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韓麗晴

凌晨醒來,突然想看看南京這座城,看看熟悉的大街。屋後的建鄴路上,無人,路燈橙色的光如常照著。

遠遠地,終於有輛電動三輪車從豐富路拐了過來,是輛清運垃圾的車,一路撲騰響著開走了,開車的人戴口罩,目不轉睛。幾分鐘後,一輛自行車由遠而近地過來,圍巾和口罩把臉蒙得緊緊的,由東往西,我望著她,直到那個中年的背影消失在朝天宮的路口。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凌晨的馬路上,就這兩輛車、兩個人。

有了奔波的人,天就亮了,城市就醒了,和每個早晨一樣。但又和每個早晨不一樣,許多遠比建鄴路熱鬧的街道,還有城市,這幾天幾乎萬人空巷。

看手機,五點十分。馬路邊香樟樹的葉子正漸漸飽滿、豐盈起來,這是正月初七,空氣裡隱隱盪漾著香氣,植物們已如期醒來。

早春了。此時,武漢珞珈山下的櫻花是不是也正含苞待放呢?

應該是的,美好的事物,從不會辜負人類對它們的期待。多願這個願望此時就能實現,願那些痛苦著的生命,立馬恢復如常。

沒有一個人的內心強大到不受外界的絲毫影響,人類的渺小,生命的脆弱和本能具有的恐懼、慌亂,這一切都來了,在鼠年的開端。網上每天更新疫情,確診人數不斷上升。

每一個變化著的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無論患者,還是醫者,都是血肉之軀,也都是另一個人的依靠,是別人掌心裡的寶,是一個家庭往後生活的希望。

這幾天不同尋常的日子,讓人懂得了什麼叫人生無常。居住在武漢的作家徐魯說他“連日來閉關在家,真切體驗到了苟且偷生的滋味。”茅盾文學獎得主劉醒龍說在武漢“封城”的第三天,大年初一,“我第一次發現自己畢生為之珍惜的文學,是那麼蒼白無力,甚至還不如女兒那滾燙的眼淚!”此時,回顧往昔,每一個平常的晨昏,都是那麼值得我們感恩。

我的同事們日夜奮戰,江蘇五級婦聯聯手戰疫的一條條消息經過他們的勞動推向公眾。從中看到一組數據,江蘇省婦女聯合會、江蘇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聯合眾多愛心媒體和單位,共同發起“在你身邊·抗擊疫魔”健康守護行動,“項目上線40個小時,募集價值786.6萬物資,639萬捐款”,點開網上的捐款通道,捐款人的名字一一跳了出來,許多是網名,10元、20元、100元不等。寫下這行文字時,顯示已有68558人參與了一起捐。換一種方式來表述,就是一件好事被68558人做了68558次。盯著那些陌生的名字看了半天,數字背後的每一個生命,包括那些病患、醫生,

每一個經歷了這場戰疫的人,都是我們應該去傾聽和書寫的真實。

曾有同學說,這個年代,沒有英雄。但其實,平凡人的每一個舉動,就是在創造歷史和書寫傳奇,所謂英雄,就是扛起自己和他人生活的責任。蒙田說:“我們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應該是生活得寫意。”這個寫意,就是利他的精神,當“利他”成為一種習慣,彼此就都過上了寫意的生活。

小區裡樓道每天都消毒,有人問保潔員,你怕不怕?這位家住農村的大姐說,聽政府的號召,按政府說的做,用不著怕。她給電梯的內外按鈕都蒙了一層保鮮膜,每天堅持換,標清更換的時間和責任人。

藥店裡排隊買口罩,排到一半,沒貨了。有人主動勻出幾隻,說,光部分人戴沒用,大家都戴了才安全。別人都學她,把買到的口罩分給後面沒買到的人。

這個春節,許多人處於宅的狀態。有位朋友說,宅在家裡是好的,我們在抗疫一線,每天能睡上三四個小時就已很不錯了。

《道德經》中說,“致虛極,守靜篤”,無論是應對外界事物,還是提升內心境界,都需要回到生命本真的狀態去觀照自我,蒼天有好生之德,人類有自省精神,二者合一,萬物生生不息。書寫者,就是記錄下生命真實的狀態,包括膽怯,勇敢,還有夢想和堅守,把生命從一組數字還原到一個人、一個個人,只有讓信念像光一樣照亮更多人前進的道路,這個世界才會成為我們想要的模樣。

