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电子厂流水线操作工是一个怎么样的工作?大学生做是什么感受?

刘然嘟嘟


电子厂流水线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么有尽头,自己就和你个小的机器人,那天重复着一样的工作,做久了你也会慢慢的失去激情,每天就会觉的干活,其实就是一种本能,就和自己吃饭一样,好像是一种应该做的,这样时间长了你也会失去斗志,如果是大学生来做,刚开始会觉得有趣吧,但是慢慢的可能就对这样的生活失去信心,也就觉的无聊,会感觉是在虚度光阴吧!因为大学生有知识,想法也就多一点,想着自己能干的事情有好多,肯定是在流水线上待不住的,只有那些小年轻,因为年龄小,生活压力小,身边又都是同龄人,对经济不是很看重,又有能说能玩在一起的,也就呆着了。总归人生要有目标!要去奋斗!加油!




永不放弃的啊飞


首先你要知道啥叫流水线,不局限于电子厂。

我先说说自己的经历吧,去电子厂上过两天班,就受不了,走了。第一天还好,上的白班,带班师傅也和气,但是第二天就相当难受了,上的大夜班,带班师傅基本口头说一遍,之后就自己搞,出了许多错,他才过来然后说一句,连这点事都不会干?那一晚之后果断走人了。不是说不能熬夜啥的,也不是不能受气,作为一名大学生,经常熬夜,但是通宵一个月,我个人觉得相当伤身体,尤其是我这种年轻人,完全是对自己身体于不顾,而且我打工受委屈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只为了那点钱,在一个没有任何好处的地方打工,真是没有必要。

然后我观察了一下,流水线的员工年龄大的有四五十吧,小的有十六七,跟我没什么话题,就算有话题,上班时间似乎也没有什么空闲。很多跟我一样的同龄人甚至比我小的人在这里,但是却显得没有活力与生气,像是受了多少摧残一样,总之给人的感觉跟学校里的同学完全不一样了。

我以前很不赞同一些人说的话 说大学生吃不了苦,受不了累,找工作还挑三拣四,不肯踏踏实实干活,后面我才明白了,你说大学生读了十几年书,去一个不需要学历不需要任何台阶的流水线,跟一群大叔大姐或是那些同辈的但是不同思想观念的人,几乎没有什么沟通,而且熬着大夜干着枯燥无味的工作,作出机器人般的动作。。。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这样的工作简直毫无意义,毫无收获,毫无营养,甚至有点怀疑人生!我不知道那些跟我差不多的人为什么会选择在那里做,也许他们背负了很多压力与无奈,但是,真的我竟然觉得他们可怜,我感觉我似乎都能看到他们的未来了。

最后的想法就是我宁愿去做一个服务员,也不想干流水线,为了那点工资,去一个如此压抑的环境中出卖身体,我做不到,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思想的人是不会甘心在那种环境下工作的。当然这仅代表个人观点


刘然嘟嘟


我之前在电子工厂做了一段时间干了许多的工种,在流水线也做了一段时间说一下我的感受。个人住宿舍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洗漱完毕,整理一下去吃早餐吃完早餐七点半左右准备进车间,好多工厂都是不让带手机和私人物品的。还要过安检总之与工作无管的都不允许带进去。开完早会整理一下现场回到自己的工位一般的工位不会变。开始工作就像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随流水线重复着一个动作。产量多的话流水线开的就快你就要加快速度干活不然你面前就会堆很多的料中午下班别人去吃饭你还得加班干。如果中途需要上厕所还要打报告,找人顶你的位置,规定的还有时间一直到晚上基本上停不来。产品出了问题就要求你返工做如果今天出货不顺晚上就会开会挨训或开罚款单。晚上下班都是半夜了吃不了这个苦的要量力而行。


乡村乡情


坦白的来说,电子厂的一线操作人员是最基层的岗位,电子厂的机械化程度都很高,所以这类岗位更多的是辅助机器工作。大学生虽然说已经较普遍了,但还是可以找到一个比操作员起点更高的工作。

