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总是嫌年轻人带娃讲究,说以前他们带娃都是放养,一个赛一个身体棒,怎么回应?

子宁


我婆也经常这么说,刚开始生我仔的时候,说以前他们都是用尿布,我说有这个时间洗尿片还不如好好休息一下吧,省多少事,又不是说非得要忙的不可开交才表示带了孩子,再说尿片湿了温度低点就冷,这个梗之后还有很多都意见不同,我都是说现在社会年代不一样了,孩子体质真的跟我们那会不同,现在吃的穿的用的环境都没以前好,你肯定不能拿以前比,还有育儿知识,你也的跟着进步,恰巧我儿子就是那种体质不太好的,脾胃很弱,我婆就巴不得一天一个鸡蛋,三餐顿顿肉,跟他说脾胃不好不能吃太好,她讲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吃的,我说你孙子这体质能跟别人比不,吃多了反而没好处,事实也是好几次这样就积食。现在才稍微懂我说的确实没错,才注意这些。


zheyang529


其实带娃真不能太讲究,但现在条件好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也没什么错,凡事都有一个度,过了就不好了。

下午才在头条看了一个视频,那个妈妈特别讲究,孩子用的东西必须消毒,出门全副武装,吃的更是精细得不行,孩子不爱吃某些蔬菜,妈妈就想着法子去做,目的就是让孩子多吃两口,每天早上做饭的时间都要差不多两个小时,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孩子总生病,并且脾气非常差,动不动就就地打滚那种,看了一会儿实在看不下去了,心想这样养娃不能养好才怪呢?

相比之下,我家娃养的要粗糙的多,吃的没那么精细,所以也不挑食;从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做不好也不过分苛求,孩子的自理能力上点点变强;出门从来不担心孩子磕着碰着,冷着冻着,孩子虽然总免不了小伤小痛,但身体却棒棒的。

如果视频中那个妈妈那么养孩子的话,我不疯孩子也得疯,看似是爱,实则是害。

其实放养育和讲究并不是矛盾,放养不是不管,而讲究也不是过度保护。举个简单的例子,饭前便后洗手不管是老人和年轻爸爸妈妈都是不会反对的,但孩子所有的衣服、用品等每天或者每次都消毒大概就会有分歧了,消毒有没有必要,当然有,但孩子不可能生活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适当的的接触反而有利于孩子抵抗力的提高。

所以不是谁说的对或者不对的问题,育儿的理念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我们的育儿观不能一直停留在几十年前,也不能对以前的全盘否定,而是应该更合理更科学。


双宝妈育儿


讲究和放养那得看看什么事了,饭前便后洗手那肯定是要的,穿衣吃饭都要注意,稍有不注意就可能着凉感冒或者感染细菌病毒,别说老人那个年代,就是八零九零后小时候也不如现在这么讲究。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细菌和病毒,也没有那么多人贩子,蔬菜水果也没有那么多农药,孩子们可以不洗水果直接吃,肆无忌惮的疯玩乱跑,可现在的社会现实都不允许啊。

当然,孩子们适当放养也是好的,鼓励多进行户外玩,鼓励孩子多跑多跳,这样孩子才不容易积食,增强体质,而不是一味的怕孩子受伤,或者怕孩子弄脏衣物,不让孩子玩泥巴,玩沙子等。平时多接触一些这样的细菌还有助于增强孩子对细菌的抵抗力,孩子也不容易生病。

也不排除太养孩子太讲究的家长,怕孩子不吃饭,一直喂饭,导致孩子都上幼儿园了还不回自己拿勺子吃饭,或者是自己穿鞋穿袜等。一些妈妈对于孩子的饭菜很讲究,不仅每餐单独给孩子做,而且蔬菜肉类的配比都设置后,瓜果蔬菜等必定用专门的清洁液洗净,餐具每天消毒,玩具用品也每天消毒,孩子的衣服更是十二分的对待。宝妈们这样做不能说是不好,也不能说好,把细菌完全阻断,也不利于孩子抵抗力的增强,只要孩子离开宝妈设置的这个安全无毒的环境,就会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生病。适度就可以。

所以,无论是讲究还是放养,都需要有个度,在这个范围内,才是对孩子最好。有些老人们坚持放养,可能也是出于对孩子的好,而忽略了现实,也可能是不愿意这么劳心劳累,不如年轻家长这么有精力,觉得有点麻烦。毕竟是一家人,坐下来好好谈谈或者让老人听听育儿专家或者医生的意见,会更容易达成共识。


祺妈育儿室


现今的社会,大家都知道,上班族不计其数,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把孩子交给父母去照顾,然后自己上班去,朝九晚五的,甚至是加班,没有那所谓的时间来自己照顾孩子,其实老人带孩子有利也有弊。

好的是一方面老人的经验比较丰富,可以减轻年轻父母的压力,让他们把精力放在事业上,也解决了老人在家无聊的情况,孩子可以给老人们带来欢乐,孩子的营养饮食问题会安排得比较好。

弊端是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他们的一些行为和思想是会影响到孩子的,怕的是老人们的一些旧观念会灌输到孩子身上,毕竟有的老人思想跟现代社会是有点脱节的,对孩子过于宠溺也是会造成孩子在性格和心理上的不完善。

孩子在3岁前是建立安全感和一栏的关键时期,希望父母至少有一方陪在身边,不要让孩子有种被抛弃的感觉,这可能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


德珮先生


我奶奶从不说这样的混帐话,她生了十一个,成活的就五个


野狼142802580


时代不同 观念肯定也不同,同时,带娃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要是以前的孩子,哪有现在的皮,所以,一代人一代观念,各有千秋把,当然,还是看父母觉得孩子应该成长成什么样,然后对症下药


玄幻奇侠


我亲戚生了6个,只活下—个…


茧三年


比较下母婴存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