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等到乾隆一死就赐死和珅,难道不怕和珅多年以来背后培养的势力吗?

吹泡泡的大马猴


和珅有什么可怕的,他又不是军事贵族,他也无法调动军队。

大清对权力的控制达到了古代中国的顶峰。

像和珅这样的权倾一时的高官,其实际权力已经与宋朝之前的高官完全不一样了。宋朝之前的高官,因为国家制度设定不完善,文官会成为权臣,武将会成为军阀。权臣和军阀,你可以想见他们会干什么。

而经过宋太祖的制度设计,把文官武将的权力彻底分开,分成好几份。这样无论官员级别多高,总有多个制衡因素在,最后的总决定权留在皇帝自己手里。因此,宋之后没有权臣禅代和军阀割据的情况发生。

大清入关把这一套制衡制度运用的更好。你看康熙时期的明珠索额图,这两位权倾朝野明争暗斗。按理说皇帝想动手,是不是会忌惮他们?不是,康熙说拿下就拿下他们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他们离开了皇帝的信任就啥也不是了。

(清代银锭)

军事贵族消失,和珅不具备私人武装,无法威胁嘉庆

在大清创业时期,各个部落首领(旗主)有创业合伙人的意味。这些旗主们还算是有自身力量的军事贵族。而经过皇太极和顺治的整肃,军事贵族们也被架空了。因为中原的财富是皇帝的巨大力量,皇帝用财富把军事贵族养了起来,作为交换就是军事贵族交出所有权力,尤其是军权。军事贵族也就被皇帝变成地位高的富翁了。

到了乾隆时期,作为官僚的和珅当然也是在这种局面下。他没有私人武装,也无法调动任何实质的力量,当然就无法对嘉庆皇帝形成任何威胁。

嘉庆拿下和珅,具体的实操做得好。

嘉庆首先在政治上做出了继续信任并重用和珅的姿态。事无巨细交于和珅处理,并斥责弹劾和珅的官员。这让和珅失去了警戒之心。

等到乾隆去世,嘉庆马上就令和珅总理丧事,在宫中不许出去,切断了和珅串联党羽内外勾结的机会,这样嘉庆帝就轻松的拿下了和珅。

(清光绪年间茶园演剧图)

结语:

清朝的大臣,其权力全部来自于对皇帝的人身依附,皇帝的信任才是其权力的唯一来源。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那么其权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军事贵族被制度性消灭之后,官僚和民间彻底失去了抗衡皇帝的力量。

(完)

以上就是凌烟阁边看历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准确的说,乾隆死后仅仅15天,嘉庆就把和珅给赐死了。

和珅在清朝皇帝面前只是一个奴才,充其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奴才,但是如果皇帝“铁了心”的想要赐死和珅,真的非常的容易。

和珅掌权后培养的势力,有没有用?

和珅确实非常的受宠,并且在朝廷上担任了几十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其中包括内阁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但是对于和珅的处境,都没有什么作用。

要知道和珅是一个大贪官,他麾下的所有的势力,当然也是这些贪官污吏组成的。一旦和珅出事,这些贪官污吏不但不会帮助和珅,反而会将污水全部泼到和珅身上,与和珅划清界限。

甚至和珅死时,刘墉查出来的20多条罪状,哪来的?当然是这些贪官污吏制造出来的。

和珅有没有真正的铁杆势力?

其实在和珅背后真的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后盾,那就是和珅的亲弟弟和琳。

和珅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但是没有走正路,一直依靠乾隆的信任,崛起的一个贪官、佞臣。

但是和珅的这个亲弟弟和琳,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和琳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兄弟二人一文一武、一内一外,相互扶持之下,都迅速崛起。

和珅可是说是走的捷径,但是和琳确实是依靠自己的本领,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实打实的将军。只可惜和琳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受瘴气”而死,和珅失去了一大臂助。

相反,嘉庆是非常高兴,终于不用担心诛杀和珅以后,引起和琳叛乱。

受和珅的连累,本来配享太庙的何琳,所有的功绩都被嘉庆抹杀,连世袭的“一等公爵”都丢了。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不扯那些来龙去脉没用的,我直接讲两点干货:

第一,和珅有啥用?

