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雁門太守牽招,立功無數卻終生未能拜將的原因

三國良將系列之牽招(下)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牽招重大事件之五——督軍青徐

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講到牽招自袁尚處投奔曹操,被拜為烏桓校尉。本期繼續介紹牽招之後的經歷。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遠征漢中張魯,把牽招從北方邊境徵調過來,結束後任命牽招為中護軍將其留在身邊。值得一提的是,當曹操佔領漢中準備班師,在考慮鎮守漢中的將領時,史料明確記載有人提議時任中領軍韓浩留守漢中,曹操以“安可以無護軍”而未留韓浩。那麼根據《牽招傳》記載,牽招應該是作為韓浩的繼任者擔任的中護軍,韓浩很可能在撤軍途中突然去世。

曹魏雁門太守牽招,立功無數卻終生未能拜將的原因

韓浩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裴松之注引《魏書》載:議者以浩智略足以綏邊,欲留使都督諸軍,鎮漢中。太祖曰:“吾安可以無護軍?”乃與俱還。其見親任如此。及薨,太祖愍惜之。

《三國志·牽招傳》載:從平漢中,太祖還,留招為中護軍。

如果韓浩是突然死亡,那麼任命牽招為中護軍就是曹操的臨時決定。從另一件事也能夠予以佐證。在牽招任中護軍不久,剛回到鄴城,東萊郡就出現叛亂,牽招立即被拜為平虜校尉,帶兵到前線總督青、徐二州部隊平叛。

《三國志·牽招傳》載:事罷,還鄴,拜平虜校尉,將兵督青、徐州郡諸軍事,擊東萊賊,斬其渠率,東土寧靜。

這裡的督,筆者認為不應理解為牽招掛帥指揮,而是督戰,監督的意思。首先平虜校尉官職不高,連雜號將軍都不是,而且又沒有假節,不可能讓牽招指揮作戰。其次,青、徐二州在曹魏內部是有特殊地位的,那裡是臧霸、孫觀等泰山系將領的勢力範圍,不可能讓一個連雜號將軍都不是,又非曹操宗族的人去指揮這些地頭蛇。最後,牽招也從來沒有指揮過大規模戰役的經驗,不可能一上來就讓他指揮二州之軍。

所以,牽招在這次平定東萊叛亂過程中,扮演的其實是督軍角色,帶著少量中央軍部隊監督青徐二州地方軍,促使他們努力作戰。

這裡請大家注意,早在曹操207年遠征烏桓後時牽招就已經是烏桓校尉,中間還被舉過茂才,十年後牽招還是校尉,只不過名稱換成了平虜。當然也許十年時間沒有晉升算不上大問題,督軍平東萊又不是率軍平東萊,算不上大功一件,也勉強成立。後續筆者還會提及此事,在此先留個尾巴。

曹魏雁門太守牽招,立功無數卻終生未能拜將的原因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牽招重大事件之六——安民護境

黃初元年(220),曹丕代漢稱帝,拜牽招使持節護鮮卑校尉,駐紮在幽州的昌平。這裡牽招還是校尉,但含義就大大不同了。首先使持節意味著擁有對麾下軍隊的完全掌控權,同時能夠代表皇帝與鮮卑部族進行交涉與管控。所謂“護”,既有保護之意,更有領護、領導之意。護鮮卑校尉就是代表皇帝來行使對鮮卑名義上的管轄權,負責雙方日常交往中各項事宜的官員,在品級上與雜號將軍大致相同。

牽招作為常年駐守北方邊境的將領,對於邊境形勢當然非常清楚。處在連年戰火的亂世,百姓流離失所自不用說,與中原地區不同的是,邊境百姓不僅逃進深山老林裡,還有的人選擇逃入胡人地盤討生活。牽招上任後,大力維護治安,廣泛宣傳自己的政策,招攬百姓回到家園。

在牽招的努力下,原本自立山頭的建義中郎將公孫集率領部曲歸降,牽招讓這些人都回到本郡安家立業。隨著幽州邊境局勢不斷好轉,甚至吸引來鮮卑首領素利、彌加率領十餘萬鮮卑人遷入境內定居,牽招將他們進行了妥善安置。

