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清朝名著,但是为什么贾宝玉他们没有辫子?

黔人东子


谁说没辫子?黛玉第一次进荣国府见到贾宝玉,明明就写着宝玉有辫子,你没细看而已。


老山参01


《红楼梦》是清朝名著,但是男人沒有辮子,女人也不穿旗袍和花盆底。沒有一个读者会这么想,也没有一个导演这么演。这和作者的文艺思想有关。

一、架空朝代

《红楼梦》一开头,石头就和空空道人有一场关于文学理论的辩论。

空空道人代表传统的文艺观点,对《石头记》不满处,一是无年代可考,二是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只不过是几个小才微善的女子,不算奇书,否定了《红楼梦》的传世价值。

而石头对这种思想加以反驳。主张不必拘泥于朝代,不要受历史真实的限制,主张用假语村言表达事态情理。并提出最初的小说的现实主义理论。

本题只限第一点,小说不必拘泥于朝代。所以《红楼梦》小说从表面看不知是哪个朝代的,现在的网络小说的说法叫架空。

二、架空朝代的主要原因

清朝从康熙以来到乾隆年间,文字狱大案要案屡出。何况《红楼梦》本是一本涉及封建朝廷的书,为躲避文字狱,书中许多官名都是各个朝代的,也沒涉及到清朝独有的"军机处"。

三、审美观

《红楼梦》中其实也提过辮子的,史湘云给贾宝玉梳头,就是打辮子,一路四颗大珍珠。

但是不是想象林黛玉、换了旗袍,把子头,花盆底再去葬花是何模样?

似乎还是汉装比较美观。


旁观者岚


《红楼梦》这个书名很有讲究,“红楼梦”就是“朱楼梦”,也就是朱明王朝的旧梦,因为满清的文字狱非常的可怕,所以作者不敢直接写,所以只好用所谓“假语村言”的手法,来隐写明朝的历史。贾家的原型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家庭,而应该是个皇帝家,所以宁国府才有九道大门。贾家的奢华不是普通贵族的奢华,而是有着皇家的气派。后回贾家的家亡人散,并不是指一个大家族的家亡人散,而应该影射的是一个朝代的灭亡,是个亡国史。作者生活在清朝,他能目睹的只能是明朝的亡国史。宝玉身上上上下下都是明朝人的打扮。

《红楼梦》人物服饰多属明式,这已为许多学者所确认。不论说它是明人风格的戏装,还是清初人们对明代服饰的因袭,总之,它体现了明朝的风尚。

《红楼梦》第三回描写宝主:“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楼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这显然不是清初公府贵少的装束,但我们却可以从明代寻到其踪迹。明·刘若愚《明宫史》水集“束发冠”条载:“其制如戏子所戴者,用金累丝造之,上嵌晴绿珠石。……下加额子一件,亦如戏子所戴,左右插长堆羽焉。凡遇外出游幸,先帝(万历)圣驾尚此冠,则自王体乾起,至暖殿牌子止,皆戴之。各穿窄袖,束玉带,佩茄袋,刀悦,如唱《咬脐郎打围》故事。”与明代外出游幸的圣驾及息从比,“庙里还愿去”的宝玉只少了两支长锥羽,且因他没有官阶之故,腰束的只是宫绦。宝玉这身服饰正是“明代少年公子极华贵的装束”。郭若愚先生亦云:“宝玉戴冠,是明代旧制吻。特别是类似宝玉紫金束发冠,亦有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金丝皇帝冠实物可印证。《红楼梦》在第十五回说:“北静王水溶头上载着洁白瞥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鞋带”。郭若愚先生说:“水溶的服饰,决不是‘戏装’”,而是“汉服”,并且是明人的服饰。“洁白替缨银翅王帽”,“碧玉红鞋带”是为明制无疑。至于蟒袍,则不是明朝钦定的官服。甚至《明史》记载有几位皇帝曾诏令禁服:“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服用蟒龙”,正德十六年世宗登极诏云:“近来冒滥玉带、蟒龙、飞鱼、斗牛服色,皆庶官杂流,并各处将领黄缘奏乞,今俱不许”。嘉靖十六年,“兵部尚书张珊服蟒,帝怒”,接着礼部奏定“文武官不许擅用蟒衣”。以此看来,蟒袍似乎是明人服饰的禁区。然而,明代却有例外:其一,蒙皇帝隆恩特许者可服蟒。《明史》载:“内阁赐蟒衣,自弘治中刘健,李东阳始……万历中,赐张居正坐蟒;武清侯李伟以太后父,亦受赐”。其二,内官服蟒。《明史》又载:“永乐以后,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贵而用事者,赐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面正向,尤贵。……蟒有五爪、四爪之分”。北睁王水溶穿着的“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正是明代达官蒙皇恩特盛的标志,显示了北静王贵不可言的地位,也正合书中所言:“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的身份,又与他随手卸下一串“前日圣上亲赐鹊鸽香念珠”送给宝玉的描写相合。此外,《红楼梦》第一回云:“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贾雨村穿着的也正是“明代官服”。

