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栽培,如何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获得高产?

五常大米惠惠


在蔗芽出苗基本结束时检查,凡隔30厘米以上缺芽的地方都要补植蔗苗,保证亩有基本苗数4000株以上,补苗应抓紧在雨后立即进行。

二、及时追肥、适时培土。

甘蔗的苗期和分蘖期吸收的养分数量虽然不多,但幼苗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要比较迫切,对养分缺乏很敏感,一旦缺肥对幼苗生长造成的损害,即使在伸长期再加倍施肥也难以补救,最终使产量下降。在蔗苗基本上长出5—6片真叶时及时进行追肥,追肥实行开沟深施肥以避免肥料流失,促进蔗苗和新根的生长,促进早分蘖、长壮分蘖,结合中耕除草并进行甘蔗小培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每亩蔗苗数达8000苗以上且90%的蔗苗已进入拔节初期即开始大培土,甘蔗进入拔节伸长期,正是高温多雨、光照充足季节,是甘蔗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决定甘蔗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及时重施攻茎肥,氮肥施用量占全生长期的50%以上,结合甘蔗大培土,培土高20厘米,用碎土充实蔗株基部,培大土并压实,培成龟背形。

三、合理排灌,抗旱保收。

根据甘蔗各个生长期的生理用水进行灌溉防旱、排水防涝,调节和控制土壤水分,满足甘蔗各个生育期的生理用水,是夺取甘蔗高产高糖的重要保证。甘蔗苗期需水量少,适逢雨季,应注意排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切忌“浸泡”;伸长期是甘蔗一生需水最大的时期,土壤必须保持湿润的状态,才能满足甘蔗旺盛生长的需要;成熟期耗水量逐渐减少,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有利于蔗糖分的积累。

为了减少秋旱对甘蔗生长的影响,采取一些必要的抗旱措施:

一是在大培土时进行封沟贮水,把蔗地行沟分成若干段,拦截、积存雨水,充分利用天然降雨;二是视干旱程度进行不定期喷、灌水,满足甘蔗生理用水。

四、注意防台风抗倒伏。

一是保障甘蔗前期的肥水供给,促进甘蔗早生快长,茎杆粗壮,增强甘蔗的抗伏能力;二是切实做好甘蔗的中耕大培土,为甘蔗加固抗倒;三是做好台风过后的善后管理工作。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台风对甘蔗带来的灾害影响。

五、科学防治病虫害、鼠害。

甘蔗黑穗病:又称黑粉病、灰包病、俗话也称“蔗公”,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成为大蔗区的重要病源之一。防治措施:

1、最好在种蔗前进行种子消毒,用2%—3%的石灰水浸种24小时,或用52℃的热水浸种20分钟;

2、清除田间病株,拨除烧毁或深埋病株;

3、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合理排灌,配方施肥等,促进蔗苗健康生长,增强抗病力。

甘蔗梢腐病:早期幼叶基部出现褪黄色的斑块,斑块上发现红褐色的小点或条纹,后来条纹裂开,病叶的基部比正常叶狭小,略扭曲并有皱褶,梢头部的叶片常扭缠在一起;如果仅是叶部受害,植株一般还可以恢复生长。但最严重时梢部腐烂,幼嫩的心叶坏死,使整株甘蔗枯死。本病在7~8月份,干旱一段时间后再下大雨时最容易发病。





桂林阿杰哥


甘蔗是一种热带的水果,它的味道吃起来也十分的甜美,而且营养也比较丰富,能够制作蔗糖,所以很多农民朋友也开始种植甘蔗,种植甘蔗一定要了解甘蔗的种植技巧,注意保持土壤的肥沃,这样甘蔗能够长得更健壮。

甘蔗种植技术

首先,注意深耕土地。甘蔗在整地的时候,可以使用机械,这样甘蔗的生长效率比较高,一般来说需要35公分的深度,这样甘蔗的土壤才会变得更加疏松,还可以做甘蔗沟,在平时一定要注意整地,这样甘蔗能够生长的更好。一般来说甘蔗的株距可以保持在40公分左右,这样甘蔗能够生长的更好。

其次,注意培养种茎,大家在种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可以在水田和低洼的地方种植,但是品种一定要选好,一般来说只要播种12个月之后,把甘蔗提前都埋到土壤中,然后注意精挑细选甘蔗,把甘蔗根部的关节砍断,然后埋到土壤中,并注意浇水,一周之后甘蔗就能发芽,并且可以把甘蔗的芽苗分割,直接用种子繁殖即可。

再次,注意及时的播种,甘蔗在播种的时候需要施加基肥,这样能够促进甘蔗苗的生长,一般来说施加300斤的复合肥作为基肥,然后把它均匀的撒在沟底,同底部的土壤混合,但是不要让种茎直接触到肥料,因为这样很可能造成甘蔗出现烧根的情况。一般来说播种甘蔗的时候要注意间距,这样等到甘蔗苗长出来之后,有充足的光照。

最后,注意及时的施肥,播种好甘蔗之后,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施肥,可以为它施加一些氮肥和磷钾肥,并且保证它的甜度,这样有利于甘蔗的生长,不过在平时大家可以使用配制好的有机肥,这样能够满足它的生长需要。

