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与大咖之间,相差这3种思维方式

大作家史铁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之间的差别。”


猪之间的相差,最多是百分之零点零几的基因的差距;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隔着认知的差距。认知不同,天地之差。而造成认知不同的原因,是面对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


我毕业于一所985院校,同学们还是很有上进心的,毕业之后,大部分都保持着学习的状态。6年过去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差距,愈发明显了。


有同学通过不断学习,成为了有名的培训师,还开启了自己的咨询公司,现在已是年入千万以上的“大咖”;而大部分是不断进修、考证,精进职场技能后,依然在原工作岗位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实质性突破,依然还是“普通人”。包括我自己,虽然职场也有一定的晋升,但是并不十分如意。


一样的很努力,是什么造成了学习结果,如此的不同呢?


秋叶大叔的《高效学习7堂课》,犹如当头棒喝,点醒了我,让我认识到普通人和大咖之间思维方式如此不同,也为我今后的学习之路,指明了方向。


普通人与大咖之间,相差这3种思维方式


01 成果思维


其实我上学时期,一直是学霸,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还获得奖学金。可是到了职场,却表现平平。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6年时间,才逐渐开始在职场有点发展。

秋叶大叔在这本书里的一句话,“不解决问题的学习都是自嗨。” 最根本的学习成果,是通过学习拥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学时期的学习,是以考试为中心的;而步入职场或者创业的学习,应该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同时每次学习,都应该有成果,不然白费了时间。如果早点看到秋叶大叔这本书,可能我用3年时间,就能实现现在的成绩。

而从输出的角度,秋叶大叔总结了4个对照条件,可以用来对标我们的学习成果:

1)可以用于个人求职晋升或各种评选

在开始学习时候,思考一下,自己在哪些领域有刚性要求,努力让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这些要求相对应,这样的学习成果,就能为职场晋升,添砖加瓦。

2)可以用于推荐下一阶段的工作

如果学习是为了完成项目,那么在某一项目阶段的学习,就应该围绕能够把项目往下一个阶段推进。

3)可以用来解决某种特定的问题

比如,工作中如果需要给大领导进行项目展示,但是做PPT却是自己的弱项,那么就可以通过快速学习,提升自己做PPT的能力,直接应用。

4)可以用于赚钱

虽然挣钱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但是收入的高低,是我们学习成果一个衡量标准,因为这代表了我们通过学习,所能创造的价值大小,况且收入提升,对于家人生活品质的提升,是有帮助的。

比如,学习写作,如果写作写得好,初期可以投稿到各大平台成为签约作者,后期还可以开设训练营,教授别人写作来赚取授课费用。

以上4个,是我们学习的时候,需要思考的“产出”。成果思维,能够让我们的学习有的放矢,更加高效。


普通人与大咖之间,相差这3种思维方式


02行家思维


有一天,你需要进行一场面对500人的公众演讲,可是你之前从来没有过经验,也不知道如何提升。于是你就在网上搜了几个演讲的视频,边看边练,最后可能演讲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演讲成绩是6分(满分10分),反应不温不火。

与此同时,一位大咖也收到了相似的邀请,[2] 他跑去请教了一位资深的演讲大师,问问想要做好演讲,需要哪些能力?比如PPT演讲稿、比如台风站姿、比如讲故事的能力、比如气氛互动等等。之后,逐一突破能力缺口。最后,演讲现场,掌声雷鸣。

秋叶大叔在书中提到了两种学习方式,让我印象深刻:松鼠型学习和密封蜜蜂型学习

“松鼠型学习者”,擅长储存大量“干货”,到用的时候,却不记得放在了哪里;而“蜜蜂型学习者”,先从简单的、基础的东西开始,搭建框架,理清学习路径,一点点的积累。

前者,是普通人的学习方式;后者,是大咖的学习方式,他们最后成为了真正的行家。

对于大咖而言,学习的第一步,是搭建“知识框架”,也就是跟主题相关的“知识树”。

关于搭建一个额行业的只是看框架树,秋叶大叔的一个建议是,短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另外,还可以请教相关领域的行家,专家。

03 复利思维


从碎片化的思维学习到框架式的学习,能够尽快的掌握一个领域的底层逻辑和知识体系,以此解决了生活中面临的一个问题。

但是真正的高手,在思考问题应该怎么解决的同时,还会思考,如何才能在未来,解决更多的问题?如何帮更多人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就是复利思维。

单纯从写作来说,秋叶大叔提出了与写作技能提升相关的5种复利方式:

  • 质量复利:高质量的文章可以被反复推荐,带来认同;
  • 分发复利:写得合格的文字,可以分发到不同的流量凭条,带来更多的流量回报;
  • 变现复利:可以把得到认可的文字集结出书,改成分享、微课或者培训内容;
  • 人脉复利
    :可以通过文字链接别人,也可以在文字中帮助别人;
  • 人设复利:坚持写某种风格的文字,让别人建立对自己的某种音响,这是人设复利。

以上的复利,不仅能为过去,也能为未来,在不同场合带来持续性回报。

越多的运用复利,一个人的学习动力也会越强,同时在未来,收获也会呈指数倍的增长。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就要了解这样的人是如何思考问题的;想成为大咖,首先就要学习大咖的思维方式。


普通人与大咖之间,相差这3种思维方式


《高效学习7堂课》这本书, 从定位,到精进,到输出,到复盘和迁移,阐述了一位普通人进化为大咖的过程思路。


其中,详解的36个大咖的思维方式,每个都让我醍醐灌顶。


我截取了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3个来陈述,其他的33个思维方式,也同样值得去学习、体会和实践、应用,一定会为我们的学习效果,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