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醫療物資如何對接?“中間方”扮演關鍵角色

雖然不會醫術,也不生產藥品,但不少企業憑藉參與先進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為白衣天使們高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了一份力。

2月5日,由商米提供的價值100萬元的智能手持設備運到了雷神山醫院,用於醫院數據信息採集,保障從患者建檔、診療、護理到醫院的智能化信息管理,提高診療效率。

“在得知武漢市雷神山醫院正在建設的消息後,我們就積極與醫院信息化籌備小組取得聯繫,免費提供一批手持智能設備用於醫療信息採集和管理,希望能為武漢的疫情盡一份力。” 上海商米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李新德說。

在目前醫療物資緊缺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實現精準對接並不容易。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如果把戰“疫”比作戰役,那麼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正是疫情防治的關鍵時期,不少企業都在挖掘自身潛力的最大化。李新德供職的商米成立於2013年,原本致力於構建數字化門店,為商家提供智能物聯網設備及軟硬件一體的數字化門店解決方案。此次捐贈的這款智能三防數據採集器多用於物流盤點,比如商超、農貿市場盤貨、汽配之類的倉儲等場景之中,而這次將應用於醫療。“我們和醫院進行了前期溝通,確認了這款產品是最用得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面對雷神山醫院設備投入使用後可能會存在24小時不停機運行的情況,這種“換人不換機”的使用強度對設備的穩定性有著極強的考驗。商米捐贈的是自家的暢銷款之一,採用了高通芯片,符合IP67防護等級,在1.2米高處跌落也不損傷,擁有三防特性(防塵、防水、防摔)的產品。

特殊时期医疗物资如何对接?“中间方”扮演关键角色

為了支援雷神山醫院,商米集團調動了所有的存貨。“我們武漢的合作伙伴引薦的信息化籌備組的成員,對接人也是武漢武漢協和醫院信息處的負責人。大年三十開始正式對接後,就接到信息小組的需求,希望能更方便高效地採集藥品患者等信息。我們就第一時間安排了產品的調試工作,開始在各地倉庫緊急調貨,全力支持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需求。”負責對接此次項目的張樹軒告訴第一財經。

日前,在醫院信息系統承建主體東華軟件全力協助下,設備已調通完畢,並已通過雷神山醫院信息籌備小組的測評。

類似這樣的案例還有許多。早期參與對接物資的一位醫藥條線記者告訴第一財經,“對接當時比較粗暴,就是我們找到物資,用順豐寄給那個醫院設備科的人,設備科有個對接人來對接。”根據對方出具的相應對接項目名稱,可以看到醫院方的對接人有些是院長及院長助理以醫院名義發佈,也有以科室名義發佈的信息。“後來紅十字會開始參與,我們那個籌集物資的小團體就解散了。”

不過顯然,目前第一線的物資對接仍有缺口,破解其中的效率問題還需要更規範、完整的體系。

打造物資管理平臺

建立一個透明的物資流通管理平臺成為當務之急。

2月3日,望海康信(北京)科技股份公司正式上線了醫院應急物資管理平臺,在疫情期間免費開放使用,為全國各級醫院建立應急物資供需雙向快速通道,精準推送應急物資需求,同時超40000家供應商在線響應,支持供應商、個人、公益組織在線捐贈,全方位助力抗疫一線快速獲取貨源。

特殊时期医疗物资如何对接?“中间方”扮演关键角色

望海康信品牌與市場部總監喻瞳告訴第一財經,目前平臺設計了兩種模式,一種在線捐贈,一種為應急採購。

在線捐贈由醫院在平臺上發佈“接受捐贈公告”,全社會的公益組織、個人、供應商都可在線捐贈,只要通過平臺錄入捐贈物資的相關信息及資質證件(產品註冊證、經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等)並等待醫院反饋即可,醫院可根據響應的具體明細,判斷物資是否符合醫用標準,選擇接收或拒絕。如果選擇確認,醫院會把郵寄地址、聯繫人及聯繫方式等信息推送至捐贈方,捐贈方自己聯繫物流並將單號錄入系統,待醫院收貨後,在系統內進行確認即可。

應急採購,即醫院通過平臺向自己所在區域的供應商發佈應急訂單,信息覆蓋的供應商可自行在系統進行響應(包括產品的資質證件上傳等),醫院可根據供應商響應的具體明細,判斷物資是否符合醫用標準,選擇接收或拒絕,確認接收後,醫院通過望海應急物資管理系統進行物資入庫、出庫管理。若供應商之前未註冊過平臺,那麼在註冊平臺時,需要進行相關資質證件(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稅務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等證件的審核。

緊急上線的醫院應急物資管理平臺依託望海雲,整合瞭望海易普優採、供應寶及醫院應急物資SaaS管理平臺三個自有系統。“從實際運營情況來看,很多公告線上並不能及時響應,為了更高效的幫助醫院對接需求,我們在信息化技術之外啟動了運營服務方式對接。上線幾天,目前平臺有註冊醫院70家,已發佈公告54條。我們會基於醫院發佈的物資公告,進行二次傳播與擴散,與挖掘匹配對應的優質供應商,並將最契合的供應商推送至醫院,便於醫院與供應商建立直接聯繫。”喻瞳告訴記者,公司積極投入研發和運營該平臺,為社會盡綿薄的公益之力,“本質上服務醫院客戶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而且現在這個時期我們也覺得應該去做。”

從醫院發佈的緊缺物資的公告來看,大部分都是N95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物資,而這些防疫一線的企業已經復工,都在緊張忙碌的支援抗疫前線。 “本身我們有多年的醫院運營管理的經驗,現在也需要高效調動醫院物資。目前來看,應急物資緊缺程度還是比較嚴重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供應力量加入進來、註冊到我們系統及時響應,也期待更多公益組織、社會機構通過平臺直接參與定向物資捐贈,形成合力,共同戰疫。”喻瞳說。

中午時分,武漢發佈就捐贈中有如下表態:“我們將加強對《公告》的宣傳和執行,進一步呼籲廣大愛心人士,在組織捐贈醫用物質(資,作者注)前,先熟悉掌握醫院所需物質的品種和標準,並儘量通過紅十字會統籌實現捐贈,以免繞開紅十字會定向捐贈後,增加醫院查驗負擔,帶來安全風險。對繞開紅十字會直接向有關單位捐贈的防護用品,凡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我們將依法處理。”

這提示了愛心捐贈人士,要在獻愛心的同時注意醫療衛生用品的風險把控。疫情期間,高效的運營管理對醫院的整體運轉更為重要,尤其以物資管理為代表。醫院需要公司更為緊密的技術配合和保障。這也對整個醫療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成為了醫療機構必備的技術支撐。

(記者呂進玉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