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2020年的春节注定令人难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

上海及时启动全市一级响应,

严阵以待防范输入性疫情扩散。

在杨浦, 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普通人,

纷纷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在万家团圆之际,

或冲锋在抗疫一线,

或尽己所能发光放热,

传递爱与希望。


01、强伟敏:抗“非典”老兵请战“疫”线

看似柔弱的她,变身白衣“铠甲战士”,已坚守协调疫情防控与督导工作运转轴心岗位,连续奋战超过238个小时——她就是杨浦区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科(卫生监督科)科长强伟敏。

“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白加黑,5+2,24小时在线”,是“硬核”强伟敏当前的工作常态。 白天跟随市卫生监督部门进行现场督导,下午和晚上梳理基层上报材料、统计数据、关注疫情动态,分析发展趋势,指导基层防控,常常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回到家洗个澡,换身衣服,又回单位继续工作。 好几个晚上实在困得不行,她索性就趴在办公桌上打个盹,醒后继续工作。

忙于回复手机上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强伟敏不慎摔跤,右手腕撑地导致软组织挫伤,她咬着牙绑上弹力绷带继续工作。 连日的高强度作战,再加上休息不足,强伟敏喉咙嘶哑,几乎发不出声音,但她仍然不肯停下片刻。


02、陆志华:一线社工牵挂矫正对象

“你目前处于隔离观察期间,请问你本人及家属是否有感冒、发烧、乏力等症状?另再次提醒你,切勿违反隔离观察规定擅自离开居所!” 2月3日早上,控江路街道矫正社工陆志华一赶到司法所办公室,就通过手机微信,对两名离沪回乡探亲过年,目前正居家观察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例行询问。

“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这个春节,陆志华和其他矫正社工一样,格外忙碌。 陆志华加强了对社区矫正人员外出管理。除重点关心以上特殊对象,陆志华还协助司法所加强疫情排查防控工作。 两名矫正社工因外出返沪需居家隔离,陆志华毅然放弃春节休假,连续三天至社工点值班;协助司法所专职干部,对四名社区矫正人员开展矫正期满宣告……

疫情防控“战疫”早已打响,以陆志华为代表的杨浦矫正社工团队正在行动,他们正协助司法所干部,进一步加强对“两类”人员的疫情排查,做好特殊时期的社区矫正工作、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工作。


03、吴清华:一天服务36家企业

“赶在企业复工前,让企业和职工早做准备。打一次两次没人接,就去企业跑一次,一定要联系上他们。” 为及时传递消息,定海路街道工会干部吴清华争分夺秒服务企业,一天之内打电话联系了36家企业,手机打到发烫为止。

“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1月31日开始,定海路街道总工会动员所有职业化工会工作者,要赶在企业复工前头,尽快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延迟本市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的通知》精神告知辖区内各家企业。 工会干部们在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主动联系企业,告知复工时间,并宣传防疫措施。

吴清华介绍说,街道总工会还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反馈机制,实行每日防疫工作情况汇总统计。自1月31日起,已连续数日记录企业通知信息表,细化到具体的通知时间、对方联系人及职务、企业复工时间等。汇总和统计完毕后,每日向街道疫情防控的社区单位组进行报告,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疫情或疑似对象及时上报。


04、江晓婷:防疫追踪 “一个都不放过”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日前,当定海路街道凉州居委计生干部江晓婷再一次拨打辖区居民王某的电话时,话筒里传来的回声让她十分着急。“辖区人户分离伤残人员,就只有王某没有联系上了,肺炎疫情这么严重,我必须尽快联系到他!”再翻翻微信,王某也一直未见回复。

“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如何联系上王某本人,是江晓婷这几天最焦心的事。凉州居委辖区老旧小区较多,人户分离情况严重,及时、准确掌握人户分离人员的情况难度不小。江晓婷充分利用计生网络健全、覆盖面广的优势,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对辖区人户分离人员,尤其是失独和伤残家庭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追踪。经过一番努力,除可能远赴澳洲的王某外,其它人员均已联系到位。

王某一家是凉州居委人户分离失独家庭,平时会定期往返中国和澳洲。如果王某回国,就必须做好疫情防护。“您好,我是凉州居委计生干部,目前国内疫情严重,如果您计划回国请及时联系我。”当江晓婷再一次通过微信联系王某时,他终于回复了。得知王某还在澳洲,且近期没有回国计划,江晓婷松了一口气。


05、顾敏:耄耋党员两万元爱心款不留名

“有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啊!” 2月3日一早,一位耄耋老人走进五角场街道防疫指挥部办公室。“这几天,我看到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物资紧缺,很不容易。” 老人从口袋中拿出两叠钱交给工作人员。“请你们代为转交到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手中,谢谢他们,他们辛苦了!”说完,老人转身就要离开。

“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工作人员连忙询问其姓名,老人连连摇手表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要留名了”。走到门口时,老人转身说:“谢谢你们帮我转送到一线医务人员那里,我原来也是搞医务的。” 当工作人员问起居住在哪里时,她摆摆手“不讲,不讲!”

