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农业的你能够从这次突发事件中看到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吗?

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有利就有弊,有弊也就有利”。

对于所有的行业来说,这次疫情是一只意想不到的“黑天鹅”。对于某些行业和领域,经历过这次疫情会加速其整体发展。但对于所有行业来说,疫情是危机,既是短期的压力,也是一个行业格局变动的机会。寒冬让企业优胜劣汰,挺过去的企业将会拿下“春天到来之时”更大的市场份额。


2003年,“非典”曾经把大众困在室内,间接导致短信使用量剧增,增加了中国移动等公司的收入,同样也让一些互联网公司找到了盈利模式,推动网上购物和淘宝的崛起。


17年后,当重大疫情重演,“互联网+”也重演了当年互联网服务加速普及的过程,在渗透率低的领域,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非常时期、非常事件会压垮一些商业形态,但非常时期也是一个重塑人们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的机会。


干农业的你能够从这次突发事件中看到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吗?


每天上好闹钟、网购蔬菜、在线问诊、买药送货上门、在线上课、远程办公开始成为疫情期间的生活日常。曾经绞尽脑汁想触达更多潜在用户的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企业服务、本地生活便利服务等,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疫情成了催化剂,让很多用户有机会认知和使用那些“互联网+”的垂直服务。


但眼下,机会已经摆在了一些行业面前。当然了还要看综合能力,看其后续的服务是否能真正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其中包含了“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医药O2O、在线教育、企业线上服务、生活服务、线上娱乐”等。今天说一下我们农产品在这次疫情中的“机会和发展机遇”。


具体到农产品配送企业业务转向的做法,要发展个人、家庭消费者,同时加强线上商城运营。主要可以从以下四点着手:


第一,先在商城开通面向个人/家庭消费通道。


第二,加强线上营销,自有商城更新面对个人/家庭端的功能,针对性设计防疫期间的套餐,比如平价套餐、家庭蔬果包等。品牌自有公众号上推送生鲜供应功能及相应套餐介绍文章、海报、蔬果宣传小视频等,通过员工的朋友圈、微信群触及个人用户,并与公众号关注人群做互动。设置各类优惠套餐。


第三,针对个人/家庭用户的商城界面,适当减少生鲜产品种类,仅推出个人/家庭常吃的产品,这样可以提高备货效率,减少人力支出,也降低采购压力。疫情期间食客对生鲜产品的基本需求是安全卫生,所以在菜品的安全方面也要做足宣传,比如使用溯源系统出具溯源详情。


第四,可以采取社区团购、拼团的方式销售;联系附近匹配的小区,找社区团购负责人,开展团购。相当于发展社区团购负责人为商城代理,透过团购,想办法获取社区用户。


干农业的你能够从这次突发事件中看到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吗?


在疫情期间,很多的生鲜电商都有所动作,对于这些生鲜电商来说,一方面是他们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是为国家,消费者出一份力,解决了消费者的生活保障,避免了菜市场那种人群聚集的情况,防止病毒的传播。不过,与传统线下模式相比,线上平台们在面临突发事件中,有更灵活的服务模式。


配送方式也较以往有所不同,配送员配送时都要佩戴口罩,进出都要消毒,以非接触方式配送,一般是放在门口,告诉顾客来拿。在疫情的阴影之下,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努力值得鼓励。但只有不断满足用户递增的需求,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