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合江白鹿鎮:新上600餘名“院長”築牢鄉村聯防聯控網

張琳 苟儒君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我們村上來查這個卡口,一個是有多少外來車輛?有多少外來成員?”“沒有外來車輛,沒有外來人員。”

這一幕對話,發生在2月5日,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白鹿鎮大山村黨總支書記徐澤興正在詢問“院長”們當天防疫工作的開展情況。大山村地處白鹿鎮和合江縣臨港街道的交界,來往人員數量繁多且身份複雜。考慮到村兩委班子人手不足的實際情況,為了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徐澤興就想出了“院落制管理”模式來防控疫情。

“我想到我們村十個生產隊,村六職一共才15個人員,15個人員分佈到十個生產隊,來管理這2600多號人,說真的實在難管。”徐澤興介紹,考慮到工作壓力太大,當時他便想能不能把院落以大化小,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管理,成立院落制來便於好管理。

“院落制管理”模式按照“地域相鄰、人員相親”的原則,將各社劃分為3—5個院落,場鎮分為若干樓院、段落,“院(段、樓)長”則是由大家推選出的老幹部、黨員、村(居)民代表或其他群眾認可度高的村(居)民擔任,牽頭負責本院落(樓段)的疫情防控工作。

徐澤興將大山村劃分成五十個院落,分別任命了50個“院長”,“院長”的職責除了在設置卡點輪班站崗以外,還要負責宣傳、教育本院落群眾不趕場、不串門、不聚餐,及時發現和勸阻外來人員進入本院落,協助抓好居家隔離等,發現問題立即報告。

為切實做好聯防聯控,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很快,“院落制管理”模式迅速在白鹿鎮鋪展開來,與重慶毗鄰的4個村14個社也由村社幹部牽頭,組織“院長”、黨員志願者和村民代表,在各個路口開展義務巡邏和值守,防止外地人員進入本地。

截至目前,白鹿鎮共推選出了631名“院長”,“院落制管理”不僅較好地解決了鎮村社幹部人手不足、防控不及時、個別工作不便開展等問題,還形成了全鎮一盤棋、共織一張網的防護局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