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情——那些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动人故事

有难一起扛 共分担才更坚强

风雨中凝聚民族的力量

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

无法拥抱却离你最近

真情守望 长江黄河水流长

我们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

病毒隔离的是疫情,始终不变的是真情。正如《坚信爱会赢》MV中所唱,在疫情“战场”上,烟草人舍小家为大家,有难一起抗,他们的故事感动着你我~

李启明:你保护病人,我保护你

“妈……妈,妈妈……”门口,牙牙学语的孩子挣脱爷爷,举着双臂奶声奶气地喊着。陈倩心里一酸,咬紧牙转身回到屋里。

这个春节,原本要和爱人好好陪陪孩子的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计划处工作人员李启明,向父母挥挥手,看到妻子陈倩眼里噙着的泪水,默默关上门。

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武汉封城第五天。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被定为新冠肺炎重危病人救治定点医院,院领导决定抽调部分医护人员支持一线抗击疫情,从事临床研究的陈倩第一批报了名。

“你放心去,我做你坚强的后盾。”疫情就是命令。结婚五年来首次面临这种“分离”,李启明的决定很坚决。

地处武汉蔡甸区的中法新城院区离家有20多公里,医护人员安置条件有限。为了减轻医院负担,也为了让妻子全心投入工作,李启明决定每天自驾接送陈倩。

往返出行,意味着夫妻两人感染几率倍增。孩子谁来照看?

得知陈倩应征防疫一线的消息,两边老人异常担心。但面对疫情,在夫妻俩的反复劝说下,他们最终还是表示理解和支持,再三嘱咐二人千万要做好防护。

“孩子由咱爸妈带,老婆加油!”安排好孩子和家里的大小事后,李启明不忘给陈倩打气。

每天早上6点,李启明便起床做早餐,准时护送爱人上岗,天黑前去接,回到家里则做上一顿简单可口的晚饭。有时候回到家中安顿妥当已是深夜。

“只要想到能让更多的病人安心治疗,让更多家庭充满希望,我瞬间就充满了力量!”面对亲朋好友的关心询问,李启明总是笑着回复,“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做好防护,等疫情彻底结束再好好和家人聚聚。”

行走在小家与“战场”之间的陈倩将亲人特别是丈夫的理解与支持化为动力。

“关键时刻冲上去、顶上来。”坚守在后方的李启明,内心笃定,力量源于温暖的亲情,也来自组织的关爱。几个月前,李启明通过组织培养和自身努力,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从此,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哪有什么英雄,又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普通人甘愿奉献,默默付出而已。

看着从防疫“战场”归家、一挨床就酣眠的陈倩,“一切都会很快好起来的。”李启明一边给妻子按好被角,一边默默地祈祷着。

夜幕下,江城灯火通明。电视里“武汉加油,湖北加油”的呐喊声在静夜里回响……

【湖北省局(公司) 刘曼/文】

陈思:一方有难八方助,

疫情无情人有情

武汉疫情——那些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动人故事

陈思在接听爱心捐赠咨询服务电话。

热热闹闹过春节,红红火火过大年。每年农历大年三十,我们全家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闲话家常,把酒言欢,一起渡过这具有仪式感的一天。可是今年……雨水打在玻璃上发出的撞击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车已稳稳停在了武汉市红十字会的门前,望着灯火通明的大楼,晚上8点整。

在得知丈夫单位派他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做志愿服务时,我强烈要求与他同去,奔赴一线,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叮铃铃……”电话声此起彼伏,每层楼都有坚守岗位的青年志愿者们,接听来自全世界范围的捐赠咨询电话。

“您好,我们是一家化工厂,专门生产双氧水的,用于杀毒消菌,听说现在武汉疫情严重,我们想捐赠,不知如何将双氧水运过来?”“我们是北京广顺和,想捐100套降温服。”

“我是重庆市的一家私企老板,我已发动公司员工捐款,请问怎么捐过去?”

“您好,我是澳洲学生会主席,我们留学生从当地购买了大量的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服、酒精消毒液等物品,不知如何发往国内?”

……

“您好,捐赠物资请寄到武汉市东湖开发区东湖高新大道812号,国药控股湖北物流中心,谢谢!”

“您好,非常感谢大年三十的晚上您还记挂着我们,为您的爱心点赞!”

……

至凌晨4点,依然平均每2至3分钟接入一个电话,我被来自全国各地同胞及海外华侨的关爱温暖着,被大爱无疆、众志成城的精神感动着。无论是私企老板、青年学生,还是退休老人、爱国华侨,大家都心意相通。有的人宁可倾家荡产也要支援武汉防控疫情;有的人动员亲友捐款捐物;有的人在本地买不到物资,千方百计从各地筹集;有的人甚至愿意不远万里赶来当志愿者……

骤雨初歇,天已渐明,这一夜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多个第一次:人生第一次通宵未眠,第一次加入防治疫情志愿服务,更是第一次深切感受到来自无数陌生人的炙热真诚!

一缕阳光照射进来,把窗外鲜艳的五星红旗映衬得更加庄严神圣,这个除夕终将成为我一生当中最宝贵的回忆,没有亲人、没有美酒、没有春晚,但我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