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现在的年味?

梅林三章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化的往后,人民的生活方式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比如以前过年都要穿新衣吃糖,大吃一顿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这种期盼基本上都变成了天天都有所以就觉得过不过年和平时的区别不大。


向阳花园的小猫咪


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甚至于到了过年时都没有节日的感觉,只有听到鞭炮声才猛然发现过年了,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来到了年底。

先让我回忆一下童年的年味吧!

▲对联

每年过年前贴对联,拿面粉熬的浆糊来贴。总是跟在爸爸后边帮忙,其实净捣乱了。

▲穿新衣

终于盼到新年,妈妈带着到城里买件新衣服,只有过年这几天才让穿。不小心弄脏了是要挨骂的。

▲放鞭炮

那时过年没啥玩的,就放鞭炮。鞭炮也不像现在这么多种类,全是三无产品。偷偷的把爸爸买来用于过年才放的鞭炮拿出家,到村中空地约几个小伙伴,点上香,再拆开包裹鞭炮的旧报纸。把一串鞭炮拆成一个个的,放的时候也一个一个燃放,放一个少一个,很是不舍得。现在长大了,都不敢放鞭炮了。

▲年夜饭

那时年夜饭老香了,都是等到半夜才让吃的。妈妈把我叫醒,我再叫上爷爷,再给爷爷和爸爸倒上散装白酒,开吃。妈妈总是偷偷的把有糖的水饺剩我盘子里,把有钱的剩爸爸和爷爷盘子里。

现在生活的快节奏,生活的高压力,正在侵蚀着每个人的快乐。

▲现在回家过年是这样的

▲现在放鞭炮是这样的

你们还能闻到那浓浓的年味吗?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小时候没有的也有了,可唯独那份年味却不知哪去了!


史无眠


我是88年不过我认为是90后,哈哈,以前的过年,大家忙了一年,在这个时候享,一家人团聚,吃吃喝喝,走亲戚朋友聚会寻乐,可以吃上平日里没有吃很多好吃的,可以买件新衣服,可以放鞭炮,现在一些都不让放了。一点年味都没有,可以坐在一起看通宵的春节晚会,打牌,喝酒,找到平日里没有的热闹,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过年。因为过年意味着有钱花、有肉吃、有炮放,有得玩。

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像以前穷的时候了,鸡鱼肉蛋、山珍海味什么的平时都经常吃,平日工作都很忙,生活压力大,春节假期就那么一周时间,天南地北地跑回家过年,吃顿饭后就得各奔东西,根本享受不到什么团聚的乐趣,更多的是体会到的累。

以前娱乐基本上没有,大家伙过年时聚在一起拜年聊天很是热闹 ,现在每人捧个手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人情味越来越淡,找不到小时候那种亲情了。压岁钱或者有或者因为长大已经不再给,连春晚也越来越无聊。没有了那种期待,再加上平时节假日又多,回家看父母都能做到了。并且现在做什么都要向钱看了,一到过年就要想着“送礼”“请客”,讨好上司亲朋,“利”“权”如此之重,过年成了送礼的节日,除了累和花钱,真的没有什么可渴盼的了,所以年味我感觉一点味道也没有了。特别是今年!哎!好怀念小时候的年味![流泪]有没有同感呢大家!


疼痛科侯大夫


作为一个90后,关于年味深有感触,记得小时候快过年的时候,村里面充满着过年的气息,大人们开始蒸馍,煮肉,炸东西,小孩子结对在大街上放炮,炸池塘上的冰冰,大年三十最期待的就是春晚,小孩的新衣服一定在大年初一才穿上,走街串巷去拜年,收压岁钱,满满的年味。现在已经没有年味可言了,我觉得只是纯粹的一个假期而已,作为一个在外学习工作的人来说,家乡只是一个记忆,一个符号,年味也逐渐消失,留下的只是怀念。


程小说cs


以前过年的时候,印象深刻的有,我们庄上的小伙伴通宵不睡觉,跑着玩,去拣炮,当然还有很多好吃的,贴门画等等,记得过年的时候最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去拣炮了,下雪都挡不住我们的脚步。

现在过年,以前的小伙伴现在都是通宵赌钱,也不会去拣炮了,虽然过年的置办都没有少,但是少了很多乐趣,有的时候挺怀念过年的时候夜里一起跑着玩,一起拣炮的有意思的乐事。


生活自得其乐


谁说过年没年味,那是你的思想压力过大才没年味。一年四季一个年,年没味了,还有什么可盼。要放开心情拥入新年;多给父母送点礼物,多发压岁钱送给小朋友,也是小朋友最喜欢过年收受红包的时候,气分热闹了过年才能精精有味;这就是过年的年味。岁月不留年,来年在拼搏,大家说是不是年味。


唐文清


又快到春节了,很多人早就买好车票,收拾行装回家了,但是每年到这个时候,网上总会弥漫着一种论调,说现在的年味不如以前那么浓郁了,过年感觉很没有意思。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现在的年味真的不足了吗?


