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田”的書法千年後會成為“二王”嗎?

羅昕楠


提這種問題的人就是對書法史根本不瞭解的人!王羲之是晉朝人,晉朝後面遠的不說就拿大家都知道的唐朝來說距今也是上千年的歷史了,那麼唐朝又有哪位書法家說超過王羲之王獻之的?唐朝只有顏真卿能與之媲美之外,一個人都沒有,而且顏真卿都沒自稱超過二王。二田說自己是傳承歐陽詢,其實他們一開始就不是學歐陽詢是學近代天津的王維賢,沒有取法乎上一開始路就走偏了談何成為“二王”?


雲鼎居士


“二田”應指的是田蘊章,田英章兄弟。二田取法唐代四大楷書家之一的歐陽詢,歐楷的特點就是奇險絕,二田相對繼承了歐楷的特點,並推動發揚了歐楷,雖增加了嫵媚但缺少了內涵,未達到唐楷的高度。有人說田楷是美術字,並不是書法藝術,對此我感覺此言論有些過激。

在醜書橫行的當代,二田的書法雖不及古人,卻在當下難能可貴,還是很了不起的,二田擅楷,在行草並不突出。縱觀書法歷史,在明末董其昌,王鐸之後,就沒再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一流書法大師。

二王在中國書法地位上,穩坐第一,以前沒人超越,以後更不會有,這與書法的發展歷史有很大的關係。進入東晉,尤其在唐初,大王取代張芝,皇象,確立書聖的地位。二王與張芝,鍾繇並稱書中四賢。創今草,開大草,諸體兼擅。千百年來受書法愛好者的喜愛,二田在楷書上有所建樹,並達不到晉唐書法的高度




獂道散人


我認為二田兄弟的書法作品在幾千年之後能夠取代二王而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家“二田”,那是不可能的,簡直就是個笑話!是個偽命題!

二王書法在歷史的長河中是經過歷史的積澱與選擇的,是歷史上所有書法家都認可和推崇的書法聖人,無論他們的書法作品還是文化造詣修養,都是後人無法比擬和超越的,別的不說,就拿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來說,不僅所書字體風流瀟灑,俊美無比,而且章法自然,渾然天成,巧奪天工,達到書法與章法,文采三者之間非常完美的結合,達到十分完美的境界,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再談談這篇文章:《蘭亭序》文詞精美絕倫,文采跌宕起伏,神采飛揚,讀起來朗朗上口,文中優美的意境和遐思讓人感慨時光的飛逝,彷彿斗轉星移之間流轉於時空萬里“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馳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文辭優美,意境高遠在古代文學史上成為名篇,而且《蘭亭序》被古人收錄到了《古文觀止》之中,可見這篇文章在古代的影響之大和地位之高,所以王羲之被稱為書聖當之無愧,是別人無法超越的一座高山,是所有書法愛好者仰望的燈塔和標杆,而王獻之所書的書法作品有《鴨頭丸帖》、《中秋帖》、《洛神賦十三行》等,王獻之的書法作品被保留下來的非常少,都是流傳千古的書法名篇。

田蘊章和田英章,只不過在我看來是臨寫歐體字比較形像而神非的書法愛好者,他二人臨寫歐體書法沒有任何超越歐體之處,更沒有成為開闢一代書風的書法巨匠,相反所書字體拘謹,小氣,筆畫呆板僵硬,毫無生機與情趣,失去了歐體的嚴謹,精美與險絕。二人既沒有轟動書法界的驚世佳作,也沒有任何膾炙人口的美篇鉅著,何以和書法史上的二王相提並論,不客氣地說二王猶如天上耀眼的星辰,二田就是地上的螢火之光,二田與二王沒有任何可比性,至於說千年之後能否超越二王那是痴人說夢,無稽之談。

下面是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和王獻之的中秋貼局部,僅供廣大書法愛好者參考欣賞,二田書法作品就不展示了,要看二田書法作品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網上查找!

