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到了(原创)


“福”到了(原创)

“福”到了

“福”到了(原创)



“福到了!”过了年你去串门,刚进人家的庭院,你就会“惊讶”地喊出。那“福”字是倒着头贴的,把“福”字贴倒了,其谐音就是“福到了”。其实,根本用不着惊讶,因为家家户户几乎都这么贴的。

有钱没钱,都得过年。再富有的主儿,一年也过不出两个年来,最多是消费高点,弄出点花样来罢了;再穷,过年的时候也不会把他留在年前边。

“福”到了(原创)

在我们家乡,青壮年劳动力都纷纷外出打工,过年回家来了,有的在外面挣个盆满钵满,衣锦还乡;还有的人外出一年根本没有挣到钱,也许是找错了门路,也许是做买卖赔本了。其实,这也很正常,打工投错了老板,可能到头来白白给他干活,生意场上有挣也有赔,因此说,挣不到钱的人也不鲜见。

“福”到了(原创)

我放寒假在家忙年,过了小年儿以后,家里时常有来串门的。其中有这么一拨人,他们怀抱里抱着一叠大红“福”字,进了大门就在院子里大声喊到:“过年啦,福到了,我们给大叔大婶送福来了。”

只要家里有人,肯定会迎出门来。来人客客气气地把三五张大红“福”字摆出来,要主人“收”下。可是,这“福”字可不是白收的,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一定是在外边打工没有挣到很多的钱,他们是通过这种“送福”的方式,挨家挨户收点钱过年。

要是遇到富裕一点的,并且很大方的家庭,立即掏出三十或者二十元钱,塞给“送福”之人。送他们出门时还得说:“谢谢你们送福来,我们家福到了。”还有一些本不想给他们钱的人家,自然会问:“这‘福’字多少钱一张?”

“大的五块,小的三块,留的多,您家福就多。”来人油嘴滑舌,很会说话。

“福”到了(原创)


人们都知道,其实这‘福’字在集市上没这么贵,至少比他们散的也得便宜一半多。但是,过年了,图个吉利,咱过年也得让他们过年啊!人家拉下脸来往咱家送福讨钱也不容易,都会当时掏出钱来给送“福”的人。你想,过年了,谁家会拒绝福到呢?

“福”到了(原创)

除了送“福”的人,还会有散香的,就是供桌上焚烧的那种“香火”。因为过年时家家都会把逝去的老人奉上供桌,给他们续“香火”。提示后人不要忘记长辈祖先,“香火”还标明这家人丁兴旺。


无论送“福”的,还是送福“香火”的,这都是有着吉祥的寓意。还有给各家送烟火爆竹的,送猪肉的,一般价格都比较合理。你想啊,买谁的都一样,人家送上门来,还会送个人情,不留的话还真有些过意不去。即使不需要,也象征性地留一些,这也是人之常情。

过年了嘛,人都想图个吉祥、顺利、平安和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