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人间处处是办公。

过去几天,很多人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洗漱,而是打卡。疫情当下,在家远程办公成了大量公司为数不多的选项,据钉钉的数据显示,2 月 3 日当天有两亿人用钉钉在家办公,更别提还有在用企业微信或是其他办公平台的人。

人数之多,前所未有,以至于彭博社直接称它为「全球最大的在家办公实验」。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不过,这场实验的开局显然不太顺利,问题的关键不只是我们要面对陌生的远程协作办公,还在于国内线上办公平台的准备不足。

新年开工第一天,钉钉崩完企业微信崩,就连飞书也变得有些卡。

但在疫情之下,各大平台一边开放免费使用,一边功能免费提升,到底谁更好用?过去几天我们试着体验了企业微信(腾讯 Tencent)、钉钉(阿里巴巴 Alibaba)以及飞书(字节跳动 ByteDance)这三个关注度较高的远程办公平台。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谁的语音在掉线?

开会是逃不开的,即使是在当下。

对于远程办公来说,语音 / 视频会议几乎成了必然选项。在功能上,企业微信、钉钉和飞书没有太大的区别,考验的反而是更底层的技术——后台能不能应付大流量的冲击。换言之,视频会议稳不稳是关键,画面质量和美颜功能倒在其次。

从网上的反馈看,企业微信和钉钉的视频会议在开工首日都出现了集体崩溃,两家都在不断扩容以满足服务器需求。据钉钉和阿里云放出的消息,钉钉在 3、4 日分别都扩容了 1 万台服务器。

与之相比,飞书或许是受到的流量冲击较小,除了首日部分网友反馈有些卡,并没有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而从后几日的体验来看,三家的在线会议基本已经趋于稳定,偶尔出现的延迟或卡顿影响不大。但在几次企业微信的语音会议上,我们也遇到了一些 bug,比如部分成员的声音有的时候就是发不出来,多次重新组织都无法解决,最后采用钉钉才解决需求。

当然,成员分散在家里办公,在时间协调上难免困难,视频会议邀约就成了比较重要的功能,除了钉钉需要到点单独发起视频会议,飞书和企业微信都能实现自动化流程,同时确保成员能够及时接收到会议邀约。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飞书「乱拳」打师傅

Office 在整个办公场景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问题也是颇多,特别是面对可能要修改的文档,或是涉及多人填写的表格 / 表单。

在线协作的优势就在这。

企业微信和飞书都有自己的在线协作文档,钉钉则集成 WPS 的在线文档而非阿里的语雀。

而在疫情期间,各种疫情相关的信息收集毫无疑问最为突出,其中健康打卡更是成了很多人的每日必修。钉钉和飞书都为此临时推出了每日健康报备功能,问题和选项模板大体类似,也都可以设置填报提醒等,区别是飞书只能在手机端进行设置以及填写。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钉钉每日健康打卡


企业微信没有单独上线这项功能,但腾讯文档内置了大量疫情相关模板。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腾讯表单

以 ZAKER 自己为例,我们就是基于腾讯文档内的相关模板表单进行微调,转发到群里给成员填选即可,从成员填写的角度看与钉钉、飞书差异很小,区别在于每一次都需要手动提醒大家。而在后台,三家都比较轻松导出相应 Excel 表以便上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国内主流的协作文档,飞书文档作为一个「新生儿」显得尤为不同。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飞书文档的界面和主流略有不同,排版功能没有选择放在顶部,而是跟在输入行的左侧以及选中文字之后,相较微信文档。此外,飞书文档还支持 Markdown 语言以及更丰富的在线视频插入。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飞书最与众不同的是将协作文档和沟通软件融合在了一起。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直接在飞书的聊天窗口就可以针对文档的内容进行讨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通讯软件和在线文档间反复切换,这些讨论也会跟随在线文档,新的协作成员获得阅读乃至编辑权限后可以较快了解重要信息。

不过相比腾讯文档,飞书文档在权限上还是不够完善,仅面向内部用户,没有可提供外部用户查看的权限选项。

远程办公,沟通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考验。

在 IM(即时通讯)领域,微信是毫无疑问的王者,但在办公场景下,微信就相当水土不服了。

而企业微信更像是在微信基础上为办公场景做了一定的改进,增加了「回复」、「消息记录云端保存」等功能,算是弥补了一些微信的硬伤。

不过整体而言,企业微信说到底还是企业版的微信,微信的优点和缺点基本都还在,比如至今没有类似「群公告」的功能,新成员入群依然看不到之前的消息记录,很容易陷入一脸懵逼的状态。

这些应该是企业 IM 的本分,钉钉和飞书在这方面做得就明显要好得多。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钉钉内成员进入新群可以看到之前 100 条消息,足够成员了解群组的目的并尽快进入状态,飞书更是允许新成员查看之前所有消息记录。

在企业 IM 功能方面,钉钉已经基本满足了大部分人办公下的需求,此前争议颇大的「Ding 一下」更是在这次疫情中大放异彩,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重要信息的及时传递。飞书也有类似的「公告」,可以实现重要消息全员公告,紧急情况涵盖短信和电话通知。

另外,微信办公很容易碰上「刷屏」,不管千篇一律的「好的 / 收到」,又或是征求看法,都会将有价值的信息被埋没,不断闪 / 响起的新消息提醒同样容易打断专注的工作。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企业微信没有解决,飞书和钉钉则采用快捷表情「点赞」或「OK」等回复,有具体问题或意见对这条消息进行回复即可,即保证沟通的价值,又能避免常见的刷屏问题。

类似的,微信上一件事拉一个群组是常见的。但这也导致工作群越拉越多,不删占位置,删了意味着聊天记录和文件之后再也没法找。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而对飞书来说,沟通说到底就是任务。

是任务就有完成和未完成。所以在核心的聊天面板底部,飞书把所有对话分为「收件箱」和「已完成」,临时群组在事情结束可以直接归档到「已完成」,消息、文件还是一直云端保存,同时又避免大量无用工作群堆积在聊天主界面。

钉钉很早就确定了其面向企业用户而开发,飞书本身就是为了成为字节跳动内部的企业 IM,两者都不像企业微信背着历史包袱。

当然,对企业微信来说,微信既是历史包袱,也是企业微信的核心竞争力,单单添加外部联系人微信进行沟通,这一点就是其他两家想都不敢想的。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总结

很难说哪家的办公协作平台最好,就算是功能缺失最多的企业微信, 「微信」的一面依然有很大的优势,就像是企业微信宣传的「与微信一样沟通体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企业微信确实也是最容易上手的,此外还有「连接微信」和「客户朋友圈」等特性。

但同为互联网巨头推出的办公协作平台,企业微信、钉钉和飞书在产品定位上还是明显的区别。

企业微信和钉钉的核心都在管理「人」,不同的是企业微信在管理内部成员的同时,还肩负着扩展并管理外部客户的任务,注重企业内外关系的连接。相比之下,钉钉特点更简单——从管理出发,解决老板的问题。

飞书则更像国外主流的办公协作平台 Slack,核心在「事」而不在「人」,不少区别与前两者的设计都可以看出飞书的目的往往是指向「完成任务」,相比管理更侧重协同。

总的来说,目前办公协作平台走的依然是差异化竞争,大家都在争夺企业市场的增量份额,在巨头技术力的加持下产品设计理念的区别直接导致用户在产品体验上的差异。

题图来自美国《人物》杂志

ZAKER 科技出品

文 / 江冬冬

小扎测评 | 新BAT的云办公大战,谁掉线?谁在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