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益民集團多舉措保障“菜籃子”“米袋子”“肉案子”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李平貴報道

春節期間,按照中央及四川省、成都市關於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安排,成都益民集團作為成都市屬民生服務專業化公司,積極發揮集團“奉獻安全食品、做好應急保障、提供民生服務”的企業功能,在疫情來臨之際,啟動“黨旗飄揚在菜市、防疫保供當先鋒”黨員攻堅行動,統籌協調集團旗下批發市場、菜市場、糧油企業等資源,廣泛協調上游供應商、生產基地等,在切實保障春節期間市民“菜籃子”“米袋子”“肉案子”需求,迅速穩定人心方面發揮了國企作用。

一、多舉措保障供應

一是益民菜市多渠道組織貨源,保障市場供應

成都益民集團自營的39家益民菜市及1家益民mini店從大年三十至今均正常開門營業,且自初一開始,將原定閉店時間從下午3點,延遲到下午6點,初四開始,營業時間恢復到7:30至20:00。在初一至初三期間,益民菜市蔬菜供應不低於20個品種,尤其是春節期間市民經常購買的小韭菜、蒜薹、青油菜、大白菜等,作為重點保供菜品,進行了儲備,並及時投放市場。

同時,益民菜市持續加大直採直銷規模,與涼山攀枝花、彭州、崇州、金堂等本地菜和應季菜生產基地,山東、雲南等外延基地群,以及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等批發市場商家,組織貨源保障市場供應。在此基礎上,積極整合供應渠道,做好易儲藏類蔬菜的收儲,計劃存儲蔬菜包括土豆、洋蔥、冬瓜、南瓜、紅薯、西紅柿、大青椒、小青椒、老薑和大蒜等諸多品類在內的蔬菜1700噸以上,確保種類豐富和價格平穩銷售。

初一至今,益民菜市日均供應生鮮農產品約60噸,整體銷量較去年春節同期上漲3倍以上,但因為生鮮農副產品準備充足,未出現斷供現象,確保了市場種類豐富和價格平穩,同時迅速地平息了市民的不安情緒。目前,隨著益民菜市的商家返崗,在既有的生鮮蔬菜、肉類、糧油等供應種類基礎上,水產、禽蛋、鮮切面、幹雜等方面的供應也已跟上。

二是兩大批發市場加強貨源組織。成都益民集團下屬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於1月27日起均逐步恢復正常營業。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已全力投入組織商家快速恢復營業,蔬菜、肉類、水產、海鮮等品類已陸續恢復正常運營,積極鼓勵商戶加大貨源組織,增加貨物儲備,進一步保證充足貨源、價格穩定,自1月25日至2月5日,市場實際交易總量蔬菜約19500噸,肉類約828噸,確保了市民“菜籃子”充分有序供應。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24小時開放經營,每天組織新鮮蔬菜7500餘噸,品類達120餘種(其中日常所需的白菜、土豆、蓮花白、萵筍等作為重點保供產品),水果約3200噸,貨源較足,品類基本齊全;與雨潤農產品集團全國12個採購中心形成菜品互通,保障供應,穩定價格。自1月25日至2月5日,市場實際蔬菜交易總量達75229噸。

三是糧油供應有保障。成都益民集團下屬成糧集團已在成都地區落實可調配的成品大米5000餘噸,可隨時投放市場,在外地已落實大米6000噸,可隨時按需發運至成都。同時,積極聯繫6家大米加工廠、1家食用油加工廠、一家小麥加工廠,需要的時候可以一天數百噸至一千噸的速度將儲備的水稻、小麥加工成大米、麵粉投入市場。另外,集團下屬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也儲備有成品米2000噸、食用油1000噸、麵粉200噸,能有效滿足市場供應。

四是豬肉供應有保障。在豬肉供應上,益民菜市除了將自營的20餘噸進口豬肉投放市場之外,還積極對接陸續恢復營業的屠宰場、供應商,加大豬肉訂單採購,確保市民的“肉案子”充盈豐富。豐富其他業態產品供應,密切關注門店需求變化,積極對接養殖場、白家等農批發市場,加大冷鮮牛肉、冷鮮雞鴨、禽蛋、水產等其他業態的貨源組織,恢復正常供應。集團下屬中際集團全力確保1萬噸市級儲備肉在庫安全,委託四川金忠食品公司和成都憨農食品公司按市場投放需求及時開展凍儲肉分割返鮮,配送上市工作,切實發揮儲備肉保供穩價壓艙石作用。同時積極鎖定20萬頭生豬活體儲備以備緊急狀態下的生豬供應。

二、加強防疫及食品安全管理

兩大批發市場均強化進出車輛和人員檢測機制,加強疫情防控。其中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強化市場消殺防疫工作,對重點經營區域和公眾場所開展不間斷消毒噴霧作業,強化索證索票力度,利用市場門禁系統對所有進場車輛信息和貨品信息進行報備登記,並嚴格核實貨品產地、來源地、運輸路徑等信息。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對入場車輛和人員進行檢測,做到人員無異常、貨物消毒後方可進場,場內經營場所及時進行消殺。

益民菜市嚴把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和食安檢測,嚴禁市場內銷售野生動物和宰殺活禽,強化鮮肉、家禽等業態索證索票和進銷臺賬管理,強化農產品抽檢力度,保障生鮮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全區域每日消毒至少2次以上,每個門店備齊洗手液、消毒液、口罩和電子體溫測量儀等物品,倡導良好衛生習慣,每日檢查市場員工、商家健康狀況,提醒消費者佩戴口罩,進入市場時測量體溫。

三、開闢綠色通道強化金融服務 為防疫保供恢復生產護航

成都益民集團下屬錦融投控公司、成都農擔公司開闢綠色通道強化金融服務,為防疫保供恢復生產護航。欣康綠公司是全市重要的生豬保供企業,1月22日,該公司緊急向錦融投控公司發出緊急求援:“企業資金近期緊張,資金到不了位,生產就無法保障。”錦融投控公司連夜召開電話會議,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共同商討放款前提條件落實情況、最佳放款路徑、應急方案等關鍵環節。第二日,1160萬元資金順利到賬。欣康綠公司立即加快組織員工開展生產,確保全市豬肉市場供應。在疫情期間,錦融投控企業對10餘家重點在貸企業經營受限情況、防疫情況進行跟蹤排查,按“一企一策”要求形成金融保障應急措施。對防疫期間貸款到期的企業按快捷程序提前啟動續貸評估工作;對受疫情影響,可能會發生流動性風險的企業及時採取展期等手段維持企業正常運轉度過疫情難關。梳理防疫藥品、醫療器械等領域生產企業名單,緊密對接20餘家相關企業融資需求,建立有效的對接機制。

四川索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口罩核心原料熔噴過濾材料的企業,擬引進生產線生產線,急需150萬元貸款。農擔公司迅速開展行動,通過《成都市現代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疫情防控擔保專項支持方案》,加強對抗疫物資和益民保供供應鏈的企業給予資金支持,開發抗疫專項產品,出臺了具體措施十條。150萬元固定資產貸款審批後,索瑪新材料公司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產能3萬噸,每天將增加為70萬個醫用口罩提供核心材料。農擔公司則針對當前急需醫療物品,迅速制定專項支持方案,對省內從事醫療設備物資的中小微相關企業開闢綠色通道,壓縮審批流程,緩解企業燃眉之急;分析研判80戶在保客戶情況,圍繞受疫情影響而產生的貿易出口、物流運輸、人員復工等問題,加強與客戶、銀行進行多方協商,逐步形成有針對性的應急工作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