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部分城市加入长三角对江浙沪有什么帮助?

用户8619188575851


到处都是都市圈,到处都搞一体化,其实作用都不大。中国很多传统的观念是很难从人们的心灵深处消失的。比如等级观念,老乡观念,地域观念,当然也就包含区划观念。让安徽的某些地级市划入到苏浙沪都市圈亦即长三角经济区,动机是好的,但效果未必很好。苏浙沪能把自已的钱拿出来支持安徽发展吗?不可能。没有这个责任,没有这个义务,也不可能有大慈大悲的菩萨之心呀。充其量是让已经在苏浙沪的安徽打工者继续打工,充其量是给打工者提供一点优惠政策,充其量去到安徽办几个项目,开几块市场。要想有大好处,除非把安徽的一些城市直接从行政编制上划出去。否则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还是牢记毛主席的谆谆教导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丰衣足食。只有把力量放在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基础上,安徽更大更快的发展才有可能一步步的变成现实,古老而又年轻的江淮大地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流广深


问我们安徽部分城市加入长三角,对长三角有什么帮助,有什么贡献?其实加不加入都有贡献,不加也过的逍遥自在,加了还是为长三角添砖加瓦,为他人做嫁衣。非要说出有什么帮助,有什么贡献。有呀,为你们提供人力呀,我们安徽农村人口多,是劳务输出大省,多少人在为你们打工,为你们的繁荣,风餐露宿,抛家别子,受苦受累,虽为自己,也为你们呀?你看我就是安徽的代表,从三十岁来南京打工,一幌二十多年过去了,为了家人过上好的生活,离开安徽的家乡,只身一人在南京打拚,从小伙子变成了老男人,现在我真的溶入的南京城市生活,回到家乡都不习惯了,你能说我就为我一人,没有为你们创造财富?我们安徽地多,为你们提供粮食蔬菜呀,鸡鱼猪肉呀,为你们提供娱乐休闲场所呀,安徽好山好水好风光,玩乐资源丰富呀?为你们需要廉价地皮办厂提供土地资源呀,安徽能源丰富,煤呀电呀矿产呀,还不是为你们长三角发展作了后勤保障呀呀?在大洪灾之年,为了保京沪交通命脉线,为保江苏下游工业城市,安徽人作了多大牺牲,你们知道吗?为了你们江苏,安徽农村多少地方受淹,农民颗粒无收?你说安徽重要不重要?另外安徽人喜欢上上海,上南京,上杭州买买买,到处玩玩玩,求医看病,这都要花钱的,也为你们的市场繁荣作了很大贡献的呀?还有很多安徽人赚到钱了,喜欢到长三角安家落户,帮你们消化房产呀,多少人成了你江浙沪人的移民,你看安徽人怎么样?好还是不好?我们安徽很多能人在江浙沪打拚,虽为自己,也为你们繁荣发展出智出力呀?我们安徽山好水好空气好,房价又便宜,是长三角老人养老的好去处呀?安徽对长三角贡献太多了,一时说不完。不过再此也要感谢你们,是你们为安徽人脱贫致富提供了很多就业场所,让他们有发家治富的地方,你们说要不要安徽加入你们的长三角呢?有句古话说的好,帮人也是在帮自已,红花还要绿叶扶,没绿叶花开的再好也不算完美,对吧?同属大中华,地域无需分的哪么分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得其所,亲帮亲,邻帮邻,只有一个目的,共同致富,对吧。


用户2291008344695899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国家定位的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原本它的核心区域只有苏南+上海+浙北,但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安徽也有8个城市加进来,分别是合肥、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池州和安庆,扩容后的长三角面积达到了21.17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亿左右。

安徽部分城市加入长三角对江浙沪有什么帮助?其实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对江浙沪和对安徽来说都有很大的好处。

首先对于江浙沪来说,扩大了经济腹地,有了更充足的发展资源,以及更广大的市场。江浙沪经济发达,一些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向安徽进行转移并同时完成产业升级,而且安徽可以为江浙沪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资源,无论是矿产资源还是人力资源。安徽历史上与江苏同属江南省,后来虽分省而治但同样隶属于两江地区,因此安徽在文化、语言、饮食等方面,与江浙沪有亲近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长三角的大家庭。



对于安徽而言,加入长三角无疑是难得的机遇,长三角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区域,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本次安徽部分城市不仅加入了长三角,而且省会合肥还被定位为长三角副中心,除了上海之外,长三角也只有南京、杭州以及合肥三个副中心,所以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安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融入到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可以承接来自江浙沪的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产业快速转型升级,所以对安徽来说,加入长三角是安徽实现崛起的重大机遇。

总之,安徽部分城市加入长三角对安徽以及江浙沪都是有好处的,大家可以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锦绣中源


安徽要发展,前提很重要。

1、人才,但安徽人才似乎天生喜欢往江浙沪跑。

2、勤劳、踏实、苦干、不安于现状

3、团结向上,要承认自我,不要南北中相互谁都看不起谁,你们全省经济都差不多,说起来就是一穷省,你们有啥资格看不起谁?天天像个怨妇一样的埋怨,又天天只会做梦一样的自我陶醉。把这些精力用在发愤图强上比啥都强。

4、虚心、包容、学习,不要别人强你们就玻璃心,在网上充当造反派,什么徽商、江南省、什么泄洪保护江浙沪等等等等,你们老祖宗曾经留下的辉煌关你们屁事?他们要知道你们这么不争气,几百年后落后成这个样子,能活活被你们再气死一回。往前看,别拿过去的辉煌安慰现在落后的你们,你们要不改变自我,就只能被人看不起,不要玻璃心了,不要别人说你们那里不好,你们能气的失去方寸,最后输得还是你们。你们要把经济搞上去,把家乡建设好,不说超过江浙沪,接近总可以吧?泄洪就可能得换一个地方。

