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米空調比有的其他同等配置牌子的空調要便宜?

90大佬教做菜


感謝您的閱讀!

我們試著分析一波。

格力的名頭是——格力掌握核心技術。雖然,格力專利很多,然而我認為真正讓格力成為目前國內市場上價格頗高的空調,一大半的因素來自於董明珠的營銷手段。等於說,是董明珠的營銷手段提升了格力的格調,也增加了格力的價格!


那小米為什麼這麼便宜呢?是因為沒有核心技術?還是因為營銷費用低呢?我們一起來回答這個問題。

  1. 關於技術。你得知道的是,即使格力有些高端的壓縮機,購買的就是日本的壓縮機,我們不能否認格力的技術優勢,但是也能夠從中知道,空調,實際上也是一些外來技術的舶來品。而,我們自己使用小米,能夠感覺到小米的噪音小,製冷快,這方面已經達到了我們得要求,對於消費者而言,這就是第一個優勢。
  2. 廣告費。很少看到小米空調的廣告,原因很簡單,作為生態鏈的產品,小米空調更多的是通過小米公司的輻射作用。
  3. 渠道費。格力有大部分的費用使用在了渠道費中,大部分的渠道商分潤了利潤。而小米不同,它省去了渠道商這一環,即使購買也只是在官網購買。沒有了渠道商,反而讓小米價格能夠壓縮下來。

  4.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小米想打造智能家居,空調成為了重要一環,它是想通過每一樣小米電器都能夠容納其中,從而形成小米智能家居的閉環,這是一種策略,因此不僅僅空調價格低,很多產品價格同樣不高。

LeoGo科技


說說自己使用的真實感受吧,看到上面回答的人,大概都是好像家裡面沒有用小米空調的最起碼是沒有長期使用的,我就用了這三四個月的時間吧,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先說一下自己的使用空調的情況,家裡面貴的空調了也用過什麼啊,格力的美的的,還有伊萊克斯的便宜的空調也用過,嗯在商城裡面比較便宜的像楊子的,新科的價格便宜的都用過。這次用小米的是因為小米的價格比較優惠,而且呢自己對於小米的產品還是比較有信心,所以說在小米空調1999的時候呢,買了第一臺。因為感覺使用效果好,所以說呢,就又買了第二臺給書房用。

說一下使用的感受。第1個就是小米空調的外觀非常的漂亮,裝在屋子裡面和裝修的風格非常的搭配,感覺很簡約。第2個就是小米空調的溫控感覺非常非常好,家裡面屋子裡面也裝的有溫度計。所以就會看小米空調的設置的溫度和自己溫度計的溫度究竟會差多少?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像其他的空調基本上就做不到一致。第3個就是小米空調的靜音也非常的不錯。主臥是給新生兒寶寶用的,家裡面大人基本上是感受不到空調的存在。第四個就是小米空調的智能化,非常的好用,在家裡麵人要回家的時候就可以把空調打開,先把屋子裡邊預熱一下,而且不在屋子裡面,也可以觀察一下屋子裡面的溫度情況,可以遠程控制一下溫度。

比較鬱悶的就是筆者安裝了兩臺一模一樣的小米空調,都是能效三級的,但是呢,給他遙控器了是不一樣的。一個大一點,一個小一點,一個看起來高端一點,另外一個普通一點,不過都很好用。至於安裝費用呢,就是第1臺空調,因為加了空調管,所以說材料費要90塊錢,沒有其他的費用。第二個空調因為安裝位置比較特殊,加了2米多的管子加了空調掛架,收取材料費是240元。並沒有出現有些人說的不包安裝,安裝另收費的情況。

希望小米的空調越做越好。

以上是本人的真實使用感受。





玖刀


其實大家已經習慣了,小米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正是因為小米所選擇入門的行業,都會帶來一場性價比的風暴,其實讓很多行業都非常的恐慌。

而在過去的這一兩年內,小米也是入局了,空調家電等領域,推出了幾款性價比比較高的產品,但問題是,某些家電的領域的小米並沒有核心技術。



小米的空調家電,能耗都是比較高的

其實我們發現小米在發佈空調之後,其價格呢也是秉承一貫的風範,屬於很多人都能接受的範圍,同時在性能以及智能化上也是有了長足的進步,這對於崇尚科技化的年輕人來說的確是個好事情。

但不過在性價比之下,其實我們也要分析小米的空調到底如何!雖然說如今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之下,很多產品都是可以跨界去做的,畢竟有成熟的供應商方案。不過也不要忽略了核心科技的存在,比如在空調這個能耗比上小米就做的並不好。



比如小米空調,相比于格力以及海爾等傳統廠商來說,能耗比顯然高了一個層級,這部分是任何智能化都無法彌補的,畢竟這是技術上的劣勢,也就是說格力美的海爾這些傳統品牌,這些年在家電領域深耕細作的技術,還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成的!