说白了和珅就是一个帮乾隆敛财顺便背锅的,这一点和珅对自己定位非常清楚,在高度集权的乾隆朝,就算是在外统兵的大帅像阿桂,福康安,平时想调一个兵,门都没有!阿桂是什么角色:一等诚谋英勇公,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福康安是什么角色?一等嘉勇忠锐贝子,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你和珅只是一等忠襄公,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你说和珅能翻得起多大浪花?

乾隆的权谋之术炉火纯青,所以他任用阿桂,扶持福康安,有意保护王杰,就是为了不让和珅一人坐大,和珅不可能不明白,如果自己有一点点专权的苗头,不要说八亿两家财,就算是项上人头也是保不住地!还是安安心心给乾隆老板打工吧!


第二,嘉庆的手段也是很高明的,总的来说,就是集中火力解决主要目标,分化一批,瓦解一批,团结一批,看看所谓和珅党羽的下场就知道了:

军机大臣,大学士福长安,贪污无度,作恶多端,六部九卿会审拟了个斩立决,嘉庆说他罪行不及和珅十之一二,给放了,没过几年又做了大官。

大学士苏凌阿,同样是坏事做尽,嘉庆说他年老昏聩,勒令他退休,连退休金都照拿!

侍读学士吴省兰,和珅安排在嘉庆身边的眼线,降职为翰林院编修,居然还有官做?后来吴省兰还成了大学者,著名公知大V。

原四川总督,一等公和琳,这个哥们已经死了,于是免除一等公爵位,撤出乾隆的太庙配享,拆掉原来纪念的祠堂。


除了和珅,其他坏蛋一个不杀,一个没抓,这个处理结果就两个字评价:奇葩!

其他原来提心吊胆的贪官污吏一看,我擦嘞,和珅铁杆死党都没事,我们担心啥,皇帝换汤不换药,官照做,财照发,那大家何苦跟新皇帝拼命?于是上下相安无事。

嘉庆大概率做过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后,收缴了大批自己手下和袁绍的来往书信,曹老板集合众人,一把火把书信全烧了,意思是既往不咎,大家一看,诶,老板大度!于是人人感恩戴德,工作更加勤勉。这尼玛谁知道曹老板有没有另外抄一份,哪天看自己不顺眼随时拿出来敲打自己!

于是,在乾隆嘉庆两代皇帝的高端操作下,嘉庆四年的和珅案,基本上就是波涛暗涌,最后风平浪静。苦了的还是老百姓!


每日一段历史


和珅为乾隆重臣。19岁入宫、26岁升任户部侍郎、30岁升任御前大臣兼都统。是乾隆最为信任的一员宠臣。他对皇上唯命是从,对内培植拉拢亲信、结党营私、贪汚受贿。他在任期间,独揽:官员任免、财政、司法、文书等大权。他心狠手辣,先后收受各方巨额贿赂。直到乾隆驾崩后的第三天,才被嘉庆帝罢免治罪。从他家抄出的一部分财产,即折2亿2仟余万两白银了。

和珅在朝几十年,培植了那么多亲信。治他罪,嘉庆就不怕他手下的势力了吗?不怕。因为:

1.嘉庆为乾隆的十五子,也是最小的一个皇子。从小乖巧聪明、扱有心机。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直到乾隆六十年止,他从未出过一点差错,终于取得父皇的信任登上皇位。

2.嘉庆治罪和珅,实际早有准备。他熟知和珅为父皇的宠臣,父皇在世时他一直忍着不轻举妄动。直至父皇死的第三天才动手,那是算准了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的,不怕和珅的亲信反扑。

3.抓捕和珅时,经过精心布置。对他的一批铁杆亲信也同时下手。多数从者见大势已去,反而纷纷倒戈起来揭发和珅,站到皇上一边。

所以和珅倒了,百官和民众都很高兴。当时就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谣。


福荣


嘉庆确实很急,乾隆于1799年2月7日一死,仅仅过了半个月,嘉庆便在2月22日这一日赐死了和珅。

和珅作为乾隆皇帝生前最为宠信的人,嘉庆为什么会这么急迫地要铲除他?

乾隆皇帝虽然在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便禅位于嘉庆,可是一直到乾隆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清朝的国柄始终掌控在乾隆的手里,嘉庆只能看,却不能碰。

乾隆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向所有人宣布了一个消息,他将立永琰为皇太子,然后禅位于皇太子,以明年为嘉庆元年。

不过,他为了继续掌控皇权,又在十二月发布了一条命令:朕在明年虽然会归政于永琰,可是,今后所有的军国政事,你们仍然上奏于朕,唔,你们在奏疏中称朕为太上皇即可!