曹魏雁門太守牽招,立功無數卻終生未能拜將的原因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三國志·牽招傳》載:建義中郎將公孫集等率將部曲,鹹各歸命;使還本郡。又懷來鮮卑素利、彌加等十餘萬落,皆令款塞。

需要指出的是,鮮卑人大批南下歸附也不僅僅是牽招的功勞,實際上曹丕同時任命了兩個護鮮卑校尉,另一個名叫解儁。另外還有護烏桓校尉田豫,共同鎮守北疆。

《三國志·田豫傳》載:…牽招、解儁並護鮮卑。自高柳以東,濊貊以西,鮮卑數十部,比能、彌加、素利割地統御,各有分界;乃共誓要,皆不得以馬與中國市。

這裡清楚地看到,鮮卑人內部也分為大小數十個部落,其中軻比能、彌加、素利三人勢力最大,劃分地盤後共同約定,不得賣給中原王朝馬匹。這段記載火藥味十足,鮮卑人並不是通過一通大喇叭宣傳就心悅誠服地南下歸附,這當中必定有緣由。

答案很簡單,彌加、素利沒能遵守不與中原通商的約定,引來力量最強的軻比能攻擊。而三大鮮卑部落之間矛盾的爆發,也有田豫的推波助瀾。這段歷史將在田豫篇再展開,本篇我們還是主要關注牽招有關的事件,此處大概瞭解一下歷史背景就好。

曹魏雁門太守牽招,立功無數卻終生未能拜將的原因

強勢的鮮卑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牽招重大事件之七——大破軻比能

黃初六年(225)三月,曹丕在汝南開鑿討虜渠,集結大軍伐吳,將牽招調回朝廷準備隨軍出征。不過等到河渠鑿通已近冬季,水路根本無法通行,只得作罷。牽招被拜為右中郎將兼雁門太守,再次出鎮邊關。

與當年曹操對待牽招簡直如出一轍,曹操遠征漢中要帶牽招,曹丕徵吳要帶牽招,不管曹操順利拿下漢中還是曹丕中途放棄,牽招都沒能得到表現機會。而且都沒有留任朝廷,旋即被派回地方,更沒有得到封賞。右中郎將還是秩比二千石的四品,與之前地位相同。

且說雁門郡地處幷州邊陲,雖然有哨兵嚴加巡邏,但還是經常被胡人侵犯。牽招採取全民皆兵策略,不僅整軍備戰,而且教導百姓操練戰陣。牽招還上表免除五百餘家遷入內地的烏桓人租稅,改為讓他們騎馬到邊境偵察,充當警戒。

在魏文帝曹丕時代,烏桓已經衰落,被曹操徹底擊敗後大部分被遷入內地,精壯者充當騎兵編入曹軍,其他人則定居在北方各州。此時北方的主要威脅變成了鮮卑人。

在牽招的指揮下,雁門的漢人與烏桓人聯手抗擊鮮卑進犯,連續多次擊退並且敢於反攻,這使得當地人士氣大振,即便外出走在荒野上都不再害怕。

《三國志·牽招傳》載:虜每犯塞,勒兵逆擊,來輙摧破,於是吏民膽氣日銳,荒野無虞。

佔據主動權的牽招又派人四處散播謠言,離間鮮卑各部落,使他們互相猜忌,都懷疑對方會投靠曹魏。

後來,鮮卑部落首領步度根在與軻比能的爭鬥中落於下風,聯合洩歸泥部落共三萬餘家向牽招請求歸附。讀到這裡您可能也感覺到了,不論之前的彌加、素利,還是現在的步度根、洩歸泥,這些人實際都是在鮮卑內部的統一戰爭中敗給了軻比能。

所以必須進攻軻比能,以防止其實力繼續壯大。而且對軻比能出手,也是對鮮卑其他歸降部落樹立恩威。曹丕命令牽招出擊,魏軍獲勝,擊殺了軻比能之弟苴羅侯以及背叛烏桓跟隨軻比能的歸義侯王同、王寄,由此軻比能將牽招視為死敵。

