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钓鱼圈,只要是拿钓王或成为大师了,就开始出饵料、出钓具,这样的现象正常吗?

钓鱼大花猫


我觉得这种现象,正常也罢,不正常也罢,起码和我没有关系,为什么呢?

第一,我是野钓,他们是竞技钓。

第二,我添制钓鱼用具时,一般不买啥牌啥牌的,手竿只买不超过100元的,海竿只买五十元以下的,还不是照样钓起大鱼来。

第三,钓饵,一般我自己配制,很少使用商品饵,既便使用,也只听鱼具店老板介绍哪款好用买哪款,和大师无关。

所以,开心钓鱼就好了,管他正常不正常,你看看哪一个行当的人出名了不打广告呢?


今世钓鱼


我也是一名职业户外钓鱼主播,说句心里话,作为国内的渔具行业,现在虚假信息,广告炮轰,名星钓鱼人道德捆绑,厂家直销负责人直播,等等还有很多的推广推销方式方法,都是围绕商业产业链。所谓的只有好产品,什么价格最低,什么感谢老铁支持。说白了,都是为了钱。为了个人利益,与奉献一毛钱关系没有。因为我也是一个网上销售渔具的,

说句实在话,每个人,每个团队,每个集团,都要生存,说的直白一些,人都要衣食住行吧,没有经济来源,那是不现实的吧!挣钱是应该的。没有什么不好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惠互利。

但是唯一最为底层小人物,不支持的是把300到500元成本的钓竿通过赛事,钓鱼大师直播,吹捧成2000甚至更高,有些不厚道。还有就是一个些大厂家的负责人直播,什么抽奖,什么白送,什么秒杀,有些都是厂里滞留的钓竿,换个大把,吊牌价,1500的就300元的成本,你说350就出,没有利润,还赔钱。让很多的有些占便宜的消费者,升级成了沾便宜,没有大便宜我不下单的,周游各大销售商的主流军。给整个做货真价实的厂家商家以致命的打击。谁还敢做实业。

做渔具产业钓友鱼达人直接推广销售是对的,但是要做的真正的有信仰,还有代待一个过程。不是现在,是他们把钱挣足,收获多多后,再从容的放生吧。









顺天应人5873


这种现象在如今的钓鱼圈里已经非常普遍,关于这种现象我想谈三个观点:

一、钓鱼大师也需要谋生

钓鱼从业余爱好变成职业之后,就必须靠钓鱼去谋生了,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钓鱼大师也是普通人,也同样需要赚钱养家,也同样需要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计,所以从总体上来说这种现象是正常的。

二、名利催生很多人开始走捷径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有很大一部分名气很高的钓鱼大师其实是徒有虚名的。如今所有的钓鱼比赛都掺杂了很多造假和徇私舞弊的成分,有很多人都在通过钓鱼比赛获得名次来为自己打造出名气和知名度,然后快速启动商业计划,开始为自己谋利赚钱。所以,千万不要认为那些名气很大的钓鱼大师个个都是高手,水货大师其实大有人在。

三、靠钓鱼谋生但一定要传播经验

卖产品无可厚非,但是在卖产品的同时应该积极传播钓技和经验,如果一个钓鱼大师只卖产品不传播钓技和经验,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这个人太势利,只看重金钱。另外一种可能是这个人的名气不是通过真实实力得来的,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能力传播钓技和经验。

四、钓鱼大师应有的态度

所有的钓鱼人都应该客观的去看待那些钓鱼大师,千万不要迷信他们身上的名气和头衔。一个真正的钓鱼大师首先应该有正确的钓鱼态度,遇到复杂的鱼情能够全面分析问题,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通过自己的经验拿出解决方案,最终解决问题。

如今又很多钓鱼大师只顾推广饵料和钓具,随便找一个密度高的鱼池钓几竿,核心内容并不是讲钓技和经验,而是卖产品。遇到复杂的鱼情干脆就直接放弃,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和思考,这样的钓鱼大师应该被大家所唾弃。


眼镜哥说鱼


我觉得徐清华钓王最实在,人家登上了钓王宝座十年之后才涉水渔具行业。十年内钓王拜访各路大神总结经验,也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厨师出身的钓王更懂得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而且鱼膳房的鱼食 人都可以吃。其他的一些品牌确实不错,但是吹的太难受。


教坏细路5


钓王从商这是中国渔具相关行业的一个发展缩影,是个代表性事件,程宁的渔乐无限,化绍新的化氏、邓刚的天元,都是得了钓王后创建的品牌!