如果大学生在电子厂从事一线操作工作,结合自己十几年前刚毕业那会儿,在一家公司做储备干部的时候的经历,我感受有以下几点。

刚开始有点紧张

客观的来说,这种紧张主要是因为身边的同事的学历程度普遍较低,而自己以前又没有类似的工作经验,担心自己做不好,甚至连旁边的同事都不如。

半天之后觉得很容易

对于工厂一线的岗位而言,新入职的人一般不会安排有难度的工作,都是一些很简单的操作岗位。一个上午就能够学会了,如果你的学习能力更强点,可能十几分钟甚至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独立操作。

学会之后就会发觉很简单,但依旧会做的很用心,生怕在自己手中出错。

一周左右会觉得很枯燥

工厂一线操作类的岗位大多数是重复性的工作,等你的新鲜劲过了之后,你就会觉得很枯燥。

另外大部分工厂除了8小时之外都会安排晚上加班,有的是两个小时,有的是4小时,每天工作的强度是10~12小时,如果你之前没有体力劳动经验的话,一般在一周内除了枯燥之外还会感觉到累。

一周之后,就会有各种想法

在生产线普通操作岗位工作一周之后,很多人就开始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说想放弃,放弃的原因,可能是觉得太累,也可能是认为自己学不到东西。

尤其是身边没有同学,这段时间也没有找到能聊得来的人,你可能还会觉得孤单。

【观点】

工厂操作类的岗位是一个重复性的低价值岗位,不仅成长空间有限,而且可塑性也不强。所以说现在大学生已经较普遍,但完全有能力选择比这个起点更高的职业。

如果是实习的话,我倒建议你去工厂待一段时间,因为在工厂一线操作岗位上待上个1~2个月,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会对你有很好的影响。


非知名首席职场官


说一下自己的经历,在08年下半年进入上海一家电子厂,也是学校分过去的,当时是做笔记本电脑,一个人负责一站,都是有操作流程的,一站的工序大概六七秒就完成,一分钟大概需要做十次,也就是一分钟时间流水线上有十台设备是属于你要做的工作,两个小时可以去一次厕所,一天工作十个半小时,基本上都是中专生过去的,我当时是做主板检测,因为是大专毕业的,做了半个月就生成了线外,也就是配货或者送货,不需要在流水线上工作,三个月提成线长,管理20多个人,大部分时间被义务加班占有,大学生毕业进电子厂很容易成为底层管理人员,如果是211.或者985的大学不建议进去,一般大学毕业,没有合适的工作,进去干一年也是可以的,毕竟刚步入社会,需要过渡一下,学校毕业直接进国企或者大企业,你啥也学不了,眼高手低的,毕竟大企业属于大染缸,很容易迷失方向,这是个人浅见,谢谢,


洺水居


你问到点了,我就是去电子厂当寒假工,在流水线上打料,就是机器生产led里面的芯片,很好搞,就是一个人操作12台机器,机器也好出故障,一站站一晚上。尽量别去电子厂,没意思,也长不了见识,基本干了睡睡了干。也是想换个手机才出来。去搬砖也别干电子厂,受不了领班的气。也熬不住,天天夜班。原本干净的脸上开始长痘痘了,一月也就那3000到4000左右。千万别进厂,给你开万八千都是假的,那些干了几年的技术员才有的工资,领班也就5000多,除非没出路,千万别进厂。


用户103512091300


我在汕尾信利集团,我做的是QC的老化组,全套的防尘服,只漏眼睛的,跟目前的防疫服一样,两班倒,我个人觉得大学生实习的时候是可以去锻炼锻炼,长期发展的话不建议,实习的时候两个月8000收入对于刚刚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还是可以的,起码出去几个月的房租有了,算是有点小沉淀了。


家栋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说说自己的经历吧![微笑]

十几年前,大学准备毕业,就是要在拿到毕业证之前,拿到企业的offer !

我感觉当时的自己,还是蛮幸运的,大四第一学期,毕业生招聘会陆续开始的头一个月内,竟然可以拿到6个录用通知书。那时觉得,这一波幸福感,袭击我也是来得太突然了。

因为有了选择,所以就要进行比对,深入思考,究竟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职业生涯!