这条命令一下,所有人便知道了乾隆的用意,嘉庆虽已即位为帝,但是仍然作不得主,皇权仍然被乾隆皇帝死死地拽在手里。

嘉庆被乾隆压制了四年,这四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处于被架空的状态,几乎没有任何的威信可言,所以乾隆一死,他想要坐稳皇位,想要将皇权收回自己的手中,想要牢牢地掌控皇权,便得立威!

和珅是乾隆的宠臣,拿和珅祭旗无疑是最好的立威方式,嘉庆要用和珅来告诉所有人,乾隆时代已经过去了,从此时此刻开始,清朝,由他嘉庆说了算!

嘉庆立威的这第一刀看似砍向的是和珅,实则是乾隆。

此外,嘉庆立威的第二刀出了是砍向和珅之外,实际上也包括了朝堂上的所有王公重臣——朕能处死和珅这样的权臣,也能处死你们,所以呀,你们还是乖乖听话吧。

当然,嘉庆处死和珅的原因除了立威之外,也想着趁机捞一笔钱,毕竟康熙、雍正两朝的积累,几乎已经全让乾隆给挥霍光了,嘉庆上台后手头也是颇为拮据,所以只能从和珅身上刮油。

传说和珅“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税入而强”,即便没有二十亿,《清史稿》中所记载的数额也已让人惊叹,“藏银、衣服数逾千万”、“夹墙藏金二万六千馀两,私库藏金六千馀两,地窖埋银三百馀万两”、“蓟州当铺、钱店赀本十馀万”,此外珍珠宝石更是无数。

可见,“和珅倒,嘉庆饱”这六个字所言不虚。

嘉庆处死和珅,在立威和捞钱之余,实际上也是在借机进行政治利益的再分配,打完了棍棒,当然也得给几根胡萝卜。

和珅在乾隆时期实在太受宠了,已经成了一代权臣,为人又太贪财,所以几乎将所有的利益都给揽到了自己的手里,别说喝汤了,有的人连啃骨头的机会也没有。

所以,嘉庆掌控实权之后,自然少不了要给这些曾经被和珅压制的人一点甜头,以此收买人心。

然而,和珅作为乾隆时期的权臣,势力如此之大,为什么嘉庆能够这么快、敢这么快便处死他,却不怕他和他背后的势力反扑呢?

和珅的势力究竟有多大,从一件事便可以看出一二。

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要册封皇太子,然后让皇太子即位当皇帝,和珅听说了这事之后心中便一直忐忑不安,乾隆已经老了,或许很快便会死去,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时候他又该如何自处?

他想要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利益,实际上便是投靠新皇帝,获取新皇帝的信任。

为此,他在乾隆还没有宣布到底立谁为皇太子的前一天,便偷偷跑去找嘉庆,然后告诉嘉庆,乾隆将会立嘉庆为皇太子,试图以此获得拥戴之功,让嘉庆当皇帝之后继续重用他。

当时,除了乾隆自己,知道乾隆会立嘉庆为皇太子的人,也只有和珅了,可想而知乾隆有多信任他。

皇帝的信任,便是和珅能够成为权臣的根本。

嘉庆之所以敢这么快处死和珅的原因,实际上在嘉庆和熊光的谈话中便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熊光说:“凡怀不轨者,必收人心,和珅则满、汉几无归附者,即使中怀不轨,谁肯从之?”

和珅虽然是一个权臣,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地追随他,更不用说忠于他了,更何况和珅和军方也有冲突,所以,他想要对嘉庆反扑,想要造嘉庆的反的话,没有几个人会冒险去追随他。

熊光的这句话很清楚地告诉了嘉庆,以和珅为核心的政治利益集团实际上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牢不可破。

然后,熊光又继续说:“不速治其罪,无识之徒观望夤缘,别滋事端。发之速,是义之尽;收之速,是仁之至。”

这是在告诉嘉庆,处死和珅一事越开越好,你的动作越快,和珅越来不及反应,一些试图观望局势的墙头草会被吓得不敢滋生事端。

反之,如果嘉庆的动作满了,便会让人误以为嘉庆是在忌惮和珅,让人认为和珅确实有和嘉庆掰一掰手腕的实力,这么一来,朝堂上的人便不得不考虑考虑究竟是战队嘉庆还是站队和珅了。

当然,嘉庆能够这么快便铲除和珅,说到底还是因为和珅手里没有兵权。

别看和珅权极一时,但是他手上拿着的却是财、政之权,手里没有兵权,想要反扑,想要造反?

