在防御敌人上,在防水上也是大有作为的。比如安徽寿县的瓮城就是。

到了2003年,寿县发洪水。当时的水已经淹过城门。

城外一片汪洋

但是城内居然还是安居乐业,人们古城宾阳门外的洪水中洗衣服。

如果现在城市遇到洪水,恐怕人们就有一种选择,抛家舍业背井离乡了。没想到古代城墙居然起到防洪的作用。

寿县,古称寿州。东汉末,袁术在此称帝,称作寿春。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北宋年间(1068-1077年),明清时曾多次修葺,已历经900多年。

寿县这座古城是因战争古人建了这座城,因洪水后人保存加固了这座城。寿县古城墙自明清以来,按照防御战争和防洪的需要,不断进行整修。至今仍保持着明清两朝风格。古城墙不仅是中国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古城墙,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防体系。

让我们来看看这座城墙为什么能在洪水中屹立不倒。

它的设计巧妙有三处:

一,城墙的石岸

寿县的古城墙在壁脚处加筑了一周高3米、宽8米堤岸,它是明代寿州御史杨瞻创建的护城石堤,又叫泊岸,它的内口与墙根基连为一体,外口则以条石叠砌。护城石堤为整个城墙增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顶住了洪水对城墙根基的直接冲击 。

二、古城的设计

1、瓮城

瓮城是保护城门的一个小城。在古代即便敌军攻破第一道瓮城的城门,还面临第二道城门。瓮城上的士兵还能射杀进入瓮城的敌人。

在2003年洪水中,瓮城起了防洪的第一道作用。即便有少数量的水能进入瓮城,也能防涝排

寿县古城瓮城门和城门相互错开对于防洪也是绝妙之笔。因为一旦瓮城门溃决,汹涌的洪水以超常速度冲击的是对面足够坚固的城墙,由于城门错开,极大地削弱了洪水对二道门的冲击作用。

特别是北瓮城门朝西、西瓮城门朝北,避免了来自东把河(河水由东向西流)和寿西湖的洪水对瓮城门的直接冲击。古人思维之精妙,不能不令人赞叹!

四门原都有护门瓮城(现有北门、东门存有瓮城),除南门外,东、北、西3门的瓮城门均与正面城门不在同一中轴线。

2、城内的布局:

寿县古城的道路布局是以4条大街为主干道,把古城分成4大区域,每个区域内又以街巷纵横交错组成交通网,沿城墙的内环城路为近年所修。4条大街分别是南街、北街、东街和西街,它们是连接4个城门的主要干道。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均不在同一轴线上,因道路修整,东、西街渐趋平直,南、北街依然保持原有的转折。这种布局方式与常见的古城道路布局不同,没有遵循古制,形成经纬交织的“棋盘式”格局。

其原因是寿县古城是为军事防御而设置的城池,为了军事防御需要,防止敌人长驱直入,争取充分的战斗时间,而逐渐形成的道路布局特征,即“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所以就没有遵守王城制度。这样的道路布局方式,一直作为当地建城的标准。南街长680m,北街长1205 m,东街长1005m,西街长1025m,形成南街短,北街长,东西街大致相等的格局,这是因为抗洪防水的需要,寿县古城的地形是东南高西北低,如果道路是正十字相交,那么东西道路就要比现在的靠北,在城内积水的情况下,道路将被水淹没,阻碍交通,从而造成全城交通的瘫痪,所以东西道路南移,这也是历代建城积累的经验总结。实际上,东西道路也就成了古城的地形分界线,南街道路较平坦,北街道路则缓坡向下。

三、月坝

那么古代又是怎么进行引用水和排水的呢?

城内水系布局主要是在城之四角处设置内城河和在城内不同区域辟有大小不等的蓄水塘。城内地面流水和市民生活废水,就是采取分区蓄水和涵洞排水相结合的办法解决的。在近4万平方千米、周围有城墙封闭的城内,逢到阴雨天,特别是大雨倾盆的天气,地面承水量十分可观。处理不当,往往变成内涝,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另外,各大街小巷遍修下水道,使水流向地势较低的东北角和西北角的内河,这两个内河通过涵洞与城外相连,在城外水位低的情况下,把城内的水排出去。 在排水的涵洞,针对于外面的洪水倒灌的可能设计了月坝。 涵洞的防水和排水功能是其一大特色.当城外的水位低于城内,涵洞的木塞子是打开的,水就排到了城外。