不仅男性服装如此,女性服饰也具有鲜明的明式风格,特别是与清初旗人贵族妇女服饰迥异的裙装,更是多彩多姿。大观园的女性都着裙装。第三回写贾氏三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入京待选的薛宝钗亦着裙装,第八回写她穿着“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续棉裙”。第二十六回写袭人“穿着银红袄儿,青缎背心,白续细折裙”。而“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那石榴红绩裙,不独香菱有一件,袭人有一件,宝钗也有一件。当家奶奶凤姐不仅有“翡翠撒花洋给裙”,而且有“大红洋络银鼠皮裙”。可以说:裙装,是红楼群芳最通常的服装。可是,裙装在明代有服制而清代无服制。清·叶梦珠《阅世编》云:“裳服,俗谓之裙,旧制,色亦不一,或用浅色,或用素白,或用刺绣,织以羊皮,金缉于下缝,总与衣衫相称而止。本朝无裙制,惟以长布没履,无论男女皆然”。不仅裙装,红楼诸艳喜着的还有一种披风-一“鹤髦”,亦具明人风格。第四十九回黛玉“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髦”,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把丝的鹤髦”。明代刘若愚《明宫史》水集“髦衣”条云:“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旧制原不缝袖,故名之曰瞥也”。黛玉们身着的自然是不缝袖者,故而名“鹤磐”。《红楼梦小考》说:“这种服装在明代宫中有之,当然勋臣贵戚之家亦效仿焉。”此外,女性头饰亦如此。第三回凤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结着朝阳五凤挂珠钗”,这完全是明式首饰。其“金丝八宝攒珠髻”亦见于明代抄没严篙家产的记录《夭水冰山录》,其中记有“金宝髻一顶,重九两三钱,金髻三顶,共重一十五两八钱,金丝髻五顶,共重一十八两六钱”。邓云乡先生认为:凤姐的“金丝八宝攒珠髻”就是这一类头饰。凤姐的“五凤朝阳挂珠钗”明代有二式:一是按品金冠,均有金凤衔珠串。二是金玉凤头答,口衔珠结串,下垂于鬓公。凤姐是家常装扮,其钗当属后一种。

由此,我们可以察知,《红楼梦》中人物服饰多具明朝特点,书中既言“闺阁中历历有人”属作者“半世亲睹亲闻”,强调它是石头“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那么,它对明人服饰如此偏爱,绝非偶然。我们可以这样推测,《风月宝鉴》旧稿的作者本是明人,因而较多模写其亲自经历的明代生活环境。而曹雪芹在他十年的辛勤改创过程中,着重点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内涵的表达,至于其中人物服饰的描写,则可能多袭原稿。并且越到小说后篇,这种明式服饰描写越少,越显出雪芹当代生活的痕迹,如第七十八回秋纹说宝玉“这裤子配着松花色袄儿,石青靴子,越显出这靛青的头,雪白的脸来了”。“石青靴子”也不是“朝靴”,而是清人喜穿之物,“靛青的头”也是对雉发后的形容,宝玉已是清人打扮了。

在第二回里有一个情节非常值得关注:

这日,那甄家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听得街上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丫鬟于是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

有一位叫郑梧桐的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乌帽猩袍”四字,是点睛之笔。清代官服主要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也截然不同,为顶戴花翎。而明朝的官服分为公服和常服。公服颜色成为级别的重要标识,一至四品用绯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绿色。常服则是由胸前后背补子所用纹饰来区别。常服中的官帽为乌纱帽,按照官阶在材质和式样上有所区别。明朝时期,乌纱帽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从这里可以看出,雨村穿着“乌帽猩袍”,说明他当时正是一位明朝官员。

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因为清朝的官员的打扮是顶戴花翎,帽子又圆又尖,像个笠那样,与“乌帽”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都是时代的烙印!


红楼梦代言人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清朝人,按曹雪芹的身世,故事应该发生在明末清初,朝代更替之时,正是政治动荡,新老交替,新人笑旧人哭的时代。

为什么贾宝玉他们没有辫子?

1.《红楼梦》开篇即说明“无朝代可考”,曹雪芹在写书时,考虑政治因素,不影射朝廷,如辫子,服饰等描绘与清朝人物一致,清朝文字狱让红楼一书也不会留传。

2.章回体长篇小说,曹雪芹虽然是清朝人,但不一定写的就是清朝的事,不可避免的小说有借鉴的事和人,但曹公写故事是假的,历史是架空的。

3.原著和电视剧中,男子和女子对发型都细节的描述,但男女与清朝发型不一样,甚至明朝也不一样。

4.第一回中,空空道人与石头对话。空空道人提出《石头记》“无朝代可考”,石头却说,“若云无朝代纪年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说故事发生在汉唐时期。

5.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故事是真是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欣赏。特别是电视剧,要有故事情节,而且还要有视觉享受。既然小说《红楼梦》故事发生在什么朝代没有具体说明,服饰设计上理所当然采用唯美的理念。


时空偷渡小妖


中国的四大名著明朝占了三部《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清朝占了一部,曹雪芹以自已包衣家族的悲惨遭遇写了《红楼梦》,你说影视作品中的《红楼梦》为什么贾宝玉没有辫子呢?


我们先来一段红楼梦里描写宝玉的话“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林黛玉进贾府贾宝玉出场一段)。



其实曹雪芹在描写衣冠服饰时,特地避开了清朝,一是为了保护自己,二是为了描写上的华丽(清朝的服饰真的是太难看了)。

这个在贾宝玉出场的时候的描写就可见一斑。 当年曹雪芹为了保护自己,在第一回如是说:“开卷即云‘风尘坏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士骂时之书”。后又云“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石头云云:“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当然还有好多。其实曹并没有说清楚自己是说的那一朝代,只是给自己撑一把伞。



我觉的曹大大所处年代是清初,刚入主中原的清庭为固政权是不许这样描写清时社会的,因清庭认为此种写实小说对清庭有害,出版者是会吃官司的,为避官司同时又能够出版发行,所以曹大大只好将故事的改成明朝发生,也有利于了优秀作品的流世!


撩影奇谭


《红楼梦》是清朝的名著,关于《红楼梦》当中的每个细节都是值得深挖的,对于服饰等也有着细致的要求讲究,对于宝玉为什么没有留辫子的问题,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其实关于他为何不留辫子背后有这样重大的玄机,诸多的原因还有一些读者本身的误区。

一、曹公直言不设朝代

其实根据全部的原文内容以及这么多年的研究推测,我们是可以得到《红楼梦》本身讲的极有可能是以曹雪芹本人为原型的曹家兴亡的故事。

在小说的开篇,曹雪芹就借贾雨村之后说出《红楼梦》的故事并没有具体的朝代设置,单从这一点上来讲,虽然《红楼梦》是清朝的名著,但是不能因此而要求必须要留清朝的发型。

虽然在这里很多读者认为曹雪芹这样写的原因就是想要蒙蔽统治者,从而使《红楼梦》可以得到流通,但也就是这个原因完全可以不用留辫子,这也是一个不知道争议的问题,完全没必要因此而引起争议。在这里我们只有充分尊重作者的意思不要给《红楼梦》加入固有的时代背景,而更多的欣赏它的艺术手法就可以了。

