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區多支黨員先鋒隊化身“跑腿員”“聯絡員”“服務員”米麵油 蔥薑蒜 送到群眾家門口

長安區多支黨員先鋒隊化身“跑腿員”“聯絡員”“服務員”米麵油 蔥薑蒜 送到群眾家門口


  東甘村黨員先鋒隊隊員在疫情防控檢查點填寫村民需求清單。 (首席記者 李明 攝)

  ■記者 王燕 肖持綱 通訊員 袁棟 朱曉星

  “我想買點白菜,再要一捆蔥”“我想買個眼藥水”“我想買點瓜子、花生”“家裡燒菜的油沒了”……2月5日一大早,30歲的王謀謀就接到村民們的電話、短信和微信,他認真將這些需求一一登記下來。上午10點,街道的超市剛開門,他就和另一名同伴一起採買了村民需要的所有物資,並挨家挨戶送到村民家門口。

  王謀謀是長安區五臺街道東甘村村民,也是一名退役軍人。疫情發生後,村裡緊急成立了黨員先鋒隊,抗擊疫情、服務群眾,他立刻申請加入,併成為其中的骨幹力量。白菜、西紅柿、雞蛋、韭菜、菠菜、辣子面、瓜子、花生、藥品……上午11點20分左右,王謀謀和同伴一起,將買到的物資送到了每一戶需要採購的村民家門口,村民則按照超市小票上的價格付了款。

  “大到米麵油,小到蔥薑蒜,咱黨員先鋒隊是有求必應,要啥給買啥,還代繳電話費,在這特殊時期,我們一家子的生活完全沒有受影響。”村民謝鵬輝感動地說,每天晚上,村裡防疫人員巡邏值守時,也會挨家挨戶詢問村民“需要點啥”,哪怕只有一戶村民需要採買東西,黨員先鋒隊成員也會出去購買。

  據東甘村村委會主任王建介紹,疫情發生後,該村第一時間在村口設立了疫情防控檢查站,街道統一配備了集裝箱,供夜間值守人員輪休,裡面有凳子、床、油酊電暖氣,並儲備了方面便、火腿腸等食品。為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村裡臨時成立了黨員先鋒隊,積極配合村幹部執行防疫任務,黨員、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爭相加入,大家24小時兩班倒,雖然辛苦,卻從未有人抱怨。在“黨員先鋒隊”的帶動下,如今,幾十名群眾也踴躍加入防疫隊伍,並爭著幹最辛苦的活。

  “防疫人員的付出,大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全村有157戶,村民們非常配合我們的工作,基本都能做到居家不出,我們的心裡也熱乎乎的。”東甘村村支書王有生說。

  在長安區,還有多支這樣的黨員先鋒隊。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長安區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積極發動居民小區、街道村組黨員先鋒隊作用,一大批黨員幹部化身“跑腿員”“聯絡員”“服務員”,通過電話或微信及時瞭解隔離人員的生活需求,提供生活物資、疏導情緒等貼心服務,全面照顧居家隔離人員生活起居,讓大家安心在家、減少外出。

  長安區木材公司小區的“黨員先鋒隊”,不僅協助物業做好小區出入管控,還當起了業主們的“跑腿員”,在業主微信群裡“接單”,為隔離留觀的社區居民跑腿代辦送貨、購物等各種生活服務事項。先鋒隊成員、小區服務長楊麗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楊服務長。

  連日來,太乙宮街道一大批黨員幹部往返於超市和村落之間,主動為村民採買生活必需品,並進行分發。“大家儘量不要出門,需要什麼東西就打我電話,我幫你們帶回來。”黨員吳生群在微信裡發完消息後,就收到了村民發來的購物清單,他一邊看著手機,一邊往本子上做著記錄。目前太乙宮街道“跑腿”服務已經遍及全街道11個村子,不僅減少了村民與外界的接觸,也保證了返鄉人員居家隔離的安全。

  王莽街道孟家村更“先進”,村民只需要用手機微信識別二維碼下單,就會有人送貨上門。為儘可能減少接觸有效抑制疫情蔓延,該村通過電商平臺製作了一個“孟家村蔬菜購物統計”二維碼,村民掃描二維碼選取所需物品,下單支付完成後,由專人負責二維碼數據統計,然後再指派人員採購貨物,並送貨上門,真正實現了黨員多跑腿、群眾少出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