智能化是其最大的優勢

我們知道小米如今進軍各個行業,其實都是為了完成雷軍那個夢想,那就是小米的生態鏈夢想,而生態鏈的最基礎表現就是智能家居以及物聯網。



從剛開始的小打小鬧,到如今已經進軍家電家居行業,小米可謂是路子走得非常紮實,但問題是進軍某些傳統行業,其實還是要跟技術掛鉤的,僅僅一個智能化是解決不了大問題的。

當然相比於傳統廠商來說,智能化也是小米獨到的優勢,其實我們都喜歡一部手機就可以操控一切的體驗,而米家系列恰恰提供了這個可能性,加上以互聯網思維造產品的辦法,的確是在用戶體驗以及產品細節方面相比於傳統廠商有著獨到的優勢。



核心科技,小米還是要紮實去做

我個人覺得,小米跨界去做某些產品並沒有什麼錯,反而我個人是很鼓勵這種跨界嘗試的,畢竟如今小米的百貨鋪已經證明了跨界是可以獲得成功的。

其主要問題是在面對有核心科技的領域,小米還是要紮紮實實的去做,如果自己沒有,那麼就尋求與傳統廠商合作,達成共贏!


互聯網的放大鏡


那些說小米的配置不如其他國產品牌配置高的,我就納悶了,你們沒有看到題主說的“同等配置”四個字嗎?

一些人拿小米的“米家”空調3級能耗的,與格力海爾1級能耗的對比,來說明小米價格低的原因是因為配置低,這有可比性嗎?

這好比你拿一B輛級車去和一輛A級車相比,來證明A級車比B級車便宜,是因為A級車比較小,這不讓人笑掉大牙嗎?

用同樣的配置做對比才有可比性。我們拿一級能耗的來舉例:

小米1.5匹變頻一級能耗的空調,京東標價2499(到手價2399),格力1.5匹變頻一級的空調,京東標價3499(到手價3199)。

小米空調2399。

格力空調3199。

同樣配置之下,小米的價格比格力低了800塊錢。主要原因就是,兩家企業生產和經營模式的不同,使得利潤測算也不同,行話叫做“價值鏈測算”不同。

簡單解釋一下:

格力作為傳統的家電廠商,有著自己的企劃設計部門、產品開發部門、供應鏈、物流等等。每設計一款產品,在立項之初,要把各項成本都考慮進來,比如

材料成本、生產成本、物流倉庫等,來定出廠價。

銷售過程中,還要預留出經銷商的利潤空間(電商平臺利潤率低但是量大,線下的經銷商利潤高但量相對低)。

所以綜合下來,成本價在1000左右的空調,在售價上就可能是3000多塊錢。

有人可能會問,小米難道不用考慮這些成本嗎?

小米當然要考慮,但是小米採用的是另外一種模式,“代工”。

小米的空調大部分是長虹為其代工的,因此,小米作為品牌商,只保留了企劃部門,將產品的規格配置外觀設計等給到長虹,長虹就可以為他生產出成品空調。

當然,長虹在生產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材料,物流,人工等成本,但長虹作為傳統家電企業,空調的產能應該是過剩的,小米整合了他的過剩產能,自己“輕資產”運作。長虹的產線閒著就等於虧錢,借給小米用還能收回一些成本。

所以小米空調的成本價應該是小米公司和長虹談判博弈的結果。

這是成本上,小米已經有了優勢。

同時,小米對於利潤的追求是低於格力的,所以體現在年報上,小米與格力雖然收入上雖已很接近,但格力的利潤遠遠高於小米。

這就是我們說的“商業模式”不同。

無論是小米的空調,還是冰箱或洗衣機,小米都以低價、性價比來佔領市場,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在物聯網時代,以家電為觸點,搶佔消費者家中的“接口”

。(買了小米的,你就不會買其他的,總不會一個屋安兩臺空調吧。)

而格力、海爾、美的等,還在以傳統的銷售模式來對待市場,要考慮進各方面的利潤,所以在經營模式上遠不如小米靈活。

業內稱小米為“價格屠夫”,進入大家電行業以來,小米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著家電價格的新低,這也是傳統企業對小米心有忌憚、惴惴不安的原因。


黃廠長說家電


小米注重效率,減少中間環節,可降低成本。真正的讓利給用戶!

我們公司是做熱水器的,實體店的門面房租每年100多萬,人員工資20萬,空調水電費,這些肯定向用戶要啊!