隔著河流,從樓上再看建鄴路上的燈,像掩在香樟樹的綠葉中的一枚枚果實。隨著太陽的升起,城市一點點亮了,看著這熟悉的一切,心,隨之安定下來。


本文節選自《莫愁·小作家》2020年3期卷首語,《小作家》每期卷首均邀請知名作家撰寫,從細微處入手,用溫暖細膩的筆觸帶領孩子感受文學之美。

凌晨醒來,突然想看看南京這座城,看看熟悉的大街。屋後的建鄴路上,無人,路燈橙色的光如常照著。

《信念》——韓麗晴


遠遠地,終於有輛電動三輪車從豐富路拐了過來,是輛清運垃圾的車,一路撲騰響著開走了,開車的人戴口罩,目不轉睛。幾分鐘後,一輛自行車由遠而近地過來,圍巾和口罩把臉蒙得緊緊的,由東往西,我望著她,直到那個中年的背影消失在朝天宮的路口。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凌晨的馬路上,就這兩輛車、兩個人。

有了奔波的人,天就亮了,城市就醒了,和每個早晨一樣。但又和每個早晨不一樣,許多遠比建鄴路熱鬧的街道,還有城市,這幾天幾乎萬人空巷。

看手機,五點十分。馬路邊香樟樹的葉子正漸漸飽滿、豐盈起來,這是正月初七,空氣裡隱隱盪漾著香氣,植物們已如期醒來。

早春了。此時,武漢珞珈山下的櫻花是不是也正含苞待放呢?

《信念》——韓麗晴


應該是的,美好的事物,從不會辜負人類對它們的期待。多願這個願望此時就能實現,願那些痛苦著的生命,立馬恢復如常。

沒有一個人的內心強大到不受外界的絲毫影響,人類的渺小,生命的脆弱和本能具有的恐懼、慌亂,這一切都來了,在鼠年的開端。網上每天更新疫情,確診人數不斷上升。每一個變化著的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無論患者,還是醫者,都是血肉之軀,也都是另一個人的依靠,是別人掌心裡的寶,是一個家庭往後生活的希望。

這幾天不同尋常的日子,讓人懂得了什麼叫人生無常。居住在武漢的作家徐魯說他“連日來閉關在家,真切體驗到了苟且偷生的滋味。”茅盾文學獎得主劉醒龍說在武漢“封城”的第三天,大年初一,“我第一次發現自己畢生為之珍惜的文學,是那麼蒼白無力,甚至還不如女兒那滾燙的眼淚!”此時,回顧往昔,每一個平常的晨昏,都是那麼值得我們感恩。

我的同事們日夜奮戰,江蘇五級婦聯聯手戰疫的一條條消息經過他們的勞動推向公眾。從中看到一組數據,江蘇省婦女聯合會、江蘇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聯合眾多愛心媒體和單位,共同發起“在你身邊·抗擊疫魔”健康守護行動,“項目上線40個小時,募集價值786.6萬物資,639萬捐款”,點開網上的捐款通道,捐款人的名字一一跳了出來,許多是網名,10元、20元、100元不等。寫下這行文字時,顯示已有68558人參與了一起捐。換一種方式來表述,就是一件好事被68558人做了68558次。盯著那些陌生的名字看了半天,數字背後的每一個生命,包括那些病患、醫生,每一個經歷了這場戰疫的人,都是我們應該去傾聽和書寫的真實。

《信念》——韓麗晴


曾有同學說,這個年代,沒有英雄。但其實,平凡人的每一個舉動,就是在創造歷史和書寫傳奇,所謂英雄,就是扛起自己和他人生活的責任。蒙田說:“我們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應該是生活得寫意。”這個寫意,就是利他的精神,當“利他”成為一種習慣,彼此就都過上了寫意的生活。

小區裡樓道每天都消毒,有人問保潔員,你怕不怕?這位家住農村的大姐說,聽政府的號召,按政府說的做,用不著怕。她給電梯的內外按鈕都蒙了一層保鮮膜,每天堅持換,標清更換的時間和責任人。

藥店裡排隊買口罩,排到一半,沒貨了。有人主動勻出幾隻,說,光部分人戴沒用,大家都戴了才安全。別人都學她,把買到的口罩分給後面沒買到的人。

這個春節,許多人處於宅的狀態。有位朋友說,宅在家裡是好的,我們在抗疫一線,每天能睡上三四個小時就已很不錯了。

《信念》——韓麗晴


《道德經》中說,“致虛極,守靜篤”,無論是應對外界事物,還是提升內心境界,都需要回到生命本真的狀態去觀照自我,蒼天有好生之德,人類有自省精神,二者合一,萬物生生不息。書寫者,就是記錄下生命真實的狀態,包括膽怯,勇敢,還有夢想和堅守,把生命從一組數字還原到一個人、一個個人,只有讓信念像光一樣照亮更多人前進的道路,這個世界才會成為我們想要的模樣。

隔著河流,從樓上再看建鄴路上的燈,像掩在香樟樹的綠葉中的一枚枚果實。隨著太陽的升起,城市一點點亮了,看著這熟悉的一切,心,隨之安定下來。


本文節選自《莫愁·小作家》2020年3期卷首語,作者韓麗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