通过工作人员在街道防疫指挥部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五角场街道老干部工作者一眼认出,这位老人是居住在政翔殷居民区的离休干部顾敏。原来,顾敏老人是东方国际集团离休干部,还是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月浦战役的一位老党员,是战场上守护战友生命的医疗兵。


06、郭网娣:两万元“特殊党费”献组织

无独有偶,在四平路街道,有一位年逾八旬的党员,也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奉献滚烫的爱心、特殊的情意。

“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我作为一名党员,想为疫情防控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我是来缴纳特殊党费的,这里是20000元钱。” 2月4日一大早,家住四平路街道本溪路149弄的老党员郭网娣,来到鞍山一村第三居民区,亲手把这笔巨款交给居民区党组织。

郭网娣是一名独居老人,有着38年的党龄。生活中的她穿着朴实,平时省吃俭用,但到了交党费时,她总是最积极、最及时。郭网娣说:“我年纪大了,帮不了你们什么,这点钱代表我的一份心意,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


07、刘存辉:新西兰华侨越洋捐款

近日,五角场街道侨联收到早期归侨刘存辉发自新西兰的委托,希望街道帮助他本人向“上海市华侨事业基金会”捐赠1000元,支援国家抗击疫情。

“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84岁高龄刘存辉老先生自幼因病左耳失聪,早年因咽喉癌术后无法正常说话,爱人于几年前去世,自己身患重病,家中已无积蓄,平日生活非常俭朴。老人常年居住在国内,自爱人去世后,独自一人居住在五角场,近期前往新西兰探亲。此刻他身在海外、心系国内。

“离得再远,也要为国家做点贡献!” 刘存辉老人自己生活并不富裕,却一心挂念疫情,将社会给自己的关心,传递给那些与病魔斗争的患者和为抗击疫情舍身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


08、徐然书:画作致敬医护人员

疫情同样也牵动着全国艺术家的心,他们拿起画笔,画下了武汉疫情和医护人员在一线抗“疫”的图景。

“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近日,五角场街道的“海上新力量•缘聚五角场”微信群内收到了一幅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作品——《2020时代英雄》。 作品通过拼贴的方式,把最近一段时间屏幕上的疫情画面和具体鲜活的人物形象结合起来,以此向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作品的作者为五角场街道新联会理事徐然书。他说:“灾难来临,更见逆行者的伟大,希望用这样一幅作品,记录他们的事迹,讴歌他们的勇敢,为他们加油。”


09、沈慧英:志愿服务“热菜热饭”送居委

2月2日早上八点半刚过,平凉路街道纺三居委的工作人员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为九点正式开始的口罩申领做着居委会的准备工作。

“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从排摸情况、信息登记,到预约签字,一个居民往往就要花费在场工作人员很多的精力。如果遇到持有证件不符的居民,还要反复解释沟通,居委的工作人员就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量下紧张而有序地为辖区居民做着申领登记工作。

转眼已到中午,几位戴着口罩、身穿着志愿者绿衣的居民,捧着一个电饭煲、一口炖锅向居委会办公室走来。 “我们不是来登记领口罩的,我们来给居委干部送个午饭。” 几位居民边走边说,“早上我们来登记的时候,就觉得你们的工作量很大,中午吃饭是一个大问题。我们不是医生护士,不能上第一线做贡献,我们也不是街道、居委的工作人员,工作上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我们是志愿者,你们在前面为居民做事情,我们就在你们后面看看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

由于互不相识,几位志愿者进到办公室后,纺三居委的干部再三询问,才得知带头送热菜热饭的居民是沈慧英,一起来的还有杜维林、张月妹、丁伟英等志愿者。“今年的冬天很冷,但这个冬天又处处流淌着温暖。”一位社区居民这样说道。


10、郭甫强:商会会长捐十万元反哺社会

“我在上海市民政局平台上看到为武汉捐款的消息,想代表企业尽一份社会责任。” 1月27日,区民政局接到上海杨浦良友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郭甫强的电话,立刻通过公司爱心基金,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防控新型肺炎专项”捐赠10万元,为防疫抗击病毒增添一份助力。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作为江浦路街道商会会长,“良友”董事长郭甫强带头捐款、发出倡议,引导更多的会员积极捐款捐物、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郭甫强表示: “国家碰到大的疫情时,我们做企业也要尽可能多的履行社会责任。我也是一名党员,更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购买口罩和防护品,捐赠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小小的举动,大大的力量;

共克时艰,感恩有您们;

立春已过,春暖花开,万物向阳。

我们坚信,

冬雪终将消融,

疫情必能战胜。

每一位未来的您,

都会为今天的坚守鼓掌。

加油!


记者:周琳 毛信慧 杨晓梅 张蓓 高靓 成佳佳

“疫”情下:这10个普通杨浦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