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從河南"農村娃"到首席科學家,他打破國外專利壟斷,為農民增收400多億!

他紮根新型農藥研究領域三十載,以對科學的熱愛與堅持,獲得多個"第一"的輝煌成績:我國第一個

獲得正式登記註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藥品種,我國第一個獲得歐美髮明專利的農藥品種,我國第一個擁有國際通用名稱的創新農藥品種,我國第一個在國外登記銷售的創新農藥品種。他被稱為中國新型農藥創制領導者,開創了中國農藥自主知識產權的先河,實現了幾代中國農藥人的夢想。他就是河南大學化學系82級校友、中化集團化工事業部下屬中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兼瀋陽中化農藥化工研發有限公司殺菌劑研發部總監——劉長令教授。

中國首個!從河南

劉長令,河南鎮平人,1982年考入河南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中化集團瀋陽化工研究院新藥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高級工程師。自1989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瀋陽化工研究院新藥合成室從事國家攻關項目新農藥創制研究工作,被譽為我國"新農藥創制第一人"。主持並完成多項國家"九五"至"十一五"重點科技攻關(或科技支撐)項目,發明的殺菌劑氟嗎啉獲國家和部級發明獎各一項;參加殺菌劑烯肟菌酯的研製,獲部級發明獎一等獎。他先後發表論文500多篇,編著8部,主持完成國家重點課題10餘項,獲得中、美、歐、日等國發明專利200餘件。

2019年11月15日,在2019年度第二批"央企楷模"發佈會上,劉長令教授獲"央企楷模"榮譽稱號。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委員翁傑明等有關領導出席發佈會,併為"央企楷模"頒發獲獎證書。

中國首個!從河南

劉長令的頒獎辭是:"以藥為引,除病害、抗蟲災、降毒性、治歉收,與大自然角力;以藥為根,實現自主知識產權農藥零突破,讓世界認可中國綠色農藥。三十年如一日,千錘百煉,成就新農藥創制第一人。讓大地碩果累累,更讓大地從此新生!"

中國首個!從河南

"央企楷模"評選表彰是國務院國資委組織的一項年度性典型選樹活動,旨在通過宣傳表彰中央企業各行業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人物(或團隊),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央企幹部職工產業報國和愛崗敬業精神,倡導形成愛國奮鬥、擔當盡責、比學趕超、昂揚向上的良好氛圍,樹立中央企業良好形象,凝聚砥礪奮進力量。自2017年首屆"央企楷模"發佈以來,已連續舉辦三屆,共有23名個人、7個團隊獲評"央企楷模"。

中國首個!從河南

他為綠色農藥創制嘔心瀝血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最多人口的國家,民以食為天,糧食生產事關我國社會的繁榮與穩定。面對不斷增長的人口和工業化發展而減少的耕地,必須通過提高農作物的單產來保證糧食的供應。提高單產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種子、土壤管理、各種作物保護措施等等,實際上都在使用,但效果並非立竿見影,尤其是在防治病蟲草害方面,農藥仍然是首選。因此綠色農藥的創制對於我國農業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糧食安全都有著重大意義。

中國首個!從河南

綠色農藥創制屬於原始創新,國際上的研發週期至少10-12年,成功率只有十六萬分之一,難度大、週期長、風險高,直到20世紀末,我國都極少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藥誕生。劉長令生於農村,深知病蟲害給莊稼帶來的嚴重危害,三十年如一日,一心撲在新型農藥研究領域,夢想讓中國人自己的農田用上自主創制的綠色農藥。為研究挑燈夜戰早已是常態,甚至在大年初一,沒有暖氣零下十幾度的實驗室裡,他依然奮鬥在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

"圖書館——實驗室——家",這是他"三點一線"的生活軌跡,是身邊人眼中的"拼命三郎"

中國首個!從河南

正是夢想的指引,對於科學的無限熱愛,以及無人企及的勤奮付出,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劉長令團隊從近3萬個新化合物中篩選出30多個高活性化合物,並確認十多個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工業化開發前景,其中

3個已實現產業化。他帶領團隊開創了我國制定創制農藥FAO標準的先河,並支撐起我國在該領域的產業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由他發明的嘧啶胺類殺菌劑,急性毒性比食鹽的毒性還低,在防治病害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其用量僅是目前市場上常規藥劑用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效果更好、更安全。不僅如此,他和他的團隊還探索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間體衍生化法,打破了國外專利的壟斷,大幅提高了新藥創制的效率和成功率,降低了研發成本,在國內農藥研究創制的巨大空白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劉長令和他的團隊研發出嘧啶胺類等多類化合物,獲准登記的農藥新品種有3個,氟嗎啉獲得中國發明專利金獎,實現了中國農藥創制自主知識產權"零"的突破,唑菌酯及其製劑開創了我國制定農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標準的先河,丁香菌酯是全球鮮有的僅含碳氫氧3種元素的綠色化合物,為世界首創。這些研究成果被產業化後,被運用在蔬菜、水果、水稻、馬鈴薯等多個作物領域,累計銷售10多億元,為農民增收400多億元,同時也支撐起我國在該領域的產業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中國首個!從河南

他載譽滿身,仍奮戰在科研一線

由於在農藥領域特別是新農藥創制領域的突出貢獻,劉長令先後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青年科技獎、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建國60週年中國農藥工業突出貢獻獎等眾多榮譽。劉長令團隊申請國際PCT專利數量和獲得美、歐、日專利數量均居國內同行團隊之首,他帶領的團隊也獲得了2016年中國石化聯合會創新團隊獎。面對眾多的榮譽,劉長令依舊沉迷在創新農藥研製的世界裡,依舊醉心於分子、原子世界合成一個個新的化合物。他不覺得自己已經成功,他說"我還有很多目標要實現"。

中國首個!從河南

熱愛所熱愛的,堅持所堅持的,科學研究是孤寂而又漫長的,在百分之九十九的失敗絕望中才能獲得那期待已久的成功。劉長令三十年始終如一,將滿腔熱血和汗水都揮灑在農田和實驗室,用堅韌不拔的毅力書寫了青春與夢想。

歡迎關注"河南大學招生辦公室"頭條號,獲取百年學府、"雙一流"建設高校——河南大學最新精彩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