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业企业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月7日讯 (记者 黄鑫)近日,为积极响应中央复产复工号召,确保疫情防控期间重要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山东省广大工业企业迅速组织职工返岗复工,从“居家模式”切换到“返工模式”,实现抗击疫情、支援前线、安全生产“三不误、三促进”。

在产的企业机器轰鸣,马不停蹄满负荷生产。事实上,春节期间,山东省绝大多数防疫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就坚持“不停机”生产,把开足马力生产作为对防疫一线的最大支持。比如,日照三奇、枣庄康力、东营俊富、魏桥家纺、滨州清渤美等企业假期未放一天假,24小时两班倒,原生产线开足马力,购置新设备全面扩产,培训后勤人员支援一线,最大限度扩产能、增产量、保供应。

自1月27日至2月4日,山东省累计生产口罩1956万只、防护服73405套、防护面罩13.7万只、护目镜10.63万只、75°酒精1305吨、84消毒液12780吨。其中,支援湖北口罩808.26万只、防护服14.78万套、防护面罩12.5万个、隔离眼罩(护目镜)7.5万个。

即将复工的企业强化安全,摩拳擦掌迅速复工复产。山东省春节放假的企业坚决把快复工、早复产作为对社会的最大贡献。特别是食品、轻工、纺织、日化等企业,以保障群众生产生活为己任,在全面落实复工复产备案制度、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严格核查返岗人员疫情、做好防护物资和人员配备、全面开展厂区消毒等工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克服困难,火速进入复工复产状态。

据了解,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将全面复工复产,其中省工信厅双向联系服务的1268家企业纷纷表态将以饱满的热情恢复生产。

竣工项目蓄势待发,抓紧调试验收投产。各级各部门紧盯山东省950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和473个省级企业技术改造导向目录重点项目,对2019年底竣工项目启动“急事快办、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跨部门、跨层级做好障协调工作,加快各领域、各环节验收审核,推动项目早试车、早投产、早见效。

在省市县三级的共同推动下,去年投资新上一批项目顺利实现“当年投资、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其中,河口区仙河药业公司在去年12月份通过生产线、锅炉、污水处理等设备验收,在春节之前顺利完成设备调试和生产线磨合,目前已实现年产500吨蒙脱石散项目达产达效,成为支援防疫前线的新生力量。

据统计,截至2月6日,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陆续开工投产,开工率逐日提升,其中32家口罩在产企业达产率110.84%、3家防护服在产企业达产率100.72%、2家防护面罩在产企业达产率115%,重点调度的3家消毒酒精在产企业达产率83.07%、3家消毒液在产企业达产率52.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