最後聲明:不是我有意貶低二田,實在覺得是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有點腦殘,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說出事實,可憐了二田只能為二王做墊背。不過二田書法作品還是有可取之處,作為漢字教學者來說字體工整方正是書寫漢字最基本的要求,但從書法家來說應該有其獨特的藝術視覺感和審美觀,書法也是一種獨立的藝術,有其“形,神,魂,氣”的存在。說實話二田比當今社會寫醜書的有些所謂的大家強出萬倍,這一點我還是很認可與讚賞的,畢竟二田書法在弘揚書法正氣和正能量方面是一面旗幟,功不可沒,值得欽佩與稱道,畢竟正統的才是正道和王道!




柳絮墨痕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

難道還有不同的答案?

難不成二王的地位這麼經不住考驗?

書法玩的是藝術,玩的是性情,玩的是修養,玩的是氣度,玩的是風範。

二王始初是指王羲之和王獻之二人,現在的二王是指二王的書法體系,二王書風不僅是把書法藝術玩弄到了極致,更是直接影響了隨後書法藝術的發展和方向,想要個二王相齊而論,恐怕不能只憑嘴上說說就成。

二王確實也是掀起了一場書風,但很快就被沒落,經管痴情的人很多,但業界不太認可,如果用田楷舉辦一次全國展,估計你能看到身心疲憊,但把現在收集到的二王作品放到一起,我估計你能看的心血澎湃,這才是藝術。





壹庸詩書文


說這種話的人很無知!在他看來田楷是金子,有一天會發光的,能和王義之齊名!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不知道二田這類人在以前根本上不了檯面的,那時報社,出版社,電臺都有美編,把控很嚴。不像這些年,有錢就能出版,沒有把關的,也沒有能把關的。也許是懂書法的人少了。所以我們常見到的總是俗書,怪書,雜耍等等,一個小編不懂書法就罷了,一些大場面,大製作也不講究,如奧運會我見到的是江湖字,電視劇水滸中我見到的全是電腦字,可笑不!千年以後就不可笑了嗎!


雲雪書畫


書法需要個性!滿街啟功體,滿街田楷,都會有審美疲勞,都會被吐槽!就如滿街都穿破洞裝,或者滿街都是牛仔褲,或者滿街都是中山裝或西裝,都不大正常。文藝講究百花齊放!穿著講究多樣化!如果滿街都是“二王”書法,照樣會有審美疲勞,也會被吐槽!因此,“田楷”被吐槽,與學“田楷”的人太多也有一定的關係!另外,就是“二田”老師,經常推廣宣傳,甚至會不時發表“驚人之語”有關,因此也受到別人的反感!世界就是這樣,你說人家時,人家也會說你!誰人不被評說,誰人不評說他人。至於,少年之後,“二田”的書法能否成為典範,名同“二王”!這就高估了“二田”的書法水平和潛力!低估了大眾的審美水平!書法家及其書法藝術作品,不僅是藝術水平的問題,還牽涉書法文化氛圍和社會審美慣性及偏好!還涉及書法家的綜合文化素養和文化地位,甚至文字思想理論水平,甚至社會地位!因此,很難企及“二王”!當年的王羲之家族,是“貴族”!“王謝”的社會地位,政治地位,當今也是難再現!

最後藉此機會,發幾幅本人的習字(最後一幅是中性筆1.0書寫)。


林默之健龍達人


我覺得是可以的,一是因為田楷這種風格從目前來看是符合大多數人審美,被大家口口相傳,已經深入大家對於書法的認識當中去了!