其实不是现在年味不足了,而是我们现在国家崛起,经济发达,生活变的越来越好了,大家的日子天天都和过年一样,所以过年也就显不出什么特别,还有就是我们长大了。

在古代,因为我们是典型的农耕社会,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耕种来安排,而春节正意味着旧一年的结束新一年开始。大家辛苦耕作一年,在年尾放松一下,做几顿好吃食,再一家人热闹一下,看看平时没时间看的各种像秧歌,舞龙这样的民间表演。


古代的生产效率低,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仅有的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享受劳动果实的日子,所以大家才会觉得春节很快乐。尤其是小孩子,可能只有在春节才能吃上饺子,穿上新衣服,放几挂鞭炮,得到压岁钱,所以小孩子会更盼春节,而春节也会成为大家最美好的儿时回忆。


以前我们怎么过春节,我们可以从一首儿歌里找到端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以前从腊八开始就算进入了春节,家里大人就要开始准备,可是这也是典型的农耕社会的习惯,反正是冬天,也不能种地,大家没事做,只能安下心准备春节。

歌谣里从腊月二十三起,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准备过年时候的吃食,你家炸丸子,我家烧肉,他家磨豆腐,左邻右舍忙不过来还要互相帮忙。几家人家合伙一起杀猪,一起炸麻花,大人们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小孩子钻进钻出,偷拿个刚出锅的麻花分着吃。等到了除夕,小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穿上自己新衣服到处显摆,大人们准备年夜饭犒劳自己一年的辛苦。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过去,大家可以这样过节,但是这样的日子真是大家喜欢的吗?现在大家不用再忙忙活活得在腊月准备春节的吃食了,因为超市全有,只要去超市采购就行。为什么大家对春节美好的记忆都是儿时的,还不是因为小孩子不用干活,只要到饭点吃就可以,生活中没有哪个大人会觉得和面炸麻花是一种乐趣。

现在大家抱怨年味不足了,一方面是我们的生活变好了,以前只有在过年才能吃肉,吃饺子,穿新衣服,得到红包,现在这些事都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想吃饺子吗?点开外卖平台,什么口味的任大家挑;想穿新衣服吗?各种网购平台会疯狂的向你推销。就连红包也是,现在只要有手机就能方便发红包,不用等过年平日里大家就会用红包表达自己的心意。


另外,现在抱怨年味不足的都是二三十岁的人,真是年味不足了吗?面对房贷车贷和各种账单,大家只不过借用年味不足来怀念那个无忧无虑,可以得到全家人宠爱和压岁钱的童年罢了!


西山讲历史


春节年味的渐渐淡去,也许正在告诉我们已经到了从追求物质享受到追求精神享受的蜕变期了。不管怎样,中国人的春节里留下是始终是中国人自己的脚印。

也许我们都对年寄予了太多的厚望,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吧!就像春节晚会一样,年年看,年年骂.其实细细想来它一直没有变,只是我们的审美观变了.我觉得年就是我们过去对生活的一个标准,现在达到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个新的起点。


素极速前进


导语: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文明的基础也越来越好。

每天都像年节一样,也就不存在什么过不过节这回事,所以过年,在一年又一年的记忆里慢慢的变淡了。

年少时的对年节的期盼总是格外的纯粹。

在闽南语中有一句方言道:“孩子爱年到,大人在乱糟糟。”在我还年少的时候,过年节是所有小伙伴们一年中最期盼的重头戏。仿佛一年中的所有愿望一到了年节就能一一实现。当初学生时期的我为了年节能有个好彩头。就会尽其所能的去取得功名利禄(双科达优的奖状和礼品)。每年到期末的就分发图强的求取功名,然而现在长大了,对荣誉感也渐渐的觉得可有可无了。没了年少时的纯粹,更多的是为利益而奋斗。

少了围坐在一起做美食的欢乐感。

如今大家都是快餐式的生活模式,凡事能买的不一般都不太会自己亲手制作。特别是年轻一辈对于手工艺的东西大部分都一无所知。对祖辈所传承下来的那些风俗习惯也经常性的忘了大半。

没了群体的湊热闹,更多的是拿着手机各玩各的。

记得以前小时候家家户户大多都是黑白彩电,就连手机也只是传闻中的“大哥大”连真身都没见过。但就算只有黑白电视大家都会围坐一起看,也有其他形式的集体活动如露天电影、篮球赛等等。大家都非常热闹的围观,但现在基本没了群众的湊热闹,大家都是一人守着一只手机各玩各的。

没了对新衣服的期待感。

现在只要孩子一出生,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给你准备好所有的衣服、玩具。但是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因为打拼事业还为了照顾培养我们生活变得很拮据,所以衣服基本上就是难得买一次,大多缝缝补补又三年。但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再肯给孩子穿旧衣服了。以前的孩子都会天天盼着过年,就能有新衣服穿。但现在想怎么穿都可以,所以说就无所谓过年的差别了。

少了哄抢美味的快感。

记得在小的时候过年的时候想吃一块肉都得全家分着吃。但现在天天都有肉吃,还有很多人吃出高血压,反而是开始提倡吃素菜比较健康。以前大鱼大肉人人都渴望,现在反而是五谷杂粮受人喜欢。以前年节才有的美味,现在天天出现在餐桌上。所以到了年节美味也就变得见怪不怪了。

少了文化传承的热情。

在那个闲时都围坐在一起的年代里,每到年末都会有笔墨纸砚伺候着,家家户户都会贴上自己亲笔所写的春联。让长辈执笔写春联或者是让家中年长的孩童写上一副对联。买上笔墨纸砚,写上一副对联贴,煮上一锅面糊糊,贴在自家门前。全家男女老少一同观赏。

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在流行写春联了,基本上都是买现成的贴上。

结束语:

在这个年味渐渐离我们远去的年代里,更多的是手机带给我们的空虚感。看似趣味无穷的抢红包,更多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的期待感逐渐降低。少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更多的是各自娱乐。

原文盗搬者必究其责。

在下:“写红尘作梦语”,

感谢各位看官的赏阅。


写红尘作梦语


现在人们只顾看手机,成为低头族,根本不顾及年味,只想着多看次手机,满足低头族他们的愿望,过年时都低走看手机,不看春晚,烟花🎆,不放鞭炮,不写对联,完全无年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