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暮归》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唐代杜甫《暮归》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诗人在公安(今湖北公安)时。此前杜甫在夔州的时候,写出了不少调高律细的诗篇,同时又想尝试一种新的诗体。有一天,他写了一篇非古非律,亦古亦律的七言诗《愁》,题下自己注道:“强戏为吴体。”这首《暮归》也是一首吴体七律。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暮归注释: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tuò)复乌啼。秋箱打黄了碧绿的梧桐树上,白鹤在栖息,城楼上的梆子声惊得乌鸦在啼叫。黄:在此用作动词,霜使原来的碧梧变黄。梧:梧桐。柝:击柝即打更。乌:乌鸦。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踏着明亮的月色我回家进门,寒凉的风中传来不知谁家的捶绢声。客子:作者自谓。捣练:捣洗白绸。

南渡桂水阙(quē)舟楫(jí),北归秦川多鼓鼙(pí)。想南去渡过桂水却没有船只,想北回秦川又到处战乱不息。桂水:今连江,一说为漓江,均在广西。这里应指湘水。阙:缺。秦川:古地区名。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一带。这里指长安。鼙:一种军用小鼓。鼓鼙在唐诗之中常用来比喻战争。可能是指当年吐蕃入侵。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lí)。虽然年过半百却不称心如意,明天看云还要抚杖而行。不称意:不如意。杖:拄(杖)。藜:用藜茎制成的手杖。



杜甫的主要作品有:

绝句、绝句、赠花卿、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春望、房兵曹胡马、望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壕吏、春日忆李白、登岳阳楼、江南逢李龟年、蜀相、小至、九日蓝田崔氏庄、小寒食舟中作、丽人行、垂老别、古柏行、哀王孙、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野望、羌村、登兖州城楼、绝句·江碧鸟逾白、月夜、登楼、赠卫八处士、前出塞九首·其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