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中最高的調是什麼?

ycoolone


提問者問京劇裡面“最高的調”很容易讓回答者產生歧義,調是演唱某段的調門,我下面的大部分回答都是從調門的角度來解釋的,但是後來看評論我感覺提問者的本意可能是問“最高的音”,如果不管調門的話,最高的音肯定不是嘎調,最後我再舉例子,調門寫了半天,我也捨不得刪減了。

舊時京劇胡琴定弦時,那時候沒有定音器,就用音高固定的笛子來定,以笛子小工調的“乙”音(開啟第五孔,吹高音),定胡琴的“工”音(西皮調外弦敞弦),乙字調是京劇的最高調門(A),以下分別是工半調(升G)、正宮調(G)、六半調(升F)、六字調(F)、趴字調(E及以下)。

舊時京劇舞臺沒有麥克風,唱趴字調的基本上都是老天爺不賞飯的,所以舊時的京劇名角的演唱風格多是響遏行雲、聲振屋瓦、洪鐘大呂等等詞彙來形容的,唱不了正宮調就挑不了班。隨著時代發展,京劇伴奏樂器不斷豐富,尤其是彈撥樂中阮大阮的加入,演員僅憑肉嗓蓋過樂隊是越來越困難了,調門的降低也使得演員可以在中低音域放開手腳發揮。當今的演員最高也就是正宮調(老旦G調是正常,花臉G調很難得,一般是升F,老生青衣基本上只有和花臉老旦配戲才唱G調,個人的本工大戲唱不了這麼高),老生本戲多是F調居多,升F當然更好,女老生至少是升F,還有唱正宮調的,生理結構使然,不復贅述。旦角的調門還低一些。

前幾天看《金龜記》,哭靈一折的丑角(張義魂子)和老旦一個調門(正宮G),第二天我問他感覺如何,他說差點沒抻死,哈哈哈……

再回來說音高的問題,若論唱段裡面單獨某字的音高,可以找到許多現成的例子,比如各種嘎調,《四郎探母》的“扭轉頭來(站立宮門)叫小番”、《文昭關》的“大膽……”、《斷密澗》的“王伯黨…”、《徐母罵曹》的“奸曹操…”、《羅成託兆》的“大破龍門……”、《轅門斬子》的“叫焦贊……”、《沙家浜》的“此一去呀……”等等。但是這些嘎調和樣板戲裡俯拾皆是的高音比起來,那就不值一提了,……樣板戲《紅燈記》鐵梅我應該挑上八百斤的斤字拖腔裡的高音,更高的還有《智取威虎山》飛上山崗殺盡豺狼的狼字拖腔……


京梆兩下鍋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京劇中最高調門就是娃娃調,因為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京劇表演藝術家,他們的嗓子是天賦加刻苦磨練練出來的是金嗓子,比如說;小生京劇表演藝術家葉盛蘭,他的嗓子就是金嗓子(娃娃F調)老生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他的嗓子就是金嗓子(比娃娃調降半個音F調),銅錘花臉京劇表演藝術京金少山,他的嗓子就是金嗓子(比娃娃調再上升半個音F調),從前的老藝人他們在臺上唱戲沒有麥克風(話筒)在臺上唱戲就靠一副金嗓子,從前北京京劇老戲迷他們進劇場坐在最後一排眯起雙眼只顧聽演員唱戲,坐在最後的老戲迷聽的味道濃濃的,一邊喝茶,一邊聽戲,演員的金嗓子使他們聽來掛味,眼簾入神,喝茶喝到第二杯至第三杯才喝出味來,也就是第二杯茶至第三杯茶聽戲也是這樣越聽越過癮,所以說;隨著時代發展現在的京劇演員唱唱腔降了一個音調,他們臺上有麥克風(話筒),聲音降了一個調門寬和燎亮聲音優美,京劇的唱腔隨著時代的發展京劇的唱腔也在改革發展。


戲迷阿德1


可能是二給簧原板,也可能是西皮倒板。我也是外行,不確定。


天高雲淡839


嘎調!比如說“四郎探母”……“叫小番”……。


xiaosi小廝wanglianyi


京劇的字調,用的是湖廣音。所謂湖廣音,基本上是漢口音,但也稍有分別。漢口話只有四個聲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京劇的字也有這四個聲調,升降和漢口音一樣,但高低稍有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