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說到毛筆書法跟硬筆的關係,首先我們得搞清楚書法到底是什麼。

大家可以注意到硬筆後面我是不掛書法兩個字的,因為硬筆不是書法。

書法有三大要素,第一,物質要素。

書法的物質要素就是毛筆作為書寫工具,而且是唯一的選擇。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形成的一個書寫工具,跟其他民族,跟幾大古代文明都不一樣,我們形成的是毛筆,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人有書法,其他國家和民族沒有書法,因欠缺毛筆這個物理基礎形成的極大豐富表現力和抽象能力。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毛筆這樣一個360°圓錐形筆形,加上不同製造工藝造成的挺度和銳度,以各個不同的角度、力度、速度、節奏、頻率的變化,同樣一筆,在每個瞬間能夠產生的變化量,從理論上講,應該遠遠高於360的360次方。這個數字龐大到我們現在已經很難去計算。這也就是為什麼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緒、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傳承之下,同樣一個字可以呈現出千變萬化無一雷同的風貌。也因為如此,幾十年如一日寫相同的字,乃至於徒子徒孫都寫相同的字,實在與書法無關。二田即是。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下圍棋的人我們會知道,圍棋盤為19*19線,所以第一步的變化理論上說含有361的361次方種,已經可以代表人類智慧頂級的遊戲類別,而書法變化遠高於這個變化量,所以毛筆帶給書法的,並不簡簡單單只是一個簡單的工具,而是帶給這門藝術無窮的方法論。

沒有毛筆的任何書寫都不能叫書法,這是可以肯定的。極大豐富性的構型和線條變化是書法能夠成為藝術的最重要基礎。假如這個不能作為基礎思考,注射器書法、拖布書法大行其道也就找不到否定的基點。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其次,是書寫對象。

中國毛筆書寫的對象的是漢字,如果我們用毛筆來寫ABC,那就不叫書法。中華文字雖然成字和演變有六誼特徵,但最明顯的不同於單純表音字母的是象形特徵,正是這個構建成了一種隱性的一種文化密碼。畫同樣一個東西,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關注點、不同的抽象思維方式的線性特徵都能出現不同的畫作。

同樣,中華文字本身就具備非常獨特的文化密碼,我們在用毛筆字書寫它的時候就會呈現出一種超出於表意之外的文化氣象。所以書法看的不是字,而是看的味道、氣韻、節奏、情趣以及書寫者本人在書寫中展現的精神境界、高度。這種高度抽象的書寫是書法成為藝術的最重要表徵。

脫離了漢字的書法,不是書法。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其三,書法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能夠與芭蕾舞、交響樂並行,直接指向用中國書法所書寫的文字內容。

如果用毛筆去書寫現代網絡詞語,我們看上去就會當它是笑話,為什麼?僅僅因為不是古語嗎?要知道我們的古人語言也是分為文言和白話的。在元明時期,老百姓說話跟我們現代人說的所謂白話基本上是是相同的。看水滸傳就能知道。
古代口頭表達方式和現代人其實基本上是相近的。古人留下的很多尺牘,中間也有很多口語化的表達。那麼,為什麼他們的口語寫出來就是書法?而書寫當代網絡社會用語我們就感覺不是書法呢?
那是因為我們當代的一些新的語言範式,已經脫離了我們的古代的語境具體說也就是不具備古代文字的長期流轉帶來的一種文字底層信息。語言的有限性是無法克服的,當代白話尤其如此。為什麼一說即錯、越說越錯,是因為語言接受者所接收到的只能是某一部分的信息,而不是發出語言者欲表達的全部。古代人一個字具有非常豐厚的底蘊和語言聯想性,而在當今就可能就變成了一種非常單一的表意。
打個比方,我們說走路的走,說文解字裡對“走”有四種含義的闡釋,而我們今天只剩下其中一種,就是兩個腿交互的往前挪的意思。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所以書法與古代文辭那種表意特徵的豐富性之間的關係,其實遠不止當代人書寫文字那麼簡單。如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意特徵非常的直接明顯(當然說深了也並不簡單,比如這個“床”字,並不是現代人躺下睡覺的床,否則還怎麼舉頭望明月呢?)。但是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我們就會發現,好像我們聽懂了,好像我們又沒聽懂,並不能完全破解作者的原意和寫作的目的。為什麼?因為裡面含有大量的典故和很久遠的文字、文辭演變的底層意義。這就與書法的抽象藝術特徵形成契合。如果我們用書法去書寫單一指向特徵的文字我們就會發現他“沒味兒”。

