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鲁迅"抄袭"事件,小人难防,让鲁迅至死都不能释怀


鲁迅一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骂过很多人也被很多人骂过。即便再大的风浪,老先生大多一笑置之,但还是有一件事曾让他老人家耿耿于怀,至死都不能释怀。

历史上著名的鲁迅

这件事就是发生在1926年的鲁迅遭人诬陷,被众多文化名人围攻的"抄袭"事件。这个事件与1925年发生的"女师大风潮"事件是鲁迅在北平期间卷入的两场最大的笔墨战争,而主要对手则是曾留学英国,时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的陈西滢。


"女师大风潮"事件是指1925年发生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压制学生运动,开除许广平、刘和珍等6名学生,最后以驱逐校长杨荫榆,强行解散女师大为结局的学生运动。


在这个运动中,鲁迅坚决支持女师大学生,与沈尹默、钱玄同等7名教授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更以一篇浩气永存的《纪念刘和珍君》把杨荫榆以专制的面目留在了历史簿上。

历史上著名的鲁迅

杨荫榆


陈西滢与杨荫榆同为无锡老乡,原本与鲁迅这些"浙东之氓"(陈西滢原话)分属不同地域派系,而且陈西滢和杨荫榆均属留学英美的"西洋派",大概也看不起留学日本的"东洋派",陈西滢站在杨荫榆一边是很自然的事情。一场论战是难免的。不过接下来的"抄袭"事件则是一场恶战。


"抄袭"事件的起因是因为一个女人,一个被徐志摩、沈从文誉为"中国的曼殊菲尔"的漂亮女人,她就是陈西滢当时的女友凌叔华。

历史上著名的鲁迅

凌叔华


1925年凌叔华在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刊登小说,被人指出有抄袭契可夫小说的嫌疑。作为正在热恋凌叔华的陈西滢当然不能袖手旁观、坐视不管了。


他在自己的《现代评论》上的"闲话"专栏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剽窃与抄袭》的文章,其中说:"我们中国的批评家有时实在太宏博了。他们俯伏了身躯,张大了眼睛,在地面上寻找窃贼,以致整大本的剽窃,他们倒往往视而不见。要举个例吗?还是不说吧,我实在不敢开罪'思想界的权威'。"

历史上著名的鲁迅

陈西滢与凌叔华


影射批评家们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的"整大本的剽窃"视而不见,却咬住凌叔华的模仿小事不放。


鲁迅当时对那篇文章并未反应。几天之后,陈西滢在徐志摩的《晨报副刊》上又发表了《西滢致志摩》一文,公开攻击鲁迅:"他常常挖苦别人抄袭。。。可是他自己的《中国小说史略》却就是根据日本人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其实拿人家的著述做你自己的蓝本,本可以原谅,只要你书中有那样的声明。可是鲁迅先生就没有那样的声明。在我们看来,你自己做了不正当的事也就罢了,……。"


要说这个凌叔华可也不简单,也是民国文化圈里一个举足轻重的女子。她跟以徐志摩为首的新月派文人关系密切。她是徐志摩的粉红知己,她还可以亲密地直呼胡适为适之。泰戈尔访华时也曾大赞:凌叔华的才气,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上著名的鲁迅

泰戈尔访华,凌叔华作陪(右二)


凌叔华还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的学生、入门弟子,是在周作人的提携下步入文坛的。其实连鲁迅也是对凌叔华欣赏有加。曾在评价中对其大加赞赏。不过后来凌叔华转拜陈西滢为师,并发展成为情人,不仅再也不理睬她的启蒙业师周作人了,而且还曾出文讽刺。


那篇指出凌叔华抄袭的文章是刊登在周作人任主编的《语丝》上。据说凌叔华曾请周作人撤下此文,被婉言拒绝。如此看来,陈西滢转而攻击鲁迅,一方面是为女朋友解围,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报复。


面对陈西滢对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攻击,鲁迅不得不做出反击。他在1926年2月8日的《语丝》上发了《不是信》一文。

历史上著名的鲁迅


在文中,针对陈西滢说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是抄袭日本人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的指控做出了长篇的详尽的反驳,其中道:"盐谷氏的书,确是我的参考书之一,我的《小说史略》二十八篇的第二篇,是根据它的,还有论《红楼梦》的几点和一张'贾氏系图',也是根据它的,但不过是大意,次序和意见就很不同。" 区别在于是"参考"还是"剽窃。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共28篇约12万字,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共六章,"小说"只是第六章的一部分,约为5000字。陈西滢凭什么指责鲁迅"整大本的剽窃"?