5、认同和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不要做不知好歹的粗人,我敢保证,我一发帖,很多安徽人就开始暴跳如雷、骂骂咧咧,恨不得砍死我,当所有人不高兴善意对待你们,只说你们愿意听的话,那结果你们也清楚,安徽也就只能这样了,怎么才能被别人尊重,这是需要你们用脑子去思考的问题。

6、带着脑子和双手双脚努力融入长三角,江浙沪的发展需要更大的战略纵深,你们的发展更离不开国家和江浙沪全力支持,这需要全体安徽人共同努力。

最后努力提升自我,安徽人名气不佳,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很多安徽人在外都不敢说自己是安徽人,你自己都自卑成这样了,总不会全国人民,特别是江浙沪人吃饱了饭没事干冤枉你们对吧?不好的地方改就是了,好的地方就努力发挥,别一天到晚不努力工作,学习怨妇的处事风格。


好风长吟


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入海泥沙冲积形成的,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以太湖平原为主,主要包括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总面积约为5万平方千米。而经济地理意义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要大得多,在我国2016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长三角城市群总共包含26个城市,具体包括上海、江苏9个城市(共13个地级以上城市)、浙江8个城市(共11个地级以上城市)和安徽8个城市(共16个地级以上城市)。也就是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以及浙江、江苏的大部分城市和安徽的一半城市,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感觉长三角城市群就是指“江浙沪”三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快递包邮地区。长三角核心区夜间灯光图

不过在2019年新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范围扩大了,现在把长三角区域范围正式定为苏浙皖沪四省市全部区域,这次扩容“安徽省”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安徽的全省域加入,对于江浙沪有什么影响呢?毫无疑问,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可以说是双赢。江浙沪三地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市,经济总量巨大,人均GDP水平高,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的一些相对低端产业需要转移,同时需要产业转型升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而安徽省在地理位置上紧邻江浙沪地区,这次全省划入长三角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承接长三角地区的部分产业转移,同时也增大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腹地,享受国家战略的政策红利,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然,不仅仅是安徽省,也包括江苏省的苏北地区,以及浙江省的浙南地区,此次也加入了长三角地区,也会得到同样的带动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更加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安徽省


地理沙龙


看着这些喷子,把安徽喷成什么了?长三角怎么不越过你们喷子口心中的穷安徽去发展北京广州呢?那里都富有的很,能傍上大腿?一群现实就是垃圾网络找存在感的喷子狗,不发展安徽,江浙沪的长三角已经局限了发展能力,发展空间很重要,懂吗?长三角需要发展空间,安徽需要提前更上一层楼的时间,这是双赢。不是安徽去傍大腿,更何况都是一个国家!


下辈子不会再遇见


这是一个跨行政区的都市圈时代,也是符合全球次国家中心城市竞争格局的布局规律。未来的行政区域合并或兼并方式将会越来越少,而跨地区、跨省域的合作模式会越来越多。

安徽也会随着这种趋势而改变仅仅局限省内资源流动的方式,而出现一些跨省际合作的情况!

从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圈竞争也会越加激励。虽然安徽也是在拟打造合肥都市圈,以合肥为中心,一个包括淮南、六安、滁州、芜湖、马鞍山、桐城之内的城市圈范围,都市圈国土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0.6%,人口1800万占全省的43.2%,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接近59%。但这种缺乏分工协作、产业互补、交通便利和互利共赢的机制,却很难看到成效。

在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巨大吸引力的诱惑下,周边地区纷纷弃合肥而投向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都市圈。并在未来在这些跨省都市圈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更愿意加入南京都市圈。而黄山却是加了杭州都市圈。长江以南地区的城市基本上都奔着杭州和南京而去,甚至淮北地区也希望能够加入淮海城市群。可留给合肥都市圈的空间却是越来越小。

其实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安徽的全部地区已经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但在这次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长三角地区要以上海为中心参与全球竞争,而上海地区只能打造1+7上海都市圈成为超大城市增强竞争力。

而上海都市圈以外的地区也需要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一边被上海吸引去不少地区,另一面,又不得不组建新的竞争机制而抱团取暖。于是在一体化的范畴中,又形成了二个次级都市圈,也就是杭州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

安徽地区的加入更加地为长三角都市圈发展提供了腹地,更是为次都市圈的南京和杭州提供了拓展空间。同时,也可以为合肥都市圈提供更多参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合作,促进合肥为中心的都市圈发展。

安徽地区通过加强合肥都市圈同长三角其他城市群的合作,提供合肥城市群的竞争力;还有大部分长江以南地区和近南京地区参与同杭州城市群和南京都市圈的合作,给城市提出了无限的想象和发展空间。这样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将会较大地提供了安徽各地区的发展实力,也杜绝了合肥省会一家独大的想象,对整个安徽地区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鞅论财经


屁用都没有,你这个地方有钱挣,自然有人来,赶也赶不走,没有钱路子,谁来?

以前安徽挣江浙沪的人力钱,资源钱,以后也不会改变,长三角的苦力,沙石这些都是安徽出的,江浙沪投资安徽的一直是全国最多的,长三角画进去也好,不画进也好,换汤不换药而已吧


股海晓舟


对于江浙沪来说,扩大了经济腹地,有了更充足的发展资源,以及更广大的市场。江浙沪经济发达,一些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向安徽进行转移并同时完成产业升级,而且安徽可以为江浙沪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资源,无论是矿产资源还是人力资源。安徽历史上与江苏同属江南省,后来虽分省而治但同样隶属于两江地区,因此安徽在文化、语言、饮食等方面,与江浙沪有亲近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长三角的大家庭。


精彩无锡


加入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实力,没有实力,别人还是不想带你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