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魏無羨消失的十六年間,屬於藍忘機的是反思和等待

肖戰和王一博主演的電視劇《陳情令》劇評,忘羨之死別篇3。

踏過千山萬水,只為尋你;

翻過千巖萬壑,只為找你;

跨過千辛萬苦,只為等你;

越過千難萬險,只為迎你……


十六年前,他目睹知己逝去,天人永隔,無法挽回;十六年間,他不斷深入思考,痛定思痛,重拾信念;十六年後,他經過歲月沉澱,成熟睿智,包容強大。十六年的光陰,也許不足以讓滄海變桑田,卻足以讓他的思念深深刻骨,沉沉銘心。歷遍江南塞北,看盡煙雨荒漠,細數晨昏落花,緩尋朝暮芳草,在萬丈紅塵上,在時光阡陌中,等候一人歸來……


十六年間,屬於藍忘機的關鍵字是反思和等待。

《陳情令》魏無羨消失的十六年間,屬於藍忘機的是反思和等待

一、反思


看過一句臺詞,大概意思是說人類需要一個洞穴期,在黑暗中反思,獲得前進動力。被罰戒鞭寒潭洞閉關的三年,就是藍忘機的“洞穴期”,是他的至暗時光,他眼睜睜地看著知己心灰意冷地跳崖身亡,把悔痛傷永遠地留在不夜天,他很長時間都處於抑鬱迷茫、無助絕望的情緒中。但藍忘機是個非常優秀的人,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在痛苦中思考三個最核心的問題:


1、魏無羨為什麼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魏無羨天資聰穎,灑脫不羈,豁達通透,重情重義,始終懷著一顆赤子之心鋤奸扶弱。他明明是射日之徵的大功臣,他明明沒有做過一件違背正義之事,但因修詭道和陰虎符,成為仙門百家眼中釘肉中刺,受到各種指責和陷害。在不夜天面對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時,他滿腔悲憤與不屑,對這個黑白顛倒的世界進行嘲諷與控訴,師姐身死後,他僅剩的一束光熄滅了,他太累了,再沒有求生意志,決絕地告別這個骯髒的世界,勾銷所有罪責,乾淨徹底地走,不留一絲眷戀。藍忘機終於明白,只要有陰虎符,魏無羨做得再多再好,也對抗不了利益爭奪,躲不開陰謀算計,因為稱霸的野心是永遠不會停止的。

《陳情令》魏無羨消失的十六年間,屬於藍忘機的是反思和等待


2、我為什麼沒有救回魏無羨?


藍忘機從小按照嚴苛的藍氏標準,變成雅正端方的含光君,成為最稱職的世家子弟楷模,但也變成冰冷無趣的小古板。遇到魏無羨後,他的世界開始折射出鮮活的色彩,失去魏無羨後,他的世界又變得蒼白,他不斷地拷問自己,他到底哪裡錯了?

《陳情令》魏無羨消失的十六年間,屬於藍忘機的是反思和等待

一錯在不敢逾越正邪界限。雖然他知道魏無羨堅守鋤奸扶弱的初心,但他的身份和家規給他無形制約,始終不敢公開和魏無羨站在一起,不敢公然支持魏無羨的詭道術法,魏無羨一直以為他們是正邪對立的;


二錯在拙於表達。他的心緒雖深似大海高山,卻不會宣之於口,一次次起爭執不歡而散,一次次沉默地看著魏無羨離開,黯然神傷卻苦於沒有立場挽留,魏無羨也一次次誤會他的擔心,自己勇敢一點會不會一切都不同?;

《陳情令》魏無羨消失的十六年間,屬於藍忘機的是反思和等待

三錯在不懂得核心需求。他回想起江厭離對魏無羨的態度,才猛地驚醒,原來魏無羨最需要不是說教和逼迫,而是無條件的信任維護,無微不至的理解關心,他實在太剛,咄咄逼人,不是“此道損身,更損心性”,就是“和我回姑蘇”,要不就是“你當真控制得住”,魏無羨怎能接受?


四錯在自身不夠強大。雖然他是仙門名士,但依然是沒有話語權的,即使知道各世家對魏無羨的嫉恨與覬覦也束手無策,只能偷偷去看望。如果他足夠強大,足以震懾百家,才能真正能為魏無羨撐起一片天空展翅翱翔。

《陳情令》魏無羨消失的十六年間,屬於藍忘機的是反思和等待

3、我能為他做些什麼?


魏無羨縱身一跳,一切都一筆勾銷,活得轟轟烈烈,走得乾乾淨淨,留下個傷心絕望的他該怎麼辦?但他必須要好好活著,這是魏無羨鬆手時最後的心願。如果他也死了,真是親者痛仇者快,還有誰能記得魏無羨的好?誰來替魏無羨昭雪?阿苑誰來撫養?共同的誓言誰來完成?我真的不怕死,我只怕我死後在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記得你!

《陳情令》魏無羨消失的十六年間,屬於藍忘機的是反思和等待

隔世守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