这是在找死。

乾隆说要禅位给嘉庆的时候,和珅为什么会跑去巴结嘉庆,说白了他也知道自己将来一定没有对抗嘉庆的实力!不然的话,对于和珅这样的权臣,最好的选择是躺在家里等着嘉庆拿好处出来拉拢他。

清朝的皇权的集中程度也堪称历代之最,所以和珅这样的权臣在皇权面前,也终究难逃一死。


宁糊涂


当然不怕,和珅明显就是乾隆给儿子留下来的“新皇帝成长”礼物或者说“新手大礼包”。

无论我们从影视剧中,还是从相关的史书史料记载中,都能知道和珅的职务干到了军机大臣和大学士的位置,在朝堂之上可谓是权侵朝野,其贪污腐败才有了权力上的保证。


为什么说嘉庆不怕和珅的势力,敢于快速对其下手?

  1. 和珅对大清的忠诚度比较高。对于和珅来说,他并没有谋反之心,也正是如此,乾隆才会对他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这样的人,皇家处理起来是毫无压力的,所以,嘉庆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获了这份意料之中的惊喜。
  2. 乾隆的权谋之术远在和珅之上,其举动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和珅之所以可以无法无天、肆无忌惮的贪财卖官,只是因为他有一个坚固的靠山――乾隆。所以,没了乾隆,和珅也就只是个奴才。

  3. 嘉庆虽然没有自己的父亲耀眼,但也不是一个怂包!嘉庆能继承皇位,也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才最终入了乾隆的法眼。嘉庆继承皇位以后,就已经想要对和珅下手了,只是碍于自己老子的面子,毕竟太上皇还在位,也就让和珅多活了几年。等到自己的老子翘了辫子,和珅也就到头了。
  4. 和珅背后并无一个坚固的“利益共同体”。不论在乾隆时期和珅是如何的呼风唤雨,但是,等到了嘉庆主政,开始清算和珅的时候,也没有收拾什么人,可见,所谓的和珅势力并不牢固,而且其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大清朝。

所以说,嘉庆敢于对和珅动手。一是老子留下的“礼物”好拆,二是嘉庆自己早以谋划良久,三是和珅其实并没有什么强硬的势力!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和珅在乾隆年间,地位显赫,可以说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贪污的财富可以填满好几个国库。这样一位能臣,背后当然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并且势力极其庞大。嘉庆帝当然害怕了,不过嘉庆帝很聪明,巧妙的化解了这一切。

在大家的心目中和珅就是一个大贪官,整日里油嘴滑舌,各种讨好乾隆,背地里却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形象。却往往忽略最初的和珅,他曾经也是个清正廉洁的能臣,出生贫苦,奋发向上。

只可惜他的仕途太顺利了,不会吹灰之力就深受乾隆的喜爱,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一个人的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而和珅却反其道而行之,随着地位和权力的与日俱增,自己的欲望也被无限放大,他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最终走在贪污的道路上无法自拔。

嘉庆元年,乾隆实行禅让,将皇位交于嘉庆,自己退居幕后为太上皇。表面上皇位是嘉庆的,但嘉庆却没有多大的权力,凡是军机要事都是由乾隆和和珅等人裁定,因而嘉庆对和珅的权力有所忌惮,所以必须要想办法打击和珅。

和珅与嘉庆的对决

和珅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乾隆驾崩,自己的地位也是朝不夕保,所以不仅极力限制嘉庆培养自己的亲信、党羽,还安排自己的亲信在嘉庆身边,观察嘉庆的一举一动。

嘉庆很聪明,城府也很深,他知道,只要自己的父王乾隆在世一天,他就动不了和珅。而且和珅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左右乾隆对嘉庆的旨意,弄不好,有可能失去帝位,于是开始韬光养晦。