当城外洪水高于城内的水位,涵洞的木塞子就堵住了涵洞。防止洪水的倒灌。

月坝从整体上保护涵闸,使之与外隔离,避免了内河积水的淹没,可以随时进坝启闭闸门,控流自如。人们还可以根据月坝水面的水位高度,判断城外洪水的水位。寿县古城设有东、西月坝分别荣膺了“崇墉障流”、“金汤巩固”的誉称。

排水涵洞和月坝的设计,成功解决了城内排水的问题,实现了防和排水的自动化。

有了这些寿县的古城墙能往外排水,而且可以从地处往高处排。像一个漏斗一样永远不会积水。洪水泛滥时,只要关上城门,滴水不入。同时,通过涵口观察水位,还可以比较城内外水差。人们称寿县城为“筛子地”,城里的雨水流入了内城河,在通过低洼处的两座涵洞排放到城外去了。涵洞能控制城内积水的排出,而不让城墙外的围城大水进入城内,就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不得不佩服古代建筑者其设计的高明。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城墙,近百年来三次保护着老百姓免遭洪水之害。


老庄说故事


瓮城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城门关起来很费劲——所以进出城门的时候,如果敌人突然冲过来,我方还来不及把城门关上,那就完蛋了。

现在很多人用惯了自动门,对于特别大特别重的门都没印象了。小学的时候,校门就是很大的铁门,虽然门下面有轮子,但是很多生了锈,推起来特别费力。那个时候班级执勤就要关校门,一个小朋友根本推不动,要四个男生一起推。当然小朋友人小力气也小,但这个场景还是说明一些事情:以前的门,关起来是个体力活。

而且也是个技术活。以前的城门,为了防止被撞车,不光很厚重,背后还有横木,有些还有铁锁。横木要完整得插上去,可能也需要两个人抬。现在有时候去参观古城,如果赶得早,正好遇上开门,整个门要开起来,也可以好一会儿。如果打仗的时候,关门要这么许多道手续,那就可能有危险。为什么呢?敌人的先锋可以强行冲过来,赶在城门合上之前,拼死挡住不让你关上。然后铁骑大军再冲一冲,整座城就完蛋了。

也许有人要讲,以前守城门的士兵,都受过训练,关城门应该很熟练吧。即使关门的人很熟练,战时,人员物资进出城门,往往速度会很慢。举个例子,南朝侯景之乱的时候守台城,梁军被堵在城里。这样下去早晚粮草都要吃完。怎么办呢?有人就想组织一次主动出击。想法是好的,但是没打赢,没打赢以后,大家就拼命要往回逃。逃一逃,自相踩踏不说,到了城门口乱作一团,后面的急着要回城,守城的人害怕敌人跟上来,想早一点关城门。这样一来,无端增加了许多损失。

怎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瓮城啦。

瓮城可以有两道甚至多道门,这样大家进出城的速度就快了。进了城以后,也不能进入主城,因为还有一道门!只能先在瓮城里等一等。等瓮城的门关上,主城门再开,这样就没问题了。敌人跟进瓮城了怎么办呢?不要紧,瓮城周围都是城墙,安排好弓箭手,来一个射一个。所以说,有了瓮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城门进出的问题啦。


在野武將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看看,瓮到底是啥东西?


下面这个就是瓮和罐了,瓮的话属于体型较大的陶制品,罐子体积会比较小。一般是盛水或酒的容器了。要是再往大一点就是缸了,一般是大酒缸,大水缸、

然后,我们再看看,瓮中捉鳖手到擒来的“瓮”又是啥东西?据说下图就是捉鳖的瓮,个头不小,四边有空,使用时候埋在土里,只露出瓮口,瓮里面放好诱饵,等鳖进入瓮中,瓮四壁光滑,鳖是爬不出来的,等你要来抓的时候,直接一锅端,有多少都如探囊取物。

言归正传,我们再说瓮城,瓮城顾名思义,也是有“请君入瓮”,“文中捉鳖”的意思。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其实是属于二级防御,风险预警和二重解决方案。


我们知道,古代的城市防御,主要依赖城墙,城墙又高又长,除了城门,要从其他方式进入几乎不可能。一旦发生战争,关起城门,屯好屯好粮草,再排兵布阵,就能更好的确保一座城池的安全。


可城门基本上又大又厚又重,关闭起来十分不容易,速度还很慢。如果在打仗中,这边顶不住了,要退回去,结果大城门因为笨重而来不及关闭,那么敌军不是乘机也一涌而入,城池瞬间被破?

