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直白、通俗的釣魚“祕籍”,送給在家蝸居的你“閉關修煉”


一篇直白、通俗的釣魚“秘籍”,送給在家蝸居的你“閉關修煉”

釣魚是一個系統的問題,和我們生活中的其實事情一樣,都有一個從不熟悉到熟悉的過程,今天打板了,恢頭喪氣正常,做為一個愛好,總不能因為一次打板就放棄了對吧,那麼我們就要學習、反覆的總結進步,現在是信息社會,網絡上也不乏好多知識帖教給大家如何釣魚,有一些知識恨不得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解釣魚知識,其實就像那句老話說的那樣: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什麼事物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拔苗助長同樣也不適合釣魚這項戶外活動,下面我來和大家談談釣魚需要注意的問題, 我們儘量說的直白一點、通俗一點,看完之後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釣魚第一重要的是什麼?經驗。我就相信一句話:大師們,都是從新手一步一步玩出來的!只要你釣的時間就久了,碰到問題多了,你水平自然就有長進。水平越來越高,技術越來越好,魚釣的就越來越多。大師們沒有幾個是抱著書本成為大師的。都是千山萬水走遍,空軍白板常見,回家總結經驗,下次保證不再犯。長久以往,菜鳥就變成大師了。網上經常看到玩了不久的臺釣,就開始開壇授法的。在這裡我送你們一句話:他們差遠了。想成為大師,沒個十年功夫是不可能的。別以為學了幾天抓口,玩過幾場比賽就是大師了,你打開垂釣頻道看看,國家級比賽上,出洋相的釣法不對的,不是一個兩個。

一篇直白、通俗的釣魚“秘籍”,送給在家蝸居的你“閉關修煉”

魚竿方面,只要你能拋準,它是在你所有的釣魚裝備裡,最後才要考慮的東西。首先考慮的是什麼?魚鉤魚線!你釣多大的魚,就用多大的鉤子,多大的線。首先說魚鉤,魚鉤和魚的體型成正比。想小魚能釣,大魚也跑不了,那你一樣也釣不好。我見過拿零六子線零八大線在水庫,幹起過十七斤野生鯉魚的,可你要讓他用同樣的線組針對一斤到兩斤的野生魚,他會直接罵你煞筆。不是聽說或者看到別人小鉤細線釣起大魚就代表這種行為是可行的,因為這方面的因素太複雜了。天氣,季節,水深,杆子軟硬度,水線深度都有講究。等你玩多了自然就明白了。鉤子技術含量不大,就各種品牌來說,我覺得不分什麼好壞,只要根據你的釣技釣法和用而,注意粗細即可。

一篇直白、通俗的釣魚“秘籍”,送給在家蝸居的你“閉關修煉”

其次是魚線。魚鉤和魚線同樣重要。魚鉤只要選對大小粗細就行了。魚線選擇就有講究了。拉力值,切水性,柔韌度,延伸度,要考慮的很多。國內一百元以內的魚線,基本上都有大大小小的毛病。給新手的建議是釣魚的投資,重心在魚線上。五米四的一套線,二十塊一套還別嫌貴,貴有貴的道理,貴有貴的好處!因為魚線首先要軟,一個朋友跟我顯擺他綁的名牌線線,問他多少錢,他說五米四、四米五都是五塊,直接告訴他那是假線,他不信。三號的大線,從線軸上解下來跟**彈簧一樣,一卷一卷的,拉都拉不直。就這玩意別說切水性如何,影不影響魚就餌入口和浮漂訊號,同樣的杆子,坐一起,我五米四比他釣點遠二十公分跟玩一樣。線軟,線組可以打直,反應訊號迅速,魚入口也方便,這就是好處。

一篇直白、通俗的釣魚“秘籍”,送給在家蝸居的你“閉關修煉”

再說線的切水性,我一個朋友,剛學釣魚,買了一盤線三四十塊吧。以為是很大的投資,線肯定很牛了。一個勁讓我幫它看看魚線質量如何。上手一摸,跳號了,然後告訴他這個價格的線肯定不會太好。玩其他的還好說,玩手杆,肯定不行。後來一起釣魚,同樣三米六線組,我的浮漂就比他遠四十公分!同樣的浮漂他的浮漂一直走漂,我的穩穩當當,這就是切水性的好處。首先,他的線浮力太大,一個勁的往回抽壓水線,線才能沉下去。其次,他的線切水性太差,隨便有點風,浮漂就開始散步了。那次還是在小池塘了,大水庫裡可想而知,這種情況能釣好了?我連拔,他沒口。他覺得是釣魚技術不行,可我讓他換上我的線組,馬上也開始連拔。這就是好線和差線的區別。