嘉庆在政治上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交于和珅打理,每当有人上书说和珅种种不好的时候,嘉庆都当着和珅的亲信面,训斥说和珅不好的大臣。和珅知道以后甚是高兴,他认为这位皇帝在将来也是离不开自己的,渐渐的开始信任嘉庆帝,没有了任何防备之心。

嘉庆也知道自己的这些行为足以麻痹和珅,并在暗中联系自己的老师朱珪,为和珅的倒台出谋划策。

乾隆驾崩,和珅倒台

乾隆在禅位的第四年去世了,嘉庆隐忍了四年,知道时机成熟了,一边为自己的父亲举行葬礼,一边联系老师朱珪进京帮忙主政,另一边架空和珅。

和珅独自来到乾隆的灵堂进行祭拜,就在这时,从门外进来许多侍卫,将和珅押走,和珅临走前也不忘大喊:“我是朝廷重臣,手握免死令牌,谁敢动我。”听到这话的嘉庆大怒,暗里指示大臣上奏弹劾和珅,并为和珅罗列二十大罪状。

狱中和珅知道自己死期将至,感慨不已,并留下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说完,接过赐死的白绫,自缢而死,享年49岁。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和珅的家就被抄个底朝天,并贬谪和珅党羽数千人。从此那个能说会道,欺上瞒下的和珅就此倒台了,满清王朝也迎来了新的时代。至于和珅的是非功过,后人早已为他安排好了!

作者:安夏丨history。关注不迷路哟!


淡墨青史


敢不敢动和珅,主要看他背后的兵权实力,还有后续的政治影响。

一、军事上没有铁杆支持者

和珅知道,他在朝廷上树敌众多,甚至把几个皇子都得罪遍。某一天乾隆这个靠山倒时,就是他倒霉时。所以,他曾培养发展军事支持者,这个人就是他的弟弟和琳。

和琳早年因为处理江南的两件贪污案,得以晋升内阁学士、兵部右侍郎、兼任工部左侍郎。接着,参与平定廓尔喀(今尼泊尔)对西藏的侵略,得到乾隆的信赖,不断步步高升,先授都统衔,不久升任工部尚书。事情正按和珅的部署一步步向前发展。


嘉庆元年,和琳接过福康安的主帅位置,正式成为大军的一把手。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事情,和珅也不会出事。和琳在围剿起义军时,由于感染瘴气而身亡。和珅多年处心积虑培养的一个政治筹码,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二、嘉庆处理动作突然而果断

乾隆正月初三驾崩,和珅就被任命治丧委员会负责人,让他与外界隔离开。初五宣布被抓,然后抄家、审讯,13天后就被赐死。期间,有一些亲王曾受过和珅的利益,为了稳住他们,嘉庆把抄家所得的一部分,分给他们。


由此而看,嘉庆要扳倒和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长时间严密的部署。而且,实施起来迅速突然,不拖泥带水。让处于摇摆的大臣,也来不及作出反应。直到和珅自缢身亡,一切尘埃落定,那些人只能接受现实。


老鱼侃世界


和珅风光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英国使臣马戛尔尼都说:

“举全国朝政,畀诸相国和中堂一人。”

在乾隆的袒护下,和珅为所欲为,把大清弄得乌烟瘴气。他不断地培植势力,兴风作浪,最后,自己也被巨浪送到天堂见先帝。

嘉庆收拾了和珅,却没有斩草除根,难道就不怕和珅多年培养的势力吗?

可以这么说吧,不是嘉庆怕和珅背后的势力,而是和珅背后的势力怕嘉庆。

嘉庆是和珅的“克星”

嘉庆要扳倒和珅,并不仅仅因为他贪,而是君与相之间的矛盾。和珅身兼多职,门生故吏又掌握着许多要害部门,许多臣子都唯他马首是瞻,甚至传言他是京城的“二皇帝”。嘉庆要集权,和珅是个绕不开的“结”,必须拿他开刀。

早在嘉庆当皇子时,就对和珅的所作所为很不满意。所以,面对和珅的玉如意“示好”,嘉庆丝毫不买账。

等到嘉庆当了皇帝,和珅依旧不收敛,反而处处跟天子作对,明里暗里都在乾隆面前给嘉庆“穿小鞋”。

嘉庆毕竟是宫廷长大的皇子,洞察力还是有的,知道只要乾隆在,就不能动和珅,于是,嘉庆韬光养晦,对和珅的行为是一忍再忍。等到乾隆升天,嘉庆以“闪电般”的速度铲除和珅。