暴風頭腦


其實小米的空調的價格並沒有比其他的空調的價格要來的便宜,因為很多的空調在報價的時候是包含了安裝費在裡面的,而小米在銷售空調的時候是沒有包含安裝費裡面的安裝費,好像是要另外加150還是200塊錢,我忘記了。

在評論區中有不少網友反饋,其空調在安裝的時候也是需要安裝費的,我本人在農村安裝的三臺空調都沒有需要支付安裝費,所以對於這個誤解向廣大網友表示道歉。因為我個人對於這個信息不瞭解,說出了一個不太正確的觀點,希望大家能夠原諒我。

整體來說小米空調目前的狀態的話,我個人並不推薦大家去進行選購,因為空調這個東西雖然說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但是對於工廠的生產工藝還是有很高的要求的,而現在小米空調是由第三方的廠家給代工生產的,和格力等品牌來說的話,再生產的條件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當然如果說小米空調在發展兩年的話,我相信將會做得非常的不錯,但是當下的情況,我個人還是更相信格力空調的品質。

雖然我一直都很推崇小米的手機,小米周邊的那些產品的話我也有進行購買,但是空調是一個大件,他不是說用個一年兩年就要更換了一個東西,而是需要用很多年的,甚至用上十幾年20年都是可以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一個品質靠譜的廠商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建議選擇格力空調或者是美的空調,這樣的知名空調品牌會比較好一點。

以上文字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中討論留言。


將頓電池


這麼說吧,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電視上有空調廣告的,無論格力空調還是奧克斯,常見的這些空調品牌的廣告,我們都見過,但是沒有人見過小米空調的廣告吧?所以,小米空調省去了一大筆廣告宣傳費用。

其次,我分步驟說一下為什麼小米空調會比其他同等配置的空調便宜吧。

1、小米手機的用戶體系非常龐大,可以說覆蓋了小半個中國,而且大家反響都還可以,所以,對於那些小米粉們來說,小米的其他產品就不用打廣告了,他們想買直接就買了,這裡不僅僅省去了很大一部分推廣費用,更是形成了一個購物鏈條,讓那些忠實的粉絲持續購買這個品牌的其他商品,小米不僅僅只有手機,還有電腦、平衡車、電視機、空調、圓珠筆...

2、我們應該從來沒在大街上見過小米的空調專賣店吧?這裡又省去了經銷商的費用,所以,小米的空調屬於直營,也就是廠家直接把貨發到消費者手中,省去了中間商賺取差價。

3、小米的空調知名度還不是很高,所以,在前期的市場鋪墊上,必須要薄利多銷打開市場,以換取用戶對產品的理想體驗後打開口碑。

4、小米本身不生產空調,除了外觀設計,其他技術肯定是由第三方生產商來代加工的,所以,在技術上和材料上,或許比不上那些比較專一的空調廠家,比如跟格力空調比,他肯定是不行的。

5、小米的大方向不是前期賺錢,而是為了打開整個產品生態鏈,讓消費者能夠充分的使用小米的所有智能家居。


職場蘇先森


用了快一年了 非常好 自己準備了 蒸汽清洗機 內外機都洗了幾次



人人愛和


小米空調主要還是靠互聯網銷售,再加上小米空調是小米智能家居里面比較重要的一環,小米模式大多都是壓縮利潤,你別人賺500、800,我就賺100、200,再加上別家大多都有很多線下第三方店,你得給這些人利潤空間,再加上各種推廣費用,價格自然就高了。

小米恰恰就是省去了給線下第三方的利潤空間、降低自身利潤、省去推廣費用,小米空調基本上還是靠內部的流量推廣,小米微博微信,小米商城、小米有品、小米天貓京東店這些渠道推廣,你把降低利潤、線下第三方利潤空間、推廣費用這些加起來你會發現不少錢的。

至於一些鍵盤俠說的什麼長虹代工就是把長虹的某款空調貼上小米的標,這完全就是扯淡的,空調的技術比較成熟,說是組裝也完全沒問題,但是也有小米本身的設計,米家空調的顏值就比其他的好很多,空調需要的東西這是小米自己採購的,然後交給長虹代工,並不是把人家長虹的拿來貼小米標,小米空調有小米自己制定的標準,長虹只負責代工而已,這就跟代工手機一樣,你給代工廠的處理器是驍龍865,難道它還能代工出來變成驍龍435?而且它是玩互聯網的,用米家APP控制,你在公司,下班可以提前利用米家APP打開空調,市面上大多空調還是傳統的,利用遙控器控制。


花雨落9527


可以參考手機,堆一堆垃圾料,裝一個好點的CPU;造一個概念吹牛B。可以參考小米電視,堆一堆垃圾料,粗製濫造,選一個器件能力吹牛B,不管整體能不能支持。這些還真能忽悠未進化完整的Mboy,這些低智商人士還洋洋自得冒充懂電子產品,卻不知道現代電子設備是一個系統,每一個部件要配合才能實現某功能;欺騙自己商家不賺錢和自己交朋友,騙的如此之深,99億年薪不信,被國家機關審計出30%的利潤還不信。這些低智商人士的可惡之處在於自high沒問題,偏偏以一種偏執瘋狂的狀態,逼正常人把智商拉低到他們同一水平;跟蒼蠅一樣到處嗡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