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華區的社區居民朋友們,“智慧社區+五色卡”來了哦!

“申領五色卡,掃‘指尖守望’二維碼填行程……”2月6日,成華區青龍街道致強社區根據成華區關於依法防控、科學防控和精準施策,築牢“群防群控”第一道防線的工作要求,結合青龍街道轄區疫情防控的特點,採取“五色卡+”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精細化群防群控新機制。

@成華區的社區居民朋友們,“智慧社區+五色卡”來了哦!

據成都市大數據協會智慧治理專委會介紹,成華區青龍轄街道是全市第一個通過智慧社區治理雲平臺沉澱的“社區數據”來助力疫情分類防控的轄區,初步實現了線上“五色卡+”精細化顏色管理,線下“五色卡”精準化管理服務。成華區青龍街道黨工委書記羅幼琴介紹說,街道抓住“五色卡”試點的契機,發揮“青龍街坊·家空間”智慧化系統平臺數據優勢,加強社區全域組織動員,推進微治理、細服務,把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的基礎夯實,一方面推進疫情防控分類施策精細化管理服務,另一方面讓“掌上青龍”進入千家萬戶,加快了轄區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進程。

@成華區的社區居民朋友們,“智慧社區+五色卡”來了哦!

·適用人群分類

——綠卡。辦理對象為14日內未離開成都,無發熱呼吸道症狀的本社區小區(院落)常住居民。

——黃卡。辦理對象為近期從省外或省內市外來(返)蓉人員。

——橙卡。辦理對象為近期與疫情較重地區外來人員有密切接觸史人員;辦理對象為近期未離開成都,但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的人員。

——紅卡。辦理對象為近14日內(自抵蓉之日起算)有過湖北旅居史的人員;與疑似或確診病人有接觸的人員。

——藍卡。辦理對象為本小區(院落)常住居民的親屬。

@成華區的社區居民朋友們,“智慧社區+五色卡”來了哦!

@成華區的社區居民朋友們,“智慧社區+五色卡”來了哦!

@成華區的社區居民朋友們,“智慧社區+五色卡”來了哦!

·申領分為“線上申領”和“線下申領”

致強社區將充分利用“青龍街坊·家空間智慧社區信息系統”實現“一鍵申領”。社區將轄區居民的一標三實信息錄入智慧社區後臺系統,居民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後,系統自動比對身份數據申領電子卡。與此同時,我們會通過線上系統發動和線下門崗管控,為轄區居民辦理“五色卡”。

——線上申領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有臺賬的居民,到小區門口24小時辦卡點測量體溫,正常後申領對應類型的卡別。二是無臺賬的居民,首先在系統上完善身份信息再到小區門口24小時辦卡點測量體溫後申領對應類型的卡別。

——線下申領分為兩種情況

對於有物業的小區,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到小區門口24小時辦卡點進行申領,實行“一人一卡+一戶一色”,由物業門衛、網格員、志願者和黨員義工作為登記員,實現“關口前移、精準分類、精細管理”。

對於無物業的小區,由網格員和志願者作為登記員,錄入身份信息數據和現場體溫檢測。

@成華區的社區居民朋友們,“智慧社區+五色卡”來了哦!

@成華區的社區居民朋友們,“智慧社區+五色卡”來了哦!

·完善門崗管控制度,嚴防死守

通過落實門崗管控,對人員進入小區做到一人一測一查,對車輛做到一車一測一查,同車人員如無卡不得進入小區,待辦理臨時卡後方可進入小區,所有人員憑所辦卡和身份證(雙證合一)進入小區。

拓展智慧社區“防疫”功能

群防群治更精細

“這是‘五色卡’分類防控的線上管理服務功能之一,促進前期的敲門登記為掃碼在線動態監測服務。”致強社區黨委書記劉平介紹說,致強社區通過前三輪排查工作有基礎、有數據,但還停留在紙質狀態,沒有錄入系統平臺實現智慧化、網絡化管理和綜合運用。

劉平告訴記者,致強社區積極爭取成都市大數據協會智慧治理專委會支持,於大年初三與電子科技大學、成職院博士後創新基地及“青龍街坊·家空間”智慧社區研發團隊協同,開展群防群控、群防群治、自治服務為基礎的疫情防控需求調研,融入社區現代防疫理念,在“大聯動微治理”功能模塊上深化形成“指尖守望”智慧健康(疫情監測)系統平臺,昨日下午部分基本功能開始上線進行測試。

@成華區的社區居民朋友們,“智慧社區+五色卡”來了哦!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趙一 成華區供圖 編輯 何凡 校對 郝燕萍 審核 嚴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