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郭靖以为是黄药师杀死师父时,大骂黄药师,而知道是杨康和欧阳锋干的,却不追究了?

哈哈哈哈968


发现师父们丧命,是亲眼所见。

南希仁临死写字,郭靖误以为东邪起笔。

即便如此激愤之下,仍然没想迁怒黄蓉,只想找东邪拼命。

从柯镇恶处得知杀师真凶为西毒,并且得知黄蓉为救柯镇恶自陷险地处,愧疚的情绪大于报仇雪恨。

所以,与西毒相遇,约定3次饶命,代价是不为难黄蓉。

不是不闻不问,凡事都有轻重缓急。


挑战一切613


首先,郭靖没有不追究哦~

郭靖以为是黄药师杀死六位师父时,岂止大骂黄药师,还要杀了他呢。

而当杨康和欧阳锋的阴谋被揭破时,杨康当时就中毒身亡,仇人只剩欧阳锋。

郭靖在蒙古草原上,打赌争胜,三擒三纵欧阳锋,始终没有放过他。

而第二次华山论剑时,郭靖重遇欧阳锋,当时欧阳锋因为修习黄蓉乱解的《九阴真经》,神智已经开始出现问题。

而资质鲁钝的郭靖,竟然也因为自己复杂的经历,陷入了一系列思考。

我们来看看,郭靖都想了些什么?

首先,想到了自己和身边人的恩怨情仇。

“完颜洪烈、摩诃末他们自然是坏人。但成吉思汗呢?他杀了完颜洪烈,该说是好人了,却又命令我去攻打大宋;他养我母子二十年,到头来却又逼死我母亲。”


“我和杨康义结兄弟,然而两人始终怀有异心。穆念慈姊姊是好人,为什么对杨康却又死心塌地的相爱?拖雷安答和我情投意合,但如他领军南攻,我是否要在战场上跟他兵戎相见,杀个你死我活?不,不,每个人都有母亲,都是母亲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的抚育长大,我怎能杀了别人的儿子,叫他母亲伤心痛哭?他不忍心杀我,我也不忍心杀他。然而,难道就任由他来杀我大宋百姓?”

其次,想到了过去学武的经历,以及未来数十年应当如何度过。

“学武是为了打人杀人,看来我过去二十年全都错了,我勤勤恳恳的苦学苦练,到头来只有害人。早知如此,我一点武艺不会反而更好。如不学武,那么做什么呢?我这个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什么?以後数十年中,该当怎样?活着好呢,还是早些死了?倘若活着,此刻已烦恼不尽,此後自必烦恼更多。但若早早死了,当初妈妈又何必生我?又何必这么费心尽力的把我养大?”

最后,更想到了黄蓉。

“我救了撒麻尔罕人,害死了蓉儿,该不该呢?不,蓉儿不是我害死的,是欧阳锋追她追入了沼泽流沙。我拚了命要救她,不过救不到。我宁可用自己性命来换她的命,不过她死的时候不知道,现下她死了,她在天有灵,该当知道了。我不是为了要娶华筝而求大汗饶了撒麻尔罕城几十万人性命,她知道我想娶的是她,她知道的,她知道的!”想到黄蓉一死,或在天上,或在阴世,便什么都明白了,知道自己真心爱她,不会错怪了自己;倘若她没死,那当然更好,错怪了自己也不打紧。“最好蓉儿没死,心里怨我怪我,都不要紧,从此不理我,我也情愿,她去嫁了别人,我也情愿。总之她没死就好了!”想通了这一节,纠缠不清的烦恼便理清了不少。

这些问题可不简单

这是社会心理情感的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关于社会关系。人格的统一性并不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而是以个人看待生活的主观认识为基础。

第二,一个人想如何度过一生,想在社会分工中担任什么角色?

第三,如何处理两性关系,也就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异性。


这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毕生研究的心血。从一个人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方式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生活风格和个人特定目标。

人类发展存在的一个基本现象,就是每个人内心都有充满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

因为有了深入的思考,郭靖也完成了“江湖中人”到“侠之大者”的蜕变,我们在《神雕侠侣》中看到的义守襄阳的郭大侠,才是另外一番模样。与国家民族相比,个人私仇已经不是大事了。


海伦儿朱


看过《让子弹飞》吗?其中有这么一段情节:

郭靖有点憨,这不假,但他并不是个傻子。

第一,他知道黄老邪并非嗜杀成性的魔头,虽然邪,但还是有人性的。在郭靖眼里,黄老邪还算是个正派人。道理是干什么用的?道理是要对讲道理的人说的。郭靖认为黄老邪好歹还讲一点点道理,所以要去从正义的立场去批判他,他希望做原本不那么坏的人,做了坏事能够心痛悔过。当然,这只不过是郭靖的一厢情愿罢了。

但是批判欧阳锋有什么用?批判杨康又有什么用?那二位根本不是讲道理道义的人,说了也白说。在郭靖,他认为好人做好事是应该的,坏人做坏事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爱屋及乌,恨屋也能及乌,而且是爱之深,责之切。郭靖的感情在黄蓉身上,如果是黄老邪干掉了五怪,最终这个埋怨还是会落在黄蓉身上。他痛骂黄老邪,实际是在骂黄蓉,好歹发泄一点。

他骂欧阳锋、杨康有什么效果?不会有人为此伤心的,没有发泄效果。

第三,郭靖知道黄老邪自恃身份,不会干掉他。所以就像图片上一样,总是好人比较容易被欺负。人多劣根性,欺善怕恶嘛。

他若当面骂欧阳锋、杨康,当然也未必就会被马上干掉。但那二位听了也一定不痛不痒不往心里去。而若是往心里去的话,郭靖等不到《射雕》结束,坟上的草就应该老高了。郭靖也知道这一点,在还有余地的时候,别得罪那种随时能弄死你的人。


纯钧LHGR


我认为这个情节没什么问题。黄药师是郭靖的(准)岳父,七怪是授业恩师。突然听闻岳父杀了师父,正常人的第一反应绝不该是仇恨,而是“是不是搞错了”。 因为两者接近于亲家关系,黄药师的高傲连老顽童都不屑于暗算,怎么会突然去杀掉好好在岛上做客的六怪? 郭靖是愚直但不是真傻子,他的第一反应绝对是“我不信”。 毫无疑问这里面也有和黄蓉的感情因素。

有柯镇恶认定,郭靖大体上是信了。但郭靖和黄药师好歹算是亲戚了,从亲戚到反目动手,中间还缺了个环节:动口。

所以郭靖大骂黄药师,这里不是简简单单的骂,也必然存在了“想听听黄药师怎么说”的意思。如果黄药师是个正常人性子,分说辩白,郭靖也不见得完全听不进去。比如黄药师如果说“以先师知名立誓,我黄药师不曾杀六怪。我离岛在先,之后或有小人作祟。此事我定然追查,给你们一个交代。” 如果黄药师能说这一番以他的性子绝不可能说的话,那别说郭靖,说不定连柯镇恶都能暂时稳住了。

如果是面对欧阳锋和杨康那倒是没必要说这些了,和讲道理的人才先动口,和众所周知的恶人就直接动手了。

所以郭靖骂黄药师而不骂欧阳锋,并不是所谓“欺善怕恶,郭靖一生不曾欺善怕恶。


天南水阁


什么叫不追究了?郭靖这种人,妥妥地咬人的狗性格,闷不吭声才下死手!一听是黄药师,知道自己因为蓉儿肯定不会杀老黄,所以先声夺人的骂两句给人看。最后知道是欧阳锋和杨康,好了,找机会直接干掉就是了,骂什么?





弃怼求存


其中也可能有别的原因。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提到郭靖很多人可能就会联想到老实人,能让那么憨厚踏实的郭靖动怒,可见这件事触动了郭靖的逆鳞。

至于为什么大骂黄药师而不追究杨康欧阳锋,原因可能是这样的。

出乎意料的想象与现实的落差。别的不说,郭靖与黄蓉的感情众所周知,二人的未来结合可以说是顺应自然的大势,但结果来了这么一出,明显如同一个关系很近的人忽然一下子变得不一样了,这对于郭靖来说是一种煎熬,对于他和黄蓉的未来也突然蒙上了阴影,未来他如何处理二人的关系一下子就成了问题。

再者就是时间场合的不同。刚开始的误会与后来的得知真相是有先后的,后来得知事情时杨康已死,西毒的状态也不对,心里说恨还是恨的,其实从郭靖看到杨康尸体的时候的相关心理活动就可以看出来,可他还有什么办法,而且当时其内心担心黄蓉正紧呢。


河青文化


为啥郭靖以为是黄药师杀死师父时,大骂黄药师,而知道是杨康和欧阳锋干的,却不追究了?