二、成书时代社会发型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在上文已经提到了一些读者产生了误区,这是因为我们当今时代看清宫剧看多了,认为清朝的发型就是要留长辫,其实这是典型的清朝后期的发呼噜《红楼梦》成书于乾隆时期。

就按照讲述的是清朝前期的故事,而这个时候清朝的典型发型是金钱鼠尾头,简单的描述一下,所谓金钱鼠尾头就是头发发根区就如铜钱大小,辫子粗细如老鼠尾巴。从而我们看《红楼梦》中的宝玉既不是金钱鼠尾头也不是晚清的长辫。因此可见曹公在朝代设置中的确未加入确切的时代背景。

我们产生这样的误区就是因为一些,导演为了盈利之类的原因不尊重传统文化,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清朝的发型就是辫子这样的误区。因此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明确这一点的话,其实根本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三、避免文字狱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要避免文字狱的迫害,《红楼梦》成书的时候,正是乾隆时期,这时候文字狱发展到了顶峰,很多文人因此遭受迫害,甚至失去了生命。

曹雪芹祖上作为江南地区的名门汉人,虽然受到了清朝皇帝的赏赐,但是他们骨子里也不是完全认同清朝文化的。并且在当时的整个江南地区就有很大的复兴汉人文化,甚至光复明朝的情节。

从小锦衣玉食的曹雪芹,经历了家道衰落,对当时的社会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说话时都要处处小心,更不要提发型这么敏感的问题了,如果写清朝典型发型的话,自然会引起统治者的不满。毕竟整部书都充斥着反封建社会的超前色彩。

因此宝玉不留长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读者本身出现了误区,但是在不出现误区的前提下,这个问题也是有研究价值的,虽然没有那么深刻,在这里我们就是应当尊重作者,尊重艺术,去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与同情作者。


微光人文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是清朝康乾时期的人。《红楼梦》是古典文学中的鸿篇巨制,后人根据《红楼梦》改编的戏剧、影视剧不胜枚举。我们发现无论戏剧还是影视剧,剧中人都没有采用清朝的服饰装束。

作者虽然是清朝人,但故事写的不是清朝事。

文中反复强调,本文无朝代年纪、地輿邦国可考。

文中共五处提及。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

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

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芙蓉诔”开头: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

而且作者又申明文章不涉朝廷,不议时政。

三次申明。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婬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曹雪芹如此三番五次的声明,与清朝严酷的文字狱有关。清朝统治者捕风捉影,大兴文字狱,稍有不慎就会蒙冤入狱。为了避免朝廷对号入座,曹雪芹著作开头就强调了故事不是清朝事。

后人根据文中所写,设计影视剧服装时,就没有按照清朝服饰样式。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服装参考了一部分舞台戏剧服装特点,颜色雅致,款式优美,很显身段,即使棉衣也不显臃肿。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男子没有拖个大辫子,但所有女子额头都贴着“铜钱”,太诡异了。

以上就是我关于“《红楼梦》是清朝名著,但是贾宝玉他们却没有辫子”的论证。

淡看云起,静观花落,我是知天命之年的70后女子淡看云起,请不吝赐教!


淡看云起


月淡风青,为您解题。贾宝玉其实是有辫子的,只不过作者刻意“忽略”了。但又怕“真事完全隐去”,还是留下了小尾巴,供读者查阅。

宝玉的辫子在书中一共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选入中学课本的经典节选《林黛玉进贾府》中,原回目是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宝玉上学回来,初见黛玉,还是这副装扮: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strong><strong>

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给你造成一个错觉,束发紫金冠,武将专用。吕布、孟获、孙悟空,都带紫金冠。抹额,武士之首服(《事物紀原》)。《水浒》中呼延灼带的是销金抹额。紫金冠加上抹额,武将专用装备。这些都是汉族服饰。十来岁的小孩子带这个,有点奇怪。宁荣二公当时保着主子出生入死,才换来名爵。从这看,宝玉这副装扮也说得过去。