不過牽招也未善罷甘休,親自率領歸降的洩歸泥等鮮卑人追擊,一路追到早已被曹魏放棄的雲中郡故地,再次大破軻比能。此次大追擊還打通了與河西鮮卑的聯絡,使河西鮮卑十萬餘家歸附。牽招在代郡修繕早已廢棄的上館城,設置屯戍以鎮邊境,使得許多受軻比能鼓動的叛變者逃到親屬家裡,都沒人敢藏匿,紛紛將他們遣送給牽招處置。

邊境獲得安定,牽招則能夠從軍務中抽出精力,好好盡他雁門太守的職責。牽招選拔有才學者推薦到太學深造,讓他們回來後再把知識傳授給別人,幾年後雁門學校大興,風氣為之一新。另外牽招還大興水利,開鑿引水渠把山水引到城內,使百姓再也不必辛苦跑很遠的路挑水。

曹魏雁門太守牽招,立功無數卻終生未能拜將的原因

軻比能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牽招重大事件之八——救援田豫

黃初七年(226),魏文帝曹丕駕崩,曹叡即位。作為曹操時代就被舉為茂才的牽招,直到此時才被封侯,而且是徒有虛名的關內侯。相比於牽招的功勞與才能,所得封賞實在不相匹配,距離牽招首次被任命為烏桓校尉鎮守北方,已經過去整整二十年。

既然能夠得到歷史認可,牽招當然不會因待遇不公而懈怠,相反,他始終保持高度責任感與積極性,堪稱曹魏守邊將領的楷模。

太和二年(228)秋,因為護烏桓校尉田豫的翻譯官被軻比能女婿智鬱築鞬殺害,田豫率領已歸附的鮮卑蒲頭、洩歸泥所部出塞討伐智鬱築鞬。田豫大獲全勝,但率軍返回時遭到聞訊趕來的軻比能三萬大軍包圍在馬邑故城。情況危急之下,田豫向牽招發出求救。

牽招立即集結軍隊準備救援,但時任幷州刺史畢軌不同意出兵,因為畢軌與牽招都沒有假節權力,不可擅自出兵支援隸屬幽州的田豫,認為此事需報朝廷定奪。

牽招認為自己雖然沒有假節,但田豫有,節將遭圍情況緊急,不能拘泥於規定見死不救,於是自行上表朝廷後立即出發。同時牽招派人傳“羽檄”,即雞毛信到前線,散佈牽招將率軍先向西北直搗鮮卑部落老家,然後再東進支援田豫的消息。而且這篇檄文並不保密,要讓田豫與軻比能都收到。

田豫的部隊得知牽招來救的消息士氣大振,軻比能的部隊則驚慌失措,對於到底該回救老家還是繼續猛攻田豫舉棋不定。一篇檄文起到如此妙用,牽招的頭腦著實過人。

曹魏雁門太守牽招,立功無數卻終生未能拜將的原因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士氣對一場戰役的影響非常重要,甚至能直接改變戰場形勢。出於對大本營的擔心,軻比能還是選擇了撤軍,在牽招行進到平城舊址時,鮮卑人已經撤走。等發現牽招其實是聲東擊西,根本沒有偷襲後方,軻比能再次回軍至平城以北。

《三國志·牽招傳》載:軍到故平城,便皆潰走。比能復大合騎來,到故平州塞北。招潛行撲討,大斬首級。

面對捲土重來的軻比能,牽招設伏兵迎頭痛擊,暫時擊退了軻比能。不過這裡存在對傳主溢美的可能性。

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載:比能帥三萬騎圍豫。帝聞之,計未有所出…孫資對曰:“上谷太守閻志,柔弟也,為比能素所歸信。令馳詔使說比能,可不勞師而自解矣。”帝從之,比能果釋豫而還。