高产管理方法

首先第一个就是种植甘蔗前期的管理做法,那就是查苗补苗。大家肯定都知道,种苗的齐全与否,是种植获得高产的要素之一,甘蔗也不例外。我们在育苗的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造成种苗不齐全,比如说育苗的时间短,天气变化太快,还有一些病虫害等原因。所以我们要做好查苗,及时的发现一些生长不好,或者是死掉的种苗,然后再及时的补种,我们在补苗的时候,要选择那些提前留好的种苗,补苗的时候,要注意把泥土一块移栽到大田里。

然后第二个田间管理就是间苗和定苗,间苗和定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甘蔗能合理的分布,达到全部都健康生长的状态,让种苗之间不会相互影响。间苗的时候要有标准,标准一般有五个,分别是去除长势弱的,长的密集的,发芽晚的,扎根浅的和有病虫害的。所以一定要及时的把这些不好的种苗给去除掉,避免消耗掉更多的养分,影响其他的种苗的生长。间苗的时间一般是选择在种苗分蘖的末期。

第三个田间管理就是除草和培土,打击如果去看过种植甘蔗的田之后,就可以发现甘蔗田里的杂草生长速度是很快的,而且还多,所以要做好除草的工作,不过现在可以用药物进行除草,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减少了大量的人工。然后就是培土,一般种植甘蔗的培土是要进行三次的,第一次是在甘蔗幼苗长出六片叶子的时候,第二次是在甘蔗分蘖的盛期的时候,第三次是在甘蔗生长初期的时候。培土是因为甘蔗的根系会长出土外边,为了让根系还能继续吸收营养,所以要培土。

最后第四个田间管理就是灌溉和排水。一般来说甘蔗的灌溉是根据甘蔗的生长习性来决定的,甘蔗在萌芽时期,分蘖时期和成熟时期,这三个时期需水量不是很大,在甘蔗的伸长期会加大需水量,所以我们在灌溉的时候,要注意这个规律。虽然说甘蔗在那三个时期,需水量不多,但是还是要保证田里是湿润的状态。然后是排水,甘蔗并不是一个耐涝的植物,所以,在雨季来临的时候,要注意排水,不要形成积水,造成甘蔗烂根。

朋友们现在对甘蔗的种植技术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在种植甘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深耕土壤,然后给甘蔗保持充分的阳光,在平时施加一些基肥,然后可以在低洼的地方种植,在平时注意播种时间,然后注意及时的追肥,这样甘蔗就能长得更好。







乡下曹十一


大家好!,我是药王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谢谢!

甘蔗高产栽培十步法则:

一、用大功率中型拖拉机或挖掘机深耕深松整地,开沟后用人工清尽沟底松泥,开行沟深为40公分左右(含沟边浮土),宽25~30厘米,行距1米。

二、基肥施用经堆放一个月左右腐熟的鸡粪,每亩施800~1000公斤,高而壮29%复混肥100公斤。

三、选新台22号尾茎种,砍蔗2~3芽,用2%石灰水浸泡24小时进行消毒蔗种,摆品字型,一般每亩下种7000芽(每米10~12芽)左右。

四、下种后用农药福戈兑水喷湿蔗种、植沟用吡·毒颗粒剂农药3公斤喷撒施到沟,防治地下害虫,用细土盖种,盖土5公分左右,然用乙草胺喷地表封闭进行防草。

五、一般在3月中旬前种蔗,因其劳力和时间有限,不盖地膜,种冬植蔗并盖膜的,甘蔗产量更高。

六、4月底亩施5公斤尿素,进行催苗。

七、5月底至6月初追施攻茎肥,亩施45%复混肥100公斤,尿素50公斤,均衡撒施到蔗株基部,盖土至不见肥料。盖土后喷乙草胺除草剂封闭防草。

八、按糖厂发布的防螟虫信息进行喷施福戈防治螟虫,最关键的是6月初一定要喷药杀虫,否则甘蔗会断尾而影响产量。

九、9~10月、雨后追拖壮尾肥,每亩撒施尿素15公斤,可以防止早衰,提高甘蔗产量,而且提高宿根发株率(9~10月份施肥对最终甘蔗糖分有影响,据化验表明,施壮尾肥比不施壮尾肥甘蔗糖分低0.5~0.8个百分点)。

十、用平头利铲砍蔗,平土或入土2~3cm砍收。


药王爷


甘蔗栽培,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固然能够提高产量,但还与品种、气候、土壤等因素密切相关了。良好的品种可以减少后期的管理,还能降低甘蔗的发病几率,从而提高甘蔗的产量。

在南方很多地区,使用甘蔗尾巴来种植可以提高种的成活率,而且尾部的幼芽多、抗寒性也好,所以存活率相对高一些。

田间管理主要通过对土壤进行科学养护,我们都知道甘蔗需要种植在阳光充足,排灌能力强并且肥沃松软的土壤上,所以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松土。

其次是施肥,在进行松土翻犁之前,将底肥抛施一次然后反复将泥土和家肥一起耕耘,使其与土壤均匀搅拌在一起,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并且加强保水保肥的能力。

甘蔗前期的生长速度比较快,需要充足的氮磷钾肥,在追肥的时候前后至少要施三次肥才能满足所需的营养。

后期甘蔗变高后容易倒伏,更需要加强田间管理,要定期进行中耕培土,防止甘蔗倒伏,将老叶及时剪除,提高空气通透性,能够充分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