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野球场会看见一些姿势很不标准但频频进球的人,这种人到底打的好吗?

lingzisea


野球场和专业篮球还是不一样的,所以确实有一些人打球动作不标准,但是却能频繁进球的现象。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呢,我们分析一下:

第一,肌肉记忆。

肌肉记忆的规律告诉我们,经常维持某种动作,那么你的身体就会记住这种动作。那么在下一次做出同样的动作时,你的大脑会根据以前的记忆,对你的做动作的力度自动做出反应。这一科学规律用在练习投篮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样的话如果你长期投篮动作都不标准,但是如果这个人的不标准动作始终如一,那么肌肉同样能够形成记忆。当你下次再做出这种不标准的投篮动作时,肌肉记忆依然有效。大多数篮球运动员不能在身体失去平衡的状态下命中投篮,但是科比却经常能命中这种难度的投篮。后来他的投篮训练师透露,科比在训练投篮的时候,经常训练让自己在身体失去平衡的状态下进行投篮。这样科比的肌肉已经适应了在身体不平衡的状态下出手,所以他能在身体失去平衡后保持较高的投篮民众率。

但是这种训练要有限度,就是对于一个人的不标准投篮姿势是一两种,或者是某个角度。如果身体任何状态下,任何角度都能命中率很高,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是不太现实的。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形成肌肉记忆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形成以后还需要不断的巩固练习。所以人不可能让大脑同时形成多种不同的肌肉记忆。

第二,标准的动作意味着高效 。

这和其他行业一样,最后的标准是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经验积累出来的。保留下来的动作一定是稳定性更好,更不容易受伤的动作。这样的动作有力于你身体均衡发力,也就是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就像我们要规范坐立走的标准,因为人的身体在这种状态下不容易生病,也不容易出现伤病。如果一个人走路歪歪扭扭,坐在那就来个“葛优瘫”。那用不了多少年,不用发生意外,各种关节肌肉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篮球是一种高对抗运动,标准的动作有利于保护你和他人在运动中不受到伤害。而我们平时打球无非也就是锻炼身体,如果因为你的不标准,不但不能锻炼身体,还对自己的身体有损伤,那么这样的人打球的意义何在呢?

所以我个人觉得,打球动作不标准但是投篮很准的人,可能对于偶尔打两场球解解闷子的人来说,无所谓,反正球投进去高兴就行。但是对于想用篮球锻炼身体的人来说,还是要规范自己的打球动作。对于专业篮球运动员来说,更需要动作标准,否则的话在高对抗下这种不规范的动作对体力消耗是很大的,而且也更容易受伤。所以我还是觉得打球应该让动作标准化,就像人走路,倒着也能走,习惯了走的也不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倒着走路就是对的。


不少不多聊篮球


看到这个问题,老能想起我那个哥们。

打起球来是真真正正让对手和队友都感到绝望的。

身高只有170,还驼背,在篮球场上看着算矮了。

体重不过60kg,是瘦子,时而穿衬衫牛仔裤打球,更显瘦了。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速度,校运动会200米和400米都得过名次。

运球姿势极不标准,低着头,弓着腰,看地板。

转身的时候基本上是人转,球不转。

左手运球几乎没有,左路突破之后必然两步上篮或者后仰跳投。

但是。

就这么一号人,每次都能把对手逼疯。

就因为,中投命中率高,越是扭曲的出手姿势,命中率越高。

谁都喜欢跑投,他也不例外,只不过我们跑投那是骑马射箭,他的跑投……像是是整个人从底线往外被一股无形的外力撞飞出去的——

为了方便理解随便放两张图,实际上比这个丑多了。

然后命中率还特别高。

许多防守球员第一次防守都是懵逼的,以为自己动作大了或者是他脚下滑了,不敢扑上去,于是看见球空心入网,心想这特么什么鬼,如此进个两三球,防守球员心想不能再放了,打算扑了,结果当然也是意料之中——就那种自我奉献的姿势,你扑上去,他就从假的被撞飞变成真的被撞飞。

对,你犯规了。

关键是,这货并不是在演你,如果他摔在地上,那是真的结结实实噗通一下,听在耳朵里都疼的那种,于是你得赶紧道歉拉他起来啊,说别这么突啊,容易受伤,他嘴上说没事没事,继续继续,然后继续这么突你,只要你不防,他百发百中。

像我这种一直和他打,玩熟了,知道他速度快,就从无球防守开始,或者紧贴着不让他起步(这货甚至不会三威胁),这样就可以叫他特别难受。

然后我们就迎来了第二个逼疯环节——全场乱跑。

对,如果你半场无球紧逼,这个半场游戏就会变成全场游戏。

他精力旺盛,像风一样自由,像踢足球一样到处乱窜,有些根本接不到球的地方,你完全想不到跟他的意义,但是只要他跑到了接球位置,就会不停地要球,嘴里BB个没完没了,把队友逼疯。