沒味兒的東西當然不是藝術,既然不是藝術,當然不是書法。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第二個話題,毛筆書法與硬筆之間的關係。

書法的境界體現在哪裡?書法的境界體現在對極其豐富技法的熟練掌控和隨心所欲地使用,以及從文辭書寫中體現出來的氣質節奏和他的境界。

首先,硬筆不具備毛筆書法的工具特徵,或者說毛筆所能夠產生的極其豐富的線條變化。

不要說360°的360次方能達到4的四次方就算不錯,很顯然豐富性上不在一個層級,鋼筆、簽字筆均如此,美工筆、B鉛筆稍好一點點。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其次,我們很多時候會看到不少硬筆大賽的一等獎、特等獎作品,從單純審美上說,還是不錯的,雖然藝術所具備的移情作用基本沒有。

那為什麼我們總是在看優秀的硬筆作品的時候總是恍惚看到的是一個毛筆作品。很多硬筆作品經常呈現小字還要配一個非常非常小的章蓋在那裡。章法、、墨色變化都有被模仿的,其實只不過是對書法作品的拙劣的模仿。所以硬筆並不成其為一個獨立的項目,只不過是對某種書法技術特徵的部分完成。所以硬筆寫得好,值得羨慕,值得誇獎,但不是書法,更不是藝術。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第三,毛筆書法與硬筆之間的轉化。

其實我們身邊也會有很多人,硬筆寫的非常的流利,也形成了自己的變化特徵,看上去也挺漂亮,具有某種審美的價值,但從來沒有練過毛筆。我們不能說硬筆寫得好看是沒有價值的,但很有限。事實上在當代社會硬筆也逐漸失去使用價值,除了學校這樣的特定環境(也同樣在改變中),鍵盤和手持終端的模擬鍵盤成了最常用文字輸出工具。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學習硬筆書寫的時候,像學習毛筆書法一樣,我們要付出金錢、時間和精力。在學書法和練硬筆二者中間,我們如何進行抉擇?是否學硬筆會更容易?
我的答案是學硬筆其實跟學毛筆一樣的難。用白米飯做的壽司大家都知道好吃,但當你吃過各色好的壽司以後,再去老吃那個白米飯你會覺得不舒服吧?如果天天只吃白米飯,還要你能夠體會出白米飯裡面的五穀所含的各種滋味,還要你天天說好吃,難不難?

同理,學硬筆也是一種淺層學習書法的過程,當你經歷了這個過程,視野和審美都能得到提升,再想升,沒了,硬筆所限,是不是很沮喪?

比如說書法是少林功夫,硬筆是第四套廣播體操。一個練了十年少林拳的人,你再讓他去學第四套廣播體操,他或許可以半個小時之內學習後就可以拿到全校第一的。比如說一位中央芭蕾舞團的舞者,你讓他來做第四套廣播體操,你會發現體操也能如此的迷人、如此的誘惑。所以有較好的書法根基的人再去寫硬筆字,假如真的願意遵循硬筆的筆法規則和簡單的結字技巧,很容易呈現出良好的硬筆素養。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下面我來講一講學了毛筆跟硬筆的學習互相之間會產生的影響。

民國時期是我們書畫藝術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那個時候既有毛筆有鋼筆,當然沒有簽字筆。那時很多書法大家,比如沈尹默、吳玉如老、白蕉先生、鄧散木先生,都曾或多或少地參與了一些硬筆字帖和教程的編寫。擔當對比他們的毛筆作品和硬筆作品的時候,我們能看到很大的不同。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寫毛筆的人,對於拿硬筆去寫字,長期使用的轉鋒以及提按動作在硬筆上完全得不到響應。槍不好用,就只有拿它來當燒火棒。結果是,他們寫的硬筆既不具備毛筆特徵,同時也不具備硬筆特徵。