田楷看似漂亮好學,但是,沒有幾十年的功夫是寫不出來的,因為田楷那種精緻和漂亮實際上是手底功夫的純熟運用,而田蘊章和田英章從小就接受書法訓練,而且後來所做的工作都是書法工作。

不吹不黑,他們的書法能在書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縱觀歷史上留名史冊的書家,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名重當時。後人發現的人還沒有。只有他的作品被當時的人所承認,他的作品才會被人存留。以田蘊章兄弟二人現在的群眾基礎,他們的作品會廣泛地被人收藏。雖然現在反對他們的人也不少,客觀公正地說,他們的書法,會對後世學習書法的人產生影響。在當代學習書法的人群當中,還沒有一個書法家擁有他們那樣龐大的學習群體。

但是當今書法的主流並不是二田的書法,主流仍然是以書協引導下的“二王”書風以及碑學書法,二田的楷書雖然影響力很大,但是仍然沒有得到主流書法界的完全認可。而每一個時代被記錄下的,只有它的主流書法風格。

田蘊章和田英章書法在道內頗受爭議。自古以來,真正的書法家的書法,在書界都是有爭議的,有爭議,很正常!如果沒有爭議,那就不正常了!正是有了較大的爭議,田蘊章和田英章的書法才顯得更有價值,關注他們的人就多。撰寫書法史的人,往往非常需要這樣的素材。

田楷這種風格從目前來看是符合大多數人審美,被大家口口相傳,已經深入大家對於書法的認識當中去了!田楷看似漂亮好學,但是,沒有幾十年的功夫是寫不出來的,因為田楷那種精緻和漂亮實際上是手底功夫的純熟運用,而田蘊章和田英章從小就接受書法訓練,而且後來所做的工作都是書法工作。

田體雖然不敢說超越了古人,但是田蘊章的網絡講學“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簡直就是書法愛好者的甘霖旱雨,是現今醜書橫行汙風亂世的一股清風,此話一點都不誇張,他水平不是頂尖,卻不走歪門邪道,讓學書法的人走正道,不走邪路歪路彎路,很好,特別好。

而且人家田氏兄弟一直都在聲明,他們的水平有限,學習書法一定要臨摹古人的書法,臨摹歐陽詢等等古人的書法,而且還要每天練習不倦,講得多好,多謙虛。

“二田”現象與“醜書”現象,值得我們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書法?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書法?還是大多數人看不懂,甚至是斥責的書法?這種兩極對立的書法現象在很長


言午手書文創


答案是肯定不會。把“二田”和“二王”放在一起那一定是個大笑話,你問問二田有沒有這個底氣。二田哪怕是有那麼一點點自知之明也不會拿自己和二王相比吧!真不知道這種問題是哪位大神想出來的。

狹義上的二王指的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廣義上的二王指的是數千年間的整個二王體系,也可以理解為中國書法最大的流派。二王書法直接影響了唐、宋、元、明等所有主流書法家。這種地位是歷史上任何書家都不可能動搖和替代的。

二田並不是在書法圈混的,二田的圈子是他們自己構建的圈子,在自己的圈子裡混的也是風生水起,而書法圈的人並不承認他們。這其實是有原因的,二田的書法名義上學歐體,實則離歐體相去甚遠,筆力偏軟,用筆程式化,結字過於一板一眼,毫無生氣,淪為印刷體,這本身就已經算不得書法了。


古風書法


二田的書法和二王相比,就如同大蔥和象牙的區別。明清時期的臺閣體和館閣體書家,有不少都達到或超過二田的水平,有些在書史上留下一定的名聲,象沈度、沈粲兄弟,姜宸英,成親王及許多狀元等等;而有些甚至連在書史上都不曾蕩起漣漪。

王羲之書聖的名頭和地位不是那麼容易就得到的,千百年來也只有少數幾位書法大家,能夠說與大王比較接近或並肩,比如張旭、顏魯公、米芾等;但其影響力與王義之比還是有差距的。

至於二田,只能說是書中的能者。

下面是明沈度、清成親王、清代狀元戴衢亨小楷:





牛嵴柴夫


一定會超過二王,因為二王沒有自媒體,不會霸屏炒作,也沒有王體推廣費,也不興僱傭網絡水軍,二王的書法流傳下來純屬意外。二田則不然,就憑二田的炒作本領絕不亞於任何一個賣保健品的,圈錢的套路絕不亞於任何一個搞傳銷的,而他打著的卻是推廣中國傳統文化,這是任何一個賣保健品的和搞傳銷的不能比的。權健和鴻毛藥酒能翻車,二田絕對翻不了車,一定能流傳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