如果此前他已经进过两球,队友大概率是会给的,而且他三分也还过得去。

于是这个游戏的核心玩法变了,你在后面追,他在前面跑,成功将你的智商拉到和他一样的水平,变成短跑比赛,而且他跑的时候会非常开心,甚至忘了进攻,有时队友给他做了个挡拆,充满期待地以为能接到传球顺下得分——不,那些都不会发生,他跑起来六亲不认,放着空篮也不上,像布鲁克斯一样钻入底线,再钻出去,一圈,一圈,又一圈。渐渐的,你忘记了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追他……?

啊,充分贯彻打球就是为了快乐的至高原则。

队友疯了。

第三个逼疯环节是他的笑声。

这货笑起来不分场合,进球了第一件事是回眸一笑,抢断了第一件事也是回眸一笑,被迎头大帽了,被晃倒了,也笑,突出一个心理素质好,被抢断了呢?还笑,紧贴着你,跟在你身后笑,随时盯着抢断,笑得你浑身发毛。

关键这人笑的时候,是出声的,就是那种嘿嘿嘿的笑。

加上他眼睛不大,看着像曾小贤,要多贱有多贱。

我觉得,他一定是真的喜欢打篮球。


肥宅的枯燥健身


野球场四大天王:灵活死胖子、 矮壮篮板怪、 勾手老大爷、 高瘦远投王。你说的投篮姿势不标准但是命中率很高,很常见,每个人有适合自己的投篮姿势,投出去的球感觉舒服,常年累月的练,形成动力定型,命中率自然就高。至于打的好不好,每个人对于比赛有不同的理解,你不可能要求60岁的勾手老大爷每个球去积极防守,你也不可能要求高瘦远投王去打身体对抗,每个人有不同的特点,对比赛有不同的帮助。


你在哪里A


有个逻辑问题,能进球,不代表踢得好。这是一个大问题,中国人太注重结果。仔细想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哪一件是注重过程的?抱歉,没有,或者说很少。哪怕在一起玩,都是注重结果。小孩子们之间也是培养竞争意识,都要比别人强。在外面踢野球也是这个逻辑,绝大多数或者说99.99999%,都是认为踢球的目的是要进球。真正能放得开,不去在意这些进不进球的问题,而去享受足球乐趣的人,本身就没有几个,所以看球的我们,也看不到什么东西,只看得到谁进了球。所以,其实是,整体都踢得不好,哪怕会进球,一场进一百个,一万个,一亿个,整体也是不会玩的。只会进球,不会玩球,这样的环境是培养不出罗纳尔迪尼奥,培养不出内马尔这种灵性球员的。


玄学木鱼


这是所有运动的规律,篮球场足球场甚至高尔夫球场都是如此。

运动的规律是这样的,动作标准和动作练习时间是两个关联系统,世界最顶级的运动员是用最标准动作,做最多练习。当运动水平往下递减的原因,要么动作不标准,要么练得少。

业余的动作不标准,但是结果不错,就是他打球时间长了,也就当成练得多,成绩自然要好些。但是动作不标准,练得再多,技术很快会到达天花板,上升空间不高。

动作标准的,或者接近标准的,如果练得少,成绩就会很差。

业余打球娱乐为主,少改动作,成绩就容易好转。


维清weiqing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有一种是,基础不扎实,但自己的综合素质好,并有自己的特有悟性,再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和训练,具备丰富的比赛经验!第二可能:野球场上,野球人多,防守不够严密,导致频频进球!



莆田曼曼甜


记得以前国家队有一个好像叫张勇军的,投篮姿势很特别,每投中一个,解说都要说一次,这动作不标准。


林云开叶


首先,理论上姿势没有规范不规范,NBA也有很多并不规范但是命中率很高的球员。只是大部分人的肌肉记忆会形成一个目前大多数人比较习惯和接受的投篮动作,但这并不代表在野球场上,他们的投篮动作就一定不是正规的。至少,在野球场他们能以这样的投篮稳定取得分数,他们一定是很厉害的。


足篮双修


这种踢野球的很容易适应场地,也很快适应比赛节奏,一旦在正规比赛很难有突出的表现。



非哥53239992


对于篮球这项运动,你在什么时候跑到合适的位置接球,合适的时间出手,恰好的手感,这都是需要你的经验和优秀的球商相关,而丰富的经验和良好手感是和平时的练习有关,也可以说努力能决定你的下限,天赋能决定你的上线的意思。球场上虽然有些姿势不标准的人员,但只要经过一些努力,形成足够的肌肉记忆和丰富的经验,在球场上叱咤风云又有何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