和珅没了,他背后的势力就失去了主心骨,树倒猢狲散。没有领头羊的羊群,就只能看“豺狼”的心情;没有和珅的“和党”成员,能否活下去,就只能看嘉庆的脸色。他们自己都是“泥菩萨”,哪敢对嘉庆不利?连“大哥”和珅都输给了嘉庆,这帮小弟也只有对嘉庆输诚的份。

嘉庆干掉和珅,可谓合情、合理、合法

英国作家乔叟曾说过:“有罪是符合人性的,但长期坚持不改就是魔鬼”。和珅这个异军突起的“落榜举子”,所犯罪行数不胜数,早已修炼成“魔头”而不自知。当他爬上巅峰,仰望星空,视野早已被贪婪所遮蔽,利令智昏就成了必然。

不止是嘉庆,朝堂上许多人对和珅的行为也早有不满,比如刘墉,这是嘉庆清理和珅的群众基础。

和珅将大清国经营成了自家生意,把大清的臣子变成自家员工,把大清的风气变得一落千丈。他已经当起了老板,却忘了自己的“员工”身份。

既然和珅的诸多“罪行”已经坐实,嘉庆也得到许多人的支持,那铲除和珅,就是替天行道,大势所趋。和珅的同伙如果跳出来“保和珅”,那就是逆天而行,不自量力。

嘉庆铲除和珅后,朝堂的势力马上就会重新洗牌,和珅的残余势力很快就会“改头换面”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和珅的个性决定了,他周围聚集的必然是一群见利忘义的小人。和珅被捕后,最先跳出来弹劾和珅的人就是他们,弹劾力度最大、最积极的也是他们。因为他们要自保,就要赶紧迎合皇帝的心意,划清与和珅的界限,根本顾不上曾经的主子——和珅。

按照常理,皇帝打击臣子,经常会连根拔起。嘉庆为了朝堂的稳定,接受刘墉的意见,只处理了个别人,其他人既往不咎。这帮没被处理的人,会对嘉庆的“恩典”感激不尽,立场上也会及时转变。

在古代,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廷变天了,臣子就要及时变脸;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嘉庆面对任何臣子,那都是狮子搏兔、君临天下。


秋媚读史


你说的这个可能性有,但是也没有。听我细细给你道来,首先依附在和珅一旁的乱臣贼子贪赃枉法之徒是什么样的人呢?都是仰仗于他的权势而非他的理想,他们其中很多人并不是赞同和珅的做法,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你不同和珅站到一块儿,就会受到排挤和打压,这样即使有才华有才学的人也不能得到重用和提拔,他们是无奈之举,朗朗乾坤正义凛然,也就是说邪不压正,在真正关键的时刻,这些人都会做鸟兽散,人一走茶就凉。你想一下在和珅掌权没有死之前,他们都没有形成气候,和神这个龙头这面旗子倒了以后剩下的人,他会拿自己的仕途和命运去做殊死的抗争吗?再者说

嘉庆在做这件事情之前一定精心布局仔细谋划,他自己是做不了这个主的,一定争取到了朝廷重臣的辅佐与支持,军事上精兵部署以防暴乱,精准点射挑刺儿露头者能打就打,关键时刻杀一儆猴,多数是采用拉的政治手段,军事上威慑,政治上诱降,一软一硬软硬兼施相得益彰,对于和珅的铁杆盟友则采取内部瓦解分化的政策,他们都明白这个王朝是一个爱新觉罗的王朝,嘉庆才是正根儿,你和珅这杆旗立不住啊!况且和珅已经死了,这面旗已经倒了,该利用的地方已经利用了,那么他走了以后谁会陪同他一起殉葬呢,都是明哲保身重新选位站队。我再给你举一个鲜明的例子:你们当地有一个大混子,在你们当地有权有势黑白通吃,他周围就会聚集一些不三不四的鹰犬打手,也有一些有才华的人,有的是为了利用他手中的权力完成仕途的升迁,有的人是为了混吃混喝混个烟酒。出事儿了以后,派出所一来抓他们的时候,谁跟你扯犊子脚底抹油都跑了,一个比一个跑的快,谁敢跟派出所硬干呢!你明白这个道理了吗?精品原创欢迎点赞关注评论,带给你全新不一样的视角,带你重新认知这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