事實上毛筆、硬筆之間的點畫是要有某種轉化。比如毛筆中間的一些回鋒動作、提按動作到了硬筆那裡,就要以線條的彎曲來重現輕重緩急的變化,但是我們當初的民國大師們都沒有琢磨到這一層。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原因很簡單,他們拿硬筆不習慣、不舒服,也不喜歡。只是時代所逼,或者賺幾個錢,僅此而已。他們的硬筆尺牘(非字帖),具有兩大特徵,一,他們的結字非常具有毛筆味兒,講究空間感、節奏和變化,原始地複製了他們在毛筆書法裡能夠達到的一個境界。第二個特徵,點畫極度的不受看,單調乏味而木訥。
一個仙風道骨的道士,手裡長期拿拂塵甩來甩去耍帥,突然把這把拂塵變成燒火棍,瞬間仙氣全無。真正出了問題的是,對於毛筆書法的點畫到底怎麼去轉化成硬筆的表達,這個問題他們不會、不用、不屑去做深度思考和體驗。長期修煉毛筆的人去寫硬筆,大體都有這樣的狀況。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長期寫硬筆的人去寫毛筆呢?下筆不果斷。就好像長期使用燒火棒去捅的人,你突然給他一個拂塵。拿著毛筆不敢提按,也不敢轉鋒。所以長期練寫硬筆的人,包括硬筆高手去寫毛筆字有非常明顯的特徵,因為已經形成了屬於硬筆書寫方式的肌肉記憶,類同於毛筆變成了畫西畫用的扁平的排筆的使用方式,筆法單調少變化。

當毛筆換成排筆寫字,寫得好叫美術字!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實話講,我覺得沒法解決。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如果你真的喜歡書法,那麼扔掉硬筆,生活所需包括練字都用毛筆,幾年之後完全適應毛筆的行筆特徵、養成毛筆的肌肉記憶,否則你的毛筆書法基本上完了,能美,但永遠不會高。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這是長期寫毛筆的人去寫硬筆,跟練硬筆的人去寫毛筆的兩種常有的狀態。有關那個硬筆跟毛筆的練法,約略說兩點給大家分享。

第一點,練硬筆一定不能以硬筆字帖為臨本。硬筆不是書法,沒有藝術所需的提煉上升,,取法乎上才能僅得其中,而硬筆只是毛筆書法的少部分技法實現者和簡單模仿者,這樣的取法連中都談不到,更何況當代人書寫技能實在有限,連中都夠不到。為什麼近幾十年來練龐中華練田英章千千萬萬,卻沒有一位較高級別硬筆比賽獲獎者是主修他們字帖的。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練硬筆首先要考慮到使用特徵。稍規整、小字一點、筆法變化不要那麼大的,從這個角度上講,其實靈飛經極度的不適合做硬筆的字帖。靈飛經筆法變化之大在大字中間也不多見。而且對手部控制力和肌肉記憶要求極嚴。所以靈飛經其實是藝術化的小楷字,並不適合做硬筆學習。靈飛經系統,也包括趙孟頫、文徵明小楷。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最適合練硬筆的書法帖,有兩大系統。

其一是敦煌寫經。敦煌寫經的書寫環境、目的,都與練硬筆相吻合。古代寫經人大多貧困潦倒,書寫速度慢了會全家餓死,這就造成他們極熟的筆性和程式化點畫特徵。

寫經不光要快,而且結字要非常的規整,不能玩兒太多的筆法、結字、節奏變化,更不能去玩兒空間感,提升識別性,並且符合大眾簡單化審美,其實與我們當今所要求的規範字相當吻合。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其二,明清時期的館閣體比如梁詩正。道理與上述相同。

總結兩點,

第一,寫硬筆的目的並不在於藝術本身。

所以我們在學習硬筆的時候。也不要強行跟書法掛起來,沒必要給自己加這個壓力,當然你也不要去追求這個虛榮。

其二,毛筆書法與硬筆之間的轉化是有規律可循的。如點畫的轉化方式,章法該學到什麼層次?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另說一點題外話,硬筆是新時代的書寫方式,加上線質單純,相比與毛筆書法的淵源,其實與單一線條的西方字母化書寫乃至於後現代藝術更具相近之處。非常遺憾的是所有研究硬筆或者拿硬筆字貼去賺錢的人,從來沒有去拿後現代的一些藝術審美導入到硬筆書寫中間來,讓硬筆真正成為一門藝術,而不是書法的附庸。

別鬧了,硬筆都不算書法的!—大成國學堂書法夜談教學實錄文字版

直到現在,硬筆已經基本失去了它的社會生存土壤。所以學硬筆的朋友,如果真的是喜歡中國書法,喜歡中國藝術,喜歡咱們中華文化,學書法吧!不要怕難,朝聞道夕死可矣,書法裡的樂趣無窮。


《書法與硬筆》——大成國學堂集字案例教學實錄


“法帖3.0”展覽級真跡複製帖、定製毛筆和定製課程,大成國學堂致力改變學習書法生態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