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連雲港基層工作者寫下的心情日記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疫情當前,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從除夕執勤至今。白晝在逐漸變長,而他們仍在黑夜中義無反顧地堅守。這是基層工作者寫下的心情日記。

1月24日,大年三十,多雲

連雲港市連島邊防派出所民警 朱穎灝

今年註定是一個特殊的春節。中午剛從外面買好年貨,準備帶妻子回老家過年,突然接到隊長的電話:“小朱,我剛接到上級通知,現在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勢不容緩,你抓緊過來,提前安排一下疫情防控工作!”“好的隊長,我馬上就到!”掛掉電話,我有些抱歉的看向妻子,“你放心去吧,我回去陪爸媽過年。”妻子的這句話給了我莫大的安慰,讓我能夠毅然回到崗位上,和同志們一起抗擊疫情。

疫情之下,連雲港基層工作者寫下的心情日記


今年是我和妻子結婚的第一年,可因為工作原因,這一年和她是聚少離多,連早就計劃好的婚假也一拖再拖。答應妻子的‘出國遊’,看樣也實現不了了。說實話,心裡真的很愧疚,但我知道她會理解我的。我相信,疫情一定會在最短時間內被攻克,到那時,我一定要帶妻子出國“遊一遊”!

1月27日,大年初三,晴

連雲港市連島街道大路口社區團支部書記 武歡

“媽媽,外面不是有病毒嗎,你怎麼還要上班?”出門前,三歲的女兒不解地問我。我不知該怎麼回答她,只能摸摸她的小臉告訴她媽媽很快就回來。今天是大年初三,也是我恢復正常上班的第二天。

到單位後,我換上了防火大棉襖,帶上走訪入戶登記表、溫度計、宣傳資料和僅有的50只一次性口罩準備出發。昨天在走訪排查過程中發現轄區內一些居民沒有戴口罩出行,仍有扎堆聊天現象,我有些擔心,今天得去給他們發點口罩。

疫情之下,連雲港基層工作者寫下的心情日記


第一站,是轄區內89歲獨居老人胡奶奶的家。老人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拉開窗戶都有些費力,更別提出門買口罩了。到了胡奶奶家,我先給老人戴上口罩,又拿出自帶的酒精幫她進行房間的日常打掃,開窗通風。“您在家注意通風,勤洗手,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辛苦你了,每天都來看我。”胡奶奶拉著我的手對我說道。

一天下來,入戶排查40戶,165人,登記外來養紫菜工人3戶,16人,發放《致廣大居民朋友的一封信》50餘份。雖是腿不停嘴不閒的一天,也是滿滿收穫的一天,收穫了老人嘴角上揚的微笑,收穫了發放口罩時很多聲“謝謝”,收穫了為社區居民營造健康環境的點贊。天氣雖冷,但心裡暖融融的。

2月1日,正月初八,陰

連雲港市連雲區住建局科員 王紅陽

作為連雲港市連雲區住建局交通防疫控制崗位首批執勤人員,今天起我要在雲和路、萬福路路口對外地車輛進行登記排查,每天上下午兩班倒。和我一個班的還有區婦幼保健所的吳欣原、區城管大隊的宋濤。3個口罩、1個記錄本、1個電子體溫計、1臺執法車,小吳有幸分到了1件防護服(整個工作組僅有6件),就是我們3個人第一班崗的所有裝備。

疫情之下,連雲港基層工作者寫下的心情日記

第一天接手這項工作再加上異地車牌車輛較多,我們似乎有些“應接不暇”。忙得不可開交時,一位身著米黃色妮子大衣的阿姨站在了我們身後。原來,她看周邊飯店都沒有營業,以為我們忙了一中午沒有顧上吃飯,特意在家做了熱騰騰的麵條送來。戴著護目鏡的小吳,似乎已熱淚盈眶,而我只能簡單寒酸的“接待”下我們的暖心阿姨,告訴她我們的輪班制度,告訴她我們在上崗之前已經在家吃過午飯,請她放心。我們想請她在崗位上稍坐坐,留個聯繫方式,但她堅決不肯,並在我們登記車輛的時候悄然離開。等我登記好車輛再去追趕的時候,阿姨已經離開了我的視線。

“輪到誰身上都是責無旁貸”,這是武漢宣傳片裡一名醫生說的。我們這些非專業的人沒有機會穿上白大褂,不能像專業醫生一樣在前線與病毒“廝殺”,但我們可以扮演好屬於我們的角色,站好我們的每一班崗。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那時候,我希望這位暖心阿姨能夠摘下口罩,和我們相見。這次,我們請您吃飯。

來源: 連雲港市連雲區委宣傳部 連雲港傳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