一篇直白、通俗的釣魚“秘籍”,送給在家蝸居的你“閉關修煉”

然後是浮漂,浮漂肯定沒魚線重要。但是也不可忽視。雖說只要魚線質量好,魚吃鉤就會給信號,可信號也分大小,靈敏和遲鈍。好的浮漂和壞的浮漂在同樣的情況下,釣獲也是天差地別的。但是什麼事好浮漂呢?浮漂不是越靈敏越好,而是針對你的釣點魚情來選擇。沒小魚鬧得地方,越靈敏越好。恨不得魚從旁邊游過去,浮漂都竄起兩目來。我曾聽過一個笑話,有個人吹牛說魚從線組旁邊游過去,就能從浮漂反應看出來魚的大小種類,甚至是公是母?這雖然只是個笑話,可也反應出了釣魚人對浮漂的極致追求!可一味的追求靈敏,就是一個誤區了。因為很多時候,你要考慮到魚就餌前的雜口,小魚鬧鉤,水流,風浪甚至水深,水溫之類的種種情況。我的朋友們學釣魚時,我給的意見是:買一支綜合型,質量好的浮漂。通常來說,一個浮漂,只要你能正確的分辨出中魚的訊號,就是最適合你的浮漂。等你把一支浮漂吃透了,看熟悉了,瞭解透徹的時候,你就知道這支浮漂的優點和缺點了。簡單的說,在一個魚龍混雜的漁池裡,通過浮漂的信號就八九不離十的判斷出下底是什麼魚在咬鉤,什麼漂相能中魚,這就基本熟悉這個漂子了。在能體現他優點的地方就用它。至於缺點,等你瞭解了,你自然知道你的第二支浮漂要買什麼樣的,然後再購置新的浮漂。所以建議你,多花點錢,入手一支好點的浮漂,慢慢的去熟悉它,瞭解它。等你技術好了,自然就知道再給它找個什麼樣的伴侶了。

一篇直白、通俗的釣魚“秘籍”,送給在家蝸居的你“閉關修煉”

然後該說魚餌,魚餌其實比浮漂重要,但是這東西地域性太強。相鄰五百米水質不同的水域,用餌都不一樣,別說不同的省份了。我認識的釣魚高手也不少,沒一個人敢給人隨便說個配方就保證上魚的,技術越高的越謙虛。如果你們看過電視臺出的一個釣魚節目,注意一下老化那一集。老爺子可是中國釣魚界的泰山北斗。可他到了陌生的釣點第一件事是什麼?先找各地的釣友換魚餌。看人家上魚了,趕緊問問用的什麼,拿自己的魚餌去跟人換自己沒見過的魚餌。去釣草魚,一上午釣不到,趕緊找漁具店問問該怎麼釣。這才是一個釣魚老手該具備的素質。至於那些在網上不問你去哪裡釣魚,甚至他都沒去過或者打聽過就隨便給個配方告訴你能上魚的人,告訴你們,這種人離他們遠點,說不定就把你帶溝裡了。

一篇直白、通俗的釣魚“秘籍”,送給在家蝸居的你“閉關修煉”

再說說魚竿吧,魚竿重要的地方在哪兒?首先:你能把每一鉤都拋到同一個位置。其次,你用著不覺得累。這就足夠了。至於軟硬,就看你釣什麼魚了。釣小魚,用小號線組,用軟杆,一可以護線,不至於切線,二不傷魚,環保最重要,三手感好,小魚也讓你有要線的感覺。至於大體型魚特別是搶魚階段,一定要用硬杆。因為硬杆起魚快。我見過用短接軟杆在魚塘玩,釣了一條十幾斤的草魚,三個人輪流溜了一個多小時,就是抄不起來。別人用硬杆,在他們溜魚的時候,上了三條四五斤的鯉魚和一條十幾斤的草魚。也見過水庫裡上了一條四五斤的鯉魚,死活溜不起來線也不會斷的,當時那位釣友急得團團轉,累的吐血,一個勁喊著誰來幫它溜溜魚,魚跑了都沒事,可就沒人上去幫忙,應為怕他的杆子斷。當然, 在時下流行的黑坑偷驢的時候,我還是建議大家用二八調調性的感覺為好。這就是軟杆和硬杆的差別,至於什麼品牌,那都是浮雲。只要你能拋準,不覺得累,這就足夠了。