一开始投简历时,社会上的风气都在鼓吹大学生无能、大学生太多、垮掉的80后、就业机会少、竞争激烈等等,所以我投简历时,都是“浪投”。

到了真的要做出唯一决策时,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那时候刚好需要毕业实习,需要实习证明拿学分。我6个公司都去问了,哪个公司可以马上报到,不需要等到明年7月毕业。

真的就这么巧,竟然五家公司回复,暂时不接待实习生,等毕业后统一报到,统一组织入职培训。

那就没办法了,在这波“幸福感”和唯一的选项下,我就去了这个唯一的工厂,报到“实习”。

在工厂报到后,公司老板对我也很重视,毕竟我是他录用最早报到的一个人。在跟他“一对一”谈话后,他对我进行了很多鼓励,也希望我好好努力,尽快成为他们厂的骨干。他让我跟“人事部”沟通,先拟写一个入职培训计划,让他看看。后来我打听才知道,他们工厂是小作坊干起来的,我是第一个来到的正规院校全日制本科生。之前都没开始过类似的培训操作。

我跟人事部经理沟通后,拟写了一份培训计划,交给经理,他直接转交给了老板。

听经理说,老板看后还挺满意的。至于计划的具体内容,我就不详细说了。只跟说跟这个问题有关。

我记得计划第一个内容就是到处游走,熟悉工厂各个部门的概况,第二个就是到各条流水线去跟岗、单独上岗。

因为我真的做过,所以记得很清楚。

那时候我埋头就在流水线干了2个多月,不仅对整个工厂的生产运作流程都非常熟悉了,而且具体到某个流水线岗位操作也是知根知底的。

只是后来在家人传统观念下,认为进厂打工不好。最后我只能跟这个工厂说再见了。

当时那个老板也很器重我,多次打电话,加薪挽留。最终还是家里原因,我选择了离开![快哭了]

◆◆◆所以,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 ★★★1.流水线操作工,是一个工厂运作的根,如果没有生产,其它的采购、销售、财务等部门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了。说直白一点,这些部门都是为生产流水线服务的。
  • ★★★2.流水线生产部门,也是工厂公司一个核心部门,工厂要运作良好,流水线拥有优秀的管理人员,这必须是标配。
  • ★★★3.流水线效率优化、生产安全、生产计划等等内容,都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 ★★★4.作为大学生,如果真的去到工厂,若想往上发展,应该要脚踏实地。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司工厂管理者,对生产一线不熟悉,凌空指挥,估计就是“瞎指挥”了。
  • ★★★5.大学生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现场管理者,必须对管辖的每个环节、每个内容非常熟悉,所以“深入一线”,经历流水线操作工,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 ★★★6.就算不是大学生,但是也不能低估自己的学习能力,踏实将流水线工种做好,总结经验,对现场生产流程提出优化意见,提出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可以节约生产成本、确保安全生产、防止生产事故发生。我想公司工厂的老板还是会重用这样的人才的!毕竟学无止境,学以致用也是一种高端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对题主有参考价值,欢迎沟通交流,共同进步![惊喜]


读梳人


我以前在玩具厂做流水线的,我基本都是坐在前面第一个工位,我是第一步,真的太难做了,我放的快的话后面太忙了,做不过来老来找我麻烦说让慢点,但是组长却一直嫌我太慢,一直叫我快点快点,后面的老跟我吵架,我里外不是人,太难了,不喜欢做流水线


名字真难取啊


在厂里生活区距离车间也就走个15分钟最长了。进了车间便没了自由,做的千篇一律的工作,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当你看见你的工具时,闭着眼就能拿起来干活,但你并不会这么做,因为有领班,线长,在你身后转悠,一遍又一遍的催促着“加快速度,你们这个小时只做了1000pcs,评论每个人不到一百”,日复一日。他们似乎并不会感到口渴,一直在讲,速度,效率,良品率。不断的督促。忙的时候你没时间说过,聊天。闲得时候又不能说话聊天。休息的时候望着这一张张十分平静的脸,你看不出来什么,想聊天却不知道说什么,只能谈谈几句工作,忙不忙,做了多少。在这里,没人会帮你,那些被剥夺了时间的工人,一幅幅毫无灵魂的嘴脸,在出了不良品之后他们会把责任尽可能的推出去,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工资。每天三点一线的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出卖自己每天2/1的时间,才能换来那点能糊口的工资。在这里待的久了,整个人就秃废了。我经常简单他们吃过饭抽根烟,拿起手机刷回快手抖音。这就是他们每天的娱乐方式,下班的路上,还能看到那些宝妈宝爸跟自己孩子视频聊天,这时候他们才会漏出久违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