老太君让宝玉去见过王夫人,宝玉回来后,就换了装束。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这根大辫子不够明显吗?也许是受了电视剧的蒙骗,也许是被作者的障眼法所欺。大家只记住了紫金冠和抹额。那样才英武帅气。拖一根辫子,多不协调。可是辫子确实是存在的。

第二次是出现在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这次是湘云给宝玉梳头。

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

湘云给宝玉梳头,梳了个大辫子,和第一次基本一致。

还有一处辫子,是芳官的,做个参考。

方官是女孩儿,又没有嫁人,不用盘头,自然会有一根辫子。

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

女孩留辫子正常,男人平常会科头,也只是不戴帽,并不会甩辫子。湘云喜欢英雄气,也科头。

两次大辫子,黑亮如漆。

如果你还看不到满清的痕迹。还说是明朝的装束。那就再给你看一处——小脚。

满人是不裹小脚的,裹小脚是汉俗。一部《红楼梦》,小脚就出现了两回,一回是尤三姐调戏贾珍和贾琏。

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

一回是尤三姐过门。

鸳鸯又揭起裙子来。贾母瞧毕,摘下眼镜来,笑说道:”更是个齐全孩子,我看比你俊些。<strong>

其余的贾府女性,并没有出现或暗示有小脚。尤其是进入大观园的小姐丫鬟,包括妙玉在内,都没有小脚。因为开始院里的人是要到前面吃饭的,一日三餐跑进跑出,需要的是一双大脚。显然他们具备这个特长。贾府是包衣,自然不缠足。妙玉是老千岁的千金,自然也不缠足。因为满汉不通婚,所以四大家族都是满足,黛玉也不缠足,宝钗也不缠足,李纨自然也不缠足。尤三姐是妾,不在此列。

男人的大辫子和女人的不缠足,满州人的特征很明显。只不过作者有意回避而已,又怕你看不到,想不到,故意留了个小尾巴,没有全部隐去。你看曹大师多纠结。


月淡风青


其实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就是清朝的事情,而且和他的身世相关的。里面很多事情,都是透着清朝的影子。所以就有满清的学者说“红楼梦就是糟蹋旗人的书”。清朝是文字狱很严重的朝代,曹雪芹从一开始就在书里说“无朝代可考”,而且书中人物的发饰都没有辫子,也是为了避免被人过多的遐想,写作起来也可以尽可能的放开手脚。要知道,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最严重的时代。即便是这样,书中的内容,隐隐约约仍然可以找到许多清朝所独有的,仅仅一句“无朝代可考”也仍然不能撇清与清朝的关系。如果被认定此书写的是清朝的事情,当时的皇帝乾隆可能就会“鸡蛋里面挑骨头”,找寻一些理由来处罚曹雪芹及他的后人。曹雪芹为了身家性命,从表面上也尽量声明此书不是说清朝的事情。可即便是这样,《红楼梦》很长时间也一直被满清列为禁书。


我爱我佳38


其实,红楼梦中的男人发型并没有在书中有充分的展示。

此书所说朝代并未说是明朝。所提前朝之语是一带而过之意。

其书所指本就清朝,文人,官人,宫中谁人不懂,哪个看不出来?只是作者比较谨慎,用语小心,避免了很多忌讳之细节,所以此书才得以生存而保留了下来。

贾宝玉留不留辫子,与纪年可考无可考并无关系。他主要体现在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和与世不入的反抗精神。不然,则凸显不出他的异样和另类。

一,他敢于挑战旧世界,对与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欺诈他是十分反感的。对于阶级的压迫与反抗他也是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的。他痛恨生在了若禁市的豪门家庭。他反对封建礼制对人特别是对下层人们的束缚和控制。所以他呈现在家庭与世人面前的犹如一个另类的外星人。

二。他的打扮装梳,他的言语,他的行为和他想要的结果都是与家道和时代格格不入的。这就是作者有意借宝玉之身体现出来的反抗旧世界的文风格局。若宝玉留了辫子,则显不出作者的笔锋之力和婉转之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