一篇直白、通俗的釣魚“秘籍”,送給在家蝸居的你“閉關修煉”

還有好多釣友糾結釣箱、釣椅的問題。這個方面就要看你平時怎麼玩了。玩杆塘,釣箱就行了,因為岸邊平整,釣箱裝東西方便,挪釣位也方便。野釣當然是釣椅了,四腿自由升降,全地形適應。我是黑坑野釣通吃,每次野釣在水邊看到平平整整的土坑都想笑。釣魚找活幹,不知道挖土的這位釣友是什麼心情。如果這個釣位不出魚,他會不會捨得換釣位?當然,並不是說釣箱不好。不經常野戰的,釣箱也是很好的選擇,至於野戰的,還是釣椅好。釣箱挪窩是不方便,可勝在不用考慮釣位。只要這裡有魚我就能在這坐。當然,沒這兩樣一樣釣魚,一樣能釣好魚,釣好多魚。

一篇直白、通俗的釣魚“秘籍”,送給在家蝸居的你“閉關修煉”

說說封杆的事吧。天一冷很多朋友都封杆了,是因為天冷還是因為釣不到魚?我就覺得冬天完全沒必要封杆,甚至還是釣小水庫河池塘的黃金季節。為什麼呢?因為魚只要活著,它就會一直吃,一直遊。冬天魚還有個習慣就是魚抱團。只要釣到一條,下面就有一群。冬天的池塘或者小型水庫,因為水域面積小,魚群遊動時總有到你身邊的時候。只要耐心,等來第一條魚就代表你今天可能會爆護。還有個好處是冬天水溫很低的時候小魚蟄伏,找些藏身處就不愛動了,可以放心大膽的用餌。我們碰到小魚鬧鉤厲害的地方,蟲腥餌百無禁忌,一般都是留待冬天再去修理他們。另外大型水庫冬季也是打串鉤釣的黃金季節,只要找準了地方,一串三、四個玩著也挺過癮的。只要穿暖和,冬天水邊曬曬太陽還是很舒服的,我做過瘋狂的事情是冬天在水邊喝啤酒。

一篇直白、通俗的釣魚“秘籍”,送給在家蝸居的你“閉關修煉”

窩子最蛋疼的地方在哪呢?打窩!絕對是打窩!打多少打什麼都是個大問題。打什麼窩子因地制宜,各地均有所不同,但是窩子的量卻是相同的。我先舉個例子,朋友有個大魚缸,裡面養著我釣來的小鯽魚,草金,小鯧魚,小麥穗趴地虎之類的。總之都是野生或者半野生的。往魚缸裡扔幾根幹掛麵,魚兒們在哪裡啃啊啃,挺可愛的。可這時候往裡面扔幾根蚯蚓,就是掐斷了的蚯蚓,魚兒也沒表現出太大的興趣。還是隻專注於眼前的幹掛麵,除非剛好游過來,才會去吃蚯蚓。其他眼前有掛麵的的甚至離蚯蚓只有幾公分都不會去嘗的,這就是所謂的死窩。看到這裡你還會到了水邊先撲通撲通扔一盆嗎?窩子宜打不宜重。尤其是陌生釣點,根本不知道魚情就盲目的打窩是最不可取的。做窩的訣竅在於補窩,少打窩勤補窩才是王道。在我看來,一個合適的窩點,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人少,人少不容易產生噪音,魚能從容的在窩子裡覓食而不會受到驚擾!

2、有天然形成的小型魚窩,有天然窩子再打點窩料下去,會更省事!

3、位於魚道附近,魚道就是深水淺水交界的地方!

4、水深能滿足垂釣要求,太深不好釣,太淺不藏魚

一篇直白、通俗的釣魚“秘籍”,送給在家蝸居的你“閉關修煉”

簡單說吧,就是沒去過的地方和魚少的地方少打或者不打窩子。熟悉的釣點確定魚多魚大窩子打重點沒事。魚上的快的時候補窩。尤其是連續接口雙飛時,一定要及時補窩,要不一會就該斷口了。至於下鉤就有魚的地方就隨意了。特別提醒一下二手魚儘量不要做霧化的窩子,會把那些老滑魚嚇跑的。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一通,我的初衷是讓大家少走彎路,不要被一些表面現象牽著鼻子走,做什麼事情都要踏踏實地的去做,一腳一個腳印,即使相當一部分人沒有成為大師的理想和抱負,也不至於錯亂雜章的弄不明白,稀裡糊塗的去釣魚,我們的目的就是越釣越明白越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