根據這則史料,軻比能退軍是因為上谷太守閻志出使求情的結果。為避傳主諱,這件事在《田豫傳》中根本沒有提及,無從參考。筆者認為需要綜合看待。

對於牽招出兵本身無可爭議,重點在於對軻比能的影響是否如本傳所稱“便皆潰走”、“大斬首級”。客觀看待,其實這裡陳壽應該是誇大了的。因為仔細觀察您會發現,軻比能既然“潰走”,不可能迅速就重新集結軍隊殺回來;既然“大斬”,卻又毫無牽招與田豫兩軍或會師一處或分進合擊之類的聯動。而且牽招行動的結果只是“大斬首級”,對於是否救出田豫其實沒有正面交待。

所以,這裡陳壽用了春秋筆法,在不扭曲基本事實的情況下,為他所欣賞的牽招進行了潤色。

真實情況應該是:只是兩軍進行了交手,但牽招沒能擊退軻比能。牽招在外,田豫在內的情況下,軻比能與魏軍陷入僵持局面,恰好此時曹叡的特使上谷太守閻志出面談判,使軻比能借坡下驢,雙方各自罷兵。

牽招與田豫兩大鎮北名將,還有個不同尋常的共同點,兩人都是劉備的至交。

曹魏雁門太守牽招,立功無數卻終生未能拜將的原因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牽招重大事件之九——獻策平虜,未及施行

軻比能是三國時期出鏡率較高的少數民族首領,很大原因是他不僅長期活躍在幽、並邊境,甚至還跟蜀漢搭上了線。

太和五年(231)春,諸葛亮兵出祁山,而軻比能竟然出現在北地郡石城舊址,與諸葛亮遙相呼應。要知道北地郡舊址原屬涼州,與軻比能活躍的幽州相距非常遙遠。

《三國志·牽招傳》載:招以蜀虜諸葛亮數出,而比能狡猾,能相交通,表為防備,議者以為縣遠,未之信也。

這段話講的是,其實牽招早就判斷諸葛亮會聯合軻比能,但其他人都覺得兩者相距實在遙遠,沒人當真。

在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本篇文章多次使用“故”、“舊址”、“遺址”一類詞語,其實都是《三國志》原文“故某某城”的翻譯。看地圖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北方疆土大幅縮減,以河套地區為主,涼州、幷州疆域損失嚴重,如幷州的雲中、五原、朔方等郡全部喪失,涼州的北地郡也縮小大半。這些原東漢時期的北部各郡後來都荒廢掉,土地被遊牧民族佔領,城池無人經營,基本淪為廢墟。

所以,看似不可能的聯合,其實對軻比能來說並不是難事,而且北地郡舊址與祁山蜀軍距離已經很接近,只要跨過狹窄的雍涼地界,軻比能就可以與蜀漢聯絡。

既然軻比能再次不安分,曹叡也再次派出老對手牽招前去迎戰。只不過蜀軍因為糧草問題,六月份就已經撤退,軻比能也相應地退回了漠南,所以並沒有實際交戰。

有了這次經驗教訓,牽招對幷州刺史畢軌提議要早做打算,預防軻比能再次跨區域作戰。牽招說道:“胡虜四處遷徙沒有定居之所,如果每次都在後面追,恐怕速度會來不及。若是設陷阱打伏擊戰,又要提前到山野險惡處埋伏,所需糧草物資的運輸難以實現。我認為可以派兵守在新興、雁門兩個關口,這樣我們在陘嶺以北就有了駐軍,既可以震懾胡人,也能夠就地屯田,這樣就能在當地收穫糧食。等到秋冬時節糧足馬壯,再集結全州精兵,以這兩地為跳板主動出擊,必能大獲全勝。”

牽招的計策非常具有可行性,既能解決軍隊長途遠征的糧草問題,也縮短了進軍鮮卑腹地的距離,是穩紮穩打居於不敗之地的良策。只可惜計劃還未來得及實施,牽招便生病去世。

曹魏雁門太守牽招,立功無數卻終生未能拜將的原因

雁門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牽招重大事件之十——劉備摯友,刎頸之交

牽招的事蹟介紹完了,雖然他也跟曹操徵過張魯,跟曹丕徵過東吳,受曹叡之命到雍涼征討軻比能,但這幾次全都沒有真正領兵作戰。如果說以上情況純屬巧合,那麼牽招始終沒有與蜀漢做過對手,則不是巧合。