遇到杨康和欧阳锋这样的恶人,能干掉,绝不废话

黄药师,黄蓉的父亲,自己的岳父,杀死自己的师父,当然不相信,要质问一翻


的的o


仇恨的前提是认同。

仇恨和暧昧的耻感只会在同类之间产生,被毒蛇猛兽咬了虽然是悲剧,但并不反常,也不会有人觉得受辱。

在郭靖眼里,黄药师是同类,杀死做客的五位师傅,属于变态和不要脸;而欧阳锋父子则是毒蛇猛兽,根本就没有骂的价值,找机会拍死他们就行了。


循天法常


一、贞女失节,不如老妓从良!

坏人可恨,但是如果坏到底,旁人也就习惯了,并在大脑中进行角色建构和意识定位,认为坏人就应该坏,所以不管坏人做什么坏事,大家也只是恨,不会觉得意外,因为早就有心理准备了!

阴鸷如欧阳锋、卑鄙如杨康,大家早就知道,并且已经习惯了,再怎么坏都不意外!

所以坏人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好,大家就会报以极大的包容,洒向人间都是爱,整个世界开始变得美好!

比如跟叔叔欧阳锋狼狈为奸的欧阳克,一辈子就干了一件好事:本来想轻薄黄蓉,却中了黄蓉早就设计好的机关埋伏,被大石头压断了腿,结果不仅不怨,还告诫黄蓉不要声张,以免被欧阳锋知晓而加害于她!

黄蓉心中忽感歉疚,说道:“你不用谢我。这是我布下的机关,你知道么?”欧阳克低声道:“别这么大声,给叔叔听到了,他可放你不过。我早知道啦,死在你的手里,我一点也不怨。”

那一刻,我们从这个恶人身上居然看见了人性的光辉!

而世人对好人却过多苛责,好人必须一直好到底,必须坐怀不乱,稍微窥一眼美色都是伪君子,这是世人对好人打造的道德枷锁,在这幅枷锁之下,有多少好人一时不慎,落的晚节不保,遭世人唾弃!

郭靖之所以痛骂黄药师就是这个道理,下意识里认为:如果是欧阳锋杀了他师傅,直接报仇就行了。可听欧阳锋挑唆,错认真凶是黄药师,就立即从道德高度批判自己的准岳父。

蓉儿的父亲虽然行事乖戾,藐视礼法,不按套路出牌,但总归不是个龌龊之人,行事光明磊落,怎么能干出这等狠毒之事,郭靖对黄药师的容忍度瞬间降到冰点,于是怒不可遏,大骂黄药师是卑鄙小人。

其实,这是郭靖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被全盘否定了、道德体系崩塌了,所以整个人的情绪就失控了!

二、文艺青年黄药师的范儿!

《射雕》开篇,金庸就就通过书中的曲三(黄药师的第四个徒弟,曲灵风,被黄药师逐出师门后,隐姓埋名在牛家村)之口,为黄药师在中篇的闪亮登场留下续笔。

曲灵风虽然残疾,但从没对师傅有半句怨言,而且知道师傅喜爱文玩字画,进宫盗宝,被大内高手伏击,临死前还不忘恩师黄药师:

“字禀桃花岛恩师黄尊前:弟子从皇宫之中,取得若干字画器皿,欲奉恩师赏鉴,不幸遭宫中侍卫围攻,遗下一女……”

足见黄药师的个人魅力,奇门遁甲、医卜星相、诗词歌赋、经事兵法,全部精通,十足的满血文艺青年,所以,黄药师是有资本骄傲和睥睨武林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骄傲的黄药师在面对郭靖的质问时,竟不辩解,全部承担!这是文艺范儿的青年埂儿,也是风骨。

傻小子信以为真,才大发雷霆,怒责无辜的黄药师!


乌兰大侠


这是书中的一个bug,最早的小说是在报纸上连载的,每日有连载任务。连载小说和正常出版的小说不同,为了追求情节的可读性、戏剧性,抓住读者的心,有些故事情节写的不是那么逻辑严密,只是单纯追求情节曲折动人而已。

显然郭靖在面对黄药师和欧阳锋杀师之仇上的态度大不一样,使用了双重标准,这是不正常的,违背了人之常理。另外连载小说前后也容易出现不合理的故事,《射雕英雄传》当年在《明报》上连载了大半年,作者也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所以后来出单行本,例如授权三联书店出版时金庸先生也力图修订,但全书内容大的方面很难改过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