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上海通貨膨脹奇景:造幣廠晝夜不停印錢,領工資需要麻袋裝


【點鈔員在點鈔】經濟學上的通貨膨脹意指整體物價水平持續性上升,而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貶值或購買力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通貨膨脹有很多類型,1947年上海的通貨膨脹就是貨幣惡意超髮型通貨膨脹。

【給員工發工資的紙幣】所謂的貨幣惡意超髮型通貨膨脹,是指物價飛漲到無法控制,直至經濟崩潰,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紙幣瘋狂貶值。出現這樣的局面,往往是戰爭願意。為了購買戰爭物資,錢遠遠不夠,政府開始大量印錢購買軍需,給軍隊發軍餉,大量印鈔,導致貨幣存量遠遠超過貨幣需求。

【一帶錢只能買一小杯米】關於上海通貨膨脹,當年美國報紙這樣報道,“1937年,法幣100元還能買兩頭牛,一年後就只能買一頭牛了,到1941年只能買一頭豬,到1943年只能買一隻雞,1946年只能買一個雞蛋,到1947年,連一盒火柴也買不到了,到1948年,更變成了只有天知道還能買什麼。”


【排隊領工資】當時上海地區流行法幣,即“法定貨幣”或“法償幣”,其主幣為無限法償幣,可以自由鑄造;輔幣為有限法償幣,國家限制鑄造。1935年在英國、美國的支持下,國民政府開始新一輪貨幣制度改革。當年11月,財政部發布公告,宣佈在全國範圍內開始推行法幣制度。

【造幣廠瘋狂印刷紙幣】資料顯示,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國民政府採取通貨膨脹政策,致使法幣瘋狂貶值。1948年,國民政府法幣的發行總額竟然達到了660萬億元以上,致使物價急劇上漲,一度達到抗日戰爭前的3492倍,上海經濟走向崩潰。

【普通人領工資】大家要注意,這張照片顯示的只是一名普通人領工資的場景,竟然需要一輛人力車來馱運。如果不是真實的老照片,如今人們很難想象當年上海通貨膨脹是多麼的惡劣。當時國民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瘋狂印刷紙幣。

【給員工發工資】當時有人調侃道,“領工資所發的紙幣全是嶄新的,太不可思議了”,確實如此。為了給員工發工資,很多公司準備錢幣時不是去銀行,而是組織員工直接將卡車開到造幣廠直接領錢幣。

【造幣廠24小時不停印刷紙幣】這一幕讓很多人難以置信,當時上海所有造幣廠日夜不停地印刷紙幣,工人直接三班倒。自1946年後,整個法幣的發行量更加大增,由抗戰勝利時的5569億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兆元,,短短3年時間暴漲1000多倍,直接造成了民間的惡性通貨膨脹。

【造幣使用的紙張】錢理群在《天地玄黃》裡記載了民國雜誌刊登了一則俗語:“法幣滿地,深可沒脛,行人往來踐踏,絕無俯身拾之者,謂之‘路不拾遺’,誰曰不宜!”這段俗語真實再現了1947年上海通貨膨脹的真實場景,實在不可思議。


【點鈔員在點鈔】當時印刷機印刷紙幣的速度根本無法滿足人們對鈔票的需求,“印刷機不能生產出足夠的鈔票”,“鈔票不夠”,這樣的報道層出不窮。當時國民政府也承認,“連月支應浩繁,鈔票產量有限,生產與支出不能配合,券料輸送已到隨到隨罄之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