《太平御覽》中收錄孫楚為牽招題的碑文:初,君與劉備少長河朔,英雄同契,為刎頸之交。有橫波截流、柎翼橫飛之志。俄而委質於太祖,備遂鼎足於蜀漢。所交非常,為時所忌,每自酌損乎季孟之間。

原文很長,在此僅節選必要部分。根據這段非常清晰的描述,牽招是劉備的至交好友。《三國志》中並未提及此事,畢竟陳壽行文太過簡略,而且個人之力確實不可能將史書修得盡善盡美。對於這則記載,關鍵我們來看孫楚是什麼人。

孫楚是曹魏重臣孫資之孫,官至西晉馮翊太守,與陳壽是同時代人,甚至孫楚出生時牽招還在世。所以,孫楚的碑文可信度相當高。而且孫楚沒必要杜撰這種事情,畢竟劉備是曹魏死敵,為英雄牽招立碑當然是要誇他的功績,杜撰與敵對陣營老大的友誼並不會為牽招加分。更何況上述文字非常具體,到了“刎頸之交”的地步,因此“為時所忌”,造成“損乎季孟之間”的人生軌跡。翻譯過來就是,因為跟劉備的交情太好,在曹魏成了身份敏感的人,結果一生的官運只得到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

為故人立碑是件比較嚴肅的事情,既然孫楚會公開寫出來,就表明這件事其實當時的人都知道,並不是秘密,只不過陳壽沒有收錄進來。這倒也未必有特殊原因,畢竟三國志實在簡略,可能陳壽只是覺得沒必要事無鉅細吧。

這裡主要是孫楚為牽招抒發大材小用,命運不濟的感慨,為其惋惜。與陳壽的“招終於郡守,未盡其用也”的評價異曲同工。

那麼牽招與劉備到底是什麼時候結識的呢?

碑文“少長河朔,英雄同契,為刎頸之交。有橫波截流、柎翼橫飛之志。”這句話寫得活脫脫兩個意氣風發的少年英雄,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所以很明白,兩人年少時便認識。雖然牽招是冀州觀津人,劉備是幽州涿縣人,看似兩地,但當時的年輕人以遊俠為風尚,四處遊歷者為數不少。由於牽招在十常侍之亂後便回到冀州,被袁紹徵辟為從事,而當時的劉備卻在公孫瓚麾下與袁紹對抗,所以兩人結識時間必定更早,甚至早於牽招求學時。

《三國志·先主傳》載: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由於沒有直接證據,筆者只是推測,牽招是“爭附之”其中的一名少年,十多歲時聽說涿縣有個劉備,慕名前往結識。這就完全符合兩個意氣風發的少年英雄形象了。

只可惜後來牽招回鄉拜師讀書去了,就此踏上與劉備截然不同的道路。雖然只是少年至交,但這份友情卻帶給牽招一生的負面影響,直接導致他屢立戰功卻只是校尉,終其一生都沒得到將軍名號,甚至爵位也只是關內侯,連封邑都沒有。

牽招在《三國志》中與滿寵、田豫、郭淮合傳,四人共同組成《魏書·二十六》,其他三人的名氣、地位遠比牽招要大,滿寵的封邑甚至接近萬戶。但陳壽為牽招撰寫的篇幅,絲毫不比另三人少。可以說,要排列三國時期最大材小用的人,牽招一定名列前茅。

曹魏雁門太守牽招,立功無數卻終生未能拜將的原因

劉備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所謂英雄惜英雄,看著少年摯友劉備開創蜀漢王朝終成帝業,牽招心中應該更多的還是欣慰吧。牽招自己雖然沒能官居高位,但在北方抗擊遊牧民族多年,立下的功績有陳壽作傳、孫楚立碑,大丈夫終究不虛此生。

牽招的經歷到此就全部介紹完了,在此預告下一位曹魏將領田豫即將登場。這是一位與劉備交集更深的名將,他又有什麼樣的傳奇經歷呢?感興趣的話敬請關注我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謝謝!

\u00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