并且还是没有任何具体证据的指控。后来连陈西滢自己都觉得理亏,改口称是鲁迅取其一部分作为"蓝本",很让人怀疑他的真实用心。

历史上著名的鲁迅

那么陈西滢何以敢不顾自己的名誉,理直气壮、指名道姓地公开指控当时已经是"思想界的权威"的鲁迅剽窃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小人:张凤举。


张凤举曾留学日本和法国,专攻日本及法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回国后,在鲁迅的引荐下结识北大校长蔡元培,并被聘为北大教授,同时兼职北京女师大。张凤举本极力讨好鲁迅,甚至写过吹捧鲁迅的长文《鲁迅先生》,连鲁迅本人看后也说"未免说得我太好些"。


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人开始交恶、张凤举于是先是去对陈西滢说鲁迅抄袭,又去对周作人说陈西滢的坏话,两头传话、造谣生事。被揭穿之后,竟然去求周作人不要出揭他的名字,又跑去陈西滢那里提出同样的央求。极尽小人之能事。

历史上著名的鲁迅

但是不管怎么说,陈西滢在没有通读盐谷温原著,没有任何证据,没有调查研究的情况下,仅凭小人的几句谗言,为了讨好女朋友泄私愤,使用"抄袭剽窃"、"男盗女娼"、"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此等恶毒的语言诬陷攻击鲁迅,实在有失学者尊严,也与他自诩的"正人君子"形象相去甚远。


这场论战前后持续了两年之久,参与人数众多,除了鲁迅和陈西滢之外,还有周作人、胡适、徐志摩、章士钊、顾颉刚、李四光、苏雪林、凌叔华等重量级的文人卷入,一直到鲁迅与许广平离开北平前往上海,陈西滢与凌叔华离开北平奔赴武汉才得以告终(幸亏那个时候没有网络)。论战中,双方都使用了尖酸刻薄的语言攻击对手,闹的轰轰烈烈,闹的两败俱伤。


"抄袭"事件对鲁迅的伤害极大。鲁迅先生一生最痛恨抄袭之人,竟被人以此作为利剑刺伤,让他很多年后,依然不能释怀。

历史上著名的鲁迅


他在1935年出版的《且介亭杂文二集》的《后记》中写到:"当一九二六年时,陈源即西滢教授,曾在北京公开对于我的人身攻击,说我的这一部著作,是窃取盐谷温教授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的;《闲话》里的所谓'整大本的剽窃',指的也是我。现在盐谷教授的书早有中译,我的也有了日译,两国的读者,有目共见,有谁指出我的'剽窃'来呢?呜呼,'男盗女娼',是人间大可耻事,我负了十年'剽窃'的恶名,现在总算可以卸下,并且将'谎狗'的旗子,回敬自称'正人君子'的陈源教授,倘他无法洗刷,就只好插着生活,一直带进坟墓里去了。"


在这场论战中,陈西滢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最后是灰头土脸、自取其辱。胡适在1936年写给苏雪林的一封信中说:"通伯(陈西滢)先生当日误信一个小人张凤举之言,说鲁迅之小说史是抄袭盐谷温的,就使鲁迅终身不忘此仇恨!现今盐谷温的文学史已由孙使工译出了,其书是未见我和鲁迅之小说研究以前的作品,其考据部分浅陋可笑。说鲁迅抄盐谷温,真是万分的冤枉。盐谷温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


虽然胡适一直是鲁迅痛骂的对象,但这个时候还是为鲁迅说了一句公道话,可惜太晚了。这封信公开发表于1936年12月,而鲁迅已于1936年10月19日与世长辞,没能看到。


历史上著名的鲁迅


鲁迅在他的遗嘱里写到:"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


看的出,鲁迅不宽恕的人里头一定包括陈西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