所以,要设置瓮城,在大城门和最终的城池之间,假设一道门,第一道门守不住,至少第二道还关住了,不容易破。要是有小股追兵跟了上来,那么两道门一起关,中间位置就形成了一个“瓮”的状态,然后在万箭齐发。不要说翁中捉鳖,那简直就是关门打狗了。这样,守住城池的几率就更大了,而不至于,一个不小心来不及关一道门,整座城池都瞬间被破。这就是瓮城的好处和功能。


李艺泓


瓮城,顾名思义,像一个瓮的城,把敌人瓮中捉鳖。一般是在内城外再设一道城墙和一个城门。这样敌人先头部分进来后,只要把瓮城的城门关上,瓮城内的敌人就无处可逃了。因为城门作为平时进出的通道,战斗时容易成为首要攻击目标,所以瓮城也相当于是双层城门的作用。具体形状是城门内外的圆形或者方形小城,一般与城墙同高,侧向开门。

瓮城不单有外瓮城,还有内瓮城。从考古发现来看,内外瓮城的结构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具备了。2012-2014年在陕西神木城西南高家堡镇的石峁遗址,发掘出了一座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筑造先进的东城门遗迹。其中就包括内外瓮城。文献中也有记载先秦时期的瓮城。《诗经·郑风》就说“出其阇,有女如荼”。是曲城、阇是城台,大概对应的就是瓮城和瓮城城门。

本人去过不少古城墙,其中一些都有这样的遗迹,印象比较深的有江苏南京的中华门遗址、苏州的盘门遗址、安徽寿县的寿县古城遗址,都有这样的结构。大家感兴趣不妨亲身体会一下。


林屋公子


如此独具特色的名字似乎从名字上就可以体会出非同一般的内涵所在,古人先祖们凭借其巨大的创造力和智慧力,能够根据时代变化而造就一切!所谓“瓮城”,顾名思义来理解,不是用瓮造就的城,而是城市的形状酷似大瓮。至于“瓮城”的出现,那也只能说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而顺势而生、与时俱进所产生的!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出自《诗经》当中,而至于最早的“翁城源变”,则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翁城,别名又月城、曲城,瓮城最早的出现,也是伴随着“瓮中捉鳖”而产生的。翁城并不是单独的一座城,而是属于普通城市的内城,必须依附于城门和依靠城墙方可行之有效。古代翁城多为规规矩矩的四方形,少数为半圆状,如此形状附着于城门内部又有何用呢?

其一:拱卫城门,后援之防

翁城被广泛应用的初心,便是起到保护城门的屏障功能,简单来说,翁城就好似城门的保险柜一样,对于敌军攻破城门还有着“双保险功能”。再者来说,城门之上的面积狭小,对于古代特大战争来说,仅仅一个城门楼的地方,未免显得太小。如若敌军攻势迅猛,守军根本来不及及时补位。而翁城的出现,正是给了守军以排兵布阵,及时补位的可能。

其二:瓮中捉鳖,四面夹击

在我看来,其实瓮中捉鳖才是翁城的根本所在。既然翁城作为整座城池的后备之用,历来兵家也是在翁城上大做手脚。“城门可以不要,但是翁城必须守住”这是翁城出现之后的说法,倘若敌军来势汹汹,守军不敌的话,那么便可使计虚假佯败,待城门被打开之后,开始请君入瓮,再待人数到齐之后,关闭城门,翁城上四面弓箭手便可居高临下,万箭齐发,进行疯狂收割。

其三:攻防兼备,应对灵活

如果一座城池没有翁城的话,那便只能死守,或者弃城逃走。但是如果具备翁城的话,事态可就要改变了。“进可攻,退可守”便是对翁城作用极高的评价。翁城的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一改之前单一城池的死守到底的恶况。如若不幸城门失守,守军也可以利用翁城进行最有效的攻击。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伴随着时代召唤的声音,但是尽量洞悉它的一切,并且为我所用,将功能作用发挥至极,才是人类所应该做的,“翁城”的出现和发展,便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