①拿钓王再从商,这是渔具及相关行业的行业属性决定的,这个很看重钓鱼经验的行业,加上师徒风盛行,钓王就成了最高权威代表,自然变现就容易太多!这一点上看,钓王卖饵料等无可厚非,毕竟拿钓王也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②再说大师,大师是个统称,和钓王的含金量差太多了,对于大师卖饵料卖渔具其实是故弄玄虚罢了,好些都是卖了渔具才开始自诩为大师,真正钓技高的人好些是不太愿意别人称其为大师的!

当然大师卖渔具也是正当行业,即便从来不钓鱼的人卖渔具也正常,不正常的是现在太多的所谓大师把渔具行业带歪了,把钓鱼弄成玄学了,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这才是要遭人唾弃的根本点!





姚老道


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关于钓鱼圈的乱像。“大师”这两个词富有品牌效应,钓鱼人只要出了名都可以做自己的品牌,产品可以没有,也可以完全代工。或者说中国钓鱼行业就这样发展起来的,只是黑坑的兴起加快了品牌多样化的脚步。

渔具行业暴利的东西很多:鱼线、小药、鱼饵、浮漂、鱼竿以及小配件。说到鱼线,很多都是从日本进口的,非常便宜,到了国内从新打包贴标,只要有钓鱼界的大咖代言就不愁销量。浮漂也是同样,有的品牌根本不会自己做漂全靠代工。再好的纳米浮漂,成本都不会超10块钱,芦苇浮漂虽然成本不高,但是有几个大牌敢做的?工艺之高,人才济济。黑坑造就了小药,近几年黑坑业的兴起,小药的魅力也成就了一批批黑坑“大师”。现在形成的无小药不垂钓的局面。就连反对小药的化老也开启了小药征程,所以说小药泛滥已经空前绝后了。近些年,钓鱼圈早被某些“大师”早已做臭做烂,整天直播销售“自己”名义产品,差价、福利无非是卖烂名气罢了。





阮六六


这些所谓的王和大师,没有成名前给别人卖饵料,成了名了自己卖饵料,由钓鱼大师变成饵料大师。

商品饵我搞不懂,钓个鱼光是饵料就有上千种。天气热的时候商品饵都落不到底,招小鱼,天气凉了又没用。

我是热天自制酒米打窝,自制麦粒,玉米粒做饵,天冷了就用自己在花盆里养的蚯蚓。炸弹沟用小鸡饲料加面粉。不管在哪钓,都没有输给过用商品饵加小药的。哦,按条算咱不行,人家商品饵都是上百条的小奶鲫,趴地虎,和小白条。(下图是今天的鱼获,小米窝,蚯蚓饵,4级风,7—-2

度,阴天。坐标洛阳。)




十月秋风寒


这种现象很正常!!“名人”效应嘛!

这种所谓的“名人”效应,其本质在于~利欲熏心!!

我这么说不过分吧?!

呵呵~真正的高手、大师是他们这些人吗?!看到一些所谓大师的网络视频,传授经验!无非就是在“卖弄风骚”,从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已,最终目的还是通过“当托”赚取黑心钱!!

我,退隐江湖,从此怡情于山水!淡观人世百态!

“迷局”还是有人再玩!!

2019,愿大家玩的更好!玩的更明白!!🙏🙏🙏


浪里个浪老李格朗


这现象正常。原来没有直播平台,他们开始是钓鱼频道做了直播的事,赚来了流量,积累了粉丝。再做产品赚钱。这几年感觉大师很多。谈来谈去就漂,线,饵,再想出来几个大师难道相当大。钓了几年鱼,基本上都感觉自己是大师!看一下直播平台,部分钓鱼人还在努力中!


老熊钓鱼


兄台 我觉得这个是很正常的现象,也符合客观规律,仅仅代表我个人的愚见,您想想看,比如厨师做好了去干饭店,理发师干好了去开店,现在市场越来越开放,越成熟,在这个最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动力也是最强的,因为我们思想也解放了不是?那些懂得利用好周围资源的人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人,您这么想,就说咱们钓友圈子,我想买些渔具,品牌琳琅满目,起码我就有了一些范围方向,再说,万一他们的质量不好,咱不也知道该找谁去嘛!所以,挺好的!最后希望大家,鱼获多多,天天乐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